查文庫>總結> 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精選5篇)

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

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精選5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1

  一、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的道理一樣

  先看一個故事:一隻烏鴉打算飛往南方,途中遇到一隻鴿子,一起停在樹上休息。鴿子問烏鴉:“你這麼辛苦,為什麼要離開這裡呢?要飛到什麼地方去呢?”烏鴉嘆了口氣,憤憤不平地說:“其實我不想離開,可是這裡的居民都不喜歡我的叫聲,他們看到我就攆我,有些人還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飛到別的地方去。”鴿子好心地說:“別白費力氣了。如果你不改變你的聲音,飛到哪兒都會不受歡迎的。”

  許多人總喜歡責怪別人,怪環境不好,怪別人不喜歡他不歡迎他,但他總不反省自己的為人舉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歡迎。假如一個人不經常反省自己,只會責怪別人和環境,他就會和這隻烏鴉一樣,到處惹人討厭。

  由此看來,不被人討厭是結交朋友的最好辦法。做班主任也一樣,只要學生不討厭的班主任就是好的班主任。

  做個好的班主任並不難。可為什麼很多班主任感覺難呢?主要是評價標準的問題,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我只看一點:當遇見學生時,學生是否會微笑著向你走來。

  二、做個無憂的班主任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見一老農趕著驢子,驢欲啃路邊的小麥,農夫喊:“儘想好事。”隨手輕輕地給了驢一鞭。驢慢悠悠繼續前行。見此情景,心羨老農——他太幸福了。

  “儘想好事”,好事成真當然是幸福的。要是我們的學生都聽話,按照我們的“吆喝”前行多好。“儘想好事”這話不太好聽,不管怎樣,有點好事想總比沒有的好。我們心中有夢才會有前行的目標,才會有前行的動力。那就做個夢吧:做個無憂班主任。

  三、班主任不做雕刻家,做個欣賞家

  過去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後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成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塊石頭卻成為路邊石,被人搬來搬去,還經常受到踐踏、汙損。路邊石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三年前,我們曾經同為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卻發生了這麼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別痛苦。”雕塑石頭答道:“老弟,你還記得嗎?三年前,曾經來了一個雕塑家,你不願意改變,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訴它只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象未來的模樣,樂於改變,也不懼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於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簡單地處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我經受的改變是你的數倍,我忍受過的痛苦比你多得多,這才產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邊石聽了這一席話,既慚愧,又後悔。

  看完這個故事,千萬不要認為我們想成為學生的“雕刻家”,對學生又是“錘子砸,鋼鋸鋸,刻刀刻,紗布磨……”。事實上,每個學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賞的“藝術品。”學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完全取決於學生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改變他們,只有學生自己能改變自己。我們要作的事是放大他們美好的一面,積極上進的一面。當他們受到汙染時,為他們除去汙汁。鼓勵他們積極地面對人生,對自己負責,做自己命運的雕刻家。

  四、追尋學生幸福的象徵和感覺

  一位國王總覺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處去找一個感覺幸福的人,然後將他的襯衫帶回來。

  尋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問:“你幸福嗎?”回答總是說:不幸福,我沒有錢;不幸福,我沒親人;不幸福,我得不到愛情……就在他們不再抱任何希望時,從對面被陽光照著的山崗上,傳來悠揚的歌聲,歌聲中充滿了快樂。他們隨著歌聲找到了那個“幸福人”,只見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陽下。

  “你感到幸福嗎?”

  “是的,我感到很幸福。”

  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2

  是一個關於孩子和母親的故事。朋友們!這個故事要用心去讀。

  孩子兩歲了,第一次看見一隻螞蟻。也許別的母親會鼓勵她的孩子去一腳踩死那隻螞蟻來鍛鍊他的膽量。可是這個孩子的母親卻柔聲地對他說:“兒子,你看它好乖哦!螞蟻媽媽一定很疼愛她的螞蟻寶寶呢!”於是小孩就趴在一旁驚喜地看那隻螞蟻寶寶。它遇見障礙物過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橋讓它爬過去,母親一臉欣喜。

  後來,孩子上幼兒園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隨手亂扔香蕉皮。她沒有像一些母親那樣視而不見,而是讓他撿起來,帶著他丟進果皮箱裡。然後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在他*的薰陶下,她總要把垃圾扔進果皮箱裡,有一次對面才有果皮箱,她就過馬路去丟雪糕紙。媽媽看著她走過去。然而一輛車飛奔過來,小女孩像一隻蝴蝶一樣飛走了。她媽媽就瘋了,每天都在那個地方撿別人丟下的垃圾。當地人感動了,從此不再亂丟垃圾,他們把那些綠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塵不染,在每一個果皮箱上都貼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麗的相片。從此,那個城市成為一座永遠美麗的城市。故事講完了,孩子的眼眶溼潤了。他說:媽媽,我再也不亂扔東西了。

  孩子上小學了。可是最近他總是遲到。老師找了他的母親。她沒有罵他,或者打他。臨睡覺的時候,她對他說:“孩子,告訴媽媽好嗎?為什麼那麼早出去,卻還要遲到?”孩子說他發現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第二天,母親一早就跟他去河邊看了日出。她說:“真是太美了,兒子,你真棒!”這一天,他沒有遲到。傍晚,他放學回家時,他的書桌上有一隻好看的小手錶。下面壓著一張紙條: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你說是嗎?愛你的媽媽。

  後來,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來電話,說有嚴重的事件找她去學校。原來,兒子在課堂上偷看一本畫冊,裡面有幾張人體畫!她的腦袋嗡了一下。和老師交換了意見後,她替兒子要回了那本畫冊,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第二天早晨,兒子在他的枕頭上發現了那本畫冊,上面附著一封信:兒子,生命如花,都是美麗。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後,我們還能憶起;所以一個女人死了,千年後,我們還能懷念她的美麗,比如李清照,還有秋瑾。孩子,從美出發,記住那些讓我們感動的細節,比如一片落葉,一件母親給你織的毛衣,一個曾經為你彎腰繫過鞋帶的女孩……有一天,你就會以你充滿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時候我給你講的那個飛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們愛她,因為她是天使……

  這位極聰明偉大的母親懂得在孩子的.缺點中發現那一點點優點,並用無微不至的聖潔的母愛呵護著他生命中的那一點點光!而那一點點不曾被撲滅的光,總有一天會灑成滿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陽,照亮這個我們深愛著的人世啊。

  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3

  有兩個秀才一起去趕考,路上他們碰到了一支出殯的隊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一個秀才心裡立即”咯登“一下,涼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見鬼,趕考的日子居然碰到這個倒黴的棺材。

  於是,心情一落千丈,走進考場,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揮之不去,結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孫山。

  另一個秀才也同時看到了,一開始心裡也”咯登“了一下,但轉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財“嗎?好,好兆頭,看來今天我要鴻運當頭了,一定高中。

  於是心裡十分興奮,情緒高漲,走進考場,文思如泉湧,果然一舉高中。回到家裡,兩人都對家人說:”棺材“真的好靈。

  教育智囊:

  對事物的看法,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而且每個人都必定要為自己的看法承擔最後的結果。消極思維者,對事物永遠都會找到消極的解釋,並且總能為自己找到抱怨的藉口,最終得到了消極的結果。

  接下來,消極的結果又會逆向強化他消極的情緒,從而又使他成為更加消極的思維者,形成惡性迴圈……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學習生活很重要,讓學生明白”越哭越傷心“的道理吧。

  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4

  曾讀過一個貪心人的故事。說是有個地主去拜訪一位部落首領,想要塊地。首領說,你從這兒向西走,做一個標記,只要你能在太陽落山之前走回來,從這兒到那個標記之間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陽落山了,地主沒有走回來,因為走得太遠,他累死在路上。

  貪心人走不回來,是因為貪。然而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類人,他們不貪,可是也走不回來。有一次,我要在客廳裡釘一幅畫,請鄰居來幫忙。畫已經在牆上扶好,正預備砸釘子,他說:“這樣不好,最好釘兩個木塊,把畫掛上面。”

  我遵從他的意見,讓他幫著去找木塊。木塊很快找來了,正要釘,他說:“等一等,木塊有點大,最好能鋸掉點。”於是便四處去找鋸子。找來鋸子,還沒有鋸兩下,“不行,這鋸子太鈍了,”他說,“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銼刀,銼刀拿來了,他又發現銼刀沒有把柄。為了給銼刀安把柄,他又去校園邊上的一個灌木叢裡尋找小樹。要砍下小樹,他又發現我那把生滿老鏽的斧頭實在是不能用。他又找來磨刀石,可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須得製作幾根固定刀石的木條。

  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說木匠家有一現成的。然而,這一走,就再也沒見他回來。當然了,那幅畫,我還是一邊一個釘子把它釘在了牆上。“下午再見到他的時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幫木匠從五文化商店裡往外架一臺粗笨的電鋸。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種走不回來的人。他們認為要做好這一件事,必須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須得去做更前面的一件事。他們逆流而上,尋根探底,至把那原始的目的淡忘得一乾二淨。這種人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勞的樣子,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起初,個別的人也許知道,然而一旦忙開了,還真的不知忙什麼了。

  教育智囊:

  本來,教師的工作應該是教育學生,教育學生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師卻只看學生成績,不看其它。他們的目的便不再是為了學生成長,而只是為了班級平均分多考幾分。平均分為什麼要高几分呢?

  因為這樣他便會受到學校的表揚,他也會被認為是一個有作為的教師。於是他加班加點,學生苦不堪言,他卻認為理所當然。從教育的目的來說,他們已經走得太遠。

  至於有些教師用譏諷諷刺的話語來訓斥學生,造成師生間情緒對立,以至於跟學生鬥氣,甚至不顧後果,為了洩憤不惜降低教師身份,這樣的教師就走不回來了。

  班主任必讀的五個寓言故事總結5

  一個人去買碗,他懂得一些識別瓷器質量的方法,即用一隻碗輕撞其它碗,發出清脆聲音的碗肯定是質地好的。但來到店裡,他卻發現每一隻碗發出的聲音都不夠清脆。

  最後店員拿出價格高昂的工藝碗,結果還是讓他不甚滿足。店員最後不解地問:“你為什麼拿著碗輕撞它呢?”那人說這是一種辨別瓷器質量的方法。

  店員一聽,立即取過一隻質量上好的碗交給他:“你用這隻碗去試試。”他換了碗,再去輕撞其它的碗,聲音變得鏗鏘起來。

  原來他手中拿著的是一隻質地很差的碗,它去輕碰每一隻碗,都會發出混濁之音。合作者變了,參照標準變了,一切也就變了。

  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參照標準假如錯了,那麼你眼中的整個世界也就錯了。

  教育智囊:

  我們經常說,這個學生是“好生”,那個學生是“差生”,我們的標準是學習成績。這個標準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我們很少去懷疑它本身是對是錯。換一個標準,也許,原來的“好生”就變成“差生”,原來的“差生”就變成了“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