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班主任一年級管理總結範文

班主任一年級管理總結

班主任一年級管理總結範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一年級管理總結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主任一年級管理總結1

  時間如梭,轉眼接受一年級班任的工作已經四個月了。以下是我最近工作的小總結,留下來,希望能夠對自己和大家都有所幫助。以下就是我的小總結: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老師必要的時候必須嚴厲。一般來說就是跟孩子說話不要嬉皮笑臉,要不然孩子會不怕你,所以什麼事嚴格要求!作業不做立即聯絡家長!每天檢查。沒有做完的留下補做!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一般來說老師是應該有些脾氣的。但不是那種破口大罵,而是一種嚴肅!讓小孩會畏懼!老師整個人要改變對學生態度,不能任由他們擺佈了。上課誰不認真先全班性嚴厲說一次,並提出警告,如果誰繼續直接喊他起立,嚴厲批評下就ok了。一年級的孩子都比較隨意,比較沒有紀律性。所以紀律的培養很重要!

  一、瞭解孩子

  但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孩子,請務必記住一點:他們畢竟是孩子,很多大人看來簡單的道理和事情,他們就是不懂不明白,需要你去告訴他。

  二、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

  作為老師,和孩子喊、罵、甚至於體罰都是最愚蠢的行為,愚蠢在這樣做既沒有良好的效果又違反師德,更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不但不理解,更不會接受,小的時候可能被嚇住,大了更不會聽你的。所以在教育教學當中遇到問題了,關鍵不是從孩子身上找原因,要從自身的教育方法裡找原因。

  三、細緻到孩子的衣食住行

  所以老師首先要有充分的準備,對於班級管理的策略要心中有數,然後在教學方面要加強自身的專業水平,如果你連上課都吸引不了孩子,這班就更沒法帶了。班級管理的問題就太多了,針對具體事例具體分析策略更有實效性,在這裡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孩子習慣的培養,包括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等。不管是什麼習慣的培養,都應該遵循一個原則,就是重視“第一次”。你第一次教孩子坐,第一次教孩子走,第一次教他整理書包,第一次教他怎樣舉手,第一次教他擺放文具,第一次教他怎麼回答問題,第一次教他上課間操怎麼站隊,甚至於第一次教他在學校怎麼上衛生間……太煩瑣了,但每個第一次之前你是否提清楚做這件事的要求?是否監督孩子能不能夠按要求做?是否在做完這件事情之後及時總結?並加以評價獎勵?如果你第一次能打好基礎,言而有信,你自然就在孩子心中有了威信,你再說什麼指令,孩子就自然能聽。這之後所有的措施都要像這樣,要求在前,總結在後,落實到位。

  1、激勵法。雖然他們表現很差勁但是反著說“哇看一下現在某某做得最棒了”小孩子會馬上做得非常好。

  2、不說話就看這他們,什麼時候安靜什麼時候再上課。

  3、很嚴厲地批評,減掉他們的小貼紙或其他方式,看到有好的表現時再獎勵他們

  4、課後的溝通,他們很皮有時是有一定理由的,幫他們把這些問題解決了達成一定的協議上課就好多了。

  班主任一年級管理總結2

  在我工作的第一學期,我幸運地擔任了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學到了很多其他新教師學不到的。在這一學期中,我最想對大家說聲謝謝,因為我身邊有許多默默無聞幫助我的`人。通過當了一個學期的班主任,我明白了要做好一名好老師難,做好班主任工作更難,所以跟要認真去做好每件事,虛心求教。下面是我自己這學期來工作的體會:

  一、親近學生,研究學生;展現自我,樹立威望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於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研究學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最好的途徑是透過活動觀察。

  瞭解班風、學風,瞭解全班主要的優缺點並分析其原因所在,瞭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亟待糾正的弱點;二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徵(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瞭解個人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

  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我們班主任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麼,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幹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幹部決定的。小幹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幹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鬆。

  當選的幹部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幹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其一,要大力表揚幹部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蹟,幫助小幹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幹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幹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幹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透過幹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三、以強化常規訓練帶動教育教學工作

  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要紮實有效地加強一個學生的常規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的常規、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參觀常規以及路隊常規等等諸多方面。。日常行為的訓練要透過集體或個人、單項強化或全面最佳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課堂常規是需要長時間強調的,畢竟他們剛從幼兒轉變成小學生,難免會有些不適應,所以需要班主任耐心地的指導,不厭奇煩地去講。

  四、擬定集體與個人的遠、近期目標

  有目標才有動力。班主任要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全班與小組在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遠、近期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明確我們全班和小組正在努力奮鬥的目標是什麼,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然後,要引導每一個學生擬定切實的個人遠、近期目標,將集體的動力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幫助和鼓勵每一個人進步,使每個人都在明顯而又易於承受的壓力下自覺要求自己。

  目標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透過努力去實現目標,提高學生的素質才是目的。因此,鑑於小學生年齡與心理特徵,有兩點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標較之遠期目標更有激勵作用;二是目標的制定必須切實,要讓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蘋果”,不能好高騖遠,以免喪失孩子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