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作文範文
夢想給人以堅定,讓我們可以朝目標努力前行不放棄。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下列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我的夢想範文
千里孤竹,白雪茫茫,落雨夜敲窗;月光如水的夜啊,你帶來了多少如詩的夢兒,又帶走了多少不成眠的孤獨?
——題記
幻想·夢
我們可還曾記得當初年幼的幻想?
無論是在大人的眼裡還是在現在的我們的眼裡,看起來都是那樣的幼稚與可笑,但是那些幻想卻偏偏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最難以忘懷的,甚至可以說是我們想象力的發源之地,是我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我們的幻想天馬行空,有的想想便算了,但萬千孩子中卻絕不乏將幻想真正變為自己未來夢想的人,也一定會有人還願意讓這個夢想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我想盡自己所能解釋一些奇幻現象。
——我想寫出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作品。
——我想發明一些有用的東西,方便人們的生活。
每個人都曾有過太多,太多年少痴狂的夢,而這些夢,於幼時的我們而言就只有兩種出路,一個是被時間漸漸埋沒了,直至淡亡;另一個就是被我們銘記於心,並且透過努力,一步步地去實現它。
有時候,夢想就是一個奇思妙想,點燃了想象的火焰;創新就如彩筆,可以讓夢想更加絢麗多彩,也如翅膀,可以帶著夢想起飛。
童年時期的夢想,帶著濃濃的神秘氣息,因為它在茫茫海面上還沒有找到燈塔,還沒有找到屬於它的方向。
古今·夢
且讓時間回到千年前。
那是一個政治的盛世,文化的盛世,多少筆墨畫下了大唐江山,李義山也好,李白也罷,可他們的每一首詩,字裡行間都反映著他們的心境,他們的夢。
比方說《登金陵鳳凰臺》裡面的“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一句,就很好地反映了李白的心情: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的現狀的沉痛心情,李白最為出彩的地方在於他沒有考科舉卻成了名垂千古的大詩人,他的出身,不得不說:科舉是不允許兩類人的後代的,一是罪人之後,二是商人之後——李白兩個條件都佔了,是無法參加科舉考試的。他在之路上便成了一個新的代表。
而張九齡的《照鏡見白髮》中的“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就覺得自己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沒有說服唐玄宗用人不當感到遺憾,自己又被貶攆出京城,做了一個無所作為的閒官而虛度年華;而繆氏子的《賦新月》透過這首詩表達了他人小志大,準備成就一番經世濟民大事業的豪邁氣概。
說完了詩人,再來看看文人。司馬遷寫《史記》也是有著他的夢想的。他父親也是記錄歷史的,但後來他父親去世後,司馬遷決定完成父親的偉業——於是這份執念伴隨著司馬遷續寫史記的所有時間,就這樣,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本紀傳體通史著作誕生了;再者屈原,他的《離騷》《天問》不也句句反映著他的心情,他的抱負,他的理想麼?
古人的夢太高太遠,我們的目光無法企及,亦無法追隨,但是他們的夢我們還能從字裡行間中到。
不僅僅是古人有著夢想,生在現代的我們也應該懷夢,並且願意為夢想添上一雙翅膀——創新。
就像16歲就在世界女子國際象棋錦標賽當中獲勝,成為這個專案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侯逸凡一樣,她五歲半與其它小朋友玩玻璃球的跳棋時,父母發現她在棋類方面很有天賦,便決定讓她學習國際象棋。此後,她同時兼顧學習與國際象棋,不僅學好了國際象棋,學習也令她自己滿意。
所以說,古人與我們一樣,都追隨著千古不變的`夢想,那夢就像一首詩,一首看盡人世滄桑,溝通古今的詩。
風燭·夢
即使是嫩芽也有枯萎的時候,即使是如花的夢也有終結的時候,而一個人若已是風燭殘年還能堅守年少的夢想,確是實屬不易。
那天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故事:有一位老人,從四十多歲便開始堅持每天在暮色降臨時分走街串巷提醒人們注意消防安全,整整堅持了十八年,至今未停,據統計,十八年裡,他一共走了八千多公里,即使後來左腳殘廢,也沒有停過腳步,但這十八中從未發生過一次火災。
這個人今年已過花甲,還能這樣堅持四十多歲時的夢想,真的太難得了。
而這個當初沒人願意幹的活兒他領下了,他選擇了創新;還在這一行幹得如此出彩。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他對夢想的堅持上體現得可謂是淋漓盡致。
或許他的夢是服務大眾,他堅持了十八年,用提醒人們注意消防的方式圓了夢,同時避免了當地二十多起火災。
也有些時候,夢想就像那如畫的江山,創新這渡河的小舟渡盡了它所有的孤獨。
有夢並不是一件稀奇事,有夢並且堅持夢,肯去追夢的人就沒有那麼多了,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功在堅持,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並不多,在自己的夢想上加上創新,就更難得了。
夢與創新,從來就是並駕齊驅的。創新就如茫茫海面上的燈塔,就算光芒再微弱,再不起眼,也能為夢想找到方向。
願如詩的夢,伴我一生;願創新的墨,我用一生。
我的夢想作文範文
有了夢想之花,我們才能看到遠方的自己;有了夢想之花,我們才能憶起掏心的曾經。
——題記
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是十三億中華兒女共同擁有的偉大夢想。中國夢,首先使人想到的是民族奮進的滾滾大潮,是中華兒女努力奮鬥的宏偉藍圖;但是,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想,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而個人的夢想又是建立在國家繁榮昌盛基礎之上的,是與“中國夢”息息相關的。所以,每一箇中國人,不論性別、不論年齡、不論文化程度、不論市民農民……都可以有一個夢想,這就是中國夢,那麼每一箇中國人都向著這個夢想努力、奮鬥,便是在締造和實現著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
生活在這樣一個現實的年代,我們身邊還有執著於夢想的人嗎?
我想,還是有的吧。只是,好少。
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群意氣蓬髮的青年說說笑笑的走過,我看到了他們眼中對夢想的執著和堅定,是的,青年時期,對於夢想,我們都是堅定的、執著的,但是誰又能保證到了中年,他們都還在堅持實現自己的夢想呢?要麼就是因生活所迫,連飯都吃不飽又怎麼可能去找這不太容易實現的東西呢,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但是一直在執著追求自己夢想的人也不少!
回首漫漫歷史長路,當壯年變為老年時,牧羊的蘇武用忠心和堅持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當物是人非、當得志變為失意時,浪漫的太白用自信堅持理想;當劉翔超越自我取得田徑110米跨欄冠軍時,當男足超越自我走出亞洲時,我們正在思考,一定會有所超越,只要我們努力,夢想也就不會再只是空想,也就不會再只是幻想美夢成真了。
在拿破崙還是一個單純的小朋友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的叔叔問拿破崙,將來長大想要做什麼?拿破崙在聽叔叔這樣問他之後,馬上滔滔不絕地發表了心中構想已久的偉大抱負。小拿破崙從他立志從軍開始,一直說到想帶領法國的雄兵,席捲整個歐洲,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帝國,並且讓自己成為這個大帝國的皇帝。不料,叔叔聽完小拿破崙的抱負之後,當場大笑不已,指著小拿破崙的額頭,嘲諷道:“空想,你所說的一切全都是空想!想當法國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你長大之後,還是去當一個小說家,反倒更容易實現你的皇帝迷夢——”小拿破崙被叔叔這一陣搶白,非但沒有動怒,反而靜靜地走到窗前,指著遠處的天邊,認真地問道:“叔叔,你看得到那顆星星嗎?”這時還是正午時分,拿破崙的叔叔詫異地走到窗前,茫然地答道:“什麼星星?現在是中午,當然看不到啊!孩子,你該不會是瘋了吧?”再次面對叔叔的質疑,小拿破崙卻是依然鎮定而冷靜地說道:“就是那顆星星啊!我真的看得到,它依然高掛在天邊,不分日夜,一直為了我而閃爍著,那是屬於我的希望之星;只要它存在一天,我的夢想就永遠不會破滅——”事實上,那顆希望之星從未高懸天際,它一直躲藏在拿破崙的內心深處,憑藉內在希望之星的引導,終於使得拿破崙成為真正的法國皇帝。
拿破崙的成功是必然的,因為他對夢想的執著追求,而這種執著絕不會因為時間的長短而改變,我們中華兒女所缺少的正是這種對夢想強烈的執著追求,我們的中國夢如果增添了這種執著追求也會建設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