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200字>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集錦六篇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集錦六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好日子,全國統一放假慶祝這個傳統的節日。爸爸媽媽決定回老家看望年邁的姥姥。剛開始我有些不樂意,因為我想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經不住媽媽的“深刻教育”,我同意了媽媽的決定,因為我也想知道老家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剛上車,我就開始盤算著到姥姥家幹什麼,後來忽發奇想:今年是豐收年,一定要回老家的田野裡看看豐收的景象。我不由自主的蹦了起來,可沒有想到剛一蹦起來,就“咣噹”一聲,我感覺腦袋發暈,我才想起了這是在車裡,真是樂極生悲呀!,

  雖然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但回老家的路途比較遙遠,枯燥的旅途仍然不能讓人興奮起來,媽媽看到我悶悶不樂,就說:“兒子,媽媽給你講講中秋的來歷吧!”於是我欣然同意,親愛的媽媽就娓娓動聽地講了起來:

  “傳說,天空中有十個太陽,后羿射掉了九個,黃帝知道了便勃然大怒,就把后羿與嫦娥一家貶下了人間。后羿夫婦過著人間最普通的生活,后羿每天出去打獵,突然有一天,后羿撿到一包成仙的藥,逢蒙知道了就起了歹心,就在一個月光明朗的夜裡去把仙藥偷出來,不料被嫦娥發現,於是二人便搏鬥起來,為了不讓仙藥落入壞人手裡,在萬般無奈之際,嫦娥就吞下仙藥,飛到了月球上,因為嫦娥飛月的那天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所以人們把這天稱作中秋節”。

  不知不覺就到了姥姥家。姥姥家門前有一塊菜地,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但是去我卻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姥姥耐心地告訴我菜地裡各種蔬菜的名字,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了黃瓜、西紅柿、辣椒、豆角等許多蔬菜的名字,並且知道了它們是如何開花、結果的。我在聽姥姥講解蔬菜的生長時,就幫姥姥摘菜,就這樣半天時間一晃而過,太陽眼看就要落山了,我也戀戀不捨地同姥姥道別,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晚上,我和小夥伴們在院裡綠茸茸的草坪上一起邊玩邊觀看月亮,今晚的月亮真圓啊,真是美麗極了。仔細一看,似乎中間有身影在晃動,還有一棵小樹,我想:那應該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吧。

  我愛中秋節,更愛中秋的月亮,因為這天讓所有的親人像圓月一樣能夠團圓,讓遠在天邊的人更加思念家鄉。

  5難忘中秋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徵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農曆八月,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穫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每當中秋之夜,人們一邊欣賞玉盤般皎潔的明月,一邊吃月餅、水果,家家戶戶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說這月餅還有一段非凡的來歷了:

  月餅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臺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著皎潔的明月,隨後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聖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唱。

  難忘中秋!

  中秋難忘!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每年八月十五夜,當一輪圓月高高地掛在天空。商店裡的月餅陳列滿櫥的時候,電視裡幾乎都做著關於月餅的廣告:“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團圓送月餅父母親正在盼著你的歸來。”“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情,願你的生活就像這正月十五的月亮一樣,圓圓滿滿。”這時候,每個工作在外的遊子或者與父母分離的學子幾乎都懷著一個心願:趕快回家,與父母親團圓,與親人團圓。中秋節是一個凝聚了思念的節日,一個小小的月餅包含的是無窮的牽掛和祝福。於是,你看,每到中秋節,商店裡的月餅琳琅滿目,吸引了各個階層人挑選的目光,那一盒盒包裝精美的月餅彷彿一個個身價陡增的紳士一般等待著人們對他的篩選,那氣派真讓人驚歎。如今的人們囊中飽滿,那100——200元錢一盒的月餅到了中秋節幾乎眼都不眨一下就買下了,為的就是這中秋節的團圓氛圍,為了親人捨得,值得!

  這使我不由想起我小時候過中秋節,由於經濟上的拮据,父母親只能從商店裡買一元錢10個的椒鹽月餅給我和弟弟解解饞。那時候,每到中秋節,我們都習慣在室外吃月餅賞月,天上一輪圓月高掛,父母親慢慢地和我們說著我們小時候的趣事,高興的時候,父母親還指點著圓月,告訴我們嫦娥奔月的故事,說吳剛砍桂樹,說嫦娥奔月,廣寒宮裡的孤單寂寞。我們吃著月餅,看著圓月,想象著嫦娥的美麗樣子,嘆息著吳剛砍桂樹,永遠沒有盡頭。對於天上的那輪圓月真是充滿了嚮往之情(記起李白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中秋節晚上的月亮真的是分外皎潔,也分外的圓,它慷慨地把清輝灑向人間,讓漂泊在外的遊子盡情的享受和親人團聚的快樂。父親看著圓圓的月亮,忽然感慨地說:“你們現在還小,還能和父母親團聚,長大了,到外地工作或有了自己的家,中秋節就可能回不來,那時候,我和你媽媽就只能兩個人賞月了。千萬不要忘了在中秋節的圓月下有父母親遙遠的祝福噢!”

  我和弟弟聽了不以為然,對父母親說,我們不會離開你們的。我們會一直陪伴你們看月亮的。可是,後來,我成了別人的妻子,有了一個家後,也就真的無法做到和父母親同賞月,同吃月餅了。於是,只能在中秋節的夜晚遙寄祝福給父母。我才真正理解了當年父母親說的話,子女是不可能陪伴父母一輩子的。我們就像一隻只鳥兒,長大了一定會離開父母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於是,對父母親的牽掛在中秋節團圓之夜就特別明顯了。父母親,我雖然不能再像兒時那樣在我們家的天井裡伴著你們一起吃月餅賞月,聽著你們講那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做著一個個關於月亮的夢,可是,那份在圓月下賞月的愉悅卻永遠貯存在我的心裡,成了我一個都市生活者的美好回憶。

  如今的我,生活于都市,住在套房裡,幾乎再也沒有了在園子裡賞月的雅趣。於是,童年中秋節的夜晚的那份與天地同輝,和父母親同歡的場景成了一種定格,定格在我的記憶裡,那麼美好,那麼溫馨。

  家鄉的中秋節,豈止是賞月,吃月餅,如今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各種與中秋有關的孝敬活動也應運而生,每到中秋節,給父母親買雪源康、富硒康、硒爾康的人多的是。於是,家鄉的中秋節隨著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內容。真可謂團圓是主題,月餅是主要內容,孝敬父母的保健品是陪襯,讓一個團圓的節日又同時成了孝敬父母、關心父母健康的節日,真可謂一箭雙鵰,意義深遠。

  如今中秋節的月餅檔次之高讓人驚歎,什麼味道的都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包裝之精美也讓人歎為觀止。和我小時候吃的月餅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可是,也不知道為什麼,嘴巴反而刁了,這個挑挑,那個撿撿,還總是嫌不好吃,反而是小時候的椒鹽月餅好吃了。此時,我才明白,人是難以侍侯的動物,吃得太好了,反而會挑剔。

  那個一元錢10個的椒鹽月餅才是最美的美味,不正代表著我們每個人對往昔生活的懷念嗎?再高檔的月餅也換不回那美好的時光和氛圍了!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歲月如梭,又到了充滿思鄉情懷的中秋佳節。每逢此時,我總想起鄉下的母親,心中充滿了愧疚。

  我的老家在蘇北偏僻的鄉下,母親是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小時候,家裡很窮,但一家人苦中作樂,日子卻過得有滋有味,充滿了親情和溫馨。平時,母親很少買吃魚肉給我們吃,不是母親不心疼我們,而是我和哥兩人上學,開銷大,而家裡收入卻很少。但在每年的中秋這一天,母親會毫不吝嗇,早早地準備好魚和肉,讓我們開一次葷,好好地飽餐一頓。到了晚上,月上樹梢,母親就會從家中搬出一張桌椅,把買好的月餅、水果放在桌上,再準備幾杯白酒和幾副筷子,按我們老家的風俗,這是祭月,母親不准我們吃桌上的貢品,可我們一點不買她的“賬”,趁母親不注意的時候,不是偷吃月餅上薄而脆的外層吃,就是拿一些水果遛到麥場上去和小夥伴們一起吃,因而每次祭月的貢品,都在我們調皮中不能完整無缺。這難忘的童年中秋節,就象親情一樣,讓我們過了一年,又想過下一年。

  母親的生活是很艱辛的。父親見家裡開銷大,收入少,很早就外出打工了,逢年過節才回家和我們相聚。母親為了我們,衣食住行、田間地頭,無不灑下她那辛勤的汗水。當我們兄弟倆還在清早朦朧的睡夢中時,母親就早早地起床,擔水、洗衣、做飯忙個不停,有時還到田間地頭忙一會農活。待我們起床後,母親招呼我們吃飯上學。當太陽露出晨曦的笑臉時,母親便帶著農具,下田幹活了。白天,母親忙個不停,夜晚,她還拖著疲憊的身體,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為我們納製鞋底、縫補衣服。在母親辛勤的養育下,我們漸漸地長大了。

  那年的夏天,我和哥相繼考取了嚮往已久的大學。中秋前夕,我們離開了母親,各自到外地上學去了,留下了母親一人在鄉下。因為家裡窮,為了我們的學雜費和生活費,父親在外奔波更是很少回家,而母親比以前更加辛苦了。

  上學的幾年裡,中秋節都不在放假時間裡,我們不能回去和母親團圓。每次這個時候,我都會寫信回去。母親也很想念我們,她不識字,常託人寫信叫我們好好讀書,要經常寫信回家。我每次收到母親的來信,都能感覺到母親思兒的心切。就象我們放寒暑假回家一樣,平常不善言笑的母親,再苦再累仍有一臉的愜意。

  畢業後那年中秋,我和哥在城裡有了工作,都寫信叫母親到我們工作的城市來住住,可母親擔心我們剛到單位,怕影響我們的工作,又說家裡沒人照料,一直沒有同意,仍在鄉下餵雞養豬、耕田種菜,獨守那一份寂寞。

  第二年的中秋,我因為工作,沒能回去。那年的冬季,我參軍入伍,成了一名海防戰士,遠在異地他鄉。而每年的中秋,都因為部隊搞戰備訓練,我都不能請假與您共度中秋佳節]回家。也許分別太久,母親對我的思念與日聚增。父親偶爾在家時,母親就催促他寫信給我,父親外出打工時,母親又定期託人寫信來。她的來信,沒有華麗的詞語,還常常伴隨著不少的錯別字,內容不外乎問我訓練苦不苦,部隊首長親不親,海防前哨的生活習不習慣……嘮嘮叨叨一大堆,總之要我在部隊好好工作,安心服役,不要掛念家中。那字字句句都是真情流露,漾滿了母親那無私的牽掛。儘管那時我已是被部隊評為優秀士兵的軍營男子漢,但在母親的眼裡,我仍是一個不諳世面、不太懂事、還沒長大的孩子。

  在我當兵後第二年,哥哥結婚在城裡買了房子,家裡經濟一時拮据起來。母親覺得在農村種田,收入少,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在那年的中秋,她在一位家鄉人的帶領下,去了上海給人家當保姆,我曾寫信勸阻母親不要去,可她不聽的勸阻。母親從小生活在鄉下,既聽不懂上海方言,就連城市的東南西北有時也辯不清,可母親一直堅強著,操勞著,酸甜苦辣從來不對我說。經常是勞累一天的她,在休息之餘,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中秋節是大家都喜愛的節日,在這天人們互相送禮,當然主要送的東西就是月餅,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主要吃的食物就是“月餅”。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也稱仲秋節、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中秋節這天,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一起賞月吃月餅。為了慶祝這個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在盤中擺上月餅、水果等食物,以此來祭拜月亮上的神仙,為家人祈求平安等。中秋節也是祭奠嫦娥的,嫦娥原來是一個美麗善良的村姑,她勤勞樸實活潑可愛,尤其有著一顆金子般閃亮的心,她總是千方百計地為百姓做好事。

  嫦娥有個戀人叫后羿,是個神箭手,也是個好後生。有一天,嫦娥與幾個要好的女伴在村邊小河旁洗衣。不料,無所事事、心術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閒逛到此。他見到嫦娥的沉魚落雁之容,頓時驚為天人,便一抹臉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覥著臉走過去跟嫦娥搭話。嫦娥見他不懷好意便急忙躲開,可是河伯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要強搶嫦娥入水。正在這危急關頭,后羿來到了,他一看,頓時氣得劍眉倒豎,怒髮衝冠。他拈弓搭箭,“嗖”地一聲,射瞎了河伯的一隻眼睛。河伯疼痛難忍,大叫一聲,便跳下河去。

  經過這件事,嫦娥和后羿恐怕夜長夢多,便提早成婚。婚後,二人過得非常幸福。當然,他們並沒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滿快樂之中,兩顆善良的心總想為鄉親們我做些好事。有一年,天空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都快要著火了。人們無法耕種,無法生活,處於被滅絕的災難之中。后羿便決心要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拯救百姓於火海之中。他天天揮汗如雨,苦苦練習射術。可是,河伯對他恨之入骨,不斷地前來騷擾,他發誓要報一箭之仇,更要搶到他一直貪戀著的美女嫦娥。為此,后羿十分煩躁分心。有一天,一位大仙給了后羿一丸仙藥,好心告訴他,河伯報仇心切,他將要面臨一場大禍,如若吃了這丸藥,便可擺脫人間的一切磨難和煩惱,升入月宮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獨寂寞的煎熬。后羿聽後,心緒不寧地回到家中,將仙的話如實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著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來走去,看著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裡非常痛苦。她深愛著后羿,絕不願他遭受任何磨難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還肩負著射掉九個太陽的重任,正受著燒烤之災的鄉親們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對於丈夫的威脅,都源於自己。河伯對她仍沒有死心,為了得到她,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怎麼辦呢?嫦娥想著,想著,突然,她心中閃過一個念頭:為了讓河伯對她死了心,為了讓丈夫排除一切雜念和干擾,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個太陽為民服務,她決心犧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藥,吞了下去。過了一會兒,后羿醒了,他發現嫦娥心神不定,臉上泛著神奇的紅光,很是詫異,又覺不祥。嫦娥深情地望著丈夫,她知道與丈夫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便眼含淚水囑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請求丈夫原諒她不能再盡到做妻子的義務了。話猶未盡,嫦娥只覺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變輕了,接著,雙腳離地竟飛了起來,她邊往天上飛邊回頭高聲叫著:“后羿,我的好夫君,永別了!要珍重!”嫦娥冉冉上升,飛進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廣寒宮,做了月中仙女。

  然而,這裡沒有親人,沒有歡笑,只有一隻惹人憐愛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總在砍著桂樹卻總也砍不倒的吳剛相陪伴。自從嫦娥犧牲自己,飛上月宮後,后羿把痛苦、惆悵化作了力量。后羿明白妻子的作為是替自己和百姓著想的緣故,他深深地被感動和激勵著,日夜苦練著射箭的本領,終於戰勝了河伯的挑戰,射掉了九個危害生靈的太陽,拯救了人類。人間有了歡樂,鄉親們過上安寧祥和的日子。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這種為了鄉親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了,後來,便封后羿為天將,於中秋佳節日使二人重逢團圓。從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天帝還規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圓,以祝願花好月圓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屬。這一天就是“中秋節”。

  初二:xxx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我不想在這個夜晚合上我已經不能睜開的雙眼,因為我真的很累了;我需要休息,因為夜已經深了,街道上沒有隆隆的汽車聲,只有空調水的滴水聲在空曠的夜中迴響;但是我依然沒有睡意;因為中秋的今晚,對於我來說註定是一個不眠的夜晚,其實我是需要睡覺的,因為明天我依舊要上班,我依舊需要去重複我的工作,雖然工作可以給我激情,可以給我成就感,其實我只是想和我的妻子和孩子以及父母過一個不算時間長的中秋而已,可是對於我來說依舊是奢望和祈求;依舊只能遙看星空;

  其實我是怕思鄉的夢襲來,因為我又一次不能和我的妻子和孩子團員在中秋之夜;因為我今天又在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完成一次孤獨和寂寞。完成一次沒有煙花,沒有爆竹,沒有歌聲,沒有笑語的中秋,我的中秋的夜晚依舊很漫長,因為一個人的時間總是在分秒中慢慢度過;一個人的時間總是那麼悠長和悽聊;一個人的時間總是那麼的空曠和無助;

  我的心似乎在滴血,因為家庭,因為生活,我在這深秋的夜晚,我只能寄生在異鄉;我不能在團員的餐桌上看著我的孩子,我不能給我的妻子一個笑臉,一個吻,一個擁抱;我也不能給我的父母請一聲安;我只能望著家鄉的方向,默默的遙祝,因為我在千里之外的他鄉,因為我在遙遠的香蕉樹下,我在陌生的壯鄉,我聽不懂這裡的人在說什麼。我只能附和著微笑,其實這種微笑有多少真實的成分,我自己都覺得這是傻笑,是卑賤的,是無趣的,是寂寞的,是空洞的,是人世間最為可笑的微笑;

  我的中秋夜沒有喧譁聲,沒有鞭炮聲,沒有歡哥,沒有笑語,只有秋風在樹葉之間輕輕的飛過;我的節日依舊是沒有美酒佳餚的日子,因為我們是生活中的棄兒,是這個社會的邊緣人,是屬於最底層的農民工,所以我們的節日註定是沒有喧鬧聲的,其實我們就是一群沒有節日的人,我們的節日是在我們倒下的時候,因為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沒有了對節日親人的思念,沒有了對社會不公的抗爭,沒有了芸芸眾生的日子和生活,因為到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安靜的休息,我們才沒有了對於社會的無望;

  秋夜總是那麼深沉和零靜,總能帶走的是我的思緒,是我對妻子的思念,對孩子的思念,對父母的愧疚;對家鄉明月的無限的思緒;對家鄉一土一木的無限情思;秋夜是漫長的,尤其是中秋的夜晚更顯得漫長,我能感受到家鄉的白楊樹落葉的聲兒,我能感受到家鄉松樹林的松葉兒的歡快而又落寞的松濤聲;我能感受到家鄉夜晚的鳥兒,對於夏季的消失的悽凌的吶喊聲在空切的夜晚迴盪;鳥兒飛行時,空氣中的氣流都顯得落寞而無力。

  為什麼我的中秋總是在他人的歡聲笑語中落寞的度過;為什麼我的情思總是在曲終人散之後才得以宣洩;因為我們需要在這個社會掙扎,需要養育我們的兒女,我們不能給他們貧寒的生活,所以我們哪怕能掙到一分錢,我們都不能放棄,其實生活總是這樣的給我們這樣的失落或者說無趣;

  我的中秋沒有月餅,沒有葡萄酒,更沒有美味佳餚,有的只是一腔的情愁,一杯的苦酒;一潭的無助;幾倍的清涼,就如同這秋的'夜,和夜的秋風;我的妻子可能在流淚,我的兒子可能在責怪我,我的女兒可能在怨恨我,為什麼沒有回家,我的父母可能在埋怨我,為什麼在節日也不能回來看看,我的親友可能在說我,難道就不可以少攢點錢,可是我們能嗎?不是錢的問題,如果我們回家了,更多的時候可能就是要放棄這份工作,放棄不是等於從頭再來嗎?

  我的中秋其實是淒涼的,我的心事落寞的,人到中年,我依舊在為了孩子們的生活奔波,所以有時候也是溫暖的,因為我還可以為我的孩子,我的家庭盡上我自己的努力,因為我還可以走得動,所以我還是有點快樂的。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除夕時是城鎮最安寧的時候,因為家家都在團聚。在炊煙和寒風的詩意中,在間或一陣的爆竹聲裡,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只有少數趕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聽到自己清脆的腳步聲……

  我的家鄉是南方的一個小城鎮,依山傍水,風景旖旎。一條美麗的、翠竹滿岸的貢江把城鎮分成南北兩部分,有一座搖晃的索橋、一座古樸的石樁橋、一座新建的拱橋,連線南北。索橋旁有一座宋朝時的古寺,遠遠地可以看到頹破的寺頂有小灌木和盤旋的小鳥,朦朧的晚霞或晨霧。拱橋南端是城郊,緊依一座險峻的鬱鬱蔥蔥的山嶺,有寺廟藏在裡面。我從沒去過,但那裡傳來的悠遠的鐘聲總是準時的,我每天上學時七點鐘到橋邊,便會聽到鐘聲傳來。

  家鄉人的民俗觀念很重,幾個重要節日必須象模象樣的過。這幾個重要節日,一是除夕,一是端午,另一個就是中秋。除此之外,其他的節日好象都不那麼重要。

  除夕時是城鎮最安寧的時候,因為家家都在團聚。在炊煙和寒風的詩意中,在間或一陣的爆竹聲裡,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只有少數趕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聽到自己清脆的腳步聲。

  端午時卻是最熱鬧的時候。周邊鄉村的人都趕著進城,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江面上停泊了無數綵船、龍舟、漁船、機帆船,主船上的鑼鼓從中午就敲個不停,激動人心。南岸邊的樓房窗戶裡、樓頂上,北岸邊灘塗上、竹林裡、榕樹下,到處擠滿了人。三座橋是封禁的,所以在北岸佔到一個有利的位置,是孩提時的我在端午節的一大樂事,當然還可以親手包粽子、煮糯米、燻菖蒲。

  說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裡,在我家的枇杷樹下襬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圍著餐桌,品嚐滿桌的水果和月餅、小吃。我和弟弟嘴讒得流口水,拼命往嘴裡塞,直撐到小肚皮溜圓。父親靜靜地呷著鄉家親戚捎來的老黃酒,母親問我們學業上的事情,啟發我們怎麼用語句形容這樣的夜景。我在晚風的愜意中抬著頭看天,透過婆娑的樹葉,注目漫天的雲,巧時可以看到銀盤般的月,在雲朵間躲迷藏。相應地,時而有樹影投下,時而回復安靜的夜色闌珊。

  但實際上那樣的月夜很少見。中秋時的家鄉,幾乎總是陰天,厚厚的雲層,涼爽的秋風,難得一見暖日,更別說明月了。但這絲毫不減家鄉人的興致,提前一個月就購置好了月餅。有一種叫“羅漢酥”的月餅非常受歡迎,薄薄圓圓的,撒著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時候,我家買了一洋瓶的“羅漢酥”,連著一個月,我每天放學回家後,搬一個小板凳,拿一個“羅漢酥”,坐在自家院子裡看書。一個月後,中秋節到了,母親開啟輕飄飄的洋瓶,驚訝地問,都上哪去了?我會用舌頭舔著最後一隻餅留在嘴角的碎屑,眨著調皮的眼睛說,被老鼠吃了。然後母親嘆氣又好笑,對我說,你這隻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沒有月餅,只好吃果子過節了。

  我總是會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鄉的果子在中秋節是最豐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擺成琳琅滿目的一大堆,讓人垂涎三尺。

  有老鄉新從果園摘下的柑橘、臍橙和柚子,還帶著清新的氣味。柑橘是鬆軟的,慢慢地剝開吃,母親會一瓣一瓣地掰開,分給我和弟弟。臍橙如果早熟,中秋時可以吃到,切開,特別甜。柚子樹很常見,但好吃的柚子還得果園裡摘下的,象葫蘆的形狀,用手指一層層剝開,淺紅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當然還有棗、梨、柿子、栗子,都是家鄉特產,都在中秋上市,給中秋消夜的人們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棗是青棗,特別甜,不見一絲澀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樣不好看,但特別中吃;同樣,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課本上見到的完全不一樣,類似西紅柿;栗子有兩種,一種大板慄,煮熟了可以當飯吃,另一種小野慄,用沙鍋炒熟了,用牙輕輕咬碎殼,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滿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