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200字> 【實用】春節的作文1200字4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實用】春節的作文1200字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在春節期間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和趣事。

  貼春聯、窗花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去買了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看著這些“福”字,我笑著和媽媽說:“媽,你看我多好,到了過年,處處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還可以給人們帶來福氣呢!”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吉利。晚上吃過飯和妹妹在小區裡玩,爆竹聲在耳邊響個不止,我覺得這爆竹聲有些像戰爭時期的槍炮聲。便與妹妹開玩笑說:“這聲音猛的一聽,咋這麼像世界末日到了?”

  包餃子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餃子。來到她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到廚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餃餡呢。餃餡做好了,四奶奶開始和麵,於是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我先開始在趕餃皮,媽媽說比賽看誰做得餃皮最圓。為了把餃皮做圓一些,我的雙腿可沒有停下來過,不停地繞著餃皮轉,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四奶奶笑著說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樣!”

  四爺在一旁包餃子,我就開始“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了:“四爺,你看我這幾個餃皮趕得是不是很圓啊?”四爺說:“圓,很圓。可你這兩面都有面粉,我這餃子不好封口了啊。”

  後來,我就注意了,不讓兩面都有面粉,我又拿著一個問:“這個行不行啊,又圓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

  四奶奶就說:“恩,真棒!這個非常好!”爸爸和小叔兩個是最懶的了,兩個都呆在家裡玩電腦。四爺就拿了一個餃皮,把裡面包的全是辣椒粉,並與別的包法不一樣,說:“這個是給你爸的。”

  妹妹又包了兩個空的,說是給小叔的。餃子終於可以吃了,我們首先給了爸爸一碗,爸爸吃著說:“這餃子怎麼是空的?”

  後來爸爸又喊著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著飲料。我就說爸爸:“你運氣真好,三個都被你你給碰上了。”後來,爸爸吃的時候特別小心,我們說沒了,可他不聽。

  這真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餃子是我最喜歡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後來,覺得肚子有點脹了,我說:“我覺得我好像吃的有50個了。”大家都笑了,四爺說:“50個沒有,至少到30個了。”這才有過年的氣氛呢。

  聚財

  正月初一的時候,爸爸讓我倒垃圾,我把垃圾倒了。後來媽媽看見垃圾被倒了,就說:“誰的垃圾?”我疑惑不解地回答:“我啊,怎麼了!”“把錢都倒了。”“垃圾怎麼成了錢了?”我很好奇,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是這樣的: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中國的春節民間習俗可真有趣啊!是啊,這樣也更給春節增添了不少的氣氛。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在我們把春節的由來、內涵、習俗、意義都說過說透之後,忽然發現還忘了說——春節是一種特定的情感。

  在所有春運的運載車輛上,那些擠成一團、千辛萬苦的人,沒有一個知難而退,全都堅定地渴望著去實現一種情感的目標:回家。急渴渴地撲到家,一推開門,即刻融化到自己生命源頭的溫暖裡。

  那裡有我們的父母,甚至爺爺奶奶,守家在地幹活營生的兄弟姐妹,他們全朝你喜笑顏開;還有那些分外親切的老桌子老櫃子老景象,以及惟有你的老巢才有的那股子的勾魂攝魄的氣味。

  跟著,與你的巢緊緊相連的紛沓而至:至愛親朋、舊交老友、昔時夥伴、左鄰右舍,還有老街老巷、鄉土風物與小吃。可能你離家太久,或在外邊拼打多年,漸行漸遠的往事已經滑到記憶邊緣,但此時此刻偶然碰到一個什麼細節,會把沉睡在你心中深處的故舊一下子拽到跟前。記得一次在街頭碰到一位闊別了至少三十年的中學同學,那一瞬忘了他的名字,卻脫口叫出他的外號“大牙”——他的門牙又長又大,而且往外呲。那時同學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大牙”。誰料到此刻這個外號彷彿有種神奇之力,把我們熱呼呼地拉回到真率無邪、親密無間的少年時代。我們開始問對方、說自己、談現在、聊過去;所說到的當年的同班同學時,也多是外號,惹起我們陣陣大笑。就這樣站在街頭長談竟有一個小時。

  從中,你會感慨人生的急促,時光的無情,生命的無奈,同時又獲得惟有回家過年才有的'滿足。然而一年裡只有這些天,可以實實在在觸控到昨天與前天。 彷彿進了奇妙無窮的時光隧道,還會情不自禁地往裡鑽。

  雖然過年,我們是辭舊迎新,迎著春天往前走,但我們享受到的更多的情感卻是懷舊。

  春節裡一種特定的情感是懷舊。春節是個懷舊的節日。

  懷舊,是對過往生活的一種留戀,一種對記憶的追溯與享受,一種對人生落花的撿拾。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懷舊的需求,春節的回家過年則是滿足所有人這種情感需要;為此春運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緣、鄉情彙集而成的巨大的磁場,佈滿在大地山川每個城市與村莊。這磁場產生效力與魅力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民俗是緣自共同需求而共同認定的方式。需求是精神的、情感的、心理的,而方式是一種文化。當這共同的需求“約定俗成”了,所有人就會遵從這種民俗方式而行動,比如回家過年。民俗不是強迫的,卻是自願的和自律的。它是一種共同需要和共同表達,同時每個人的精神情感都可以充分發揮。這樣,春節才成了我們的必需。

  由此而言,我們所有民俗節日都是情感的表達,所表達的情感各有不同。清明是對先人的懷念,端午則是張揚生活的激情,七夕是表達男女對愛的忠貞不渝。其中,不少節日都與團圓——即家庭和血緣的親情相關,比如中秋。但中秋與春節還有所不同,中秋不強調“回家”,不會有出現交通擁堵的“秋運”。惟有春節才是中國人集體懷舊的日子。因為在節令中,春節是辭別舊歲。在辭舊中必然引發懷舊。

  這樣,我們便透過千百年來人們集體創造並衍傳至今的一系列民俗方式,如團圓飯和拜年等,把心中的親情、鄉情、懷舊之情盡情地表達與渲瀉。由此,家庭得到一次凝聚,故鄉的熱土得到一次升溫。其實這就是文化賦予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生生不息的凝聚力。

  每一個身在異鄉回家過年的人,在度過了春節之後,內心不都感受到補償了對親人一種長時間的虧欠,並在情感上得到深切的滿足嗎?所以說春節是中國人懷舊的日子。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以往每年的春節,我都在廣東度過。但今年很特別,我和爸爸媽媽回了家鄉,湖南常德的安鄉縣過年。我居住的地方與常德的家鄉很遠很遠,全程共有一千二百多公里。一路上,經過了大大小小很多城市,還有8條黑黑的長長的隧道。因為路途遙遠,春節期間道路全都是車,所以就在湖南的省城,長沙住了一晚。第二天早天,還要開車兩個小時,才到常德市區,一併接上姑姑和表妹她們到八十公里以外的爺爺家,安鄉縣過年。花了一天半的時間,終於回到了家鄉。家鄉的人和事都很有趣。那裡都是平原和湖水,沒有山。所有的人都說普通話,所以當然我說廣東話,他們不明白。我必須和他們說普通話,他們才聽得懂。

  下面,我介紹下我家鄉的親人。我爺爺年紀大了,牙齒都掉完了。我是最後才發現他帶的全是假牙。怪不得,爺爺總是笑不露齒的。奶奶臉上有兩個大包子,頭上總戴著一隻大大的帽子,很有趣。伯伯也是戴著一隻帽子,穿著大大厚厚的風衣。戴著帽子的時候,常常看不到眼睛。他經常開心的對著我笑。而我姑姑總是笑咪咪的,露出雪白的牙齒,很好看,姑丈呢,耳朵很大,像個佛祖,很討人喜歡。平時和我玩耍的,當然就是我的表妹和堂妹了。表妹長得很可愛,嘴裡沒了一隻小牙齒。她特喜歡玩槍,所以叫我媽媽買了一把有紅外線的槍來玩。她經常說她是團長,然後指揮我和長得胖乎乎的堂妹一起打敵人。家鄉的天氣真冷呀。晚上的風呼呼的叫。手腳總是麻麻的。一天早上,聽到表妹在大喊:“結冰啦,結冰啦!”我和媽媽趕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屋邊的池塘全結冰了,大約2釐米厚,要用石頭或陶片才能弄碎,用木頭也不能弄碎冰。最開心的事還是看見了雪。開始的時候,是下著一點點的小冰雹一樣的雪點。然後就好像下著毛毛雨一樣的小小雪花,像電視上看到的一樣,六角形的,飄到了衣服上,頭髮上,車上。飄到車上的雪花,最看得清楚,但雪花剛飄到車上,就變成了水,隱隱約約的看到了一些雪。我拿著相機都拍攝下來了。因為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雪呀。我多希望之後能下大雪,好讓我也好像表妹她們一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可惜第二天,太陽公公就出來了。沒能看到雪。還有一件讓我覺得非常開心的事,就是放煙花。在廣東的家裡,已早禁止放煙花了。但這裡,到處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煙花,繽紛多采,漂亮極了。表妹和堂妹膽子小,我就搶著放煙花,煙花真好看,有不同的形狀,不同的色彩。但媽媽說,放煙花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向著人或在擁擠的地方放,要在空曠的地方,最好有大人在旁才能燃放煙花。在家鄉過年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我和爸爸媽媽走的時候,還叫她們放暑假的時候來這裡玩,還一起拍照留念。直到今天,我還掛念著他們呢!在湖南老家過年,真開心!這真是一個特別的春節呀!

  名師點評:作文的開頭,小作者採用開門見山的方式,交代了今年過春節的“特別”之處。這樣的寫法能夠直接進入到作文的主題,不會給人拖泥帶水的感覺。因為我們的小作者年紀還小,又在離家鄉很遠的廣東生活,因此看到家鄉的親人和事物時,都會有一種比較好奇的心理。小作者首先詳細地描述了親人們在自己心中留下的印象,又記敘了家鄉過年時的寒冷和自己第一次看到結冰、下雪的驚奇,然後又描述了放煙花時自己的開心……小作者的這篇作文,語言通順流暢 ,條理清楚,描述細膩生動,準確地表現出這次過春節的“特別”,作文表達的中心非常明確,小作者的寫作思路清晰。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婷婷,到外婆家過年去嘍!” “噢!”我不禁歡呼起來。要知道在城裡過年,無聊透頂。瞧,這都大年三十哩,我還迷迷糊糊,沉浸在無邊的學習之中,沒有一絲冬日的風向我報告過年的喜悅。可鄉下的年味,卻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哦,鄉下! 哦,外婆家!一瞬間,我頓時感到一股喜悅滲透全身,那麼強烈,好似突如其來。

  趁著這絲午後的陽光,我們驅車緩緩駛入蜿蜒的山路。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論著鄉下的山,談著鄉下的水,想著鄉下的點點滴滴…不知不覺中,便來到了外婆家雖小但卻涵著點點韻味的村落。剛到門口,便見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一股“年”的氣息直沁肺腑,彷彿空氣中也瀰漫著喜氣洋洋的味道。

  我興奮地衝到了外婆家,只見外婆正東張西望地等待我們的到來。在紅燈籠的映襯下,外婆顯得格外慈祥。

  “哦,”我一頭撲入外婆的懷抱。外婆摟著我的頭格格笑著,領我進來屋。迎面是外公黝黑卻堆滿微笑的臉頰,我緊緊地抱了一下外公粗大的身材,咱們剛卸下來行李,妹妹和哥哥便一頭衝進門來,呵呵笑個不停。外婆的吆喝打斷了我們的笑聲。“吃年夜飯嘍!”,外婆一手端兩盆子。孩子們像猴似的爬上了椅子,大家都顯得特興奮,我們盼的不是年夜飯,而是飯後的煙花,和那有韻味的壓歲錢。

  “滴答滴答”我看了看鐘,1小時過去了,咋還不放煙花?瞧得出,哥哥已耐不住性子了。一眨眼功夫,他就沒影兒了,去幹啥了呢?讓我們走著瞧!我拉上妹妹,鬼鬼祟祟地跟著哥哥,本想做幾個漂亮的跟梢動作,可不料,哥哥一路飛奔,我們的眼睛必須死死地盯著他才不會落下。只聽他在嘴裡嘟噥了一句什麼,又得意地一笑,我們知道,他又要幹“好”事了!“哥——”我和妹妹異口同聲地叫住了他,嚇得他後退了一步,故作驚嚇地拍拍胸,又長吁一口氣。他把食指放在口邊,我們就不吱聲了“go”他低聲地說,一邊把手一揮,好像跟總司令一樣。東彎西拐,我們來到了外婆家院子外的冰河上,哥哥抱著一大箱煙火,埋頭“掏”了起來。大家一致認為他會點些什麼“小甩炮”“跳跳豬”“聖誕帽”,誰知,我哥竟抓起一沓鞭炮,晃了晃打火機,就點著了火,他趕緊往冰上一甩。我們心裡緊張與激動,尖叫著跑回家,衝上樓,和哥哥妹妹一起把頭埋進棉被,“啪,嘭,啪——”這驚天動地的響聲,不僅把我們全家嚇壞了,鄰居家的狗也驚叫著。

  “啪,嘭,啪——”在延續了一段時間的巨響後,我們奔向河邊,撈起一半被浸溼的鞭炮,趕緊把它扔到石頭堆裡,嘴裡卻像止不住似的,吃吃地笑。

  我們剛闖進外婆家的院子,一陣幽幽的清香便引著我們來到了廚房。哦,湯圓!“瞧瞧吧!”外婆看著我們的讒樣,偷偷笑著掀開了大鍋——大鍋綠色的稠湯,韻著深深的菜味。“這是幹嘛?”我們真不知道外婆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外婆神秘一笑,抽出早已備好的麵粉和芝麻說:“要不要吃彩湯圓?”“嗯,彩湯圓?”大家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顧不得我們的再三追問,外婆的手便靈活的飛舞起來,同巧燕,同閃碟,來回來回,那粗糙的手在芝麻、麵粉、菠菜汁之間穿梭。“哇———,”我捧過外婆手中已煮熟的湯圓————青色的碗中,幾個青色的湯圓在翻滾,這顏色,別提多好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咬下半個湯圓,亮閃閃的芝麻就緩緩流出來了,逐漸在勺子上延開。而口中甜蜜蜜的芝麻味和著清口的菠菜味,在咀嚼後,慢慢流下喉嚨,這味兒————嘖,嘖,嘖

  在黎明的朦朧中我醒了,今天我就要帶著新年的喜悅回家了,帶著外婆醃製的魚,帶著外婆風制的臘肉,牽著爸媽的手,懷著對家鄉的依戀,對家鄉的愛慕,我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我坐在車上,最後望了一眼小卻涵著韻味的村莊,紅燈籠下慈祥的外婆,黝黑卻滿臉堆笑的外公。哦,春節,外婆家的春節!

  春,在春節後又到了。

  但我忘不了春節,外婆家的春節!

  綠是一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力量;竹有著不曲的風骨、颯颯的神韻。綠和竹的融合就織成了我對家鄉所有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