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自我鑑定> 合格家長的自我鑑定

合格家長的自我鑑定

合格家長的自我鑑定

  作為父母親,除了養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合格家長的自我鑑定,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合格家長的自我鑑定

  請利用下面的專案,試著傲個自我評價,看你是否為合格家長。你認為平時總是這樣做的,請劃“o”符號,有時這樣做的,請打個“X”符號。假如你的孩子不到三歲的話,那這裡的多數問題是不適用的,不過你可以試想你的孩子長大後你將會怎樣做,然後再試著填上。

  1 。對於孩子的各種問題,儘量耐心、如實地回答。

  2。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和說明的理由認真地聽。

  3。把家中的一個角落做為裝飾孩子成績和作品的地方。

  4。孩子畫畫或作模型等創造性工作未結束時,儘量寬大地對待他那些亂七八糟的工作場所。

  5。給孩子一個專用的房間或角落。

  6。經常表示你喜歡自己的孩子,這種表示與孩子的成績、行為好壞無關。

  7。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使他具有相應的責任感。

  8,儘量引導孩子確定與他年齡相符的計劃和作出與他年齡相符的決定。

  9。常常帶上孩子去吸引人的地方。

  10。對孩子打算搞的工作和課題,撤手不管。

  n。讓孩子與在不同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和睦相處。

  12。劃出行為界限,並讓孩子絕對服從。

  13。決不把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然後對自己的孩子吹毛求疵。

  14。決不採取傷害孩子人格和自尊心的懲罰方法。

  is。給孩子買書和各種玩具。

  16。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問題。

  17。定期讀書給孩子聽。

  18。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

  19。引導孩子自己編故事,引導他們自由想象。

  20。時刻記住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慾望。

  21。每夭要有父子倆在一起的一定時間。

  22。訂旅遊計劃或家庵計劃時,要給孩子發言機會。

  23。對於孩子的失致,決不嘲笑和諷刺。

  24。引導孩子背誦詩歌、歌詞或小故事。

  25。引導孩子和不同年齡的大人接近。

  26。適當地引導啟發孩子有所發現。

  27。無論何時,使用陳舊、不順手的東西時,從不發牢腸。

  28。引導孩子發現問題,解決何題。

  29。注意從孩子日常生活中收集表揚他的具體材料。

  30。注意從不做言不由衷的一般性的表揚。

  31。對孩子不掩飾自己的感情。

  32。與孩子談話時,沒有一處是他想避而不談的話題。

  33。時常給孩子們一些決定事情的機會。

  34。引導孩子做為具有個性的人來行動。

  35。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值得一看的電視節目。

  36。引導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自信。

  37。對孩子的失敗決不只說“那種事兒我也不會,數衍了事。

  38。引導孩子不依賴大人。

  39。要相信孩子的遠見卓識。

  40。與其希望孩子在大人的幫助下取得成效,不如希望孩子不依靠他人,以失敗而告終。

  請把“O”符號計算一下,每個問題1分。(如果相同的作法常常採用,但並非總是那樣,得0。5分。)如果你得的分數是25分至35分之間的話,那你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很值得稱道的。請再把沒劃”的專案找出來,以後努力把這些作法引到你自己的家庭生活之中。如果你得的分數不足25分,那請你再看一看各項內容,研究一下,力爭把它們更多地引到日常生活中。

  篇二:合格家長的.自我鑑定

  一、一起閱讀

  你會每個月至少帶孩子去一次書店看書嗎?是否有意識地幫孩子選擇合適的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孩子終生受益。

  孩子不停地閱讀,就永遠不停地學習。很多家長喜歡扮演老師的角色,經常教孩子學習課本的東西。我認為倒不如多花時間和孩子進行有益的閱讀。其實,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只能潛移默化。一個日夜打麻將的母親,她不停地叫孩子學習、學習,在麻將聲中的學習,難有效果的。

  父母都在看書看報,孩子也會跟著看書的。和孩子一起看書吧!

  你會訂一種以上適合孩子閱讀的報刊嗎?很多家長經常給孩子買衣服、買玩具。但極少會給孩子訂閱報刊雜誌。真的,玩具很快就會過去,而給孩子一輩子都有用的知識,是很多父母缺乏的意識。一家人,共同看那帶著油墨香的書報,將是孩子童年最幸福、最美好的回憶。訂閱報刊,是讓自己的孩子的知識跟著年齡一起增多,快到書報的訂季了,還不動手?

  二、培養心胸

  你會培養孩子關心天下的廣闊胸懷嗎?你會買一個地球儀、一張世界地圖、一張中國地圖放在家裡嗎?每當新聞報道到哪個地方,你會和孩子把那個地方找出來嗎?新聞報道有喜有悲,地域之間的差異也非常大,讓孩子知道阿富汗、伊拉克戰火紛飛下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也讓孩子知道日本、美國、英國的富裕,他們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識,若自己沒有知識,也是落後的,讓孩子明白應該勤奮學習知識。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孩子在不出門就可以“行”萬里路,天天播放新聞,孩子就“閱”盡天下了。

  三、學做家務

  孩子首先是人,即使孩子將來成為偉人,現在能把飯菜做出來就餓不了他。什麼東西都要學習才會的,不給孩子機會鍛鍊他怎會?我知道很多家長一是擔心孩子下廚的安全問題;二是覺得孩子做不好,礙手礙腳的;三是認為孩子一心只讀聖賢書就夠了。但是我們會老的呀,孩子將來也會有家庭的。不是常聽說有大學生因生活不會自理而退學的嗎?我有一個朋友,生活方面什麼都不會,大學畢業後寧願不去好的城市,也守在父母周圍吃“老奶”,上個月甚至公司公派去美國進修都不敢去。真無法想象,將來他的父母老了他怎樣生活。我們無法教育孩子將來一定掙大錢,但我們現在就一定可以教會孩子家務,今晚就請他煎個荷包蛋吧!

  四、共同聊天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不聽話,對朋友的話反而聽得進。其實,不是父母愛孩子不多,照顧不周的原因,而是與孩子缺乏交流的緣故。大人總覺自己忙,不知道孩子的心是那麼細,那麼孤獨,尤其是獨生子女,天天困在家裡,內心更加孤獨。我在任教的班級中調查,班中守紀律、品德好、學習優秀的學生,說他們的父母經常會在睡覺前和他們聊聊天,父母跟他們說工作的事情,讓他們說說學校裡的事情,說一會兒,道聲晚安。我想,如果父母注意與孩子加強溝通,孩子對父母的教育就會接受,反之,則不接受,今晚就開始吧!

  五、多做少說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是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賈、文人學士,用自己的豐功偉績、家財萬貫來做孩子的榜樣。但可以做一個善良、有愛心、負責任、勤奮踏實的人。不必用語言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你孝敬父母公婆,孩子看見了,他將來就會有樣學樣,反之亦然。路邊的玻璃,你彎腰撿去垃圾堆,那麼你這個行為就是“善舉”,在孩子的心裡種下“善”的種子。或許你的工作不是很高尚,但你兢兢業業去做了,你就給了孩子“認真”的品格,帶著“認真”品格的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將來工作,都是優秀的。父母教兒幾乎是無法說,只有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孩子,因此,惟有多做。

  整個世界就如橄欖核,大智大愚就如核尖,凡夫俗子如核的中間居多。為人父母,不必苛求孩子將來大富大貴,出人頭地。如果孩子將來幸福、快樂,自食其力,那麼,我們的任務就完成,就是合格的家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