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週記大全>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

高一端午節週記500字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這一週內讓你有什麼啟發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週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週記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1

  端午節吃粽子,春節放鞭炮,元宵節吃餃子,清明節上墳等是我國傳統文化習俗。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異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個團圓節。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買來了一大堆竹葉,把它泡在水盆裡,準備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聞見廚房裡飄出一陣陣香味,饞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於是我就走到廚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裡拿出一些糯米,分別把它擺成立體的三角形,中間放上一個大蛋黃,還在每個角上各擺了一塊肉,然後在水盆裡拿出竹葉,把它們包起來,再用繩子捆緊,可我怎麼也捆不緊,而外婆卻熟練地包好了。捆到後來,我有一點不耐煩了,就問外婆,為什麼要包粽子?

  外婆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後,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大家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撈了好久,也不見他的屍體,最後大家紛紛拿米團往江裡扔,不讓江裡的魚、蝦、蟹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吃粽子”。聽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了,於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終於成功了。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敬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2


  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和爸爸媽媽到鄉下爺爺家過。

  早上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去集市買艾草,據說他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我們將買來的艾草放在門口,掛在窗戶上,整個村子在這一天都洋溢在艾草的清香中。從空中看去,就像一個綠色的海洋,非常漂亮。

  到了正午十二點的時候,家裡的長輩就要給晚輩掛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色繩也有各種各樣的型別:長命繩、避邪繩、快樂繩……戴了它,你就會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到了下午兩點,孩子們身上都有著“濃郁”的汗臭喂。因此家長總是要給孩子們泡洗澡水洗澡。這洗澡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餘種草泡成的水,洗了這種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了。

  晚飯的時候,餐桌上的菜也各有予以:魚代表年年有餘,豆腐代表清清白白,湯圓代表團圓……

  到了晚上,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時,因為父母要帶我們出來買香包。集市上的香包形態各異,有的香包是圓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還有一些我們叫都叫不出是什麼形狀的。香包也有些大小不一的,大的比臉盆還大,小的卻只有指甲蓋那麼大。奶奶告訴我,香包的寓意是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向暴力的香囊有時是好吃的糖果,有時是小小的豆豆,有時是一些好玩的玩具。

  一天過去了,這別具特色的端午節可真令人難忘啊!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3

  端午節,是古時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的節日,在期間也有許多節日的習俗。

  端午節時,學校為了更好地感受端午的氣氛,讓同學們和父母在家裡學習包粽子。

  粽子可不是那麼好包的,粽子裡的糯米、粽葉、豆沙之類的材料都是要特殊加工的。媽媽早早地去超市將米買好,再將米、棗、綠豆、紅豆等材料清洗一下,然後將其泡在水中。

  第二天時,糯米泡到像煮米飯時一樣軟了,粽葉也可以用了。

  然後就開始包粽子,粽子的步驟有很多步,雖然每一步都不怎麼煩瑣,但要步步細緻。

  第一步,要用開水將粽子葉煮5分鐘,關火後加入馬蓮草燜一會,那樣粽子葉就沒有那麼容易破,我將鍋蓋開啟時, 一股熱熱的芳香噴湧而出,那就是端午節特有的味道。

  第二步,將小棗用溫水泡了5分鐘,再取2-3片泡好的粽葉折成圓錐形狀,底部放入泡好的一個小棗,填進糯米,再將豆沙餡夾在糯米中間。

  第三步,在上面蓋好糯米,然後壓實,粽葉下部兩邊往中間壓住,再把上方的粽葉往下折蓋住糯米,把長出來粽葉窩成角,包好後用馬蓮草將粽子綁緊。

  第四步,最後將粽子放入鍋中碼緊,加水沒過粽子,煮一小時後改文火者30分鐘就好了。

  我包的粽子看起來不怎麼漂亮,但是我包成功了,我就很滿意。

  將鍋蓋開啟後,一股熟悉的粽子的味道撲面而來,我知道我成功了。

  下午時,我的奶奶、小姨、弟弟都來了,我們坐在一起品嚐著我們一同做的粽子。香氣在我們之間徘徊,這份濃濃的端午的'味道嘗在我們嘴中,烙印在我們心裡。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4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佳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佳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端午佳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跟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5

  端午,中國人都知道的。其實他還有其它的稱呼如:端陽,重五……

  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一早起來,站在院裡活動身骨,然後在耳邊掛上一脈不知名的植物,那個植物有一種攝人的清香,睡意不知不覺都被捲走,腦中只有一股清風在環繞。

  那時候還小,不知道那植物有什麼用處,但是聽爺爺奶奶說過。那是一種可以避邪的草藥,端午那天是必不可少的。

  你也千萬別不信。我羰午那天出門,看到家家戶戶上掛著的都是那種植物,在門窗上,在小屋中,整個小城迷漫著這種清香的氣味,令人心曠神怡。

  中午的時候,我們孩子們可高興了,因為我們可以吃鴨蛋了。

  你別認為鴨蛋沒什麼,你得記住,那一天是端午。

  沒錯,端午的鴨蛋是很特別的。

  這些鴨蛋是以我上文說的藥草煮出來的,那藥香再加上鴨蛋本身的香味。別提多誘人了,而且,鴨蛋也因為藥草的浸泡,全變成了青黃色,看著都讓人眼讒。

  兒時手比較小,想多拿鴨蛋卻拿不了幾個,所以總是用毛線織成一個絡子,然後用一個個裝在裡面,掛在胸前,這當然不好看!但當時卻是我們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掛久了,我們一高興,便掏出絡子裡的鴨蛋,吃了。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其它都不碰破。吃光裡面的蛋黃蛋白後,便用清水洗淨。晚上一到,便鑽進竹林中,抓幾隻螢火蟲,放在蛋殼中,在上面蓋一層薄羅,封好。螢火蟲便在裡面一閃閃地亮,很是燦爛!

  現在長大了,竹林也消失了,大概不會再有兒時的端午吧!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清早,我被這兒歌聲吵醒了,聽到這首兒歌,我知道端午節來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而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每逢端午節媽媽總會把房子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媽媽為什麼在廚房裡灑上雄黃酒?媽媽告訴我是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因為端午節又稱重五節,所以很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也稱“五線”。各家要插五端;菖薄,艾草,石榴花,龍船花,蒜頭。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這一天都要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賽龍舟,吃粽子之所以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是因為相傳龍舟竟渡要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聽了那麼多,最開心的時候來了就是吃棕子,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有肉粽,豆沙粽,米粽,蜜棗粽,令我眼花繚亂。可惜粽子的形狀只有兩種,三角粽和枕頭粽。我先把線拆了,再把蘆葉去掉,就聞到一陣清香撲面而來,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那麼大的粽子我三兩口就吃完了。

  我喜歡這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7

  又是一年端午節。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曆史了。相傳,一代賢臣屈原曾因小人讒言被罷官,後來,他眼看自己的國家被攻陷,悲痛交加,於五月五日寫下絕筆《懷沙》抱石投江。於是這一天便用來紀念屈原,這便是端午節的由來。由於怕屈原的屍體被水獸所食,當時的人們便把米團包成粽子投入水下。於是,便演變成了現今吃粽子的習俗。

  每年端午,媽媽都會為我們包各式各樣的粽子,舀一口白糯米,加個紫紅的大棗,又或者是添點香甜的紅豆沙。每當蒸熟後,就散發著陣陣濃郁的香氣,讓人想大飽口福。即使是吃粽子,家裡也是有講究的。吃前,要先祭拜屈原,再祭拜祖先。還要在門上掛上菖蒲等植物來驅邪。幹完一系列的繁瑣小事後,才能開始吃粽子。將粽子的皮輕輕撕開,路出白嫩的糯米,輕咬一口,甜美的蜜汁流入口中,讓人意猶未盡。每次吃粽子,我都要吃得肚兒圓圓才罷休。

  在老家,還有一些傳統習俗。譬如說,在端午節前幾天,要在家門前插上一支茱萸或一條柳枝。還要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製成小布包,並將艾、蒼朮、板藍根等草藥包於其中,讓孩子或戴於項下,或繫於腰間,可增強免疫力。在 我看來,端午節最有意思的一項,便是賽龍舟了。每年此時,我家附近的龍潭湖公園便會舉行龍舟大賽。只見,十幾條形狀、大小不一的龍舟停在水上。隨著一聲哨響,全都快速劃了起來。觀看的人的心都快要蹦出來了,到底誰勝誰負呢?端午節雖然只有短短一天,卻是最有意義的一天。我們吃粽子,觀龍舟賽,聆聽兩千年前屈原的心聲。好不愜意的一天!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8

  今天是端午。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為內蒙古電視臺錄製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為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後,看到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裡像裝了十八隻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後,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眾,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為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裡更緊張了,拿著小國旗的手心裡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著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雲外,隨著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半天的錄製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為能來這裡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9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包。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孩子們唱這首兒歌時,就意味著端午佳節到了。

  身為一個資深的吃貨,包粽子也要有模有樣:先拿個綠油油的粽葉,在手裡翻來覆去,被做成一個小碗。然後放入一些米,再塞一個大紅棗,最後用一條繩子將它包起來,一個大粽子就完成了。我把所有的粽子倒入鍋中煮,幾小時後粽子就新鮮出爐了。

  正午,河岸邊,準備比賽的隊員摩拳擦掌,準備全力以赴贏得本次比賽的冠軍。再看岸邊的人群在爭論本次比賽的冠軍是誰,也有的人默不作聲,在心裡默默支援中意的隊伍。

  隨著一聲響亮的哨聲,比賽開始了。剛開始,所有的隊員都拼命的划槳,大有奪冠的勢頭,岸邊“加油加油”的喊聲也此起彼伏。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許多隊員有些體力不支,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只有蟬聯幾屆的藍隊跟幾次與冠軍失之交臂的紅隊的速度不相上下,並把其他隊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突然,鼓聲變成了“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聲音響徹天空,氣勢如猛虎下山,恢宏似海嘯遮天。我知道,這是決賽的衝刺。兩隊的體力早已耗完,但是憑著意志繼續划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紅隊最終以微小的優勢贏得了比賽。比賽結束了,但是端午佳節這個古老而傳統的節日仍然會繼續下去。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10

  時光流轉,古代,屈原含冤投江而死,他那一身正氣驚天動地,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為端午,隨著時間的推移,節日中各種花哨而令人興奮的遊戲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美麗的傳統,人們在粼粼波光上划著龍舟,聽著吶喊加油的節奏,吃著香噴噴的粽子,茶雞蛋,小孩子們繫著各種五花八門的紅線,與此同時,與傳統一起定格在人們心間的便是屈原那高大的身軀!

  回到現實……

  又逢一年端午佳節,早晨,剛起床,一股艾草的香味撲鼻而來,空氣中參雜著端午特有的氣息;中午,一個個獨特的粽子傳播著一種誘人的味道,一個個白淨的雞蛋上變魔術般的出現了一道道咖啡色的細紋,在這獨特的節日裡享受獨特的佳餚,每個家人臉上都帶著一種透明的笑,那種比彩虹泡泡還清澈的快樂從心底浮起;晚上,與媽媽在人來人往的夜市中走著,也許正是這一個個人身上散發出的節日氣息,構成了一幅熱鬧的畫面。

  這一天中細節太多,多得難以說完,收穫太多,多得令人意外,當然也有一些遺憾,足以讓我慢慢彌補,這個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玩味十足的一天我卻更偏愛這種獨有的節日氛圍。

  端午,悲傷的節日演變成了喜氣洋洋的人來人往,但在開心之餘,我想無論哪一個人有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在心裡紀念的屈原,清澈的水洗清了流言蜚語,我忽然覺得,如果他看到現在的一切一定會瞑目了……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1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為內蒙古電視臺錄製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為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後,看見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裡像裝了十八隻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後,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眾,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為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裡更緊張了,拿著小國旗的手心裡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著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雲外,隨著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半天的錄製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為能來這裡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願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12

  盼星星,盼月亮,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於來到了。

  端午節那天,我滿懷期待地與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婆家。一下車,外婆就高興地跑過來擁抱著我,對我說:"昶昶,今天過端午節,外婆來教你包粽子吧!"“好哇,我早就想學包粽子了!”我愉快地回答。

  於是,我們便忙碌起來。首先,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個三角形漏斗,在摺好的角筒裡放入適量的糯米,再塞上切好的小片豬肉,又加入一些糯米,把豬肉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後把粽葉包上。我開心極了,心想:原來包粽子這麼簡單,我這不一下子就學會了嘛!正當我得意時,糯米漏了出來,掉了很多到地上,我急忙向外婆求教。還好外婆及時幫忙,並告訴我糯米不能加得太多,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粽子包好了。最後一步就是纏繩子了。我拿過外婆準備好的小紅繩,繞過來繞過去,把粽子纏得緊緊的,生怕它再有閃失,最後還用力打了一個漂亮的結,嗯,這下該“安全”了。我自認為包得還不錯,給自己點了一個贊。

  接著,我們開始蒸粽子了。先開大火,再慢慢轉為小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蒸煮後,熱騰騰的粽子終於出爐了,廚房裡粽香四溢。全家人品嚐著我包的粽子,一個個都讚不絕口,我心裡美滋滋的。

  端午節學包粽子可真讓我難忘!這些有趣的傳統習俗,我決定要傳承下去!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13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稜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裡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此時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就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此時今後一向帶著,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14

  今天是星期日,可是我們因為要給端午節放假,所以今天還得上課。

  下午媽媽接我放學以後,媽媽帶我到了一個特別好玩兒的地方玩兒,那兒的水因為下了雨積了好多好多水,我和媽媽都穿著涼鞋所以我們在水裡玩兒了個痛快!把腳踩在雨水了可冰涼了,但是有的地方的水是溫的,我覺得很奇怪?

  下雨原來可以這麼好玩兒,如果再下一場大雨,我就和媽媽再來這裡玩兒,今天我玩兒的特別特別開心!

  今天是端午節,廚房飄來陣陣香味。哦,要吃粽子了,而且還是我喜歡的紅豆味呢!

  包粽子是我姐姐的拿手活。首先用碧綠的粽葉裹一個實心的“漏斗”,中間填滿糯米。接著,按緊、壓實,如果想吃點花樣,可以加一些綠豆、紅豆、紅棗、肉丁、香腸等。最後,用紗繩把成錐狀的棕子繫緊,一個精緻玲瓏的小粽子就成形了。

  吃著剛煮好的粽子,我忽然腦子裡出現了一個問題,今天為什麼是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訴我:“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流放時聽到國破家亡的訊息後,悲憤欲絕,於五月初五這天,作下最後一首詩《懷沙》後,抱石投入汩羅江。後來,當地老百姓駕船將飯糰等食物扔進江水中,想要餵飽河中的魚蝦,讓屈原的屍身免遭噬咬,後來逐漸演變成了賽龍舟,吃粽子。

  我一邊聽著爸爸的講述,一邊自言自語道:”吃粽子也有這樣一段歷史典故呀!愛國的人就是受人尊敬的人!“

高一端午節週記範文500字15

  今天,微風習習。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

  早上,我興致勃勃地來到江邊。哇!氣勢洶洶的龍舟停在江邊,人們爭先恐後地爬上龍舟,只聽發令槍“嘭”地一聲響,一條條龍舟立即以離弦之箭的速度衝了出去。你看,甲組挺直腰喊著他們的口號:“人心齊,泰山移。人心齊,泰山移……”他們的口號夾著連綿不斷的掌聲與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在空中迴盪。

  很快,乙組就超越了甲組,甲組不甘示弱,更加團結地划著。不一會兒,甲組就又繞到了乙組的前面,反敗為勝了!甲組隊員興奮得像只獅子,其他組的隊員卻垂頭喪氣地走了。

  划龍舟比賽結束了,當然要給各組隊員提供一些美食嘍。於是,各組隊員便舉辦了一個“粽子美食比賽”,可以現場報名。我心想:那麼好的比賽,怎能少了我這大名鼎鼎廚師呢?於是,我便信心滿滿地報了名。

  我先準備材料:粽葉、糯米、肉……包呀,包呀——終於包完了!接下來是蒸煮,最後出鍋!我拿著托盤把粽子送去給隊長們,甲組隊長看看眼前的粽子,哇!有的粽子像小貓,有的像小狗,還有的像兔子。他順手拿起一個,去皮後兒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啊?他居然越吃越想吃!幾個隊的隊長商量了一下,都給我評了10分。我就這樣拿了金牌,還得了“給力粽”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