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三作文> 最新我的青春我的夢徵文

最新我的青春我的夢徵文

最新我的青春我的夢徵文

  青春與夢是一個等量的交換。你已青春付出多少,就能夠收穫多少,小編收集了我的青春我的夢,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青春我的夢

  當朝陽的曙光突破黎明,晨曦鋪滿天際時,我知道,全新的一天開始了,我也明白:今天,又是奮鬥的一天。---題記

  14歲·吐露新芽

  早晨我懶洋洋地從床上爬起來,依依不捨地告別了甜甜的美夢,背起鼓鼓的書包出了門,大步流星地在街上走著。這是一個嚴冬的早晨,天邊才剛剛泛白,街上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們。寒風凜冽,可看到我們這些學生的背影,是那麼堅定,那麼朝氣蓬勃,這分明是奮鬥的身影呀!

  望望手錶,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於是我加快了腳步,在上課鈴聲響起之前,準時進了教室。不知是什麼總是促使我按時到校並嚴格完成任務呢?也許是我明白,我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我不再是個孩子了,我得努力,得拼搏啦!

  上課時,同學們總是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解或是忙著做筆記,探究問題。老實說,我們有一點累,有一點疲倦,但我們誰不認真學習呢?老師和父母時時刻刻告誡我們得努力學習,我們總是說嘮叨,可是我們誰不聽呢?這是因為我們大了,我們長成大孩子啦。

  課後,同學們總是會聚在一起,或是討論疑難的問題,或是談天論地。記得,我們喜歡談論的話題是各自的理想。小Q說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和貝克漢姆一樣的世界級球星,阿呆則說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和班主任一樣的人民教師,小豐更是說他要成為和莎士比亞一樣的大文豪。我們心中有各自的夢想,我們心裡裝滿了那些五彩斑斕,絢麗多彩的夢呢!

  14歲,在我初三的那年,我恍然有一種想要實現夢想的衝動。也許就在那年,我才悄悄地吐露新芽。我想,我帶著希望出發,也必將帶著微笑成長。

  15歲·含苞待放

  在經歷了中考,經歷人生第一個小小磨礪後,我很順利地完成自己心中小小的夢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高中學生。

  有人總會問我:“你現在上初幾啦?”我總會很驕傲很自豪地說:“我上高一啦!”

  高中果然就像學哥學姐們說的那樣,學習任務的確很重。有人說:“選擇高中就是選擇吃苦。”而我卻要說:“選擇高中就是選擇享受青春,享受成長”

  在開始邁入高中之前,我又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在小小的心裡又種下了一棵夢想的種子。開始我會猶豫,這棵種子能否長成蒼天大樹呢?可是現在,我會無比堅定地相信,我相信有一天,我會化繭成蝶,有一天我會站上屬於自己的人生巔峰的!

  記得昨天和同伴相約一起去書店買書。在買書的時候,一個小女孩拉拉我的衣角,說:“叔叔,你能幫我拿那本書嗎?”我愕然。我驚訝地問同伴:“什麼時候我變成了叔叔呢?”同伴聳聳肩,笑著說:“你還以為你很小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是呀,我還小嗎?不,我不小了!我好像聽到心裡有這樣一種令我心跳加速的聲音。是的,我已經不再是那個父母懷抱裡的寶貝了,我是一個小大人了。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個性,更重要的是,我有一個夢!

  我會為這個夢努力,會為這個夢拼搏。至少,我明白,,只有奮鬥過、經歷過、感受過,青春才會無悔!

  15歲,我剛上高一;15歲,我成為一個小大人了;15歲,我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在青春與奮鬥的澆灌下,才能開出絢麗的花兒!

  第二篇:我的青春我的夢

  青春與夢是一個等量的交換。你已青春付出多少,就能夠收穫多少,我以全部的青春付出,我只要屬於我的夢,現在便用青春種下我的夢。

  夢是我們高等智慧生物的專屬,但我們不可以僅是做夢,要為夢付諸於行動,才能無悔於我們的青春,我將以青春為代價,以社會為跳板,向世界展示我的夢。

  小時候,我喜歡抬頭望著天空,只是為了尋找那一架架飛機的身影,它們非凡的速度和雄偉的軀幹讓我痴迷。聽父母說裡面能夠坐幾百上千人呢!那時我便想這是比機器貓的百寶袋還要更了不起的“寶物”,而且還那麼“小”,所以小時候夢就是要自己設計並擁有一架飛機,讓它載上我和我的家人在天空翱翔。

  再大一點,嘴饞的我便想要當一名廚師,我的廚師夢又把小時候想要擁有一架飛機的夢擠在一邊了。當時,我覺得廚師是一種多麼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啊,廚師很普遍,可卻又是肩負著人類的生存大業,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廚師永遠不用擔心失業受餓,我便也就著手跟父母學著煮飯做菜了,直接導致了我被油濺得體無完膚……不過做兩個小菜還是不成問題的,親也跟我說做事就得認真,要全心全意的去做,我知道這是對的,所以我努力做到最好。讓人吃完後開心,這才是廚師的責任,讓人們在食物中感到社會充滿幸福充滿愛!

  後來,我接觸到了音樂。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到激情四射的搖滾,它的每一個音符都吸引著我,我陶醉在歌手的濃濃情感中無法自拔,音樂能夠傳達更遠的牽掛,抒發百分之百的情懷,能夠把我們說不出的話,道不出的情濃縮成五線譜上短短的勾畫,它散發著迷人的氣息,我情不自禁的接受了的“惑”,可我的年紀已不適合那些要從小薰陶的樂器手,因為我喜歡直接的抒情,以我開始學習各種唱歌的技巧和各種表達的方法,一次我沒有向以前一樣拋棄我的夢我把它牢牢鎖在我的心裡,可是我發現了另一個缺陷,我先天不足的就是我嗓子不太好,一但放開喉嚨便經常受到別人的嘲笑,看到別人驚訝的眼神,我感受到別人否定我的執著。

  可我並不否認我先天不如人,所以我要努力,要走在他們前面,我相信有一天,當我展開歌喉時,他們用另一種讚賞的眼光欣賞我,向他們證明我實現了自己的夢。

  遐想的時間過了,我又得拿起書包向新的學校邁進,在這陌生的.學校,什麼都發生了改變,不變的是我的信念,而且這次我並不是孤單一人,我不再害怕別人的恥笑,因為我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了追求的方向。我將圍繞它,充分展示自我,讓它在學習之餘豐富我的生活,讓歌聲伴隨我長大。

  青春與夢是一個等量的交換。你已青春付出多少,就能夠收穫多少,我以全部的青春付出,我只要屬於我的夢,現在便用青春種下我的夢。我要更加努力,我沒有似天籟的嗓子,只求做一名實力派歌手,我想終於會有那麼一天,我會收穫夢的季節。

  第三篇:我的青春我的夢

  我們從幼兒園到高中,一直是懷揣著夢想長大的。

  可現行的教育,讓夢想變為現實了嗎?我敢說許多是沒有的。我們想做的事,往往是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不想做的事,卻往往又是非要逼著做的。

  學業上就是如此。從入學至今,我們已學了16年的語文、數學等幾十門課程。每門都有至少及格以上的要求,每門都有要你優秀的殷殷期待。不甘心落後的我們啊,個個都學得死去活來、筋疲力盡;個個都考得傷痕累累、體無完膚。有些也許是必須要學的,但精神上肉體上非要如此疲憊一路走來嗎?

  韓寒說得好,全面發展的結果就是全面平庸。況且,學好全部學科,也不算是全面發展。辛辛苦苦學習了十幾年,究竟為了什麼?是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嗎?我看不是,而是為了考個好大學——這是大人們為我們設定的目標。如果考不上呢?這個夢想不是破滅了嗎?難道那些落榜生終生都要處在這破滅的陰影中嗎?16年,16年,16年啊!說起來漫長,其實是彈指一揮間。16年的歲月,我們沒用來去細細體味身邊的生活,沒用來去享受童年、少年的歡樂,沒用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沒用來讓自己的興趣成為特長髮揚光大,沒用來讓自己的個性充分張揚。總之,16年的年華沒用來讓我們的天性盡情展露、讓夢想展翅飛翔,而是用在了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上,用在了讓人焦慮讓人頭疼的各種上……

  老師和家長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夢想在哪裡嗎?不是在大學裡,不是在仕途間,更不是在掙錢中,而是在我們的興趣裡,在我們優於別人的智慧裡,在我們自由成長的天性中。可是,不斷違拗著我們的意志,能實現嗎?

  興趣和專一決定未來。我相信學16年的聲樂,一般人可以成為優秀的歌手;學16年的舞蹈,一般人可以成為優秀的舞者;學16年的繪畫,一般人可以成為優秀的畫家;學16年的足球,一般人可以帶領國家隊踢進世界盃……

  可現實是,我們的興趣,我們對自身追求的專一,我們一直所夢寐以求的快樂,常常會被背書和做題所無情封殺。玩耍、唱歌、跳舞、上網、旅遊、會友等,都會被認為“不是正道”,甚至是“玩物喪志”。被冤枉的我們只能把一肚子氣憋在心裡。我們明白,跟大人們理論這些,根本無用。他們會全盤否定我們的想法,會講一堆枯燥乏味、令人心煩的理念。他們總是居高臨下,總是引經據典,總是喋喋不休,總是提醒我們要為自己的“理想”去奮鬥,說白了就是“做題做題再做題,背書背書再背書”。對此,我們除了口是心非地預設又能說什麼呢?

  他們的心距我們的心是那樣的遙遠,他們的“理想”距我們的“夢想”是那樣的風馬牛不相及。互相隔閡,互不理解,一道天塹般的代溝橫亙在我們與他們之間。

  他們往往會拿成績來判斷一個學生的好與差。可成績好又能說明什麼?充其量說明你在課堂認真聽講了。商丘市第四高中校長、特級教師馬廷勳曾說:“國內的應試教育就是‘折磨教育’!折磨學生!折磨家長!折磨教師!因此,我一貫建議同學們,要揚長避短強能力……絕不能因為一個學生某一方面的智慧差,就說這個學生是笨學生。比如,那麼多奧運冠軍,那麼多足球巨星,有幾個數學、語文好的?但是你能說他們不聰明嗎?能說他們不是人才嗎?但是,在我們國家的很多學校,在很多家長和教師的心目中,卻只把那些能考上大學的當人才……”他說的多好啊!他是理解我們的,更是理解教育的。可惜曲高和寡,他的聲音傳不了多遠,更形成不了社會共識。

  仔細回想這十幾年來的生活,我們只是在拿著青春的籌碼去換取高考的分數。起早貪黑,連個安生覺都睡不好。在校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多,見老師的時間比見父母的時間長。白天坐在教室裡,晚上回家還要學到深夜,甚至連基本的睡眠都不能保證。都說付出才會有回報,可這代價未免也太大了點吧。君不見有多少人一心撲在成績上,卻在社會生活中成了低能兒?君不見一所所中學,有一半甚至超過80%以上的學生都戴上了近視鏡?君不見有多少人報考大學,為確保成功而填報自己並不真心喜歡的志願?有多少大學生、研究生畢業後又用非所學,甚至找不到工作……當年他們不是被認為最聰明最勤奮嗎?在學校不是總排前幾名嗎?不是父母、學校的驕傲嗎?為什麼還這樣?我覺得,這一切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十幾年的學習內容有問題,學習方法有問題,學習目標有問題,學習評價有問題!

  學習的東西若不生成能力,沒用!社會就這麼現實,這麼殘酷。適者生存的原理也體現在教育中。不是說會背書本知識,會做全部習題就算成才了。光會讀死書的人,滿腦子之乎者也、幾何證明什麼的,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生命。可縱觀現實,有多少人走在這樣的迴圈裡,在混沌茫然中失卻了原本靈性的自己啊!對此,有誰替我們難過?有誰替我們惋惜?有誰替我們排除其間的障礙?沒有話語權的我們,該向誰訴說?

  回望自己走過的路,還有那些逝去的青春年華,真是感慨萬端!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某些題目不會做就應該被罵得狗血淋頭,不明白為什麼學校怕出事怕承擔後果就禁止學生一切的運動,不明白為什麼本應該休息的假期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排上滿滿的課程,不明白我們美麗的青春何以要在充滿焦慮的情緒中度過……我看到的只是,身體垮了,因為沒時間鍛鍊;記性差了,因為背書太多;笑容少了,因為沒有時間去享受生活。等到成熟了長大了,步入社會的時候,才恍然發現其實自己一無所知,是一個明明記憶很多知識卻不知道如何運用的文盲。曾引以為傲的高分卷子2毛錢一斤,花大把大把錢買的複習題也瞬間成為一堆廢品……

  因為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抱怨過、反抗過,最後只能默默接受現實。表面看,我們被譽為祖國的花朵,然而卻沒能像花朵那樣,去歷經大自然的風雨,去沐浴大自然的陽光。渺小的我們,只能黯然神傷,只能逆來順受,只能不情願地走在成人們設定的軌道上。

  在我即將離開中學時代的當口,但願這一切不如意的感覺都隨風飄逝;但願那些深愛著我們的老師、家長乃至一切負責教育之責的人們,能真正走進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尊重他們的意願,讓他們不再重蹈我們的心靈歷程,讓他們在不可復返的青春路上充滿陽光,充滿活力,與夢想一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