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三作文>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優秀作品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優秀作品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優秀作品

  世上優秀的古詩詞燦若繁星 ,星羅棋佈,讓我們追尋古人的足跡,古詩詞的魅力。小編收集了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遇見最美古詩詞

  站在歷史的長河上,再次夢迴大唐,展現出一段永恆而輝煌的盛世,也再現出泱泱大唐盛衰的無限感慨的歷程。

  “心大天大地大,任我金戈鐵馬。閱盡千古風流,獨佔萬世瀟灑。”從馬蹄揚起的風沙中打下天下,開啟了空前的盛世。只記得“瑞氣祥雲初盛,詩情畫意正濃。喜看百花齊放,笑聞百家爭鳴。”的一派興盛。是不是時間埋沒了你偉大的抱負,只剩下“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的無限感慨。

  當“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你卻“一騎紅塵妃子笑”,日夜逍遙於後宮三千佳麗。看,美人如蘭花般的青蔥玉指,似元寶的三寸金蓮,在蒼涼寂寥的月光下曼舞!“雲袖輕擺招喋舞,纖腰擰飄絲絛。”美人趾高氣揚,身披羅綺,頸上繫著金鈴,腰間掛著玉環,那張“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精緻容貌,縷縷青絲垂肩,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聽一聽巴山夜雨的傾訴,子夜琵琶的宮商羽角,賞一賞霓紅羽衣的絕倫。哦,這是一個即將消亡的國家的最後的惋惜嗎?

  這,正是這曾經是盛世王朝的最後掙扎,敗得意如此狼狽,一塌糊塗!再也沒有充實的兵力,但瘋狂地抓捉男子去赴役,彷彿又看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的慘象。老婦整夜的啼哭聲,似乎標誌著曾是壯麗山河的沉淪。

  安史之亂結束了一代盛世,杜甫看見了,大家都看見了:帝國飄搖,錦秀河山遭蹂躪,國家將滅亡。又是一年春天到,但昔日的繁華不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那無邊際的烽火,連綿三月不斷,山河欲哭而無淚!

  也許在這前,早就預示著今日的結局。只可惜,“菊花臺倒影明月 誰知吾愛心中寒 醉在君王懷 ”只是歷史的一瞬間。但是,又彷彿看見商女隔著江,吟唱著《後庭花》,雲鬢花顏,分外妖嬈,亡國之恨早已不足輕重的了。

  流光溢彩的歷史,嵌著無數帝國的.興衰,折盡柳條留不住伊人,正如無情的光陰,將你埋在河流中,又開始尋找它新的方向。但是,你留給世界的是精魂萬卷的詩書,妙筆生花的詩句,無論是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壯,還是淚水瀲灩的憂愁,都讓人陶醉,讓人留戀。

  第二篇:遇見最美古詩詞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沐浴著春光,順著春天的足跡,我懷著深切的自然與希望又來看春。

  春天是充滿綠意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伴著和諧的春風,萬物恢復了以往的生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小草破土而出,卻淡淡的,猶如剛剛出生的嬰兒身上的毛髮,一派朦朧的清麗;“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楊柳發出翠芽,茂密的森林也變的一片綠色。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天綠的那麼美,那麼自然,那麼和諧。“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那是無渲染的綠,那是天然裝飾純真的綠,感動了人的心靈,浸透了人的思想。

  春天是朦朧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的到來引起了一場綿綿細雨。他半(這個字不準確)著朦朧的天際如一根根晶瑩剔透的銀線,把春天連到了大地,把春天連到了人間。“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春天的雨是朦朧的,沒有暴風雨之前的烏雲那麼低沉,沒有大霧的那麼迷茫,沒有閃電,也無雷聲。只是朦朧的天際迷亂著人的眼睛,只有晶瑩的露珠浸透著人的心,把春天的訊息撒向人間。

  春天是活潑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明媚的春天裡,魚兒躍出水塘,燕子順著微風,雙翅滑破天際。“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春天是一副萬花筒,是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活力,那麼富有生機,表現在千物萬物。小草努力的將自己的身子穿出泥土,展示著自己翠綠的身姿。“老樹著花無醜枝。”大樹發出新芽長出茁壯的身子,露出了自己茂密的綠葉,小魚兒爭相跳出水面,呼吸著春天的空氣。多麼美好,和諧的一副多彩畫呀!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池塘邊的垂絲海棠開出了粉豔豔的花,一束,一撇,一枝,猶如滿樹緋紅的雲,輕巧可人,那麼美,美到令人忍不住屏息來觀看。風過無痕,可是卻吹落了許些花瓣,隨風飄落,打著一陣輕旋巧落進碧波中,散入池塘,像個粉色的小船,飄呀飄,搖啊搖。

  春天的空氣是美麗的,雖說好像不太合適,可是我想不出任何詞語能夠形容它,這就是所謂的“只可會意不能言傳”吧。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春天是綠的,春天是朦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生機勃勃的,她綠的鮮明,朦朧幽美活力中顯出幾分生氣共同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多彩畫,多麼美的春!

  這就是春,朦朧而又清晰。

  這就是春,給人清爽和愉悅。

  這就是春,隱約充滿了希冀。

  第三篇:遇見最美古詩詞

  中華上下五千年,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文化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詩、宋詞、元曲……古詩詞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為其傾倒。李白的浪漫、蘇軾和辛棄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約、馬致遠的思鄉情懷……多少詩人,多少詞人,多少作曲家,聞名或隱逸,富足或落魄,都為古詩詞的發展畫上不可磨滅的一筆。

  對古詩詞的學習與理解,讓我沉醉其中。古詩詞中的一些詞句,可以讓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感情。不少的送別詞仍讓人記億猶新,王勃的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寫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義,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兩地友情也不會改變,描寫了朋友間的深厚情誼也讓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醜惡。還有那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古人”,又描寫了為友人餞行時因即將分別心情不快而與友人暢飲,隱含著朋友離別的思念與無奈。

  同送別詩一般,詩人也喜歡以鄉愁為主題。李白的《靜夜思》即寫了景又寫了思,表現了遊子的思鄉之情。老樹上纏著枯萎的藤蔓,黃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牽著一匹瘦弱的老馬行走著。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句,寫盡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與無奈和濃濃的鄉愁,讓人不由得融進詩中那個荒涼蕭瑟,令人心中覺得淒涼的場景,在外遊子,哪有不思鄉者?思鄉的詩詞,隨口都可以吟誦出來。還有親情和團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我最熟知的詩詞。這首詞傳誦至今,中秋佳節,無法歸家與親人團聚的人都會想起它,可見它流傳之廣。

  送別、思鄉、團圓,圍繞這它們的古詩詞都帶著那麼一絲淡淡憂愁,卻又包含著對未來的希望。

  江山美景幾多愛,在景色的描寫上,也可以在詩詞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夢令》中的“綠肥紅瘦”用一個“肥”字突出了綠葉的飽滿,開創了詩詞中的先河。煙雨迷濛的江南,樓臺、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樓臺煙雨中”令人身臨其境。泰山的高大雄偉,險峻綺麗,在杜甫表達自己志向的同時被展現出來。江山美景、在古人筆下是如此多嬌!

  古詩詞中也有許多啟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告訴我們新舊總會交替,新事物總將取代舊事物,一昧守舊,是無法得到成功。這些句子被傳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義需要像品茶般細細品味。

  世上優秀的古詩詞燦若繁星 ,星羅棋佈,讓我們追尋古人的足跡,體會古詩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