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普知識> 橘子染色是無毒的

橘子染色是無毒的

橘子染色是無毒的

  橘子是我們平時常見的水果,吃橘子也對身體大有益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橘子染色是無毒的,希望有所幫助!

  【桔皮顏色哪來的】

  桔皮的顏色來自類胡蘿蔔素,自然界中植物的花和果實的顏色常常來自它們,比如番茄、辣椒、金盞菊等。當然,桔子的親戚們也不例外,比如檸檬、橙子、柚子。

  隨著桔子的.發育和成熟,在光照的影響下,桔皮中的葉綠素含量逐漸下降,α和β-胡蘿蔔素逐漸轉化為類胡蘿蔔素,於是桔子褪去綠色並呈現特有的桔黃或桔紅色。

  幾乎所有的類胡蘿蔔素都是紅、橙、黃色,其中桔子裡最常見的是橙色素、隱黃質、紫黃質、玉米黃質、葉黃素。

  桔子的顏色差異並不是因為類胡蘿蔔素的含量不同,而主要是類胡蘿蔔素的比例不同。

  如果隱黃質和玉米黃質多,則桔子偏黃色。如果橙色素多,則偏紅色。

  【桔子調色】

  由於消費者普遍將桔子的顏色作為判斷其優劣的重要參考,因此生產者會想方設法讓桔子更好看。比如在果實成熟期間使用一些生長調節劑,比如硫代硫酸鹽。

  它可以促進果實成熟、變黃,也能使果實更大、含糖量更高。有的桔子內外成熟時間不同步,果肉已經成熟的時候表皮依然發青。

  也有些地方由於氣候的原因,導致桔子表皮色素的合成滯後。這時可以用乙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國內外均廣泛採用這一方法。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它能讓表皮變黃,還不影響桔子的內在品質。

  不過,如果乙烯用量過大,容易造成果實失水、果蒂褐變脫落、加快腐爛。

  【色素染色】

  前面講的生長調節劑屬於正常的農業技術,但有些違法分子會採用更簡單粗暴的方式,那就是染色。常見於農戶為了搶上市,賣高價,採摘過早,果實成熟度不夠的情況。類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存在於桔皮的油性成分中,用手摸是不會掉色的,就算剝桔子也不可能把手染紅。

  網路上的“摸桔子手變紅”幾乎可以肯定是使用了色素。通常違法者不會好心好意的使用食用色素,那個價格貴。工業色素價格便宜量又足,比如蘇丹紅、原子紅、羅丹明B、對位紅、橘紅2號等。

  曾經有媒體報道過黑作坊躲在山裡面,半夜開工給橙子染色,所以監管部門常常抓不到他們。

  【你該怎麼做】

  首先,所有的色素、染料用量都很小,因為用多了就穿幫了。量少,所以健康危害倒沒多大。以當年赫赫有名的蘇丹紅鴨蛋為例,大約每天吃1000個才有致癌可能。不過,就算“吃了沒事”也照樣違法。

  其次,桔皮的表面是油性的,染料難以穿透。

  如果你買的桔子懷疑被染色了,扔掉也挺可惜。不妨先清洗一下,去皮再吃就沒問題了。另外在選購桔子時,儘量不要從小攤小販處購買。

  既然摸一摸就能看出來,那你就摸唄。如果真的手變紅了,你可以走開,撥打12331舉報,然後圍觀執法人員大戰無良商販。

  最後也是勸勸大家,買食品不要過分追求品相,很多違法分子的行為就是投你所好。曾有水果商販抱怨,不染色的“原生態”賣不出價,“美顏”過的反而走俏,你能全怪商販沒良心?

  劣幣驅逐良幣,說不定也有你的一份功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