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的週記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轉眼一週又過去了,這一週內讓你有什麼啟發呢?是時候仔細地寫一篇週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掃墓的週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掃墓的週記1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還有姑姑冒著濛濛細雨去爺爺墳上掃墓。爺爺的墓地在北華山。
在路上,到處都是穿梭的車子和過往的人們。我想他們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去掃墓的。到了北華山腳下,只聽見山上爆竹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我們上山來到了爺爺墓前,墳的周圍都長滿了草,爸爸連忙上前去拔掉。姑姑把酒菜端了出來,看見籃子裡的紙錢,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這紙錢代表多少錢啊?”爸爸說:“一個銅板一塊錢,這些都是冪幣,是專門燒給死去的人用的。這是我們的習俗。”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等燒完了紙幣,姑姑把酒菜端了出來放在墳前,接著又倒了三杯酒,然後我們磕了頭拜了三下,最後爸爸點燃了爆竹,就這樣簡單的掃墓儀式就算是結束了。於是我們就回家了。
今天這次掃墓,讓我瞭解了一些生活的一些習俗。我想明年的清明節我還要和爸爸一起來看爺爺。
掃墓的週記2
今天,我特意觀察了螞蟻。
螞蟻是一種爬行動物,身體很小,頭部比身子大一些,嘴巴上有兩個小鉗子。你可千萬出別看它體小,但它是個大力士。而且這些小動物們很有團結心。於是今天我想來驗證一下。我先準備了一團小米飯,放在螞蟻途經的路上。過了一會兒,一隻螞蟻順著米飯的香氣爬到了這裡。可是它一到放米飯的地方聞了一下卻又走了。我想:這麼好的食物都不吃啊?正當我想走的時候,剛才那隻螞蟻又回來了,而且帶來了一群螞蟻。它們圍著米飯糰,利用自身的觸角一個一個把米團頂了起來,然後慢慢地往著洞口方向爬去。嘿,你別小看,它們能抬起比自己身體重幾倍的東西,而且前進的速度還挺快哦。它們憑著集體的力量,終於把米飯糰搬進了洞裡。看到這情景,我不禁自言自語道:“螞蟻真是太有團結心了!”
透過這次觀察螞蟻,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心齊,泰山移。
掃墓的週記3
昨天早上6點30,爸爸就把我從溫暖的被窩裡把我拉了出來。一切都準備好後就出發了,早上可真冷啊!
我和爸爸回到家,看叔叔還沒來就在那等,等到7點10分才來,把我氣壞了,我一問怎麼會是現在才來,閆馥樺的回答下我一跳,她6點50才起床,當時我真想、、、、、、。
我們一起到老奶和老爺的墳那拜老奶和老爺,剛開始爸爸和叔叔找不到老奶和老爺墳的準確位置因為以前判斷位置的那兩棵樹被砍了就找了大概位置。爸爸堆了兩個小土堆上面壓了兩張白紙下來我和爸爸叔叔開始給老奶和老爺燒錢,燒完後給老奶和老爺磕頭,完後我和爸爸就回家了,閆馥樺和叔叔還去了我們村姓閆的總墳。
在以前女的就不能上墳,但今天閆馥樺是一個例外。
掃墓的週記4
清明節祭祀掃墓是一個傳統的習俗,今年的清明節,天剛朦朦亮,爸爸把我從睡夢中叫醒,因為爺爺、爸爸、叔叔和我要去榆中祭祀掃墓。
我們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來到榆中的親戚家,休息了一會,我們帶著紙錢、水果等祭祀用的物品上山了,沒過多久,我們來到了墳墓前。
在墓地,爺爺用鐵鍬給每個墳上添了些土,將帶來的東西放在每個墳前,用火柴點燃了幾根香,拿著香在每個墳前拜了三下,然後將香分別插到每個墓前,再用火柴點燃紙錢,燒完紙錢,爸爸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最後,我們在每個墳前磕了三個頭,將祭祀餘下的東西吃完,我們就下山了。
掃墓的週記5
清明節是祭奠先人的日子。我和媽媽、姐姐、舅舅一起到山上去祭拜已故的爺爺、太太。
山很高,我們邊走邊休息,一路上撲入我視野的是一些金燦燦的油菜花,好像鋪了一地的金子;還有一些像小喇叭一樣的杜鵑花。
不知不覺來到了爺爺、太太的墳墓,我們拿出水果等,把蠟燭點著,把紙錢燒了,再開啟紅黑顏料,拿出毛筆在墓碑上寫上字,拜一拜爺爺、太太,然後,我再許了一個願,把垃圾打掃乾淨,還摘了兩束火紅火紅的杜鵑花送給爺爺、太太。
最後,我跟爺爺、太太說:“你們安息吧,明年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掃墓的週記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們照常回老家祭拜爺爺。
陽光明媚,我們把祭品弄好之後,手拿鋤頭、鮮花走著陡峭的山路上了山,找到爺爺的墳墓,我們肅然起敬。開始清理了!
我們把周圍的雜草用鋤頭清理掉,在墳上培上新土,插上嫩綠的“清明柳”,把親手採的鮮花放到墳墓周邊,把燒肉和糕餅放好,再把酒杯擺整齊,然後把香燭放好,把爆竹掛好,一切準備完畢。倒上燒酒,我們開始給燒爺爺冥幣,接著,我們手拿著香,把它點燃,排好隊跟去世的爺爺說說話,讓他在天國的那一邊過得快樂、安心。開始放爆竹了,一點火,“啪啪啪……”的爆竹響聲震耳如聾!
我們不得不把耳朵捂緊!
不知不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也得走了,明年的今天再見,我親愛的爺爺!
我們在緬懷祖先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掃墓的週記7
昨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都去給上墳了。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清明 在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500多年曆史。 農曆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我們首先上的是我爺爺的爺爺和我奶奶的奶奶的墳,其次是爸爸的爺爺和奶奶,最後才是我的爺爺奶奶。我們先在墳前畫一個圓圈,再在圈中將買好的紙衣服。假錢都燒掉,在燒的過程中,還要把預先買好的米餅放在墳上,讓先人品嚐。
離開時,小雨紛飛,正應了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掃墓的週記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千古名句。可是千古名句也不定準確。這不,這個清明節就沒下雨。
早上我們去給外婆祭墳祭祀掃墓,下午到高樓東巖。天空飄著棉絮般的白雲,一滴雨也沒有,我們喜出望外。趁現在沒下雨我們一大群人去爺爺他的爸爸的墓地祭祀掃墓。
我們帶了許多祭祀掃墓的工具:掃帚、鐮刀、紙金錢、紙銀錢、紙銅錢、紅紙和黃紙。首先,我們用掃帚和鐮刀把墳墓旁的`落葉和雜草除盡,把蟲子趕走,保持墳墓的潔淨。然後,我們把蠟燭點上,並把紙錢燒掉。燒紙錢是有規定的,紙銅錢是給死去的親人用的,紙金銀錢是給土地公公用的,不能搞錯。接下來,我們把黃紙和紅紙壓在墳墓上,黃紙壓在右邊,紅紙壓在左邊。最後,只需放一串鞭炮,我們點上百子炮,聲音十分響亮。
一切完畢,我們看著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墳墓,開心地笑了。
掃墓的週記9
今天,天氣晴朗,我們一家人決定去山上掃墓。
一大清早,我和父親、媽媽準備好祭品就出發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九峰山腳,只見那裡人山人海,人們的手上都拿著鮮花和祭品。我們隨著人群沿著石階向上爬。終於,我們到了外公的墳上。外公生前最喜歡花了,所以我們在墳的兩旁種上了兩棵桂花樹。我站在外公的墳邊,就想起外公教我畫畫、給我講故事的情景,他還經常帶我去外面玩呢!
我正想得發呆的時候,媽媽說:“俏俏,快來幫忙呀!”於是,我連忙和父親媽媽一起擺上祭品。我又在外公墳前拜了幾下,和外公“說”了好多悄悄話。
今天,我格外想念外公。
掃墓的週記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到了,每年我們都會到山上去祭掃外婆的墓,今年也不例外。早早地,我們帶祭祀用的點心與花圈來到了外婆的墓前。
外婆的墓在半山腰,站在這裡放眼望去,一片青綠,像是剛染上去的,叢中不時閃現出一簇簇火紅的杜鵑花。媽媽拿出點心供在了墓前的石桌上,點上蠟燭與香,然後雙手合十,祈禱。我學媽媽的樣子,走過去,祈禱我們全家都平安。這時只見爸爸拿起掃把,把墓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又拿起鐮刀清理一些雜草,為墳墓培上新土。不一會兒,外婆的墓被打掃得一塵不染。香快燒完時,媽媽拿出一疊紙幣,用火點燃。看紙幣燃燒完,我們整理東西回家去了。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在懷念過去的同時,也讓我們珍惜生命。
掃墓的週記11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祭奠前輩、緬懷先烈的傳統日子,我校小記者去雪楓公園為先烈掃墓。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進入公園。雪楓公園是那麼莊嚴,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麼挺拔、青翠。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我們誰也沒有躲藏。我們學校領導獻花,學生代表獻花、講話。最後,我們為烈士默哀一分鐘。柳樹不再搖晃,小鳥不再歌唱,似乎也知道了此刻我們沉重的心情。
先烈們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現在硝煙仍未停止,我多麼期望世界沒有戰爭 !
掃墓的週記12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要去掃墓。今天的天氣真好,陽光明媚。我們開著電動車,迎面吹來徐徐暖風,真舒服啊!
在路上,我們看到了一大片油菜花,嫩黃嫩黃的,真漂亮!
我不禁想起了《春雨的色彩》中小黃鶯說的話:“春雨是黃色的,春雨落到油菜地裡,油菜花黃了。”我們繼續前進,終於到墓地了。爺爺奶奶、叔公嬸嬸、哥哥姐姐他們早就等在那兒了。他們有的在疊紙錢,有的在拔雜草,有的拿著掃把在掃樹葉,我連忙去幫忙。我撿了許多小石子,把一張張紅紙、白紙壓在墓圈上。我們掃了好幾個墓,跑得我全身都是汗。終於到了最後一個墓地了。奶奶她們燒好了紙錢,就開始放鞭炮了。放完鞭炮,爺爺就開始發錢,有好多人來分錢,我也分了好幾元錢。
掃完墓,我們要回家了,我和姐姐走在最前面。山上的風景真好!
我和姐姐還摘了好幾枝映山紅呢!
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