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硯現代文閱讀答案練建安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份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藥硯現代文閱讀答案練建安,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陽光朗照,河頭城浮動飄忽的濃霧漸漸消散。
石缽頭赤裸脊背,噔噔踏入石壩碼頭肉鋪攤點,立定,雙肩一聳,大塊豬肉扇啪嗒一聲脆響,平攤在了肉案上。兩個夥計手忙腳亂,將豬肉扇掛上一根銅皮紅木大秤。一個掌掛鉤,一個挪秤砣報數:“二百……三十一斤半。”石缽頭斜了他們一眼,操起兩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罵:“黃疸後生!”
墟鎮巷道,溼漉漉的,水氣淋漓。此時悠悠然走來一位身穿灰布長衫、手搖摺扇的精瘦老人。他邁著方步在豬肉攤邊踱了三二個來回,瞧瞧,點點頭,似笑非笑。
石缽頭認得此人,是個老童生。傳說是滿腹詩書,考到鬍子花白,連一個秀才也沒撈著。長衫洗得發白,幾塊補丁格外刺眼,看著老窮酸裝模作樣賽百萬的架勢,石缽頭扭頭噗地吐出了一口濃痰。
華昌駐足停步,收起摺扇,倒轉扇柄指點,問:“前蹄,幾多錢啊?”石缽頭利刀遊走剔骨,沙沙響。“老弟,幾多錢?”華昌再問。石缽頭說:“現錢,不賒賬。”華昌說:“你這後生哥啊,好沒道理,咋就說俺要賒賬呢?”
石缽頭說:“搞笑嘴!”華昌在衣兜裡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錢。石缽頭將制錢收攏、疊好,放在案板前沿,說:“錢你拿走,莫擋俺做生意。”華昌說:“無怨無仇,做嘛介不賣?”石缽頭斫下豬蹄,說:“看好了,可是這副?”華昌點頭。石缽頭抓起豬蹄,猛地往後拋入汀江,說:“俺要敬孝龍王爺。不行麼?”華昌揀起制錢,一聲不吭地走了。身後傳來陣陣鬨笑聲。
半個月後,華昌帶著幾個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於城東風雨亭。彼時,石缽頭正愜意地嚼吃著亭間售賣的糠酥花生。一揚手,花生殼撒落遍地。石缽頭說:“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豬蹄,老先生有現錢麼?”華昌面無表情,牽著童子匆匆離去。走不遠,就聽到石缽頭的兩個夥計陰陽怪氣地高唱一首當地歌謠:“先生教俺一本書,俺教先生打野豬。野豬逐過河,逐去先生背駝駝……”
後來,他們還遇過幾次。石缽頭迎面昂首闊步,華昌就背向閃在路邊。有一次,看到石缽頭從遠處走來,華昌竟繞上田塍,避開了他。
華昌是鄰縣武邑山子揹人。山子背距河頭城七八鋪遠。他那蒙館設在張家大宗祠裡。
夜晚,細雨濛濛,倒春寒風吹動西廂房窗欞。昏黃油燈下,華昌翻閱舊日詩稿。當他讀到“學書學劍兩不成”時,不由得悲從中來。
嗒,嗒嗒。有輕微的叩門聲。沒錯,是叩門聲。開門,竟是多年未見的老友李半仙。奇香撲鼻。李半仙拎著一副滷豬蹄,笑眯眯地看著他。
轉眼到了仲夏。這個午日,童子早散學了。華昌睏倦欲睡。宗祠內,闖入了一個莽漢。定睛一看,卻是石缽頭。
石缽頭拎著一副肥碩豬蹄,恭恭敬敬地放在書案上。華昌輕搖摺扇,說:“得非有辱斯文乎?”石缽頭懵懵懂懂。華昌合上摺扇,說:“君子不食嗟來之食。”石缽頭愕然。華昌站起,邁方步,七八個來回,用了大白話:“有嘛介求俺?直說吧。”石缽頭苦著臉,說:“俺老孃癱了。李半仙的藥方,求您老給半塊端硯,做藥引子。”華昌坐下,說:“奇了怪了,這端硯何處無有?為何要俺給你?”石缽頭說:“李半仙說了,定要半塊阿婆坑的端硯,甲子年中秋日戌時月圓蓄墨的。百硯齋掌櫃的說,那時日,方圓幾百裡,只有您老先生買了一塊。”“哦。”華昌說,“桌上有。識字麼?”石缽頭苦笑:“開過蒙,又被先生趕回家啦……略識幾個字。”華昌微閉雙眼,說:“自家看,可要看清嘍。”
石缽頭抓過端硯。長九寸,寬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頗重。抬起,勾頭看去,硯底刻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時練華昌購置於河頭城百硯齋。”石缽頭認得時日數字,說:“就是這塊,就是這塊!”說著,掏出一錠約摸五兩重的銀子。華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為先。拿開,俺不收錢。”
石缽頭囁嚅不知所措了。華昌自言自語:“李半仙?這個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缽頭急了:“老先生,俺……俺……”華昌舉手截止,說:“後生哥,半塊,何謂半塊?就不能有絲毫差錯,分得來麼?”石缽頭額上冒出冷汗,說:“刀斧斫開?”華昌笑了:“何須如此麻煩。”
華昌接過端硯,手執兩端,正對天井。天井裡陽光熱辣,後龍山高樹有蟬聲傳來,高一聲,低一聲。
華昌十指緊扣,雙腕抖動。端硯分成兩半,齊整如刀切。
(原載《天池》20xx年第6期)
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小說第二段中“赤裸脊背”“雙肩一聳”“兩個夥計手忙腳亂”等處,運用了正側面結合的'手法,生動地塑造了石缽頭強悍、霸氣的屠夫形象。
B、石缽頭不肯賣肉給華昌,是因為看他“長衫洗得發白,幾塊補丁格外刺眼”,嫌他窮困潦倒,認定他付不起錢。
C、小說中兩處畫線句子景物描寫非常精煉,第一處重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第二處則主要烘托了華昌此刻惆悵、失落的心理。
D、小說以“藥硯”為題,含義深刻:這“硯”既是給石缽頭老孃治癱病的藥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師重道、寬以待人的良藥。
2、請結合全文概括華昌的形象特點,並作簡要分析。(5分)
3、小說的結尾構思巧妙,請結合全文作簡要分析。(6分)
答案:
1、B(石缽頭不肯賣肉給華昌主要是因為他內心對華昌這樣的讀書人的憎惡和鄙視。)
2、①斯文謙和,窮困落魄;②身懷絕技,隱忍退讓;③正直善良,寬容大度(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3分,答對三點5分,學生要結合原文分析)
3、①精瘦落魄的讀書人竟能徒手分硯,小說結尾出人意料,但巧設伏筆,使故事的發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②出人意料的結尾,使小說情節跌宕起伏,引人深思。③華昌明明身懷絕技,卻不計較石缽頭的多次挑釁,突出表現了他的隱忍大度,豐富了人物的形象。④小說結尾意味深長,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生活中應當尊重他人、寬容大度。(答對一點得2分,任意答出三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