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漢書·傅介子傳》的閱讀答案和翻譯

《漢書·傅介子傳》的閱讀答案和翻譯

《漢書·傅介子傳》的閱讀答案和翻譯

  傅介子,北地人也,因從軍為官。先是龜茲、樓蘭皆嘗殺漢使者。元鳳中,介子以駿馬監求使大宛,因詔令責樓蘭、龜茲國。

  介子至樓蘭,責其王教匈奴遮殺漢使:“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過至諸國,何為不言?”王謝服,言:①“匈奴使屬過,當至烏孫,道過龜茲。”介子至龜茲,復責龜茲王,王亦服罪。介子從大宛還到龜茲,龜茲言:“匈奴使者從烏孫還,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誅斬匈奴使者。還奏事,詔拜介子為中郎,遷平樂監。

  介子謂大將軍霍光曰:“樓蘭、龜茲數反覆而不誅,無所懲艾。介子過龜茲時,其王近就人,易得也,願往刺之,以威示諸國。”大將軍曰:“龜茲道遠,且之於樓蘭”於是,白遣之。

  介子與士卒齎金幣,揚言以賜外國為名。至樓蘭,樓蘭王意不親介子,介子陽引去,至其西界,使譯謂曰:“漢使者持黃金錦繡行賜諸國,王不來受,我去之西國矣。”②即出黃金幣以示譯。譯還報王,王貪漢物,來見使者。介子與坐飲,列物示之。飲酒皆醉,介子謂王曰:“天子使我私報王。”王起隨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後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貴族左右皆散走。遂持王首還詣闕,公卿將軍議者鹹嘉其功。上乃封介子為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士刺王者皆補侍郎。

  (《漢書傅介子傳》)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責其王教匈奴遮殺漢使      遮:攔截

  B.王謝服                    謝:感激

  C.於是,白遣之              遣:派遣

  D.介子與士卒齎金幣          齎:攜帶

  【現場解析】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並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B項的“謝”字,根據前文的介子對“王”的指責,和句中的“服”(順服),這裡解釋為“謝罪”比較合適。

  【參考答案】B(謝:謝罪)

  2.將文言文中的畫線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匈奴使屬過,當至烏孫,道過龜茲。

  譯文:。

  (2)即出黃金幣以示譯。譯還報王,王貪漢物,來見使者。

  譯文:。

  【現場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涉及文言實詞、虛詞,文意理解等內容。解答此題,要在粗通大意的基礎上,按照直譯的原則,確認關鍵詞語在句中的含義。(1)中的“屬”譯為“剛剛”,“道”譯為“取道”;(2)“示”譯為“讓看”,“報”譯為“報告”“彙報”。

  【參考答案】

  ①匈奴使者剛走,將要到烏孫,取道過龜茲。②隨即拿出黃金財物讓譯官看。譯官回去報告了樓蘭王,樓蘭王貪圖漢朝的財物,來見漢朝使者。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能表現傅介子“智勇”的一組是

  ①責其王教匈奴遮殺漢使

  ②因率其吏士共誅斬匈奴使者

  ③上乃封介子為義陽侯

  ④飲酒皆醉,介子謂王曰:“天子使我私報王。”

  ⑤願往刺之,以威示諸國

  ⑥士刺王者皆補侍郎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現場解析】考查把握人物個性的能力,試題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題幹展示傅介子的個性特徵“智勇”,即“智慧”“膽識”兩個方面,解題方法是以“智勇”為標準對每個備選項進行篩選,確認。③“上乃封介子為義陽侯”寫皇帝的嘉獎⑥陳述“士刺王者”與介子關係不大。

  【參考答案】A。

  4.下列對原文內容與技巧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認為龜茲、樓蘭殺害過漢朝的使者,有損大漢威嚴,於是在元鳳年間,他以駿馬監的身份,請求出使大宛,依照詔令指責樓蘭、龜茲國。

  B.介子到了樓蘭,以事實為依據指責樓蘭教唆匈奴攔截殺害漢

  朝使者,樓蘭王謝罪表示順服。

  C.介子路過樓蘭時,發現樓蘭王對身邊的人沒有防範之心,容易得手,於是請求前去刺殺他,想以此展示國威,表現了他對大漢的忠心。

  D.介子刺殺樓蘭分設計誘惑、秘密會談、實施刺殺三個階段,刺殺過程集中表現了他的智慧和膽識。

  【現場解析】考查對文章內容和寫人手法的理解能力,涉及到作者情感態度、人物的性格、寫人的方法等。解答此題要採用“題文對照”的`方法,即將選項與文字相應區間進行對照、核實。C項路過的是“龜茲”,沒有防範之心的也是“龜茲王”。

  【參考答案】C。

  【參考譯文】傅介子是北方人,因參軍當了官。從前,龜茲、樓蘭都曾殺害過漢朝的使者。元鳳年間,介子以駿馬監的身份,要求出使大宛,依照詔令指責樓蘭、龜茲國。

  介子到了樓蘭,指責樓蘭教唆匈奴堵截殺害漢朝使者:“漢朝大部隊剛到,大王如果沒有教唆匈奴,匈奴使者經過樓蘭到其它各國去,為什麼不說?”樓蘭王謝罪表示順服,說:“匈奴使者剛走,將要到烏孫,取道過龜茲。”介子來到龜茲,又指責龜茲王,龜茲王也服罪。介子從大宛回到龜茲,龜茲王說:“匈奴使者從烏孫回來,現在這裡。”介子於是率領他的部下殺了匈奴使者。介子回到漢朝後,把這件事奏給皇上,皇上下詔書受於介子中郎的官職,又改為平樂監。

  介子對大將軍霍光說:“樓蘭、龜茲反覆無常而不去討伐,就沒有懲罰的辦法了。介子路過龜茲時,發現龜茲王對人身邊的人沒有防範之心,容易得手,我願意前去刺殺他,以此向其它各國。”大將軍說:“龜茲路遠,暫且到樓蘭試一下。”於是,大將軍稟告皇上後,就派介子出發了。

  介子與士兵一起攜帶黃金財物,揚言要用來送給外國人。到了樓蘭,樓蘭王流露出不喜歡介子的神情,介子假裝帶領士兵離去,在西面的邊界停了下來,派譯官回去,並對他說:“漢朝使者帶著黃金和五彩絲綢,前往賞賜各個國家,樓蘭王不來接受,我們要離開到西邊的國家去了。”隨即拿出黃金財物讓譯官看。譯官回去報告了樓蘭王,樓蘭王貪圖漢朝的財物,來見漢朝使者。介子與他坐著飲酒,陳列那些財物給他看。等到樓蘭王和他手下都喝醉了,介子對樓蘭王說:“漢朝派我秘密地和你談一些事情。”樓蘭王起身隨介子進到帳篷裡,讓其它人退避,二人單獨講話,兩個壯士從後面刺殺樓蘭王,兩把劍穿透身體,在前胸叉起來,樓蘭王立刻死了,那些貴人和身邊侍從都逃散了。於是介子就帶著樓蘭王的頭回去晉見朝廷,參加商討的公卿讚許他的功勞。皇上封介子為義陽侯,賞七百戶人口的封地。刺殺樓蘭王計程車兵都委任為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