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閱讀答案及賞析

《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閱讀答案及賞析

《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閱讀答案及賞析

  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

  張孝祥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注】①三塔湖,在溧陽縣西七十里,傍三塔湖而建,寒光亭也在湖邊。

  1.結合全詞,說說“又”字包含了詞人哪些情感。(5分)

  2.這首詞描寫“春色”手法多樣,試簡要賞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對時光流逝的嘆惜;②對個人歷經坎坷的感慨;③對湖邊春色的懷戀;④再次來此的欣喜。(以上四點,答出任意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5分)

  2.①運用擬人手法寫春風楊柳:東風似乎有意,輕輕吹拂,送我渡過湖波;楊柳似乎含情,微微擺動,絲絲撫摩我的面龐。詞人不說船乘風勢,人觸柳絲,而說風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寓情於物的擬人寫法,從而創造出一個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②動靜結合:寒光亭下一碧萬頃,猶如遼闊無際的藍天;在這明麗如畫的水天之間,一群沙鷗展翅飛起,自由翱翔。一靜一動,動靜結合;有點有面,點面交映,使得整個畫面充滿了蓬勃的生氣。(每點答對手法1分,舉例賞析2分)

  賞析:

  這首詞是張孝祥題在江蘇溧陽縣三塔湖三塔寺寒光亭柱上的。

  上片寫重訪三塔湖,觀賞優美的自然景象,怡然自樂。“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問訊”,尋訪,這裡可引申為“欣賞”。“東風”二句寫盪舟湖上的感受,“吹”字和“拂”字極有情致寫出詞人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東風”似解人意,“楊柳”飽含深情,一切盡如人意。

  下片由景及情,觸景傷情,流露出對世事塵俗的厭惡,進一步抒寫返歸大自然的舒適和愉快。

  湖光春色,確實美麗,只是作者少年的銳氣,在歷盡滄桑、飽經風霜之後,已經消磨殆盡。“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這兩句,在經歷了世俗的'生活道路之後,對一切世事早已看慣,或者說對世事俗務、功名富貴都看得很淡薄了。張孝祥本來是一個具有遠大理想和政治才能的人,絕不同於南宋政權中那些庸庸碌碌的官員從他登上政治舞臺起,就堅決站在主戰派一邊,積極支援收復中原的主張,反對“議和”。由於南宋政權腐敗,朝廷昏庸,象張孝祥這樣的忠勇愛國志士,很自然地受到排擠和傾軋,所以他兩次受到投降派的彈劾,無端地被貶謫。他歷經奔波,屢受挫折,深諳世態的炎涼,就難免產生超脫塵世、返歸自然的思想。“悠然”的意思蘊藉含蓄,這是一個在人生的道路上幾經顛簸的人發出的低沉的慨嘆,他對世事已經淡漠,只好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解脫,去追求舒暢閒適。

  “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結尾二句,描寫三塔湖寒光亭的景緻。碧波萬頃一望無際,天水相連遼闊深遠,這是靜的畫面,飛翔的沙鷗又為這畫面增添了活力,有動有靜,更使“寒光亭下”的風景美不勝收,本詞的意境也隨之擴大,更具詩情畫意。

  張孝祥的某些詞,以風格豪放著稱,如他的《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水調歌頭》(“雪洗虜塵靜”),這首小令卻以寫景真切,景物描寫與感情抒發結合巧妙見長,特別是此詞信筆寫來,不見著力雕飾的痕跡,初讀只覺淺易平淡,細讀又覺韻味無窮,可謂天然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