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當代戲劇散文閱讀附答案

當代戲劇散文閱讀附答案

當代戲劇散文閱讀附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傳說是女媧所做。《禮記·明堂位》有:“女媧氏之笙簧”,笙義即生,女媧化生了人類萬物,成為生的象徵,自然的就成了笙的創造者。笙是民族樂器裡很獨特的一件簧管樂器。從外形上看,主要有笙身和笙鬥兩大部分。連線笙身和笙斗的是笙腳,在插入笙斗的笙腳斜面上裝有簧片。由一定音高的簧片和一定長度的竹管耦合振動發音,故準確的說,“笙是件自由簧管氣鳴樂器”。笙的品種繁多,目前應用較為普遍的傳統笙多為17簧、21簧、24簧等以及改良高音鍵笙、中音抱笙、次中音抱笙、低音坐笙系列。

  笙最早是皇家宮廷使用的專門樂器。在歷朝歷代中,笙都是官方的禮樂器具,具有皇家宮廷的莊重典雅氣派。據《周禮·春官》記載:“笙師,掌教歙(吹)竽、笙、壎、籥、簫、篪、篴、管。”“笙師”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竽笙也簧。”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笙就是重要的吹奏樂器,在宮廷、貴族間廣泛流行。正是由於笙擁有這種特殊的位置,使笙能夠堂而皇之傳承延續下來。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戰國初期的古匏笙,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笙鬥用葫蘆製作,笙嘴為木製、圓箭形,有黑漆朱描圖案,簧片為竹製,其形狀、製作和調音方法,與今日的銅簧片完全一樣,簧數為14、16和18等偶數,與早已發現的及古籍中所記載的笙的簧數不同。

  走出皇家宮廷的笙,成為民間廣泛使用的`樂器。《詩經》的《小雅·鹿鳴》中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當時在民間已經很流行了。這就使笙的傳承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任何一種樂器,只有得到民間的認可,它才能具有長久的生命活力。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現在,在河北吹歌、山東吹樂和遼南鼓吹等民間吹管樂隊中,笙都是不可或缺的吹管樂器。流行於河北保定地區的冀中管樂;在婚喪喜慶活動及僧道宗教儀式中演奏的山東鼓吹;流行於山西五臺山,以吹奏樂器為主的八音會等,這些傳統器樂樂種中都有笙在擔當著主奏、助奏的角色。

  在長期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笙這門古老的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在國外也得到了傳承,並對西洋樂器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史書記載,笙最早就是透過“絲綢之路”傳到波斯。盛唐時傳入日本。1777年法國傳教士阿米奧將笙傳到歐洲。1780年,僑居俄國的丹麥管風琴製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國笙的簧片原理,製造出管風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風琴才開始使用音色柔和悅耳的自由簧。18世紀末,俄國科學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稱讚笙是“最受歡迎的中國管風琴”。由此可見,笙對世界音樂文化的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選自《當代戲劇》,有刪改)

  1.下列關於“笙”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笙是我國在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最初因“笙”與“生”同義,所以有傳說認為它的創造者是女媧。

  B.從外形看,笙主要由笙身和笙鬥兩大部分組成,這兩部分由笙腳連線在一起,在插入笙斗的笙腳斜面上裝有簧片。

  C.笙在的發音機理是一定音高的簧片和一定長度的竹管的耦合振動,所以準確說,笙是件自由簧管氣鳴樂器。

  D.笙的品種繁多,現在應用較多的既有17簧、21簧、24簧等傳統笙,又有改良高音鍵笙、中音抱笙、次中音抱笙、低中音坐笙等系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笙最早是專門供皇家宮廷使用樂器,並且在歷朝歷代中,笙都是官方的禮樂器具,具有皇家宮廷的莊重典雅氣派。

  B.從先秦文獻的記載可以看出,在春秋戰國時期樂器的種類已經相當多,而笙在當時已成為重要的吹奏樂器。

  C.笙的發展和傳承經歷了由官方到民間再到國外的過程,它對世界樂器以至世界音樂文化的發展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D.湖北出土的古匏笙的簧片,無論是形狀、製作還是調音方法,都與今日的銅簧片無異,但材質不同,數量也與已知的古笙不同。

  3.下列理解和推斷中,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現在,在全國各地的民間吹管樂隊中,笙仍擔任著主奏或者助奏的角色,可見笙的生命力,比一般樂器都要強。

  B. 70年代湖北隨州出土的戰國時期的古匏笙,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因為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笙。

  C.管風琴製造家柯斯尼克受中國笙的簧片原理啟發,率先在管風琴製作中使用了音色柔和悅耳的自由簧,讓歐洲人見識到了中國樂器的魅力。

  D.俄國科學院院士雅·什太林稱讚笙是“最受歡迎的中國管風琴”,由此可見,他對笙對世界音樂文化的進步所起的積極作用有清醒認識。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