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最苦與最樂》閱讀以及答案

《最苦與最樂》閱讀以及答案

《最苦與最樂》閱讀以及答案

  閱讀梁啟超的《最苦與最樂》中的幾段文字,完成後面題目。(7分)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揹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是凡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夢裡都像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因為自己對於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於一個人如此,就是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乃至對於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後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裡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著苦痛往墳墓裡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了。

  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得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鬆、愉快,真是不可以用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迴圈,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的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三歲小孩子,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選自《飲冰室全集》

  小題1: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分)(10字以內)

  小題2:這篇文章主要運用哪些論證方法?(2分)

  小題3:你認為,文章最後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4分)

  (1)卸卻責任指_________。(10字以內)

  (2)解除責任指______。(10字以內)

  參考答案:

  小題1:人人必須盡責任(或人必須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1分)

  小題1: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寫出兩個得2分)

  小題1:(1)未盡責任,丟開不管(推卸責任和逃避責任亦可)。(2)盡了責任,再無負擔。(2分)

  小題1:本題考查議論文的中心論點。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可以從標題、開頭、結尾去概括,但要注意有時標題作為文章的論題,不同於論點。

  小題1:本題考查議論文的論證方法。結合文章的內容分析出相應的論證方法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結合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分析卸卻與解除的內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