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語文閱讀題瓦屋聽雨的參考答案

語文閱讀題瓦屋聽雨的參考答案

語文閱讀題瓦屋聽雨的參考答案


  ①斷斷續續下了幾天的雨,到了黃昏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了。細柔的雨絲密密地斜織著,雨聲便如春蠶咀嚼蠶葉一般,嘈嘈切切地將白晝的餘光一點點啃齧殆盡。夜色漸漸濃起來,人家的窗戶大都緊緊地閉著,朦朧的燈光影影綽綽,透過雨窗望去,模糊得像瞌睡人的眼睛。燈光照著的地方,依稀可見晶亮的雨絲倏忽而逝,天地也彷彿由無數雨絲連線起來了。

  ②本想出去走走的,雨卻越下越大了。也罷,今夜就安心呆在屋子裡獨自聽雨,享受這無邊的雨意吧。

  ③我的居所是幾間瓦屋。這種過時的建築懶懶散散地分佈在城市的一隅,恰好為喜歡懷舊的人們營造出古樸的意境,更何況我對原汁原味的`雨聲有著久違的想念。這些瓦屋據說很快就要被拆除了,這當然是一樁好事。但對於聽雨而言,瓦屋卻是難得的佳處。身居高樓的人,完整意義上的聽雨是不存在的。雨是世上最輕靈的東西,能將那厚重的鋼筋水泥敲響麼?瓦屋就不同了,它不像高樓那樣龐大而僵硬,雨滴敲在上面,立即會發出好聽的聲音。身居瓦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親近自然的福氣。

  ④瓦似乎是專為雨而設定的樂器。平常裡它們總是一言不發,一旦雨滴接踵而至,瓦的音樂就叮叮地奏響了。那聲音酷似古箏,清脆,且韻味十足,在黑夜裡向四面八方瀰漫。雨勢急驟,琴聲就慷慨激越,如萬馬奔騰百鳥齊鳴,又如兩軍交鋒擂鼓助陣。雨勢減緩,音樂也跟著弱下去,像激戰過後的短暫休憩,又像是懷春少女在花前低語。雨聲大概是世界上最繁複難解的音樂,你聽,那節奏,那旋律,似混亂不堪又似包羅永珍,而那些盡職的瓦片只是專注地演奏著,聽雨人的腦海中浸漫漶出不盡的情意。

  ⑤實際上,一個人願意坐下來靜靜地聽一回雨,他心中一定有了某種牽念和感喟。雨絲最能扯動昔日的情思,雨聲也最易叩響感情的門環。垂老的將帥有“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回味,遲暮的美人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幽怨,多情的詩人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遐想。當然,在人的種種情愫中,應數愛情最令人心動勾人魂魄了。我時常把雨聲想像成顧盼生輝的少女在舞蹈,她們的舞步時而齊整,時而凌亂,時而輕盈,時而沉重,傳出變化多端的情感體驗。有時候,像在訴說喃喃的情話,有時候,又像在焦急地呼喊,想要答應,又辨不清是誰的聲音……

  ⑥我曾困惑於古人填詞作詩,為何總喜歡運用雨的意象。今夜瓦屋聽雨,算是有了一些感悟。聽雨,就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南宋詞人蔣捷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秋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人生際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少不更事的時候,總不在意也無法理解雨的內涵,及到飽經世事歷盡人間滄桑的暮年,方才生出“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嘆。原來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迴響之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說還休的惆悵。

  ⑦雨還在屋頂上輕輕的彈唱。在這座腳步繁忙的城市裡,還有多少人能擯棄塵世的雜念,投入地聽一回雨呢?

  11、文章第2段在結構上有何作用?(4分)

  12、文章第③節,作者為什麼說“身居高樓的人,完整意義上的聽雨是不存在的”?(4分)

  13、作者在瓦屋中聽雨,產生了哪些感悟?(6分)

  14、聯絡本文,探究“雨”這一意象長期成為文學作品描寫物件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