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5篇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數學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說教材中的地位《8的組成與分解》這一課是幼兒在學習了2、3、4、5、6、7、的分解和組成和7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幼兒的好奇心較強,對新事物的探索慾望較強,由此,我根據我班幼兒的年根據《新綱要》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積極地,主動地去探索各種事物,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

  2、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後,我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分解和組成,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係。讓幼兒能夠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到實踐中去。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與同伴交流的興趣。

  3、說重點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學習8的分解和組成,難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係。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關於教法本節課屬於數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口難點,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悅的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裡的環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幼兒展現一環環的活動過程,引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啟用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現在的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於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二)關於學法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在本節課中幼兒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幼兒親自學會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動,透過互助,讓幼兒構建學習方法。

  3、透過靈活、有趣的遊戲,鞏固新舊知識,提高計算技能。

  4、透過觀察直觀的表格,進行歸納和推理,發展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程式

  1、律動

  2、學習8的分解組成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係

  4、遊戲:拍手歌

  5、遊戲:鞏固8以內數的組成規則,並能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去

  6、放音樂出教室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教材中的地位

  本堂課是幼兒在學習了2、3、4的分解和組成和5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基於幼兒對數概念比較不理解,教材透過操作、觀察讓幼兒反覆進行5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從而形成數概念意識。

  2、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後,我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係。

  (2)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與同伴交流的興趣。

  3、說重點難點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難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係。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關於教法

  本節課屬於數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比較難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口難點,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悅的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裡的環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幼兒展現一環環的活動過程,引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啟用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

  2、鼓勵幼兒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現在的的教學需要轉變幼兒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由於幼兒的生活背景和知識水平不同,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個別進行加強輔導。

  (二)關於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在本節課中幼兒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幼兒親自學會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動,透過互助,讓幼兒構建學習方法。

  3、透過靈活、有趣的遊戲,鞏固新舊知識,提高計算技能。

  4、透過觀察直觀的表格,進行歸納和推理,發展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程式

  (一)說設計思路

  本堂課我總共分為五個環節來完成,分別是:

  1、遊戲匯入,複習4的組成。

  2、學習5的分解。

  (1)丟擲問題。

  (2)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

  (3)小結。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係。

  4、找一找,合一合(《鴨子走》。學習5的組成)。

  5、遊戲出活動室《鴨子走》。

  (二)說活動流程

  1、遊戲匯入,複習4的組成。

  出示數字4,(碰球遊戲):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嘿,你的1球碰了3球,------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學習5的分解。

  透過丟擲問題,幫助小鴨分吃餅乾的情節,使數學貼近於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於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3、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係。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5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係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

  4、找一找,合一合(學習5的組成)。

  設計這一環節的意圖是讓幼兒將所掌握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當中,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同時要求他們進行記錄和同伴交流,有利於發展他們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5、遊戲出活動室《鴨子走》。

  根據第二環節中《鴨子坐客》的故事,引出《鴨子走》的遊戲:1只鴨子前面走,4只鴨子後面走;2只鴨子前面走,3只鴨子後面走;------

  這樣教學前呼後應,讓幼兒興致濃濃地在複習5的分解和組成中結束本節課。

  四、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利用遊戲匯入,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一定會十分活躍。而重點部分的教學採取動手操作實踐,幼兒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動手動腦,練習次數多,密度高,有利於幼兒熟練地掌握5的分解,保證了課堂教學效果。老師深入淺出的引導可充滿激勵的語言,將會給幼兒不斷探究的動力和熱情;而層次分明難易適度的過程,也使新知得到鞏固和應用。可以說本課的教學環環相扣,清晰有序,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3

  一、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生活是幼兒學習的源泉,在生活中很多的數學現象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所以成人應該培養幼兒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情緒,最重要讓幼兒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趣和有用。

  二、說教材

  數字對於幼兒來說是枯燥,為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我設計了本次數學活動,以情景故事為主線,把抽象概括的數學知識生活化、遊戲化,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學中玩,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三、說活動目標

  大家都知道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學活動有導向作用,根據中班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幾個目標,1.感知7的物體數量,理解6添上1就是7。

  2.學會把物體的數量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完整。3.體驗生活中數學的有趣和有用,激發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四、說重點難點

  針對以上的分析,我把本次活動的認知目標為重點,技能目標為難點,為了更好的突破重點和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我為活動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開心農場》等。

  五、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為了幫助幼兒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情景激趣法、啟發提問法、遊戲法,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培養他們主動探索的興趣和習慣。

  六、活動總結

  最後說本次活動的亮點,本次活動是遊戲法與情景法的相結合。中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說過“生活即教育”,在創設的情境中,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貼近幼兒的生活,在遊戲中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本次活動中採用了多種的教學法讓幼兒在趣味性、遊戲性的活動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

  七、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去探索和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充分去自由探索和體驗,透過探索操作法、小組討論法、趣味遊戲法,讓幼兒的認知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八、說活動過程

  結合以上的分析,我把活動過程分為6個環節,第一環節我會以遊戲的方式進場,師幼互動開汽車,教師要求幼兒開車前報一下人數,進入創設的情景——農場。此遊戲是讓幼兒在遊戲中感知1-7的數字,鞏固對數字的認識。

  第二環節進入情境後,教師運用啟發提問法:到站啦,我們來到了開心農場,很開心,看誰來了?螢幕上出現小狗的圖片,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在討論的過程中幼兒提高語言能力,增強自信心,達到活動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課件先出現6個物體後來加入了一個物體,成為了7個物體,意思讓幼兒理解6添上1就是7,出現了小狗,小鴨等生活中認識的事物,貼近幼兒的生活,過程不斷的重複,方便幼兒的記憶和理解。

  第三環節,遊戲部分,指南中指出遊戲是幼兒極有意義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是幼兒喜愛的活動,當幼兒的專注力下降的時候,遊戲可以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室裡佈置了兩棵樹,上面掛滿了水果和蔬菜,教師給幼兒佈置任務,請每位幼兒手裡拿著一個籃子去摘7個水果或者蔬菜,然後師幼一起來驗證幼兒的操作。

  第四環節,幼兒操作,教師先示範,“請小朋友們每人拿一個打包袋,裝7個水果或者蔬菜,並把你們的點貨單填好了,一起送到跟你衣服身上對應數字的籃子裡放好,要把籃子的袋子都裝滿了水果或者蔬菜哦!”教師提出要求,要求幼兒拿到點貨單先寫上你身上的號碼,然後舉例子說明,“例如你拿了3個西紅柿就記錄在點貨單上,明白嗎?如果我們幹著又快又好,農場主說可以送一袋給我們帶回家分享。”讓幼兒自由完成,教師巡迴指導。

  第五環節,教師引導幼兒描述自己的記錄卡並驗證。

  第六環節,結束活動,教師小結完後就請幼兒上車回家,出發回家前讓幼兒點一次人數,再一次感知7的數量。

  九、說活動延伸

  五大領域是相輔相成的,我會把本次活動的操作材料投放到數學區或者益智區等各個領域,讓幼兒的興趣得到持續的發展。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4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辨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並能說出圖形的名稱。

  2、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體驗遊戲的愉快。

  3、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徵。

  4、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活動準備

  1、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土坑"的小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石塊" 。

  2、三個圖形寶寶的家。

  3、小貓掛飾人手一個,後面貼上圖形。

  活動過程 一、集體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教師:"今天,貓媽媽請來了幾位圖形寶寶,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二、幼兒"修路",鞏固認識圖形。1、教師:"寶寶們真能幹,現在圖形寶寶請我們到他們家去做客。

  寶寶們出發了,要跟好媽媽哦,不然會走丟的。"放音樂,學小貓走。

  2、來到小路邊。教師:"唉呀呀,怎麼了,"幼兒說,"小路上有許多小坑,"

  教師說:"小坑都是什麼形狀的",幼兒回答。教師:"那我們有什麼辦法把路填滿呢?"幼兒回答。

  教師:"寶寶們看,路邊有那麼多石頭,我們用這些石頭來修路吧,"幼兒修路,提醒幼兒:"寶寶們要動動腦筋,什麼樣的石頭放到坑裡才正正好。"

  3、教師檢查小路有沒有都修好。教師:"你們用什麼形狀的石頭修路的啊?(請個別幼兒回答),小路修好了,我們邊走邊說說你走在什麼圖形上。"(教師先示範,幼兒再示範)

  4。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5、發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

  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麼不同與相同。

  6、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

  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7、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三、來到圖形寶寶家做客。

  1、教師:"你們看這就是圖形寶寶們的家,你們猜猜這是哪個圖形寶寶的家呀?"引導幼兒說說。

  2、根據幼兒身上的圖形做客。

  教師:"我的貓寶寶真能幹,現在我先請戴著三角形的貓寶寶到三角形圖形娃娃家裡去做客,

  同時要問好。回來時要跟三角形圖形娃娃說再見。"

  教師:"這次我們一起去做客,根據你身上的圖形去做客。方法同上"

  3、教師驗證是否正確。

  四、結束活動。

  教師:"貓寶寶們,玩了這麼長時間也累了吧,我們回家吧。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數學活動《哭娃與笑娃》這個活動來自山東省編教材中班上冊《我的好朋友》這一主題。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中班幼兒偶爾情緒不是很穩定,早晨來園偶爾哭著喊爸爸,媽媽,怎麼勸都不好用,為此我特意設計了"笑娃娃和哭娃娃"的這次活動,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遊戲中,發揮增效作用。並採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從眉毛、眼睛、嘴巴的細微變化中,觀察出人的情緒變化。

  能力目標:知道哭和笑的兩種不同的表情,會從兩種不同的表情裡判斷人的心情。

  情感目標:學會關心他人,願意為好朋友帶來快樂。

  3、重點難點重點:能從眉毛、眼睛、嘴巴的細微變化中,觀察出人的情緒變化。難點:能知道五官與表情的關係,會用簡單的方法表現哭與笑兩種不同的表情。

  教學準備

  1、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圓形卡片若干,彩筆。

  2、表現哭、笑表情的人物頭像各一幅。

  3、背景音樂《笑比哭好》

  4、"心情速遞"板二說教法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中班幼兒的思維的具體形象的特點始終貫穿的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重點難點,我將採用情景法,互動遊戲法

  1、情景法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先播放歌曲表演,引出一隻快樂的小熊,激發起幼兒對這節課的興趣,讓他們很快的投入到課堂中來。

  2、互動遊戲法我和幼兒一起來做五官的遊戲,我先指著自己的鼻子問幼兒,這是哪裡呀?讓幼兒猜。以此類推,我把自己的五官都指全,讓幼兒猜全。接著鼓勵其他幼兒跟著一起做猜猜五官遊戲。做完遊戲,趁著幼兒盡興,我問幼兒:五官都有哪些本領啊,請大家一起積極發言一起討論。

  二、說學法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慧理論及做中學的思想,主要採用互動遊戲法,啟發誘導法

  1、情景遊戲法:老師和幼兒一起做遊戲,在遊戲中引導幼兒認識人的五官和了解五官的用途是什麼。

  2、啟發誘導法:在小黑板上畫出各種各樣的表情,有笑的有哭的,有傷心的等等,讓幼兒觀察一下不同的表情和五官是什麼關係的?進而引導幼兒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三、說教學

  (一)引發興趣,匯入課題

  歌表演引出快樂小熊"Hello!大家好,我是快樂小熊,今天呀!我和馮老師一起來到這裡,想和你們交朋友?高興的話就請來點掌聲!"

  (二)匯入遊戲,引發討論

  1、老師和幼兒一起做"指指鼻子,摸摸臉的遊戲"請幼兒互相說一說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它們都有哪些本領?讓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幼兒自由發言,並提問個別幼兒,並肯定全體幼兒的表現,初步瞭解人的面部長有五官,並瞭解其功用,並要時時刻刻保護它們。

  (三)五官的變化,引發討論,學習使人情緒愉快的方法

  1、"小朋友"用你的小眼睛看這裡,這怎麼有這麼多的數字,還有圓點?激發幼兒好奇的心理,並引導幼兒願意露出笑臉。

  2、出示表情臉譜,"老師呀,還要給小朋友看一樣東西,這是表情臉譜,小朋友都甜甜的笑臉,因為它會給朋友帶快樂,那咱們就一起露出最甜的笑臉吧!"

  3、出示課件(快樂的聚會),小動物們也喜歡甜甜的笑臉,那咱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樣快樂的

  4、引導幼兒透過看小動物們的快樂聚會,能感受到小動物把快樂帶給了我們,要用笑臉對待朋友,笑臉代表著幸福和快樂!提問幼兒"假如您的好朋友生氣不高興了?你會用什麼辦法讓她高興起來露出笑臉?"引導幼兒討論,並請幼兒發言,提問個別幼兒。給朋友唱歌、跳舞還給好朋友說好聽的甜甜話,讓朋友快樂,自己也就快樂了!

  (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自由想象,情感昇華

  1、出示笑臉和哭臉,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2、送出小禮物!手拿鏡子做表情遊戲,並讓幼兒自己動手畫出笑臉,裝飾"快樂樹"。

  3、"快樂小熊"說要用笑臉、說甜甜話對待朋友,這樣大家就都快樂了。

  (五)教學反思

  提醒幼兒每天來園時,在"心情速遞板"上標出自己的心情,引導幼兒關心大家的心情,說一些高興的話,讓大家都快樂起來。

  (六)佈置作業

  以漂亮的我為主題,畫一副自畫像,能把自己的表情真實的表現出來。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6

  一、課題及設計意圖

  今天的課題是《得數是6的加法》,本課是在前面學習了5以內數的加減法和6的組成之後,進一步學習數的加法運算。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為了更進一步地提高他們這種能力,為進入小學學習做好準備,我在設計《得數是6的加法》時,注重從感知入手,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透過豐富多彩的數學問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使幼兒學會利用6的組成計算得數是6的加法。

  2、能力目標:透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培養他們觀察、思維、運算能力。

  3、情感與價值目標:透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激發幼兒對數的運算的興趣以及大膽表現、積極交流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根據6的組成進行加法運算。

  2、教學難點:本課的難點是知道一個加數與和,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四、教法

  採用嘗試發現、綜合對比、總結歸納、網路教室直觀演示等形式,指導幼兒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而開展課堂教學。

  五、學法

  以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練一練,以練為主,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

  按照心理學常識,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愉快的事。因此,上課一開始進行復習時,就設計這樣的導語:小朋友,我們已經學了很多加減法了,今天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看誰最能幹,(點出複習題)最先做出老師出的這些題,好嗎?在這種刺激下,人人都想當老師眼中的小能手,興趣一下子就能調動起來。這是引導幼兒複習5以內數的加減;這是複習6的組成。

  在新課學習中,透過可愛的動物圖片群和插入聲音的播放,激發幼兒學習新知的慾望,引導幼兒感知、探索得數是6的加法。這是引導幼兒觀察動物圖片,發現數量關係,學習5+1和1+5,初步引導透過組成計算得數;然後出示4+2和2+4兩個算式,讓幼兒擺弄小棒探索得出4+2=6和2+4=6,再脫離小棒的幫助透過組成計算得數;最後直接出示算式3+3=讓幼兒利用組成計算得數。本課的難點是已知一個加數與和,求另一個加數,這一難點的突破是透過感知具體事物的數量,引導幼兒填空,找出另一個加數,再過渡到利用6的組成想出另一個加數。

  本課透過圖片和實物的觀察和操作,來感知得數是6的加法;然後透過數的組成來理解得數是6的加法;最後透過提高練習,讓學有餘力的幼兒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嚐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最後,對於說課的內容和方式的理解,我也是處於摸索階段。我今天和大家交流,探討,只是一個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謝謝!!!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透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7

  一、說教材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物品作為教學活動的教具和學具是我們的園本課程"幼兒園發展能力課程"一直提倡的做法,也是新《綱要》倡導的做法。糖果是每個幼兒喜愛的食品,也是便於收集的物品,利用糖果開展數數遊戲更符合"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日常活動中,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找寶貝"是孩子們喜歡的遊戲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們活潑好動,對此更是感興趣。本次活動我把幼兒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根據《綱要》中"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對數學活動的要求,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有趣的遊戲,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成有趣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的去探索學習。

  二、活動目標一般來說,3,4歲的兒童對數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可為幼兒 在今後學習數學打下基礎。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各數,說出總數。(技能目標)2、嘗試按數取物,感受數與量的關係。(認知目標)3、體驗與同伴共同參與遊戲的愉快情緒。(情感目標)重難點:手口如一的點數出5以內的數量 .對於小班第一學期的幼兒來說,由於原有經驗的不同,幼兒對數概念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在活動中,我們一學習數數方法,感受數量關係為主要目標,數數的範圍採取保底不封頂,即5以內是每個幼兒必須掌握的,上不封頂。突出集體教學的價值。

  三、活動準備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為本次教學活動準備了充足的材料:有色彩鮮豔的糖果、幫助幼兒理解的磁鐵教具和孩子們喜歡熟悉的〈找朋友〉歌曲等。

  四、說教法這一節課的教學物件是剛進幼兒園才2、3個月的小班幼兒。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的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透過讓幼兒找一找,數一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動手,引導幼兒透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知識,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五、說教學程式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式:

  1)運用遊戲,進入主題:

  在這個環節這個中我利用遊戲〈找糖寶寶〉,一下子就調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順利地為下一個環節作好了準備。

  2)自主數數,瞭解已有經驗: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把自己找到的糖寶寶排排隊,數一數有幾顆?讓幼兒嘗試數數,給予教師瞭解幼兒原有經驗的機會,並根據幼兒數數的情況及時調整集體練習的數量。此時提取的數數要求建立在瞭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有較強的針對性。

  3)集體操作,加深對數量的認識: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根據教師的訊號進行操作,集體練習數數,從而進一步讓幼兒鞏固對5以內數的感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聽訊號能力。體現集體教學中幼兒應達到的能力要求。

  4)運用遊戲複習鞏固: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自己做糖寶寶,聽著喜歡熟悉的歌曲去找朋友,對幼兒來說又是一個挑戰--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從目測到自身參與的轉變。很多幼兒在數數中會忽略自己的存在,這就是運用遊戲提升學習難度和要求,在做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這節課,我透過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指導幼兒觀察、操作,遊戲獲取知識;同時注重培養幼兒的思維和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8

  目標:

  1.複習10的分解

  2.進一步理解5以內各數加減含義

  3.發展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義與能力,體驗成功的愉悅

  準備:數字胸飾,泡沫板,式題拼圖,紙箱

  過程:

  一、談話引出

  今天,王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不知如何來拼搭機器人,你們可以幫我一下嗎?不過拼搭機器人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任務,需要與人共同合作,在拼搭機器人之前,我們還需要學許多本領,每學到一種本領就貼上一個標記。

  二、尋找合作伙伴

  講解遊戲方法

  教師出示數字卡10,根據自己胸飾上的數字去尋找合作伙伴,要求合起來是10。例:2和8,3和7。

  三、智拼泡沫板(2人合作)

  教師講解玩法(5以內加法)

  根據泡沫板上圖片的意義找出相應的式題拼起來

  四、智力大沖浪(4人合作)

  講解:根據底板上圖片的意義找出相應的式題。(5以內減法)

  五、巧拼機器人(4人合作)

  講解:"機器人"材料,由頭,身體,兩隻手,兩條腿組成。拼接時,按頭部上的數字找出相應的有算式圖形,拼成機器人,看哪組拼得又快又對。《巧拼機器人》說課

  設計意圖:

  近段時間來,我班的孩子們對拼圖很感興趣,這源自於主題活動"愛我中華"中的拼中國地圖而來。我想何不把數學活動體現在拼圖中呢?讓孩子們在玩中得到知識可能比較容易接受。於是,我就設計了《巧拼機器人》這個活動。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綱要》中指出:遊戲時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兒園各種活動的基本。我們都做到"玩是孩子的天性",因為玩是一種沒有負擔的,愉快的活動,在玩中既能滿足幼兒對周圍現實世界探索與認識的特殊需要,又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因此,我把原本枯燥的說教數學活動充分運用各種遊戲手段,設定遊戲場景,提供遊戲材料,採用遊戲情景,使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得以瞭解,掌握知識。在遊戲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探索精神,促進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隨著現代社會對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良好的合作意識與能力是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的基本條件之一,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特別注意培養幼兒與人交往,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如"尋找合作伙伴"就是與人交往的第一步;在第二,三個遊戲活動中就強調如何與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引導孩子們怎樣做才可以做得根豪根塊。總之,整個活動都讓幼兒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帶來的快樂,強調團隊的合作精神。

  2。說活動目標

  目標有3個:第一。複習10的分解

  第二。進一步理解5以內各數加減的含義。

  第三。發展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與能力,體驗成功的愉悅。(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要)

  3.說教材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發展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體驗成功的愉悅,整個活動自始自終圍繞著這個目標一點一點突破重點。從活動的一開始,老師的談話引出,就讓幼兒瞭解遊戲任務,使幼兒有了最初的合作意識(需要與人共同合作),然後透過"10"的分解來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這時就培養了幼兒與人交往的意識。接著遊戲二,"智拼泡沫板",遊戲三"智力大沖浪"都需要與同伴合作,協商共同解決問題。其中"智力大沖浪"學習5以內的減法為本次活動的難點,雖然本班幼兒在珠心算方面已經學過10以內的減法,但對減法的含義是不理解的。因此,我在設計時考慮孩子對拼圖較感興趣,藉助拼七巧板的方法,讓孩子去理解減法題意,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最後一個環節"巧拼機器人"孩子的思維從圖片到符號,也就是說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給你一個答案可以列出不同的式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孩子思維的積極性。怎樣拼搭機器人?是平面的好還是立體的好?這都考驗了幼兒的合作,協商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活動準備

  這個活動我為幼兒準備的都是一些操作材料,數字胸飾,泡沫板,式題拼圖,紙箱。

  三.說教法

  講解示範法

  四.說活動流程

  1.活動以談話的形式,遊戲的口吻引出,使幼兒瞭解這次遊戲活動的目的。"巧拼機器人"方式,與同伴合作完成。

  2.尋找合作伙伴

  透過遊戲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來複習10的分解,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合作伙伴是誰,而且幼兒間相互檢查,我們兩人合起來是不是10。

  3.智拼泡沫板

  這第三個環節是在第二個環節的基礎上讓幼兒知道有了合作伙伴該如何合作來完成遊戲,兩名合作伙伴先要看懂泡沫板上的意圖,再根據題意來選擇另一塊泡沫板上的式題,反過來也根據式題來選擇圖意。這一遊戲考慮孩子已有認讀加法式題的經驗和能看懂簡單圖畫的認知水平,採用圖片式題找朋友的活動,建立具體事物與抽象的式題之間的聯絡,促進幼兒對加法意義的理解。如:樹上有兩隻小鳥,又飛來了兩隻.......幼兒在尋找的過程中就是把用數字符號組合成的抽象題-----直觀的具體化的內容。多次尋找圖片式樣配對的過程就是對加法意義的逐步理解過程,擯棄了傳統教育的弊病,就像會算32=5,但不理解是什麼意義。

  第四個環節也就是5以內的各數的減法。

  孩子學習減法比加法難些,也體現在意義上的理解。所以,同樣採用圖片式題找朋友,配對活動來寓教於樂中,而且在設計圖片上,我更加註意內容的簡潔明瞭,讓孩子們易於接受。這樣,幼兒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

  最後一個環節,是以數為單位,把答數是該式題找出來。如:把答數是6的題目讓孩子們找出來。這樣孩子們必須在眾式題中搜索,最後整個機器人就完整地拼搭起來了。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9

  指導思想:

  新課程改革中非常注重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當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經歷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用數學的樂趣,發展初步的觀察、比較、概括能力和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識,使學生願意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材解讀:

  數學實驗教材第58頁的“用數學”是學生學習了6、7加減法“用數學”以及8、9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學生喜歡的事物設計了“用數學”的情景。教材用同一幅情景反映幾個不同的數學問題,並巧妙的構成了一幅生機昂然的自然風景畫,這更加有利於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絡,美麗的大自然、可愛的小動物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等人文教育。

  由於學生在前面已經解決過這樣的數學問題,他們對這樣的內容已不陌生,也有了一定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經驗,這就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學設計:

  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教材、學生的具體情況,本節課的教學力圖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動畫展示、激發興趣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將第58頁的內容製成動畫,把靜態的畫面動態化,這樣既直觀形象,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上課一開始,就牢牢抓住學生,使學生處於興奮中。並能根據學生所選的研究物件隨時放大課件內容,以有利於學生觀察。

  (二)、改變呈現方式,啟用學生思維

  用數學這部分內容是密切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要在生活中運用,這是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為了能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知識素材,我改變了教材的呈現方式,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尊重教材的完整性。教材中的兩個例題與做一做的兩個題目渾然成為一體,構成一幅秀麗的風景畫,因此,我不忍心打破教材的完整,就把整幅畫全交給了學生,為學生創設了一幅美的學習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思維素材,給學生以美的薰陶。另外,鑑於書中題目的表現形式學生已不再陌生,因此我把課本中的大括號和問號去掉,這樣設計主要是想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供他們探究交流。如果和課本上的呈現方式一樣,學生無需合作探究和交流,而是一眼就看出怎樣列式解答,這樣就縮短了學生的思維程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就是一句空話。當然,整個過程,放得出去,也應該收的回來。為此,我在後面又出示課本提供的素材,主要是想讓學生再次明確大括號和問號所表示的意義,明確怎樣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去選擇有用資訊解決問題。

  (三)、尊重學生、合作探究

  在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根據他們所喜歡的動物選擇研究物件,放手讓學生觀察,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合作探究,讓他們學會合作,並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成長。引導學生依據具體情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相互解決數學問題。培養了他們的問題意識,使他們經歷了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環節中,我把練習、評價溶入其中,尊重學生的感受,傾聽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質疑,以平等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對於學生的每次發言,我都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獲得數學學習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聯絡生活、培養應用意識

  在第二個大環節中,我充分利用周圍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去發現並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並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聯絡自己的生活,來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增進運用數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

  當然,我也沒有忽視教師導的作用。因為學生年齡小,在語言表達上會有一些不合適的地方,我都及時的徵求學生意見,提出我自己的想法,進行引導,補充。總之,這節課,我想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開放、積極參與的活動情景,讓學生從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努力讓學習過程變成學生的活動過程,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以上這些,是我自己對這節課的一些認識和體會。我想努力的把新課標的理念體現在教學中,但實際中亦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我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您的想法和建議,不吝賜教,我熱切的等待著,這將是對我教學的最大幫助。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選自幼兒園大班上冊《學前幼兒陽光早教整體課程》中的認識10以內的相鄰數,是幼兒上學期學習的重要教學內容。我們知道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教學中容易讓孩子們感到枯燥、乏味。影響到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所以我將一系列的遊戲貫穿於整個活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希望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和積極參與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

  二、說教學目標

  1、用情景匯入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是多1或少1的關係。

  4、發展孩子們的比較能力、思維的靈活性和動手操作能力等發麵的發展。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數的簡單關係,知道中心數比相鄰兩數多1或少1。難點:用語言說清楚完整地表述出相鄰數的含義。

  教學用具:卡片

  四、教法

  針對幼兒教學,為了充分讓孩子們發表想法,我將採用遊戲問答,儘可能多的讓孩子們參與其中,學到知識,同時採用情景引入法、操作法、提問法進行教學。

  五、學法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掌握住10以內相鄰的各數,所以調動孩子們的多種感官,讓孩子們在聽一聽、說一說、玩一玩、做一做的過程中融入到學習中,獲得知識經驗和能力。

  六、教學過程

  1、引入

  出示屋子卡片,讓小朋友說一說小明家的鄰居是誰,小花家的鄰居是誰,初步讓孩子們理解相鄰關係。

  2、在黑板上畫出3×3的9個方格,中間分別畫上7個月亮、9個星星、2個西瓜,讓小朋友

  們動腦筋想一想7個月亮前面、後面的方格應該畫什麼。同上9個星星、2個西瓜前面、後面的方格應該畫什麼。

  3、在黑板上貼上打亂的10個數字,請小朋友們為數字搬家,將10個數字重新排列好,找一找某一個數字的鄰居。從而實現由實體物到抽象數字的轉化過程,並總結出相鄰數:某一個自然數比它多1和比它少1的數字都是它的相鄰數。

  七、鞏固練習

  畫出3×3的9個方格,第一列分別畫出7支鉛筆、4朵花、6個梨,第三列分別畫出9支鉛筆、6多花、8個梨,讓小朋友們動腦想想第二列應該畫出什麼圖案。〔該題是在上邊第二題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檢查孩子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新知識的鞏固。〕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富於想象,有較強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喜歡學習新的知識,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數學由於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淺的數學內容也需要經過一番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感知物體的數量及其數字,對應關係是中班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他們認識數字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的,數字8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讓孩子把數字8的形狀和已有的一些物體聯絡起來,讓孩子能具體形象地認識記憶數字8,如何透過實際的物品讓幼兒去感知8的數量,這是我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採用了遊戲操作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規定和要求:即“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初期的幼兒仍有著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所以在中班初期的數教育活動中,比較適宜採用遊戲方式,讓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反覆操作,從而建構數概念。為此我設計了遊戲情景“送水果”,讓幼兒帶著要求去找到相應的水果卡片,在拿物品、數物品中不知不覺地感受8的數量,這遵循了“教育來自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的原則。

  二、活動目標

  《綱要》中指出:教育應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根據《綱要》精神,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制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量,並認識數字“8”。(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在,也是本次活動的顯性的知識性目標。)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目標,同時也是隱性的情感目標。)

  3.體驗成功後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這是本次活動的能力目標,也是活動的實際意義所在,它讓本次活動和現實生活聯絡了起來,真正體現了教育是為生活而服務的。)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活動目標。更順利地實現活動過程,根據幼兒愛玩這一特點,我做了如下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7以內的數熟悉7以內的數量。(前期的經驗準備是教師設計活動的基礎,幼兒如果沒有這一經驗,就會影響到他們對數量8的感知。)

  物質準備:①1——8數字卡片,水果圖片若干幅,歌曲磁帶,ppt。

  ②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字的老鼠形狀。

  ③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四、說教學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我採用了把枯燥的數學和活動緊密相連,讓幼兒在玩中學,動中學。所以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觀察操作法

  觀察就是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充分刺激幼兒視覺,操作就是讓幼兒透過動手、動腦等動作帶動大腦感知抽象的概念。這是我為了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點而採用的方法,為的是讓孩子透過看一看數字8、找一找和數字8外形相像的物品,從而使他們能把抽象的8形象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數字8。

  2.按數取物法

  給予一定數量的物體,讓幼兒根據教師說出的數字拿出相應數量的物體。隨著幼兒數能力的增強,對幼兒只說出數,沒有範例。按數取物的條件是抽象的,沒有直觀依據。要求幼兒對數真正理解才能完成任務,解決抽象數學問題。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2

  活動目標:感知10以內數與量的對應關係,複習1~20的數數,瞭解各數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數字1~10卡片人手一套。1~20數字卡片一套。

  2、小型玩具。

  活動過程:

  1、數量對應:

  幼兒將1~10數字卡依次排好。

  幼兒在數字卡片下面排出對應量的玩具。引導幼兒發現1~10數量按順序排放的遞增(遞減)關係。

  教師隨意取幾張數字卡片,請幼兒按照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列。

  2、遊戲“大了、小了”:

  玩法:請一名幼兒離開教室,教師出示一張數字卡片,給在場的幼兒看,然後將卡片合上。請離開的幼兒,猜猜這個數字是幾。如果他說的數字比卡片上的數字大,其他幼兒立刻說“大了”,反之,則說“小了”。以此類推,臉續猜3~5次為宜。

  (1)幼兒分成兩組,以小組的形式做遊戲“大了、小了”。

  (2)以競賽的方法,比比哪組得勝。

  (3)指導在遊戲中有困難的幼兒,幫助幼兒逐步建立1~20之間數的順序。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3

  設計意圖:

  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幼兒遊戲中蘊藏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基於這一理念,我把猜想遊戲定為該教案的主要遊戲形式。同時,中班幼兒注意集中時間短,如果注意物件單調無變化,不符合幼兒興趣,注意的穩定性就小,為了讓幼兒"複習10以內的數"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我設定除了以猜想遊戲的形式,我還設定了情境化,採用水果娃娃這些幼兒生活常見的事物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從猜水果娃娃的數字、給水果娃娃的數字排序、點數結合拼水果、運水果等環節,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輕鬆的遊戲中自我探索複習10以內的數。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遊戲中複習10以內的數,體驗相鄰兩數的數差關係。

  2、願意傾聽老師與同伴的講述,能按要求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白板;學具:四種水果(西瓜、橘子、桃子、芒果)水果的背面有圓點和數字。

  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分四個步驟來完成。

  首先是情境匯入。

  出示水果娃娃,引起興趣。"今天,小熊的水果店開張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麼水果?"(蘋果、梨子、草莓、香蕉、櫻桃、菠蘿)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水果娃娃呢?6種。

  其次是複習環節水果遊戲。

  第一步先猜猜水果後面的數字。1、這些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個猜數的遊戲,每個水果娃娃背後都藏有一個數字,你們想知道是數字幾嗎?A、梨子娃娃說"我比5多1",誰知道這個數字是幾呢?6B、香蕉娃娃說"我比7多1",那是幾呢?8C、草莓娃娃說"我比8少1"那是幾呢?7D、蘋果娃娃說"我是5—10之間最小的一個數字?是幾呢?5E、"你們看看5————10數字中還剩下哪兩個數呢?9和10,那櫻桃娃娃和菠蘿娃娃誰是9誰是10呢?"櫻桃娃娃說:"我的數字比菠蘿娃娃大,誰能告訴大家是幾?9那菠蘿娃娃是數字幾?102、現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後的數字。3、猜猜少了哪個數?現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麼水果,重複指認水果和數字。<這個環節先出示少一個水果,問少了什麼?再還原驗證。教師點選空白處,少了兩個水果,再還原驗證。教師點選空白處,少了三個,再還原驗證。最後全沒了,讓幼兒憑記憶回憶出有哪些水果,分別是什麼數字?>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數差關係,然後鞏回憶。

  第二步是給水果排排隊。

  1、水果娃娃後面的數字都出來了,那現在水果娃娃想考考大家,想請你們按照水果娃娃身上的數字來排隊?誰願意來排隊。這個時候完全是按幼兒的意願來排隊,可以從大到小,也可以從小到大。

  2、幼兒上來為數字排隊,說說你是按照什麼順序排隊的?

  3、這個小朋友是按照從小大的順序來排隊的,那麼你們想不想看看後面的水果會按照什麼來排隊呢?<讓幼兒驚奇的發現,原來不光數字排隊,水果也在排隊呢>。

  接著是拼貼水果,其實就是幼兒操作練習數點匹配。

  第一步是教師講解作業。小熊水果店裡的水果還不是很多,要不我們給他準備一些,老師這兒有一張帶有圓點的卡片,數數看上面有幾個圓點,那他應該找數字幾做朋友?除了看數字外,還要看看卡片的顏色相不相同,這下對了,猜猜會是什麼水果呢?第二步是幼兒動手拼水果。現在請小朋友也取一張有圓點的卡片,數數有幾個圓點,再找它的另一半,看看顏色對嗎?反過來就是一個水果,你別說出來,呆會讓我來猜猜好嗎?第三步是教師評價作業。你們都拼好了嗎?誰願意讓我來猜猜你的水果是什麼?當老師猜出幼兒的水果後,讓幼兒把水果送到第幾輛卡車上去,遊戲重複幾次。

  最後是品嚐水果。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明白幫助別人是快樂的。小朋友真能幹,幫小熊準備了這麼多水果,小熊阿要謝謝你們幫了一個大忙,想請大家一起品嚐美味可口的水果呢。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覺得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中班幼兒注意力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針對這些特點,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猜猜我是誰》這節課透過猜想遊戲容易被幼兒所接受,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猜想的過程中鞏固複習10以內的數。請水果娃娃來做客的匯入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猜數字的遊戲,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猜數先從簡單的數字開始,由易到難,多變的提問方式,讓幼兒分別猜出這10個數字,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緊接著馬上讓幼兒猜猜少了哪個水果,又是一輪"猜"的開始,孩子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透過教具的操作,讓孩子們給水果娃娃身後的數字排序、拼水果,猜水果這些絲絲相扣的環節,讓幼兒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參與活動,充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透過他們自己的"猜"、"動"、"學",自然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在幼兒"猜"得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品嚐水果,這裡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結束部分。這個活動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都很濃厚,也達到了課前制定目標。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穫。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上、下、裡、外等空間方位。

  2、能按要求扮演角色參加遊戲。

  重點:初步感受上、下、裡、外等空間方位。

  難點:能按要求扮演角色參加遊戲。

  活動準備:

  1、設定一個家的場景。白兔和黑兔的頭飾。

  2、實物水果。

  3、《幼兒畫冊》。

  教師行為:

  1、以遊戲的形式匯入。

  (1)教師扮演兔媽媽出遠門回來了,給兔寶寶帶回了許多水果。

  (2)告訴幼兒許多水果藏在家裡了,請小朋友找一找。找到以後告訴大家是在哪裡找到的。

  2、認識上、下、裡、外等空間方位。

  (1)請4名幼兒找水果(教師事先放好)。

  (2)找到後向大家介紹是在哪裡找到的。

  (3)幼兒共同練習。如"蘋果在籃子裡。"或"我在籃子裡找到了蘋果。"

  小班數學活動:《分樹葉》

  活動目標:

  1.認識3種樹葉,能夠按樹葉的外部特徵進行分類。

  2.感受分類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3種外形有較大差異的樹葉若干片。

  2.三棵樹。

  活動過程:

  一、樹葉飛飛。

  1.師:“秋天到了,秋風把樹葉吹到了教室裡,吹到了小朋友的手上。(教師隨著《秋風》的音樂把樹葉送到孩子的手上,每人兩片。)

  2.請小朋友拿起自己的兩片樹葉比一比,它們什麼地方不同。

  二、比比樹葉的大小。

  1.師:“你的樹葉是一樣大的嗎?”

  2.師:(出示大標記):“誰來跟我做朋友?把你的大樹葉舉起來”(同樣,老師再出示小標記邀請幼兒一起遊戲)。

  三、看看樹葉的顏色。

  1.師:“你的樹葉是什麼顏色的呢?”

  2.師:(出示紅顏色標記)“誰的樹葉是紅色?請把你的樹葉舉起來。”依次出示黃顏色、綠顏色標記。

  四、說說樹葉的形狀。

  1.逐一出示3種樹葉,認識並說出其外形特徵。

  師:這是什麼樹葉?它像什麼?

  五、遊戲:“樹葉找媽媽”

  1.師:(出示三棵樹)樹葉寶寶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把這些樹葉寶寶送回家吧!這棵樹是誰的家呢?你的樹葉放在哪棵樹上最合適呢?誰來試試?

  2.請小朋友將樹葉貼上在“樹”上。

  3.師:“為什麼你將這片樹葉貼在這棵樹上?”鼓勵幼兒講出放樹葉的依據。

  4.小樹葉回到了家很開心,大家一起來跳個跳舞吧!結束活動。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以孩子熟悉的情境主題為組織教學的邏輯線索,在主題中按照不同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幼兒與教師、與同伴以及與情境和材料互動,實現培養幼兒“主動學習、邏輯推理、創造思考、解決問題”的教學主旨。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共設計了4個環節,情境貫穿整個活動之中。在遊戲娛樂的過程中自我檢測與評價。感到學數學是愉快的。

  二、說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裡幼兒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培養幼兒的辨別能力,發展方位知覺

  2、透過活動,認識區別上中下空間方位,學習方位詞上面,中間,下面其中目標二設定為重難點。

  三、說準備

  根據活動的需要,製作

  1、情境數學課件;

  2、操作教具:人手一套。

  幼兒在體驗遊戲的愉快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確定空間方位的方法。本環節的操作更有趣有效,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每個孩子都非常的積極。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遊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我採用了遊戲法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正如杜威所說的:遊戲就象是一個“糖衣”,讓幼兒在“糖衣”的誘惑下,把本來難以下嚥的“苦藥”吞嚥下去。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主動積極、自願地去探索和發現,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的主體地位。整節課以遊戲活動貫穿,進一步讓幼兒掌握確定空間方位的方法。我還採用觀察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引導幼兒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活動達到科學性、趣味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二)學法

  中班下學期幼兒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強、遊戲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漸進、富有情境性的遊戲中促進了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識,豐富的遊戲帶動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既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師生互動的形成。

  五、說教學程式

  (一)整體思路意圖

  本節教育活動為一課時。整節課以小松鼠去鍛鍊—一路走過的地方——看到好吃的——送禮物給號朋友為線索4個環節,有趣有效的情境遊戲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每個孩子都非常的積極。

  (二)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我一共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情境匯入

  透過情境匯入,調動幼兒情緒,緩解對陌生環境的拘束感,並透過小松鼠去鍛鍊引入今天活動的內容。

  師:“瞧,這是誰呀?”(小松鼠)PPT

  它急急忙忙的是要去哪裡呀,原來小松鼠是要去鍛鍊,你們看它來到了哪裡?

  二、布題

  1、在山下看到了什麼?(在山下看到了小草)小松鼠往山上爬,他爬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爬到了山的中間,學說中間。看到了盛開的小花)小松鼠繼續往上爬,爬到了哪裡了(山上,學說山上),在山上看到了一個小亭子。這時候他覺得肚子餓了,他走到小亭子裡,看到裡面有好多好吃,有獼猴桃,蘋果和梨子(出示操作卡)還有一些好吃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猜一猜

  (1)頭上長綠葉,身上方格格,東北部長她,全身黃顏色。把你們猜的東西放在蘋果的上面;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

  (2)聽錄音,把你們猜的東西放在獼猴桃和梨子的中間;

  (3)這個東西害羞地露出半個臉,會是什麼呢,我們一起把他叫出來吧。在蘋果的下面原來是草莓。

  2、小松鼠看到這麼多好吃的東西,非常的開心,把肚子吃的飽飽的,去看望他的朋友了。他的朋友會是誰呢?(出示三個朋友)調皮的小松鼠把給朋友的禮物藏在了大樹上。(出示操作卡片)大樹上有三根線小松鼠會把誰的禮物放在上面、中間和下面呢?出示準備的禮物讓小朋友看一下。

  三、幼兒操作。

  邊操作邊說誰的禮物放在上面,誰的禮物放在中間,誰的禮物放在下面。

  四、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