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5篇)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

  一、說內容:

  《小手真乾淨》是培養幼兒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 1、《新綱要》健康教育目標“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手髒了要勤洗手是基本的衛生習慣。

  2、幼兒上幼兒園後要適應集體生活,要學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我選擇了洗手這一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1、要讓幼兒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首先要讓幼兒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2、小班幼兒洗手的方法往往不正確,不能達到保證衛生的要求,所以要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3、要完成《新綱要》健康教育目標“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幼兒飯前便後,手髒時洗手的衛生習慣。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讓幼兒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2)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3)養成幼兒飯前便後,手髒時洗手的衛生習慣。

  三、說重點、難點:

  《小手真乾淨》是培養幼兒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在上幼兒園前大部分幼兒都是在成人的幫助下洗手的,因此重點是幼兒洗手環節的練習,難點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四、說教學準備:

  1、指偶小兔是為了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2、肥皂、毛巾是洗手的必需品。

  五、說教學過程:

  1、指偶小兔情景表演—小兔生病了。讓幼兒瞭解小手髒了不能拿東西吃,否則會生病的。

  指偶小兔是為了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瞭解洗手的重要性。

  2、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

  (1)用水把手打溼了。

  (2)手心手背都要搓肥皂,並要搓到有泡沫。

  (3)清水沖洗乾淨,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洗手是技能的培養,教師需要做正確的示範。

  3、、老師邊示範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隻手,再搓搓,沖沖衝,沖沖手,沖沖衝,衝乾淨,關上水龍頭甩三下,一二三。”

  兒歌可以引起幼兒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幼兒記憶洗手的步驟。

  4、幼兒在座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技能的學習,練習是不可缺少的。

  5、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洗手一次。

  (1)幼兒洗手,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提醒幼兒不玩水、節約用水。

  (2)表揚正確洗手的幼兒。

  除了一般的練習,實地洗手的練習更重要,表揚是為了鼓勵幼兒正確的洗手。

  活動延伸:

  1、飯前便後教師檢查指導幼兒洗手。

  2、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庭中督促幼兒認真洗手

  活動延伸是為了讓幼兒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教材之後,首先就會想到設計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為小班幼兒上一節簡單而有趣的摺紙課。摺紙它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教師可以透過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影響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及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兩邊對摺的技能,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2、透過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感受摺紙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使幼兒掌握兩邊對摺的技能

  四、說教法學法:

  基於對教材和幼兒的分析,我採用啟發、示範、體驗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準備讓幼兒先觀察後操作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摺紙,在學習過程中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並給予評價,從而有效的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五、教學過程分為:

  談話匯入激發興趣--教師示範幼兒觀察--動手操作學習技法--戶外活動感受快樂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教師出示摺疊好的小飛鏢與幼兒談話激發起幼兒自己動手摺疊的興趣;第二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透過講解和示範製作,讓幼兒掌握摺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第三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我透過開展看圖解折,高興玩和欣賞精美的摺紙作品兩個活動來解決這一難點。

  活動反思與建議

  今天的活動撕貼畫《蘋果》,撕出撕成小碎片,沿著實線將撕出的碎片貼上在蘋果裡面,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於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調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情景,讓幼兒以“我的大蘋果”來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而且我在示範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誇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覆強調並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後,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雖然孩子們有著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主題牆上時,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覆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後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3

  設計意圖: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能夠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習成為快樂的事。小孩子特別喜歡活動,愛模仿各種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像青蛙呱呱跳,小鴨子搖啊搖。他們在做動作的同時,由於興趣的產生,繼而頭腦中充滿了有關這類活動的想象,活動起來特別投入。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並對音樂產生興趣,能情緒愉快地參加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並能情緒愉快的參加活動。

  2、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及平衡能力。

  3、練習多種行走方法,鍛鍊幼兒腿部肌肉力量。

  活動準備:《走路》的歌曲錄音磁帶,小兔,小鴨,小貓,小烏龜圖片。

  活動過程:

  一、 韻律活動《有趣的歌聲》 “今天呀,我們這兒來了好多小動物,它們想請寶寶們和它們一起唱歌,你們願意嗎?”

  二、學習兒歌《走路》

  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小鴨子走路搖啊搖啊搖,

  小烏龜走路慢吞吞,

  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三)聽錄音歌曲第二遍提問:

  1、小兔是怎麼走路的呀?

  2、小鴨子是怎麼走路的呀?

  3、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呀?

  4、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呢? “寶寶真聰明!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好嗎?“

  教師彈琴,幼兒集體跟唱歌曲 。“寶寶唱的真好聽,你們想不想學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呀?” 幼兒跟著錄音邊唱歌曲邊模仿小動物走路,幼兒情緒愉快的進行歌表演。

  四、我們一起做遊戲。

  把幼兒分成四隊,一對扮演小兔,一對扮演小鴨,一對扮演小烏龜一對扮演小花貓。讓他們比比誰學得像,誰走得快。

  活動反思:

  透過體遊活動《小動物學走路》,鍛鍊幼兒體質,培養願意參加體育遊戲。並結合幼兒日常經驗積累,言描述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的特徵,鼓勵孩子大膽表現各種動物的走路姿勢。同時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隨著社會生活現代化程序的加快,現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著年幼的孩子。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能力差,極易受到傷害,因此,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和學習處理一些突發事件十分必要。與其整天把幼兒看管得緊緊的,不如教會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鑑於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隨機教育外,覺得有必要組織一次專門的教育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報警知識。

  二、說教育活動目標:

  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雖然知道了一些急用電話,但還不會正確使用,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我為本教育活動定出了兩條教育目標:

  第一,瞭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第二,知道電話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時撥打相應的電話號碼。

  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但是我們也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轉,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讓他們懂得在自己遇到危險時會用最快捷的方法來讓自己脫離危險,才能使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於是把本教育活動的重點定為:瞭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它們相應的報急電話;學會保護自己。整個教育活動都是圍繞著重點進行的,首先是讓幼兒透過圖片來了解這些車輛的作用,以及報急號碼的功能,接著是透過多媒體情境來體驗這些車輛與報急號碼對我們生活起到的作用,最後是透過遊戲把知識實踐到行為當中,使報警知識在遊戲中得到練習與鞏固。

  雖然幼兒知道了報急的電話號碼,但是由於他們缺乏撥打電話的經驗,對數字的認識也還不夠深刻,所以要讓幼兒根據突發事件的情境正確地撥打相應的電話,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

  所以我把教育活動的難點定為:讓幼兒懂得在危急的時候正確撥打相應的報急電話。在教育活動中,我設計突發事件的情境,再透過“打電話”的遊戲,讓幼兒在與老師一問一答的對話中輕鬆自然地運用已掌握了的報警知識大膽地表現自己,使幼兒在整個學習過程,熱情高漲,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整個遊戲教育活動,學具的提供也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從而突破難點。

  三、說教育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知識經驗準備:

  初步讓幼兒認識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外觀形狀,知道他們相對應的報急號碼。

  材料準備:

  1、110、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

  2、多媒體課件(內容是一些突發事件的過程)

  3、三幅有關突發事件圖畫。

  4、一部電話。(供幼兒學習撥打報急電話)

  四、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教育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教育活動我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教育活動。

  1、採用直觀法,以多媒體情境體驗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採用提問法,是因為在教育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例如:老師鼓勵孩子大膽地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要倡導的,這也是解決教育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3、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教育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打電話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鞏固報警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五、說學法:

  整個教育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改變過去“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的指導思想。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教育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觀察法是幼兒透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教育活動,幼兒透過觀看多媒體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幼兒獲得新知識的好機會。

  遊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打電話的遊戲中,邊遊戲邊練習如何正確打報急電話,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知識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昇華”的精神實質。

  六、說教育活動過程:

  本次教育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絡,讓幼兒在互動式、探究式的教育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性地學習。但是眾所周知,這些安全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把教育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使幼兒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在教育活動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學習和了解每一個突發事件所相對應的正確報急方法,我設計此教育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觀察探索——學習討論——遊戲體驗,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出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圖片,引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說出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不同作用,再出示110、120、119的號碼卡片,讓幼兒瞭解電話110、120、119的作用,讓他們初步瞭解在什麼情況下可撥打這些電話,為下面環節做鋪墊。

  第二環節:觀察探索。播放多媒體課件:明明獨自在家,有陌生人來敲門,明明沒開門,陌生人就開始撬明明家的門。

  老師提問:“這個時候,明明該怎麼辦呢?”將幼兒注意力集中到教育活動中來。讓幼兒在觀看突發事件的過程中自己探索知識,形成對安全知識的興趣。

  第三環節:學習討論。在關鍵時採用中斷法,讓幼兒在的情景中,透過看、說、獲取相關經驗,巧妙設定疑問“明明這時該怎麼辦,我們幫他想想辦法”,讓幼兒運用自身已有的社會經驗大膽地發言討論,老師在幼兒討論的過程中,透過引導,讓幼兒瞭解遇到危急情況時應該緊急報警,並再次出示三個報急號碼卡片和三種車輛的圖片,讓幼兒討論與選擇:這時該請哪輛車來救援?該撥打哪個報急號碼?把幼兒討論選出的號碼卡片與車輛圖片貼在黑板上,透過下個環節確認幼兒選擇的結果是否正確。老師、幼兒在這個教育活動環節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形成合作學習的機制。

  第四環節:繼續播放多媒體課件,看看明明是怎麼做的。(幼兒看到明明撥打了110,說清事故情況與地點,警車出現,把陌生人抓走)這個環節既教給幼兒正確的報急方法,同時也驗證了幼兒討論的結果。(學習撥打120、119的過程也是透過這些環節來完成的)

  第五環節:遊戲體驗。幼兒獲得報警知識後,出示大掛圖,設計突發事件的情境,在遊戲“該打什麼電話”的教育活動中,請個別幼兒上來撥打電話,要求幼兒要說出相應的報急電話號碼,會正確撥打電話,在這個環節中老師充當電話中的工作人員,在遊戲中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什麼地方危險了。讓每個幼兒都能在遊戲中真正地動起來,使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這樣不但能使幼兒真正掌握知識,而且還能真正掌握正確的報警的方法。

  第六環節:老師小結。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危急事件時,要及時撥打相應的號碼求救。這樣才能讓自己很快地脫離危險,但我們不能隨便地撥打這些號碼,只能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才能撥打。

  七、說教育活動延伸: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對這些報急電話號碼不一定全記住,只有透過反覆練習、強化,才能牢記。我在教育活動室擺放一個電話,供幼兒遊戲時練習撥打電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隨時提醒幼兒、教育幼兒,並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援。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5

  教材分析:

  該內容在語言領域裡,透過閱讀教材,我認為該內容選自幼兒生活,從提示上來看,主要是從語言指令方面來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進而建立語言和畫面之間的聯絡,為閱讀打下基礎。為此,本著課程整合的理念,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我將該活動拓寬到健康、社會、音樂充分挖掘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聽懂故事大意;2、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學習按指令行事;3、能根據語言指令作出判斷,建立語言和畫面之間的聯絡;4、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學習常用的禮貌用語(“謝謝”“不用謝”“不客氣”);5、有外出時的一些安全自護意識;6、在遊戲和情景中認識漢字“家”;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a、自制能懸掛娃娃三個(紅紅、明明、強強)掛鉤6個;b、貼絨教具:房子三座、蘋果樹、柳樹、草地;c、貓媽媽頭飾、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d、大字卡“家”e、幼兒語言用書2、知識準備:活動前幼兒已會唱《小花貓你別吵》的歌曲設計思路:

  1、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好玩是幼兒的天性,所以,利用孩子感興趣的說說、做做、玩玩的方式,引導他們耐心地傾聽,將會受到良好的效果。

  2、故事也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透過故事設定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導他們在情景中聽懂語言指令並作出判斷,進而幫助幼兒建立語言的畫面的聯絡,從而發展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畫面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透過遊戲《我來說你來做》使幼兒初步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學習按指令行事;玩法:教師說:“請你拍拍手”“請你摸摸頭”“請你找找小耳朵”等語言指令,幼兒聽指令做出相應動作並表述“我就拍拍手”“我就摸摸頭”等。

  (二)、基本部分:

  1、以故事形式匯入,設定問題情景,引起幼兒傾聽興趣。

  教師:小朋友,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有一天,紅紅、明明、強強,他們一起和媽媽去超市。在超市裡,他們走著走著,被許多玩具吸引住了,悄悄離開了媽媽,他們看到有小狗汪汪、小貓咪咪,還有胖乎乎的小熊貓真可愛。看著看著,因為超市裡人很多,他們突然找不到媽媽了。紅紅、明明和強強都非常著急。小朋友,你們願意做他們的好朋友,幫他們找家嗎2、情景遊戲《幫朋友找家》

  玩法:教師出示紅紅,併發紅紅的口氣說:“小朋友,我家房頂平平的,門前有一棵蘋果樹,請你們幫我找家,好嗎?”幼兒根據紅紅的描述幫她找家,並把紅紅送回家,教師又以紅紅媽媽的口氣說:“謝謝小朋友。”然後啟發幼兒做出回答:“不用謝。”(或不客氣)(用同樣方式引導幼兒幫助明明強強找家。)(幼兒坐下來)3、引導幼兒討論:

  (1)剛才小朋友都幫誰找家了?(出示“家”的字卡)

  (2)你是怎樣幫他們找到家的?(引導幼兒描述紅紅、明明、強強各自家的明顯特徵)

  (3)紅紅、明明、強強為什麼找不到家了?(透過引導使幼兒明白因為他們在超市裡光顧看玩具離開了媽媽。

  (4)假如你和爸爸媽媽去超市應該怎樣做?如果不小心走丟,又該怎麼辦?(請超市的阿姨、叔叔幫助告訴他們自己家哪裡或電話號碼)。

  4、遊戲《給字寶寶照相》

  玩法:幼兒假裝給字寶寶“家”照相,嘴裡發出“咔嚓”的聲音,然後請幼兒開啟書P4在書中找到它的照片。

  5、教師引導幼兒分別找出書中紅紅、明明、強強的家並進行特徵描述。

  6、教師分別出示紅紅、明明、強強,並以他們的口氣說:“小朋友,天黑了,你們還能幫我找到家嗎?”(引導幼兒將畫面與畫面之間聯絡起來,並作出判斷)三、結束部分:

  1、活動小結:a、教師說:“小朋友真聰明,能幫紅紅、明明、強強找到他們白天的家,還能找到他們黑夜的家,自己鼓勵自己:一、二、三我真棒!

  B、朋友,你們幫助紅紅、明明、強強找到了家,高興嗎?開心嗎?(引導幼兒用拍手、笑表達自己的情緒)2、延伸活動: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到戶外做《小花貓找媽媽》和《吹泡泡》的遊戲。

  效果分析:本次教學活動運用了多種遊戲的形式來使聽指令做動作比較單調的學習形式豐富起來,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還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個別孩子在表達時需要老師的引導、幫助,教師也應多給他們鍛鍊的機會,鼓勵這些孩子,使他們擁有自信。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自然充滿了生機。每一次帶小朋友出去散步,總能發現孩子對春天的嚮往和熱愛。小馬又是幼兒特別喜歡玩的一種玩具,因此我設計了此次音樂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簡單的音樂遊戲,從中獲得愉悅的情緒。

  2、初步學唱歌曲,熟記歌詞。

  3、增加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理論依據:《綱要》指出:

  1、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幼兒藝術教育應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與現象,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

  2、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有初步的音樂常規及用身勢進行伴奏的基礎。

  2、小狗、小貓、小雞圖片;小馬一隻。

  四、活動難重點

  幼兒對歌詞的掌握。

  五、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因此本次活動教師培養幼兒的樂感、節奏感,具體採用的方法有:

  1、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透過教師示範,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設計了提問:“小馬是怎麼樣跑的呀?”在教學中讓幼兒充分體驗小馬波個哩波個哩向前跑的有趣。彈《小馬》的音樂,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 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幼兒對小馬玩耍過的地方都有了充分的瞭解。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趣味遊戲法: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所以我選擇在活動中和活動後採用出去春遊的的形式,引出歌詞中的'圖片內容。

  3、採用圖片分段學習法: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玩過的,大膽說出來,教師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念一念圖片上的內容,學習鞏固歌詞。

  六、說活動程式

  1、出示小動物圖片,“今天我們小五班來了許多動物朋友,我們用各聲把它們請出來吧!”

  2、玩小馬跟著爸爸媽媽出去春遊的遊戲。“周老師做馬媽媽,一個小朋友做馬爸爸,其他小朋友做馬寶寶。”

  3、“寶寶剛才跟爸爸媽媽出去玩了什麼呀?”根據幼兒回答,一一出示圖片。

  4、學習《小馬》,根據圖片,學唱過程中請幼兒先透過拍頭、腿、肩等進一步鞏固歌詞,保持住幼兒較高的興趣,然後藉助圖片完整試唱,鞏固《小馬》。

  七 、活動延伸

  “馬寶寶們,你們休息好了嗎?跟著爸爸媽媽出去玩吧!”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7

  一、適合年齡

  這是個2~3歲幼兒能夠聽懂的故事,古老而又新鮮。故事情節很簡單:老公公種了個大蘿蔔,要拔拔不動,結果大家一個接一個地來一起幫忙,終於拔起了蘿蔔。故事中的語言非常簡明而又口語化,出場的角色又都是幼兒比較熟悉的,所以,很適合小班幼兒玩。

  二、遊戲目的

  透過玩“拔蘿蔔”遊戲,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光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個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個人是要努力鍛鍊自己的生活本領,像老公公那樣,種的蘿蔔比別人的個兒大,但還要與其他人友好相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像“拔蘿蔔”那樣一個幫一個,勁往一處使,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三、教學要求

  1.透過遊戲使幼兒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並體驗獲得成功的歡快情感。

  2.要掌握的語言表現手段及非語言表現手段。

  ①咬準字音:長、拔蘿蔔、婆婆、快來幫忙、妹妹。

  ②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語調、音色講話。

  ③動作:

  (1)老公公種蘿蔔的過程中的動作。

  (2)拔蘿蔔的動作一拔不動發愁的動作一拔出來蘿蔔高興的動作。

  (3)抬蘿蔔的動作。

  (4)蘿蔔長大的動作。

  ④表情:

  (1)掌握面部表情變化:拔不動(發愁)→拔動了(有點高興)→蘿蔔拔出來了(拍手、跳躍、歡呼)。

  (2)團結起來一起抬大蘿蔔歡快的心情。

  四、遊戲準備

  1、角色的分配和妝扮?

  老公公一般由男孩裝扮,在鼻子下面貼上白鬍子,老婆婆由女孩繫上一條圍裙裝扮,小弟弟、小妹妹沒有什麼特殊的妝扮要求,由兒童隨意處理。小花狗、小花貓這兩個角色可由兒童戴上頭飾或面具裝扮。?

  2、道具表演用的大蘿蔔,可用竹條編成半圓形蘿蔔狀,圍上紅布,上面裝幾片大葉子,也可請穿紅衣的小朋友,頭戴綠葉頭飾蹲著代替。

  五、教學指導

  1、讓孩子們熟悉故事?

  一聽:聽家長和老師講,也可以聽錄音帶,有些地方可反覆講、放。

  二講:讓孩子們複述故事。

  三熟悉:先讓孩子們一起一段一段地把故事講完整,然後以個人或角色小組為單位,配合講出完整的故事。?

  2、示範表演老師先扮老公公,然後再扮老婆婆,這樣一一地把角色的動作和語言給孩子們示範一遍,示範時要注意緊緊抓住各角色的典型特徵,如老公公走路和小弟弟、小花狗走路就不一樣,但動作應寧簡勿繁,以利孩子模仿。

  3、自由試演讓小朋友們自由搭配成小組,自由嘗試表演各種角色,家長或老師在鼓勵的同時作適當的指點。

  表演的要點有:各角色動作的典型特徵,說話的聲音特徵,想拔出蘿蔔的渴望,拔不出蘿蔔的焦急,盼望幫助的急切和幫忙者的熱情,拔出蘿蔔後的高興等等。

  4、觀摩表演即正式妝扮好分組表演,家長或老師以及不上場的小朋友一起觀看。在觀摩中可對出場次序、對話、表演等方面進行一定的提示,但應充分鼓勵孩子的自由發揮。另外,在表演中加入音樂或音響效果,更能增加遊戲氣氛。?

  5、遊戲評價評價孩子的動作表現力。拔蘿蔔遊戲中各角色的不同走路動作和用力拔蘿蔔的動作的表演,是主要的評價內容。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8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x號選手。我說課的題目是小班語言講述活動《我喜歡的水果》。我將從教材、學情分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法、學法及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說教材

  此活動題材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它是幼兒比較熟悉並喜歡的食物。對於小班幼兒來說,他們雖然喜歡吃水果,但是對於水果的主要特徵及水果的好處他們並不是很瞭解,本活動透過觀察,猜謎,討論,畫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瞭解常見水果的特徵,對水果有正確的認識,加深對水果的喜愛,激發幼兒愛吃水果的情感。貼近幼兒的生活,有助於提升幼兒的經驗和擴充套件幼兒的視野。

  二、說學情分析

  水果對於幼兒來說是很常見的食物,雖然幼兒都能夠說出一些常見水果的名字,但對其主要特徵及對人身體的好處不是很瞭解。需要幼兒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因為幼兒探索能力比較強,所以可以將知識融合在多樣的表現表達方式中。

  三、說活動目標

  本次教學活動,我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與語言發展水平:即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不清楚不完整,以自我為中心。因此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本次目標。

  1 認知上:能夠說出幾種常見水果的名稱及其主要特徵

  2 能力上:學會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的句型

  3情感上:喜歡吃各種水果,知道多吃水果好處多

  四、說重難點

  活動重點:透過猜謎,多媒體課件,讓幼兒瞭解常見水果的主要特徵,並且學會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這一句型

  活動難點:知道水果好處多,喜歡吃水果

  五、說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常見水果有一定的認知經驗

  教具準備:展示各種水果的媒體課件,畫紙畫筆

  六、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種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種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透過展示水果圖片,使幼兒對水果有更直觀形象的認識。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他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採用猜謎遊戲的形式,讓幼兒瞭解常見水果的主要特徵,並學會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 、味道"來和同伴交流

  3、觀察指導法:本此活動中我先觀察孩子是否能完整的說出水果的特徵,然後再逐步引導提示孩子,讓孩子學會"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

  (二)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猜猜、說說、畫畫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我主要讓幼兒運用了以下學法:

  1、嘗試法:在第二個環節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鼓勵幼兒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來描述常見水果的特徵

  2、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清楚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和引導,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

  七、說教學程式

  (一)直奔主題,出示水果圖片

  開門見山,問小朋友喜歡吃水果,今天 ,老師帶來了一些水果,想請小朋友認認都是哪些水果?出示PPT 圖片,然後引出老師我喜歡的水果,用猜謎的形式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猜謎遊戲

  這個環節,我告訴小朋友們我喜歡一種水果,但我現在不想告訴你們,我現在用猜謎的形式讓你們猜,看看哪個小朋友猜的對,好不好?

  兄弟幾個真和氣,天天並肩坐一起,少時喜歡穿綠衣,老來都穿黃衣裳。--香蕉

  然後引導幼兒接觸:我喜歡香蕉,彎彎的,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吃起來甜甜的。

  (三)提問小朋友

  讓他們大聲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然後說出它的主要特徵,同時老師指導他們學會運用"我喜歡。。。。。,它的顏色,形狀,味道"來表述自己喜歡的水果

  (四)瞭解吃水果對身體的好處。

  在小朋友們知道了常見水果的主要特徵,學會說"我喜歡。。。。,它的形狀、顏色、味道。。。"以後,我會告訴小朋友們水果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維生素C,多吃水果有助於身體健康,能使我們長得更強壯

  (五)活動延伸,填一填,畫一畫.........給水果填顏色

  我將一些沒有顏色的說過比喻成沒穿衣服,秋天來了,他們會冷,讓幼兒自己發揮想象,給水果穿上外套。透過給水果填塗顏色,來加深幼兒對水果的印象和喜愛之情,同時發揮他們的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9

  說活動設計:在上週,孩子們都很關注班上每天來了哪些小朋友。點名後,我們老師會和小朋友說說每來幼兒身體狀況,在家休息情況等。由此,在小朋友心中產生了相互關愛的情感體驗。最近,我們兩位老師為了瞭解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常在節假日打電話給孩子。因此,他們交往範圍由家庭成員擴大到老師,對老師產生了認同感、親近感。本班幼兒有時能用簡單的言語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還敘述生活中的事。但是,3-4歲的幼兒獨白是很不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利用當前大眾媒體中的公益廣告,引出“打電話”音樂活動。鼓勵強化幼兒想和許多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等)打電話,親身體驗和許多朋友打電話的的快樂。該活動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使幼兒逐步熟悉一些社會交往的技能。

  說活動目標

  一、三大目標1、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能唱準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於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於表現的能力。

  三、活動難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於貧乏時期。

  說活動過程:

  環節一:透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寶寶和貝貝老師以神秘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欣賞《打電話》情節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此環節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

  (1)“願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透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運用示範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採用示範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由於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模仿學習是為後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此環節讓幼兒熟悉歌詞,為下一環節目標

  (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透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幼兒和寶寶、貝貝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此環節是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活動反思:在本次音樂活動中,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教授方法,讓孩子在初步學會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對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課堂氣氛比較好,也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有些方面還顯的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如果請大班二名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帶動活動氣氛將會更好。幼兒學習的興趣會更濃,更投入。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訓,注意自己的缺點,向好的老師學習,在教學上要有創新能力。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很喜歡玩體育遊戲,在體育遊戲中幼兒會感到自由、無拘無束,因此常常疏忽了遊戲中的規則意識。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我設計了《給兔媽媽送禮物》這一活動,利用有趣味的遊戲,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並設計了形象、生動的遊戲情景,在音樂中愉快的遊戲,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在逼真的遊戲中,我貫穿了一系列的遊戲規則,透過講解以及幼兒的示範,激發幼兒大膽參與並懂得遵守遊戲規則,體驗快樂,還要注意安全。在最後送禮物的時候,我還提醒幼兒給禮物分類,向兔媽媽說一句祝福的話,鞏固了幼兒平時所學的知識,也激起了幼兒關愛親友的情感。我還請班上的另一位老師和我一起以遊戲夥伴的身份加入進去,師生間能更好的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也更有利於活動的順利開展。在這個活動中既鍛鍊幼兒的四肢協調動作,激發幼兒勇敢嘗試活動的興趣,體驗體育遊戲的快樂。

  2、根據設計意圖,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練習兩腿間夾物行進跳,並學會躲閃,小心碰撞。

  2)體驗參與體育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完成任務的信心。

  此目標是根據綱要為指導,幼兒學習特點制定的,既體現了活動的重點,又體現了活動的難點,對發展幼兒四肢協調動作很有意義。

  3、本次活動的重點:

  練習雙腳併攏行進跳的能力,激發幼兒完成任務的信心。

  4、本次活動的難點:

  兩腿間夾住紙棒行進跳,給兔媽媽送禮物時要說一句祝福語。

  5、活動準備:

  A:每人一根彩色紙棒,小兔帽子。這是本次活動中的主角,讓幼兒戴上兔兔帽參與遊戲,進行情景表演,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彩棒是為了讓幼兒夾在兩腿間,培養規則意識。

  B:禮物卡若干,錄音機和磁帶。在遊戲中加入音樂,營造氣氛,激發幼兒完成任務的信心。

  二、說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老師先帶著幼兒聽音樂做兔子跳的動作進入活動場地,並跳一圈,這是對幼兒的熱身運動,讓他們的機體得以訓練,不至於在運動的過程中拉傷或者扭傷。

  2、遊戲活動 —— 給兔媽媽送禮物。老師先講解遊戲的方法,提出遊戲中應注意的規則:學會躲閃,小心互相碰撞。同時提醒幼兒送禮物時要向兔媽媽說一句祝福的話。然後請兩名幼兒做示範,激起幼兒的表現慾望。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老師隨時指導幼兒,和幼兒進行交流,引導幼兒注意安全,彌補幼兒在遊戲中的缺憾。在師幼的共同努力下,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

  3、放鬆活動 ——在提醒幼兒遊戲若干次後,根據幼兒的遊戲情況,調整難易程度,並提醒活動量過大的幼兒適當休息。在活動最後,組織幼兒迅速排好隊,聽音樂跳一個彩棒舞,仍然以角色遊戲的形式,和兔媽媽一起跳一個舞,共同慶祝兔媽媽的生日。同時,讓幼兒放鬆情緒,這也是動靜交替,整個活動考慮到幼兒的運動負荷,激緩結合。

  三、說設計亮點

  1、本次活動主要是以綱要為精神,幼兒的學習情況為主旨,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開展活動。如角色遊戲法在整個活動中就較為突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

  2、本次活動邀請了班上的老師一起參加,能讓幼兒有一個全新的體驗,幼兒的興趣會更濃,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會更高。

  《給兔媽媽送禮物》活動設計

  活動內容:小班身體鍛鍊 <<給兔媽媽送禮物>>

  活動準備:自制彩色紙棒每人一根、小兔頭飾、禮物卡若干、錄音機、磁帶。

  活動目標:

  1.練習兩腿間夾物行進跳,並學會躲閃,小心碰撞。

  2.體驗參與體育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完成任務的信心。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 師帶幼兒聽音樂雙腳齊跳進入活動場地。

  2. 音樂停,師出示彩色紙棒,分發彩棒,啟發幼兒說一說彩棒的玩法。(我們的彩棒還有個特殊的作用。)

  二、遊戲活動:給兔媽媽送禮物

  1. 師:今天,是兔媽媽的生日,兔媽媽正在家裡等著我們呢!

  兔寶寶們準備了好多禮物要送給她。送禮物的時候還要帶好自己的彩棒。

  2. 師介紹遊戲的玩法和規則

  師:我們每次只能拿一個禮物,彩棒夾在兩腿中間,跳到兔媽媽的家,還要向兔媽媽說一句話,然後看標記把禮物分類放在兔媽媽的筐裡,再返回來。如果彩棒掉了,要停下來,夾好彩棒繼續前進。

  3. 師請兩名大膽的幼兒示範遊戲。

  4. 師幼在音樂聲中共同遊戲。

  三、放鬆活動

  1. 師:兔寶寶們給兔媽媽送來好多禮物,兔媽媽說謝謝你們,她要和兔寶寶們一起跳舞,過一個快樂的生日呢!

  2. 師幼一起跳“彩棒舞”。

  四、師評價活動,活動結束。(幼兒:祝兔媽媽生日快樂!)

  ——此活動根據南師大教材自己設計

  《給兔媽媽送禮物》活動後反思

  《給兔媽媽送禮物》是一節小班體育遊戲,幼兒很喜歡這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能聽清老師的要求,並愉快、積極地參與。在老師設定的遊戲情景中,幼兒很快地理解了老師的意圖和遊戲的內容,與兩位老師扮演的角色進行互動遊戲,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幼兒能大膽的參與並向兔媽媽說祝福的話,共同祝賀兔媽媽的生日。整個活動從開始到高潮,幼兒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雖然很累,但是他們能夠努力完成任務。

  當然,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由於老師的失誤,只注重了活動的效果,而忽略了活動的結果,致使活動中的運動量過大,有些幼兒體力過支。同時,幼兒在遊戲中只顧著玩,而忘記了老師的囑咐,有些幼兒沒能向兔媽媽說祝福的話。

  今後,我會在各類活動中注意這些不足,努力使自己提高。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說教材內容就是透過分析所選活動主題的內容特點,指明它在整體或主題網路教學中的地位。所以教師首先必須說清楚此次活動的內容是什麼及為什麼要選擇這些內容。要說明教材選擇是從當時、當地幼兒群體的需要而準備的,如果在選材方面涉及到地域特色,甚至是幼兒園特色就要更加突出說明,以此來發展幼兒園的本園課程。活動內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動內容應包含教材,但不侷限於教材,幼兒園裡的說教材不單指說教材內容,還包括說幼兒的情況分析、說教學目標、說活動準備。

  說幼兒現狀簡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狀況,幼兒原有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情況、智力的發展情況;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兒的興趣,動機,行為習慣,意志等發展狀況。

  教育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既是教育活動設計的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的終點。說教育目標時要先說主題目標,再說本次活動目標,主要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綜合地表達出來,並能體現主題的教育要求,最後說確立此目標的依據。

  說活動準備,包括活動前的準備(家長工作、社群協調、環境創設、資料收集、幼兒園活動等),活動中的準備(即有關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等)。活動準備是為讓幼兒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幼兒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有效地傳遞資訊、指導幼兒的途徑,說教法主要說明在本次活動中將採用的教學方法和運用的教學手段,以及這樣做的原因,要著重說明自己其中獨創的做法,特別是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具體做法。

  說教法就是 教師要說明“怎樣教”、“為什麼要這樣教”的環節。

  活動用什麼教學形式及方法,是集體的、分組的還是個別進行的,更要說清為什麼用這種形式方法、教師如何指導、為什麼要這麼指導等。教學方法種類繁多,尺度也不同。

  (三)說學法

  說學法就是說明幼兒要“怎樣學”、“為什麼這樣學”的環節,教師要說出教給幼兒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幼兒哪些能力。

  (四)說活動過程

  說活動過程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它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 只有透過對活動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活動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性。說活動過程就是說明整個活動的流程,即各個活動環節的實施過程。

  如果教師設計的活動要進行延伸,教師也要說出怎樣延伸活動、延伸的作用、為什麼要延伸的依據。

  展示課件時還要簡述自己設計、製作的思路和過程。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2

  一、說活動設計

  1、《綱要》中要求小班幼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於生活。健康活動《橡皮膏小熊》正好符合這個要求。小班幼兒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探索興趣。然而,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又比較缺乏,此活動的進行,可以使孩子認識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加強身體鍛鍊,熱愛運動,學會自我保護。

  2、幼兒情況分析,此活動是小班上學期的第二個主題的活動,孩子都是九月剛入園的小班新生,他們從原來的生活,一下子融入到集體生活中,需要一個適應教育的過程。特別是自理能力方面,需要很好地引導加強。《橡皮膏小熊》這個故事既來源於幼兒的實際生活又很讓幼兒感興趣的健康活動,可以教會幼兒在參與集體活動中如何用小手保護自己,並鼓勵幼兒多參與運動。

  二、說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我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能透過故事瞭解小熊受傷的真正原因,知道在運動時要注意安全。

  (2)初步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會辨別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行為是危險的。

  (3)能夠愉快安全的參與遊戲活動

  三、說重、難點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動教育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確定為:引導幼兒透過故事瞭解小熊受傷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熱愛運動的小熊沒有用手保護自己。活動的難點為: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觀察自己的手還能做哪些事情

  四、說教法

  講述法:如何教幼兒在生活中,學會保護自我,我就採用幼兒最喜愛的小動物以及愛聽故事為切入口,透過幼兒認識的動物和教師講述故事,

  談話法:運用與幼兒的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圍繞小熊都做了些什麼運動,為什麼會貼滿橡皮膏,引發到如何保護自己等問題。

  模仿遊戲法:由於小班的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且好模仿,為了鞏固幼兒在活動中所瞭解的自我保護方法,因此在活動中我採用模仿遊戲,如:小熊怎樣做,它的鼻子上才不會貼上橡皮膏?幼答:用手接皮球,鼻子就不會被撞的又紅又腫了。幼兒在回答小熊時,自己也獲得經驗的鞏固。

  對錯辨別法:觀察照片內容,在教師的講解引導下能夠辨別照片中幼兒行為的對錯,豐富自己的安全知識。

  說學法

  情境法:根據幼兒經驗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弱等特點,我就透過簡短的動物名稱介紹,讓幼兒認識故事中的角色,而故事中的劇情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當小熊受傷流血孩子們會難過;見到小熊摔倒孩子們會緊張。

  遊戲法也貫穿於活動始終,請你告訴小熊應該怎麼做;

  談話法引領幼兒瞭解故事中的角色;

  經驗感知法的運用使幼兒透過現實與故事相結合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本流程:我採用遊戲引入----師生討論----探索感知----談話小結的教學流程,逐步深入,環環相扣,自然達成教育目標。

  五、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完成教學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幼兒平時在遊戲中危險動作和安全動作的照片、橡皮膏小熊、掛圖第4號、故事磁帶

  2幼兒已玩過拋接球,跑步,攀爬的遊戲,事先讓孩子們瞭解“接”“扶”“爬”的動作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為開始匯入部分:創設情境,介紹故事角色,激發幼兒聽故事的願望。

  (1)以進一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誘發孩子的活動興趣為出發點。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誰?

  (指著小熊)它的名字叫嘟嘟,大家都叫它小熊嘟嘟。

  (2)嘟嘟的臉上、頭上、身上有什麼?

  讓我們來聽聽故事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第二部分為基本部分:這裡為解決本活動的重難點,我採用了講述法,透過講述故事讓幼兒瞭解;接著我透過仔細看,嘟嘟哪些地方受傷了,他為什麼會受傷呢?看圖講述故事,瞭解貼橡皮膏的真正原因;透過幫一幫的能力所及,讓幼兒幫助他人,從而自己獲得經驗感知。

  (1)小熊嘟嘟哪些地方貼上了橡皮膏?

  (2)嘟嘟鼻子上怎麼會貼上橡皮膏的?

  (3)嘟嘟臉上怎麼會貼上橡皮膏的?

  (4)嘟嘟屁股上怎麼會貼上橡皮膏的?

  3、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師:小熊愛運動卻不會保護自己,受傷的小熊嘟嘟心裡很難過。請你們告訴小熊

  (1)小熊怎樣做,它的鼻子上才不會貼上橡皮膏?

  (2)小熊怎樣做,它的臉上才不會貼上橡皮膏?

  (3)小熊怎樣做,它的屁股上才不會貼上橡皮膏?

  教師開啟錄音:“小朋友謝謝你們幫助了我,我以後再也不做橡皮膏嘟嘟了。”

  4、看照片,找錯誤,鞏固經驗,讓幼兒的自我保護方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教師出示平時捕捉到孩子們在遊戲中有危險動作的照片,讓幼兒找出自己不對的地方,在討論中鞏固自我保護的正確方法。

  七、拓展延伸

  教師再次出示橡皮膏小熊,(以小熊的口吻):小朋友們,今天我學會了怎樣玩是安全的,你們記住了嗎?那我們去玩吧!

  (教師扮演小熊,帶領幼兒去戶外活動場進行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鞏固自我保護的經驗)

  附故事:橡皮膏小熊

  小熊有許多好朋友,它最喜歡和好朋友一起做遊戲了。

  第一天,小熊和小狐狸一起玩皮球。小狐狸把皮球拋給了小熊,小熊沒有用於去接,“咚”的一聲,皮球碰在了鼻子上。鼻子碰得又紅又腫,小熊“嗚”地哭了起來。小狐狸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膏藥就不痛了。”說著,小狐狸就在小熊的鼻子上貼上了橡皮膏。

  第二天,小熊和小花貓一起滑滑梯。小熊沒有扶好扶手,一下子從上面滑下來,“咚”的一聲,屁股撞在了地上,被撞得又紅又腫。小熊“嗚”地哭了起來。小花貓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膏藥就不痛了。”說著,小花貓就在小熊的屁股上貼上了橡皮膏。

  第三天,小熊和小猴子一起爬攀登架。小熊沒有抓緊攀登架,摔了下來,“咚”的一聲,膝蓋撞在了地上,撞得義紅又腫。小熊又“嗚”地哭了起來。小猴子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膏藥就不痛了。”說著,小猴子就在小熊的膝蓋上貼上了橡皮膏。

  小熊的鼻子上、屁股上、膝蓋上都貼上了膏藥,小夥伴們都說:“哎呀,小熊變成‘橡皮膏小熊了。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下午好!

  一、設計意圖:

  曾聽到我班一位家長憂慮的說:“怎麼得了,現在壞人真猖狂,到處拐賣孩子。我家小孩小,不可能天天陪伴著呀。”家長的話引起了我的思索。是啊,幼兒年齡小,無辨別是非好壞能力,無防範意識,很容易上當。針對這個事實,我決定培養幼兒初淺的自我保護能力,於是,生成了此次故事活動。為什麼要選擇《小兔乖乖》這個故事呢?因為它淺顯的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易於幼兒接受和理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活動目標:

  《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的目標是:“要創造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幼兒要注意傾聽同伴講話,並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培養目標①在聽聽、看看、議議、講講中熟悉、理解故事內容。②學習聽同伴講話,並大膽地回答問題。③初步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滲透目標:引導幼兒提高警惕,不上當。

  三、活動準備:

  生成課程的教育觀指出:“調動幼兒積極性,要創設一個輕鬆,能使幼兒接納的良好環境。”為此,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投影儀、課件、禮物

  四、教法與學法:

  生成課程要求教師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孩子是探索者、知識的建構者。以前我們談到“自主探索”,總是下意識地與操作性強的科學活動聯絡在一起。其實我認為,思維上的探索比行動更可貴、更重要。本次活動中,我著重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思維,並嘗試引入教研活動中的一些理念與方法,即“以人為本”。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適當啟發提問,幫助幼兒理清想出的辦法;活動後,在幼兒園選擇活動區進行表演,在家與父母進行談話交流等延伸活動。

  五、活動程式:

  開始部分:觀察、激發興趣—讓幼兒觀看畫面。透過觀看畫面使他們對故事有個初淺認識,瞭解故事中有哪些動物。

  基本部分:

  1、啟發提問—①教師講述故事。透過教師形象生動地講述,讓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記住主要情節,理解內容。

  ②完整欣賞。透過課件讓幼兒進行欣賞,學習簡單的模仿說話,加深印象,發展美感。

  2、經驗交流—參與式討論。①如果你是聰明的小兔子,還會想出其他什麼辦法趕走壞蛋。②當你一個人在家有壞人來時你會怎麼辦?

  結束部分:分享—我們為小兔子想了這麼多好辦法,他給我們送了好吃的點心,我們到外面邊曬太陽邊分享點心好嗎?帶孩子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六、延伸活動:

  《綱要》指出: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因此,延伸活動①孩子在幼兒園表演區進行表演。②在家知道父母的電話號碼。③成人教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防範意識。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思考,有不足之處,敬請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

  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的故事名字是《小兔乖乖》,幼兒聽到這個故事名字就比較的興奮,以至於有些幼兒在聽到故事名字後就在位置上做小白兔蹦蹦跳跳了,由於小班幼兒語言表達是初步階段,當我把兔媽媽的三個寶寶的名字說完後,我就讓幼兒告訴我三個兔寶寶的名字,大多幼兒只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兔寶寶的名字。透過幼兒你說一句她說一句,幼兒能記住兔寶寶的名字了。然後我繼續講故事,當講到兔媽媽出去採蘿蔔的時候,我問班上的寶寶兔媽媽對兔寶寶說了什麼,幼兒能用簡單的幾個字句說一說兔媽媽的話,透過老師的引領和補充,幼兒的語句稍微完整。但幼兒最感興趣的部分還是大灰狼來了,學兔媽媽唱歌的部分,“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由於前面兔媽媽唱過,孩子們這時候已經會唱了,都大聲的跟著興奮的唱了起來。當我問能不能開門時,孩子們都說:“不能!”“開了門會怎樣?”孩子們都說:“會被大灰狼吃掉。”有些幼兒把自己當成了兔寶寶,縮著身子,做出害怕樣來。當講到三個兔寶寶齊心協力打走大灰狼時,寶寶們高興的拍起了手。然後我讓幼兒跟著錄音機完整的欣賞了一遍故事。再出示頭飾進行表演,雖然幼兒表演的時候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比較多,但幼兒們表演的都比較興奮。最後我教育寶寶們在家時不能隨便給不認識的人開門,讓幼兒有了點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教育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教育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教育活動目標:

  主題教育活動目標:幼兒透過本主題教育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並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教育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本次教育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教育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說話、正確發音並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教育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教育活動是一個綜合教育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教育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於理解故事中的詞彙:輕、響、快、慢,並能用自然音說話、唱歌。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透過模仿叫聲、創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遊戲的多次重複性,使幼兒反覆感受、反覆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二)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教育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遊戲法三個方法為主。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教育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1、直觀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範法。

  透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教育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範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透過示範,不僅要求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髮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幼兒正確發音又是小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教育活動,而表演遊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定的內容進行遊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教育活動準備:教育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教育活動目標服務的, 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教育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教育活動性 ,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教育活動前的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蒐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教育活動中的準備:

  1、故事《唱歌比賽》課件;小動物聲音課件。

  2、故事角色中小動物頭飾。

  3、幼兒分組呈半圓形分佈坐。

  (三)說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教育活動中透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表現。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透過傾聽這一途徑。根據綱要中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使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在開始部分著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有什麼聲音 "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欣賞故事中藉助於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解說,以及我聲情並茂的重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透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多感官參與的教育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遊戲體驗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表演遊戲的方法,透過遊戲教育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鬆感與成就感。在遊戲中,幼兒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四)說教育活動過程:

  1、聽辨聲音,模仿動作。在開始的部分播放聲音課件,讓孩子們傾聽辨別:“你都聽到了誰的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各種聲音,有意識地讓幼兒模仿所聽到的小動物的動作,給幼兒一個創造性地表達、表現的機會。透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著自己的理解,為突破重點做了鋪墊。

  2、欣賞故事,瞭解內容。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強化“小雞唱得太輕了,小鴨唱得太響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兒對難點有一定的認識。根據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特點,我的提問指向明確,幼兒易於表現,如:“小雞唱得怎麼樣?他是怎樣輕輕唱歌的?怎樣唱才好聽?”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複習鞏固。《綱要》指出:“老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教育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老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小班幼兒基本上是以模仿性遊戲為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啟發下才能展開遊戲。在表演時,我也加入到遊戲中,既擔任著 “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遊戲中,我不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 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4、總結評價,適時教育。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對每個(組)幼兒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及時肯定、表揚其表現,並且教育幼兒懂得:說話、唱歌聲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最好聽的聲音。

  此教育活動內容體現了根基性、直接興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教育活動性、整體性與發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相互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原理,始終以動靜融合的形式展開:傾聽聲音(靜)——模仿聲音動作(動)——欣賞故事(靜)——表演遊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於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五)課件製作:

  根據故事內容及幼兒年齡特點,我用Flash軟體製作出多媒體課件,其畫面色彩鮮豔,動物形象生動、可愛、充滿童趣,配樂明快、解說清晰,極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15

  本主題是圍繞大馬路展開的,讓幼兒在熟悉的活動中進行各項活動,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的事物,培養幼兒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我選擇這節課的目的在於更好的豐富幼兒的社會科學中的基礎知識,鍛鍊孩子的聽力及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讓孩子認識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灑水車等特種車,並知道它們的用途,記住110、119、120三個特殊的號碼。

  在活動前,首先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在接送孩子的途中,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各種各樣的車,並著重觀察一下特種車,激起孩子探索的慾望,師生共同準備各種玩具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的圖片或模型,讓幼兒更形象更直觀的接觸所學內容。教師準備節奏歡快的背景音樂、馬路上各種車輛的聲音,特種車的警笛聲的錄音,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的頭飾若干。

  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結構特點,結合小班幼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認知能力,為了更大的擴充套件幼兒的知識範圍,我對本課做了如下設計:

  首先,教師帶領幼兒做“開火車”的小遊戲,很多幼兒在遊戲中會發出火車鳴笛等一些類似的聲音,藉此,教師趁機播放馬路上各種各樣特種車的警笛聲的錄音,並做出緊張的表情和表示這些車用途的肢體語言,音樂停遊戲結束後,將幼兒帶至散落放滿各種各樣玩具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圖片及模型的教學區,讓幼兒指認剛才在音樂中都聽到了哪些車在唱歌?著重引導孩子觀察特種車,教師在孩子身邊模仿其動作,使孩子對警車、消防車、救護車等特種車從聲音到外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然後出示掛圖或模型,將幼兒注意力集中到所學內容上來,可以透過對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在哪裡見過他們?它們怎樣唱歌?唱歌時會告訴我們什麼?為什麼它們要在馬路上唱歌?在這裡要告訴幼兒,只有警車、消防車、救護車才能在馬路上唱歌,因為警車是警察叔叔抓壞人用的,如果車開慢了,追不上壞人,壞人跑了就會做壞事的;消防車是用來救火的,如果消防車開慢了,火越燒越大,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而救護車是用來搶救病人的,更不能開慢了,所以警車、消防車、救護車都有非常重大的任務,它們唱歌是為了告訴大家:我有任務,很緊急,快讓開,請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在孩子較清晰的理解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可深入引導幼兒:什麼情況下這些車輛會在馬路上出現呢?又是誰透過什麼樣的方式給他們這麼重大的任務呢?出示110、119、120電話號碼,讓幼兒知道110是警車電話,119是火警電話,120是救護車電話,同時要告訴幼兒這些電話不能隨便打。

  活動延伸:透過遊戲《會唱歌的車》,讓幼兒每人戴一個頭飾扮各種特種車,教師結合課件或圖片講述某種車去完成一件事,扮演特種車的幼兒就模仿叫聲去執行任務。如:教師說:“兔子家失火了,請速救火。”由扮演小兔子的幼兒拿起火警電話119的圖片,扮119的幼兒就模仿發出消防車的警笛聲救火,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各種特種車與執行的任務一定要一致。

  生活活動:在日常散步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馬路上的設施、車輛及人們的活動,引導幼兒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身安全。

  環境創設:在美工區張貼汽車圖片展覽及汽車模型展覽區。110、119、120等特種車掛圖及撥打的電話號碼標誌。

  家長參與:請家長隨機的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使幼兒具有初步的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於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