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2021食品安全演講稿(精選6篇)

食品安全演講稿

2021食品安全演講稿(精選6篇)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當下社會,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食品安全演講稿(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食品安全演講稿1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下午好!

  按照局領導的安排,讓我來講食品安全法,壓力很大,因為在坐的有許多同仁已參加過省、市局組織的《食品安全法》培訓。

  只能說我是與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部法律、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個人的觀點,如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今年的2月28日,歷時三年跨越兩屆全國人大,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終於出臺,今年6月1日起施行,屆時食品衛生法同時廢止。

  7月20日國務院又公佈了《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7月3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佈了《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

  2004年曝出阜陽“大頭娃娃”劣質奶粉事件,成為“修法”的直接動因.隨後,“蘇丹紅”事件、PVC保鮮膜致癌事件、含孔雀石綠水產品、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食品包裝袋苯超標、福壽螺事件、豬肉瘦肉精超標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頻發。

  2007年底,國務院法制辦會同有關部門對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並根據修訂內容,將“食品衛生法修訂草案”名稱改為“食品安全法草案”,由此這一概念首次正式浮出水面。

  《食品安全法》的出臺,是我國食品產業的一件大事,彰顯了國家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的決心和信心,標誌著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入了新階段。

  工商機關作為《食品安全法》明確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只有準確把握法律賦予的監管職能,深入研究具體法條,在具體工作中才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才能做到準確適用法律,嚴格依法行政。

  《食品安全法》共10章104條,我今天的講解主要以《食品安全法》為主線,並結合《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與我們有聯絡的,我將詳細講解,沒有聯絡的,一帶而過。

  下個月,市局將組織“紅盾”杯法律知識競賽,這部法律是考試內容之一,佔的分值會很大,所以在講解過程中,我認為容易考到的地方將重點予以提示。

  食品安全演講稿2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x班的xxx同學,很高興能夠再次演講。

  在衛生安全教育周的國旗下講話中,我想和大家談吃。

  中國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能將吃文化表現得這樣淋漓盡致的國家。中國人愛吃、能吃,會吃,懂吃。可是作為新新的中國人,你懂吃嗎?

  既然講到吃,就不擴音到廚師。廚師說:“主料新鮮,配料和佐料放得得當,就能出一盤好菜。”好菜,顧名思義是味道鮮美的菜,然而其中還有一層更根本的意思,那就是衛生的菜。你想想,“好菜”是人們品出來的,評出來的,如果你知道,這才吃了會鬧肚,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你還會吃嗎?我反正是不會的。因此衛生乃“食”之本。

  食品衛生隱患有很多,但我想對於我們而言,危害最大的莫過於校門外板車上的食品了。但它的危害程度每一位同學的很清楚,也就不需要我再講了,它們的誘惑力卻不容忽視,以至於從我們看見它的那一刻起,就被他調走了所有的注意力,根本不可能分心去思考其衛生是否合格。買回來後,也許有的同學意識到了,但礙於它是花了錢買來的,不吃覺得對不住它,結果肚子職能成了這些垃圾的最終歸宿。可你們想過沒有,校外小販的這些食品為什麼這麼誘人呢?為什麼有的同學的媽媽廚藝極高,卻也做不出這麼好吃的東西呢?為什麼吃多了頂級酒店也覺得無味呢?

  而這些小攤上的東西卻百吃不厭呢?它到底有什麼魅力呢?唯一的解釋是這些食品中加了x些調味品,其實你喜歡只吃的是這種調味品而已。但為什麼別的食物中不加這些調味品呢?這還用我回答嗎?當然是這種調味品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危害。僅今年暑假,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就接診了3位青少年舌癌患者。他們都是因為長期吃重炸油炸成的油炸食品而患病的。誰也不知道他們的癌症會不會以後復發,他們會不會因此而死去……足可見,小攤上的食品對我們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但如果你將這些食品和死亡聯絡在一起,那麼我相信你對死亡的恐懼一定能剋制這些食品對你的誘惑。

  在此還特別要提醒各位同學,對校外板車上的食品切不可有僅吃一次,下不為例的態度。吃這些“美味”如同吸毒一樣,吃一回想兩回,會越陷越深。如果你覺得自己有很強的意志力和克服能力足以對付第二次慾望,那麼它早在第一次之前就該發揮出來了。惡性腫瘤不是因為一天吃零垃圾食品就會長出來的,也不會因為一天不吃就不會長出來的,它是一個毒素積累的過程,到一定量,就長出來了。所以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必須時時對小攤上的食品保持高度警惕。況且要想有一個好成績,好未來,身體是本錢。在這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時代同學們可不要因為貪吃而以自己健康的身體來作為交換。吃的安全就講到這裡。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得注意安全,讓我們起記住:安全警鐘長鳴,安全伴我同行。

  食品安全演講稿3

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關注食品安全,保障身體健康》。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關注健康和食品安全,特別是“三鹿”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為我們關注食品安全敲響了警鐘。

  “食品安全”已成為關係國家健康、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市場繁榮的重要因素。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學習和理解相關的食品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抵制劣質食品的誘惑,是必要和可行的。

  但我們經常看到在校園周圍的雜貨店,餐館甚至流動攤位,一些學生在購買和消費廉價的食品。那麼,你明白這些看似誘人又便宜的食物背後的危險嗎?

  據衛生監督部門的技術人員介紹,由於學生的零花錢是相對有限,因此這些經理絕大多數是“便宜廉價走出去”為原則,買一些“三無”產品,大多數食物色素、糖精是主要原料。我建議學生們:

  1、樹立食品安全觀念,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購買食品時,應選擇正規的大型商場和超市,選購食品應儘量選擇一些知名品牌。

  同時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裝有沒有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了保質期。

  假如在小鋪買食品一定要重視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注重包裝袋有無破損,外包裝有被篡改的痕跡。無生產許可證,qs標誌食品不得買賣。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吃流動攤點的零食,自覺抵制吃零食、低質量食品的誘惑,儘量到學校食堂就餐。

  3、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片面,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準備好你自己的杯子,多喝白開水。事實上,開水是最好的飲料,有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青少年學生的健康。

  老師、同學們,食品安全不是小事,“從嘴裡”預防。現在已經進入了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各種細菌正在悄然繁殖並迅速傳播。

  讓我們有意識的行動,注意食品安全,高度重視“問題食品”,它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和青少年成長,遠離“問題食品”,“不合格的食物”,繼續提高我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構建平安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而不懈努力!

  食品安全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金秋時節,我們齊聚在市二十六中舉行“食品安全進校園”贈書儀式,這對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安全教育,宣傳普及食品衛生安全知識,提高學生食品安全意識,營造良好的校園食品消費環境具有積極而深遠意義。

  食品安全,關係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著社會和諧穩定。學校是人群高密度集中的重要區域,學校食堂及周邊飲食攤點的食品衛生安全,對師生的身體健康和校園的平安和諧影響巨大;學校也是廣大青少年學生接受知識教育、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特殊場所,食品安全知識傳播的快慢,食品衛生環境整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發展。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教育形成,也反過來促進家庭飲食生活行為模式的轉變。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宣傳教育,是黨和國家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具體體現,更是保障青少年身體健康、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各級領導表示衷心感謝!

  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就是要充分發揮學校作為食品安全宣傳的主戰場作用,透過廣泛宣傳,大手牽小手、小手拉大手,共同形成校園、學生、家庭、社會多元化的食品安全構架體系,以此提升食品安全綜合防範的素質和能力。藉此機會,我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開展此項活動提幾點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做好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事關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事關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與合格人才的培養,事關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來不得半點鬆懈和麻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要充分認識做好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開創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二、落實責任,完善機制,努力提高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切實承擔起教育管理和保護學生的職責,時刻把保護學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工作的重點上來。從愛護學生健康、保護學生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以安全促教育,認真開展本次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真正形成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的工作執行機制。要定期開展食品安全主題教育,努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把學生食品安全管理監督工作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加強宣傳,強化監督,努力營造食品安全大環境。

  各級各類學校要結合本次活動內容,透過上好專題課、出好專欄、開展知識競賽等活動,號召同學們認真學習食品安全知識,養成良好食品衛生安全習慣;倡導同學們拒絕“垃圾食品”,不購買、不食用不安全、不衛生的食品,自覺抵制假冒偽劣食品和“三無”食品;從我做起,小手牽大手,來推動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形成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食品安全教育進校園,是建立“平安校園”、構建“和諧教育”、“和諧社會”的需要,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紮實工作,開拓進取,使我市學校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最後預祝本次活動順利圓滿。

  謝謝大家!

  食品安全演講稿5

各位同學:

  大家好!

  在饑荒的年代裡,我們擔心的是缺少食物,而現在,我們擔心的是食品安全。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本。”這句話,深刻道出了食品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食品的安全也會直接影響到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各式各樣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目前全球暴發的金融危機一樣,席捲神州大地,給人們的生命和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更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還記得有一次,我父親去外面吃宵夜。他對我說,味道很不錯,但晚上,肚子卻隱隱作痛,大吐不止,去醫院的途中,還是蒼白著臉的,去到醫院,醫生說是急性腸胃炎。我父親就在病床上,打了三天的點滴,我母親舉報了他們。我在想,是不是吃了臊水油呢?在學校吃早餐時,我也偶爾會吃到膠紙袋裡裝著的有灰塵的麵包。

  記得還有一次,我買了一盒近一百元的巧克力送給我的朋友,我朋友發現它有點軟,便當場拆開包裝,發現巧克力已經發黴了,表面透露出了骯髒的綠色,可生產日期還是正常的,我不好意思地看了他一下,打趣地說:“我本想買盒巧克力送給你的,卻不小心買到了‘綠色食品’”。這時,我才明白為什麼母親把“冬蟲夏草”保健品扔掉;父親總買外國牌子的食品。

  食品安全,你我他。在我們的周圍食品安全問題確實存在著。為了金錢名利,他們不擇手段,造假可以說是數一數二,導致我們吃不安心,“中國製造”已成為大家口中的形容詞。他們給中國,這個泱泱大國,蒙上骯髒的面紗。

  體膚毛髮,授之父母,這道理人人都知道。畢淑敏曾經說過:“對於我們的父母,我們永遠是不可重複的孤本。無論他們有多少兒女,我們都是獨特的一個。假如我不存在了,他們就空留一份慈愛,在風中蛛絲般飄蕩。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不重要嗎?”

  我們的生命很重要,他人的'生命也很重要,他人也有親人與朋友。

  捂心自問,將心比心:你還會不斷製造一些連自己都不敢吃的食品嗎?你這樣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你心中流動的還是熱血嗎?滿身銅臭可以取代你高尚的靈魂嗎?……那麼就請你卸下你的假面具,大家坦誠相待,無意義的活著,是多麼的可笑。

  我認為,應在法律上,加強對食品造假商的刑罰,不要實行免檢制度,還要隨機調查飯店、旅館、大排檔、學校等,食品的質量;食品企業應檢查食品的質量,把健康留給消費者,展現出自己純樸的一面;消費者於舉報有害食品。

  食品安全是大家的所需,亦是大家的責任。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為了更多母親的微笑,為了更多孩子的笑聲,為了更加陽光燦爛的明天,讓我們攜起手來,食品安全,你我他,讓政府部門、食品企業、消費者共同努力,打造安全、衛生、有質量的生活。

  食品安全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同志們,大家上(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食品安全———就在你我身邊(請你我都來關注食品安全)

  在這人海如潮、紅塵滾滾的現實社會中,請問您最需要什麼?是金錢,還是功名利祿?如果讓我來回答,我就說:我最需要的是健康!

  中國有句話,“民以食為天”,充分說明了食品的重要性,食品是人生存的首要物質前提,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每個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離不開食品。而食品質量則是關係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關鍵,因此,食品安全事關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它的意義在於社會公共利益的維護和秩序的穩定;在於千家萬戶的幸福與歡樂;更在於人的生命安危!

  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接連發生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饅頭”等事件,撥動著所有消費者敏感的神經,食品安全問題也引起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每次看到相關的電視新聞或是網路影片都會使我迷茫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自己該吃什麼。賣饅頭的不吃饅頭、賣涼皮的不吃涼皮,反正只要是自己做的東西都不吃,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參與了整個製作過程,而我們呢?不要多想,就抱著一顆眼不見心不煩的心去。

  吃東西就行了,如果想的多了,就沒得吃了。是啊,“究竟,我們還能吃什麼?還敢吃什麼”,雖然市場上食品琳琅滿目極為豐富,但由於食品安全問題的不容樂觀,讓人不敢吃,望而怯步,吃葷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不知吃啥好,心中無數。

  同樣的問題,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位局長在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時是這樣回答的,局長回答說:“我也是一名消費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對我吃的東西也不是很放心。”作為主管全國食品安全綜合監管職能的最高行政長官對自己吃的東西不放心,這多少有點諷刺味道,難怪網民評論:“連局長都不放心,我們老百姓怎麼辦?”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食品安全的問題已到亟需下大決心,用大措施,憑鐵手段,到徹底解決的時候了。

  食品安全與否由什麼決定,決定食品質量的關鍵因素既不是技術,也不是管理和裝置,關鍵在人,關鍵在於食品生產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和道德水準。因此說,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可是就有一些人唯利是圖,為了一己私利而坑害大家的身體,我想這不僅僅是缺乏道德問題,要問問自己的心,製造劣質、假冒及有害的食品讓你的同胞食用,難道你的良心不會受到譴責嗎。明知道自己生產出來的食品存在不安全元素,自己都不願意吃卻冷漠無情地推向市場兜售,全然不顧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在這些商家眼裡,每一個消費者都只是一個存錢罐,為了從裡面取出錢,砸碎又何妨。這些人是何等的冷漠,何等的麻木不仁,何等的喪盡天良,這些人怎麼能生產出合格的食品,怎麼能做出負責任的事。也許,他們認為,不吃自己生產的食品,就不會損害自己的健康。但作為一個社會人,身處社會這個巨大的互動系統,他們是x種食品的生產者,其實也是其他食品的消費者。即使僥倖躲過了自己生產的問題食品,但難免不會遇上“其它”的問題食品。可以打死都不吃自己生產的染色饅頭,

  可他們得吃別人生產的“回爐麵包”、毒蔬菜,他又怎能判斷別人的麵包和蔬菜,不像自己生產饅頭那樣生產出來的?判斷自己不是受害者,這是互相傷害的惡性迴圈,這是將每個人都深卷於其中的大網,商業道德淪喪之下,沒人能真正以局外人的優越感置之度外,每個人都會是受害者。加點類似慶幸的是,地溝油的製造者已經落網,之類的呵呵,

  在投資主體逐漸多樣,生產方式日益靈活,食品貿易不斷繁榮,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在深化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透過教育扶持、打擊、監管等多種手段,倡導營造誠信、公平、負責任的食品安全生產氛圍,顯得尤為重要。

  我認為要想食品質量、安全形勢實現根本好轉,一是要有賴於政府部門的有效監管,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目前,涉及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法規數量多達幾十部,如《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不過,由於各種新品種食品的出現,使得食品安全標準始終處於完善過程中,因此,需要相關的部門不斷的深入調查,及時制定和修訂相關的標準,從而建立更加完善的食品標準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加點各部門監管比如工商怎麼做的之類的)二是,還要靠國民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靠廣大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的提高,靠廣大消費者食品安全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廣大群眾是食品的最終消費者,是優質食品的受益者,也是劣質食品的受害者。人人都是消費者,個個不是局外人,從這個意義上說,維護身體健康也要靠我們自己。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應該擦亮雙眼,把好“入口”。比如購買食品的時候,應該儘量選擇正規商場和市場的產品,不要貪小便宜、圖方便、隨大流等,要養成不隨意在街頭小攤上購買食品的習慣,以免損傷身體或者上當受騙,;要選購知名品牌或比較規範企業的品牌食品,尤其對有綠色食品標誌的要作為首選;選購食品、飲料時,不能一味貪色貪味,如過白的麵粉、饅頭、麵條等,有可能使用了過量的增白劑,應謹慎選購;蔬菜最好挑選帶皮和包心的。對有葉蔬菜,則要一洗、二泡、三燙,只要經過處理,一般可去掉80%以上的殘留農藥。

  我們要摒棄貪便宜、圖省錢其琛等不合理的消費習慣,養成購買食品看廠家、看日期、查包裝的科學消費習慣;要學會辨識優劣食品的本領,不斷提高鑑別水平和自我保護能力;還要放棄老好人思想,增強維權意識,積極為有關部門提供線索,並主動協助監管部門的工作。形成人人遠離不潔食品,個個打擊偽劣食品的良好食品消費環境。

  食品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關係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健康和生命對於任何人和任何家庭來說都是最為寶貴的財富,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個人的健康,為了更加陽光燦爛的明天,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關心飲食質量,關注食品安全,讓食品企業、政府部門、消費者共同努力,打造安全、衛生、有質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