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精品】世界讀書日演講稿4篇

世界讀書日演講稿

【精品】世界讀書日演講稿4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世界讀書日演講稿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世界讀書日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閱讀成為習慣,讓書香飄滿校園》

  草長鳶飛四月天,大地春濃煥新顏。時光悄悄,轉眼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我們走進了明媚的四月。四月,是夢幻般的季節,和風在大地穿梭,新芽用它的綠意,展示著生命的氣象。百花齊放,生機盎然的校園裡迴盪著我們的歡聲笑語。 但,在這美麗和諧的景色中你讀書了嗎?

  我國自古有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的感人故事。這些讀書故事表現了古人對讀書的渴望和對知識的嚮往。我國著名文學大師魯迅、郭沫若、茅盾和老舍先生,都是學貫中西、博古通今。能達到如此境界,與他們在學生時代大量閱讀各種文學名著是分不開的。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讀書、求知的黃金階段。就更應該用科學的方式讀書,對此,我提出以下建議:1.精讀課堂上的書,尤其是語文課本,仔細品味文章中的妙詞佳句,認真揣摩文章蘊含的道理,感悟文章表達的感情。2.泛讀課外書。從文學類到科技類,從中國名著到外國名著,從漢語文章到英語文章……只要有書的地方,就要有我們的身影。

  英國文學家培根曾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同學們,你們制定好自己的讀書計劃了嗎?今天,你讀書了嗎?讀書,需要時間。時間在哪裡?它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雙手裡。你一鬆手,它就從指間溜走了。因此,讀書需要只爭朝夕。一早到校,可以讀書;午間休息,可以讀書;睡覺之前,可以讀書。

  只爭朝夕,就是在你茫然的時候,可以選擇讀書;只爭朝夕,就是在你沮喪的時候,可以選擇讀書;只爭朝夕,就是在你懶散的時候,可以選擇讀書;只爭朝夕,在你還擁有夢想的時候,趕緊讀書,選擇讀書,就選擇了勤勉和奮鬥,也就選擇了希望與收穫。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未來,行動起來吧!到書本的海洋中去盡情的遨遊吧!去分享讀書的樂趣,感受閱讀的幸福,體味生活的真諦。讓閱讀成為習慣,讓書香飄滿校園的時候,必須好好地活著。閱無盡,讀無垠。

世界讀書日演講稿 篇2

  如果說一本好書是一個朋友,那《妖精的小孩》這本書就是我的良師益友。這本書講述的是11歲的小主人公薩思琪的故事。她跟周圍的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有時她就像個天才,從未見過風笛卻抓起來就會吹;有時她讓人不安,一雙眼睛變幻不定,高興的時候是菸灰色的,惡作劇時就變成了丁香紫。薩思琪因為太過奇特而被許多人排擠,村裡發生不好的事總被歸咎為薩思琪的錯,並說她是怪物。薩思琪沒有自卑、傷心,而是與他們和平相處。

  由這本書我想到了我自己。記得去年我和幾個小夥伴去北京參加“金荷花獎”中國少兒舞蹈大賽。我們跳的是一支表現藏族小朋友勇敢、頑強的舞蹈。比賽前,舞蹈隊的老師們帶著我們進行了艱苦的訓練,其中有一個動作老師要求我定定地站在舞臺中央,眼睛目視著前方,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覺得此時應圍著舞臺中央來幾個藏族舞蹈中著名的高抬腿向後轉還更能表現藏族小孩解決困難後那種歡快的心情。於是,為了做好這個動作,每次訓練完小夥伴們都回家了,我就默默地在舞蹈室練,一次又一次,汗水早已溼透了我的練功服,但為了達到我想要的效果,我仍在練,沒想到不是在第一個轉身腿沒抬到預期的效果,就是第二個轉身來不及做,在去比賽的前一天,在又一次摔倒在了地上後,我終於趴在舞蹈室的教室裡嚎啕大哭了起來。

  回到家迎上媽媽那期盼的眼神,我的內心一下子崩潰了,我把舞蹈鞋狠狠地砸在了地上,邊哭邊嚷:“我再也不學舞蹈了,我再也不想跳這支舞了……”在淚眼朦朧中,這時我突然看到了擺在我床頭書桌上的《妖精的小孩》這本書,封面上的薩思琪吹著短笛,目光堅毅地望著前方。這時我想到她堅持自我,遇到困難,不退縮,勇敢地面對,讓困難和挫折迎刃而解,我馬上從地上撿起了舞蹈鞋,重新穿在自己的腳上,在家裡的客廳裡一遍又一遍地高抬腿旋轉了起來……比賽結束了,我們的舞蹈獲得了金獎,評委還特別說道:“前排右三的小女孩幾個高抬腿後轉的動作很到位,把藏族小孩此時愉悅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那不就是我嗎?此時我的心裡比喝了蜜都甜。

  薩思琪的經歷讓我知道了做真實自我的重要性。就像每一片葉子都有它獨特的形狀,每一朵花兒都有它獨特的香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相信自己,每一次蛻變都會帶你走進人生的新領域、新境界,使你獲得新的感受、新的驚喜。相信自己,做那個獨特又真實的你!

世界讀書日演講稿 篇3

書,是一個人的思想穿上語言的外衣,棲居在紙做的房子裡。閱讀可以帶給我們歡樂,閱讀可以使人間充滿關愛,閱讀可以幫我們找回自尊,閱讀可以使我們充滿自信。閱讀可以使你擁有整個世界。人生不能不讀書,不讀書的人生不能叫做完美人生。閱讀是幸福、快樂、精彩、高尚的人生。

  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明辨是非,行為舉止文明得體。世界著名文學家高爾基就曾藉著月光讀書,在樓頂讀書,在老闆的皮鞭下讀書。對讀書的痴迷,終於把他造就為世界文學巨匠。正如高爾基自己所說:“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

  讀一本好書,能使人飛到一個絢麗神奇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可以和李白一起望廬山瀑布,和巴金一起觀海上日出,和冰心一起感悟人生……與書為友的過程,優雅而美麗。靜靜的,一個人坐在小書房裡,捧一本散發墨香的好書,細細地品讀。窗外,淡淡的月光親吻大地,夜空中繁星點點。在這樣溫柔的夜晚,沉浸於書中,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啊!

  老師們,同學們,讀書就是和高尚的'人“對話”,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旅行”。世界讀書日也是我校校園文化讀書活動——“師生同讀一本書”活動的開始,前一段日子,我們每個班、每個年級都已訂下本學期的必讀內容與書目。接下來,我們將開展一次作家進校園活動、一場攝影展、一次徵文比賽、詩詞美文大家誦比賽,好書推薦海報賽,書香班級的評選等系列活動。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展現風采!

  在此,特向全校同學發出以下三點倡議:

  一、愛讀書。將讀書變成一種伴隨終身的良好習慣。建議同學們在床頭上、書包裡、爸爸的車上放2—3本你喜愛的課外書籍,隨時拿來閱讀。讓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

  二、會讀書。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建議同學們讀了一篇文章後靜靜地思考十分鐘以上,提出三個以上的問題。

  三、讀好書。有選擇地讀書。希望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選擇你所喜愛的書籍,選擇經典名著來閱讀。建議同學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與你的父母家長一起開始閱讀。

  “世界讀書日”雖然只有一天,但只要全校師生積極行動起來,讓自己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就能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變成是讀書日。“今天翻動書籍的手,就是未來推動世界的手。”願我們浮橋中心小學的每一個師生都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享受讀書帶來的進步和樂趣!

世界讀書日演講稿 篇4

  愛情是什麼?千百年來沒有人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孔慶東說這是天問,誰也說不清楚。愛情也許只能去體會——用心、用真去慢慢的體會。什麼是愛情?只要真正愛過的人才會知道?

  這是一個物質的時代,人們喜歡的是慾望與刺激,崇尚的是效率與速度,甚至包括愛情也這樣。兩個人閃電的相愛,然後心平氣和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分開,就像一場遊戲,遊戲結束了,大家好聚好散。散了以後,又是一場新的遊戲。與這些相比,我其實很懷念古時候,男女之間鴻雁寄書、魚傳尺素的年代,兩個人用最單純、最簡單而且浪漫的方式——文字交流——相愛。我一向以為當人在面對雪白的紙張的時候,一定會少了一些偽裝,多了一些真誠。前幾年還能看見有人寫情書,異地兩個人互相傾訴如絲如潮的惦念。現在新的通訊工具越來越普及了,寫情書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餘傑在《香草山》裡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書信傳情的愛情故事,沒有猜忌,沒有波瀾,童話一般的故事。兩顆孤獨的心透過文字,相知,相愛。

  “我想,在這片已經不在蔚藍,不再純潔的天空下,如果還有一雙眼睛與我一同哭泣,那麼生活就值得我為之受苦吧。”——寧萱的信

  那個男子不會為這嚴重真誠的話語而感動呢?南方一顆孤獨的心在呼喚,北方另一顆孤獨的心在向她靠近。

  我想對每個喜歡寫字的人來說,別人能讀懂自己的文字也許是最幸福的事了。她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生命的意義何在,是真,是善,是美,更是愛,是光明,是溫暖,是笑,是歌,是情誼。讀你的書,在滿篇滿紙非憤怒既悲涼的文字裡,我卻赫然看到了字裡行間充滿著一個字——愛。”她真的讀懂了他,讀懂了他的心。他正是對世界懷有無限的愛,才使他“毫不妥協的面對邪惡”,他才會對所有的邪惡充滿了憤怒與批判。愛與恨是相生的,沒有愛,也不會有恨。

  她的愛照亮了他近乎冰涼的心,使他的文字裡更充滿著愛,她和她的愛變成了他寫作的“催化劑”,他寫作的每時每刻都在想著她。這是一種怎樣的幸福呢?凡高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人在戀愛之後與戀愛之前的區別,正好象一盞點著的燈與一盞沒有點著的燈的區別一樣。……愛使人們對待許多事情采取更加沉著的態度,所以對自己的工作更容易滿足了。”她也開始變的快樂,不再喜歡穿黑色的衣服,把頭髮也為心愛的人留長了。

  她坐在街心花園的陽光裡給他寫信,自己也覺的自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相知,相愛,讓他們的生活變的無比美妙。

  也許是上天的安排,也許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在他26歲生日的那天晚上,她拔完牙後牙疼。於是一個聲音從江南傳到了北國。他們好象上輩子就認識、老友重逢一樣的聊起來。後來她放棄了煙雨濛濛的江南的優越工作,毅然北上到黃沙漫天的北京與他共築愛的家園。

  餘傑說《香草山》是三分虛構七分真實,其中許多的信件就是當初他和妻子通訊的原件。有時候我都不敢相信現在還有這樣的故事,還有人相

  信文字,還有人相信沒有其它雜質的愛、相信精神的愛。這就是相知之愛的魅力了。

  相知之愛沒有太多的甜言蜜語,有的只是默默的心靈溝通,他們在信中交流的更多的也是嚴肅話題,還會分享彼此的痛苦回憶。但他們相知,真誠,這些就夠了,不需要許多的其他的甜言蜜語的表白,那些言語在相知的兩個人之間其實是多餘的。他們也沒有多少的山盟海誓。他說:“也許有一天他會像俄國12月黨人那樣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她說:“她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在一起彼此用身體溫暖對方”。這時,愛也就滿足了。

  因為彼此心中有愛,虔誠的宗教一般的愛。她能看見他文字中的愛,他也懂得他的單純。他們都用真誠與心去理解愛,珍惜愛。他們一起找到了他們的香草山,用心去營造自己的香草山。

  “每個人,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山羊山(香草山)。在那裡,他們尋找愛情;在那裡,他們獲得力量,在那裡他們傾聽真理。”也許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香草山,也在尋找一雙眼睛,“在這片已經不在蔚藍,不再純潔的天空下”,與自己“共同哭泣”,那生活就真的值得我們為之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