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週記大全> 【必備】初三週記四篇

初三週記

【必備】初三週記四篇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轉眼一週又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不是該好好寫一篇週記記錄一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週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三週記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週記 篇1

  那曾經撒落在角落裡的愛與精彩,在離別中悄悄襲來,離別觸手可及卻讓我們喜愛。我們認為已失去的一切,可我們在離別中享受,在享受中離別,這似水年華的曾經……

  初三了,出山了。

  未曾年輕也就蒼老的我們,在書海上睜著渾濁不堪的雙眼,迷迷糊糊走到了初三的盡頭。陽光依舊明媚,甚至火辣,我們烏黑的雙眸卻似漸漸清晰,清醒背後是對離別的措手不及。

  古語有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云:“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人們總是熱衷於相聚時的歡欣卻在離別時備感淒涼。其實離別也不失為一種享受,因為它能將曾經不經意所錯失的溫暖一一重現。

  和藹的數學老師吃力地挪動胖胖的身子,畢業前的最後幾節課不知為何一切都慢了下來。奮筆疾書、交頭接耳一切不再,有的只是離別前的肅穆,少了幾分莊重,多了幾分無奈。潔白的粉筆灰順著陽光緩緩飄落,老師的汗水定格般閃爍夏日的陽光。他一遍遍地問我們:“懂了嗎?”然後擦掉,重來。又是一陣沒落夕陽的筆灰,搭載著三年執著奉獻的愛,在充滿了感動的空氣中紛紛揚揚。伴隨著下課鈴聲的,是他有些沙啞的無奈。多麼希望這節課沒有盡頭。不善言辭的他,給了我們無疑是最動人的感召——離別是感動的享受。

  雖然老班明令禁止,可同學錄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地下”傳播,只為在最後的日子裡用最簡單的文字讓記憶活動在紙張中。無意中瀏覽的同學錄上,有的只是脫去了往日浮華外表的真實心聲,每個人都努力將自己的影子留在小小的稿紙上,用三年的無間相處,灌輸真摯的思想與內心。在這裡,沒有嘲笑和譏諷,沒有自卑與高傲,只有一個又一個不捨的真實的朋友——離別是真摯的享受。

  兇了我們三年的老班,終於抑制不住盈眶的淚水,我們這才明白,外表強悍的她,也有心靈最柔軟的地方,那個地方棲息著六十個水晶般純潔而快樂的孩子。她依舊風風火火地佈置班務,卻多了幾分不捨——離別是珍惜的享受。

  那曾經撒落在角落裡的愛與精彩,在離別中悄悄襲來,離別觸手可及卻讓我們喜愛。我們認為已失去的一切,可我們在離別中享受,在享受中離別,這似水年華的曾經。

初三週記 篇2

  “轟隆隆,轟隆隆”雷公公重重地敲起藏了好久的大鼓。“呼呼呼,呼呼呼”天上的白雲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烏雲。“嘩啦嘩啦,嘩啦嘩啦”烏雲媽媽的孩子——小雨滴唱著歌兒,順著天空中無數的滑梯,滑了下來。有的落在城市中,有的落在鄉村裡,有的落在草叢中,有的落在大樹上,還有的落在不遠處的岩石上。

  有一個巨大的花園,裡面有著許多的花花草草,還有一隻小白鴿。其中有一朵花對旁邊的草說:“看呀,下這麼大的雨,把我這漂亮的裙子都弄髒了,咱們還是到那塊大岩石下面躲躲吧!”小草堅決地說:“不行,雨就是咱們的命根子,沒有了水,咱們就無法生存。”“去嘛,去嘛!”小花搖著小草,小草搖搖頭,沒有說話,盡情地享受著雨露的滋潤。小花可等得不耐煩了,她不理小草,自己悄悄地躲到岩石下面。

  這時,小草望著小白鴿脖子上掛著的鈴鐺,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小草高聲喊道:“小白鴿,小白鴿!”小白鴿聽見了,飛向小草,“咕咕,聽見了,聽見了,咕咕!”小草在小白鴿的耳邊輕聲細語了一番,小白鴿聽了微笑地點點頭,飛向了天空。

  小白鴿幹什麼去了呢?原來,它飛上天去找風婆婆了,讓風婆婆把小白鴿脖子上的鈴鐺取下來,掛在樹枝上。

  風越來越大了,樹上的鈴鐺也搖了起來,“轟隆隆,嘩啦啦,叮呤呤,叮呤呤”雷公公、雨娃娃、鈴鐺一起演奏著歡快的樂曲。

  小草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別的花兒們也跳起舞來。小草走到岩石下,看見那朵小花在哭,便問:“你為什麼哭呀?”“我,我想和你們一起跳舞。”“那就來吧!”小草高興地說。

  過了一會兒,雨停了,天空中架起了一座七彩橋,風婆婆溫柔地撫摸著小草、花兒和小白鴿,說:“這是送給你們的‘友誼’橋!”

  是呀,友誼是聯結心靈的紐帶,瞧,花園裡的小夥伴們笑得多美呀!

初三週記 篇3

  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上初三了,看到還有一年就要去高中上學心情真爽,因為面臨中考,學校為我們換了一批精英教師。我一回到班,學生們就在談論著一個熱門話題:新換的老師到底怎麼樣。

  先說說我們的'語文老師吧。他人很好,對我們也很好,就是有一個特別的習慣,無論冬天,夏天他都帶著一頂深綠色的帽子,從來沒有脫下過,我們十分好奇,有些同學甚至懷疑老師是一個和尚,都說他是和尚老師。

  有一次,我們班裡最淘氣的男孩畫了一張畫像,是為語文老師畫的。畫著一個和尚正在敲木魚。一上課老師假裝沒看見那張畫,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在黑板上寫道“作文《我的語文老師》”這時那個男孩站起來說:“您整天戴著帽子,我們很好奇,您不把帽子脫下來我們不寫。”“對,我們不寫。”全班一起喊到。老師說:“你們寫,我什麼都幹。”說完慢慢把帽子脫下來。老師的頭髮好像長了牛瘡,一塊一塊的,全班頓時鬨笑起來。老師說“快寫。”這時全班都開始寫。我們還不罷休,就去問我們的班主任。原來老師的頭髮是因為家鄉的一百多畝試驗田突然著火了,他為全村人民的利益奮不顧身衝向火場,兩個多小時過去了火終於滅了,老師倒在了火灰中,經醫院治療是中度燒傷,老師就變成今天的樣子了。在老師的努力下,救了五十多畝樹苗。他是一個大英雄。我們的作文寫到,“老師是一個大英雄。”老師看到後,非常激動。

  再說一說我們的數學老師,我們的數學老師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由於沒有適合的人選,他又在退休後帶我們最後一年。他年紀雖大,但是聲音特別大,顯得很有力,已經在我們學校教了40多年的數學。

  有一次,老師的聲音沒那麼大,但講課還是那麼起勁,我們也沒在意,突然有一天,在快下課的幾分鐘,老師倒了下去,我們班長一下子衝向講臺,大聲說:“快來兩個男生,把老師扶起來,再找一個跑的快的去辦公室裡叫救護車,快。”老師被送進醫院,過了幾天我們到醫院去看老師,問醫生怎麼樣。才知道,老師為了給我們講課,有病也不說出來,幸虧及時送入醫院。否則有生命危險。我們頓時驚住了,我們為有這樣的老師而自豪。

  這就是我們的初三老師,他們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啟迪。應上了一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感動的落淚了。

初三週記 篇4

  從初一到初三,這短短的三年時間,我們打擊都成熟了許多。不想初一時候還在和別人一起一起玩一些小學時玩的東西。但是上了初三以後很明顯沒人什麼人玩了,大家都開始在一起聊一些有關大家感興趣的話題。不像初一的時候瘋玩瘋鬧。一下課有人在看書,有的人寫作業,但是沒有了像初一時的一下課就打鬧的場景。

  現在已經初三了,不再是剛上初一的那個幼稚的小同學了。也不會再像小學時左手拿著十幾張圓卡,和同學在地上啪啪的打卡了。也不會一到下課就去找人在班裡玩一些你追我趕的遊戲,大家都開始變得緊張了,大家開始在課間聊一些國家大事的新聞。不再像初一的時候,一下課就聚到一起聊一些什麼電影好看,什麼遊戲好玩的話題了。初一初二的時候一有時間就會用電腦玩遊戲,但是現在,有時間大家都會約出去玩,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看電視或者是玩電腦遊戲了,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只要有一臺電腦我就可以不用擁有一個朋友的想法了。現在一有時間大家都會聚到一起,就算什麼都不幹,在一起聊天都是高興的。

  初中三年轉眼間我們已經上了初三,大家都開始成熟了。都知道了升學的壓力。初一的時候一見面的第一句是“你最近玩什麼遊戲?”而現在是“你想要考哪所高中?”這就足以說明我們都變得開始成熟。初一時的週末一大堆男生各自在家用QQ聯絡一下一起玩遊戲,而現在大家都是聚在一起打打球或是一起踢球。

  初中三年我們已經上了初三,這時的我們要比初一的時候成熟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