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說課稿>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黃河的主人3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黃河的主人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黃河的主人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黃河的主人,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黃河的主人1

  《黃河的主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意蘊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

  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湧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著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讚美他。

  文章開篇並沒有直接描寫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濃墨重彩寫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極力渲染黃河氣勢之大、險情重重,為下文描寫黃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鋪墊。

  洶湧奔流的黃河足以讓作者驚歎不已,然而更使作者驚訝的是在湍急的黃河上還有羊皮筏子貼浪前進,如履平地,而且還載著六七個人,文章到此,場面驚心動魄,行文跌宕起伏,處處充滿驚奇,扣人心絃,易於引起讀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談笑風生,勇敢大膽,羊皮筏子的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震撼了讀者的心,讓人感到人類的偉大與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稱艄公為“黃河的主人”。

  綜觀全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透過對課文的品讀,讀懂課文內容。熟讀成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透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評價能力。透過觀看錄象,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

  3、情感態度目標: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教學的難點是對黃河的認識,因為黃河離孩子很遠很遠,要藉助媒體來突破這一難點,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絡也是難點。

  第一課時

  我準備圍繞“介紹黃河,板書揭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字詞,鞏固練寫”這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

  介紹黃河,板書揭題

  讓學生談談心中的黃河,聽老師介紹黃河,出示古人描寫黃河的詩句,讀一讀,初步感受黃河。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在這環節中,讓學生充分的閱讀,在朗讀中自學生字,瞭解大意。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採用多種朗讀的形式,對文中重點字詞進行正音、理解。

  四、學習字詞,鞏固練寫

  示範“艄、滔、履”的寫法,說說注意點。

  第二課時

  共分六個模組。

  第一模組:整體感知,初步感受黃河。

  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後用一個詞語(最好是成語)說出黃河給你留下的印象。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黃河的氣勢之大。播放黃河萬馬奔騰、滾滾東流的錄影,領略黃河的氣勢,感受黃河的磅礴宏偉!在播放錄象的同時教師相機朗誦,激起學生的共鳴。

  第二模組:自讀自悟,感受皮筏的小、輕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麼感覺呢?讓學生透過讀一讀二至五小節,邊讀邊把有感想的地方劃出來,寫一寫感受。然後交流各自的認識,教師適時點撥,老師點出“作者初見到湍急的黃河,為一驚,遠望鼓浪的橡皮筏子為之再驚,細看到筏上有人更驚”的觀察思路、認識思路,並用朗讀展現這種越來越驚的層次。(由遠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膽、驚訝、激動、興奮、吃驚。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指導學生朗讀。透過朗讀來表現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進行多元解讀,讀出其驚訝。“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怎麼讀,如何讓學生讀進去。透過反覆閱讀、評價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該怎樣讀好。

  第三模組:交換角色,感受艄公技術高超。

  這樣小而輕的羊皮筏子,在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黃河上漂流,作者不禁提心吊膽,如果讓你坐在上面,你敢嗎?來讀一讀6、7小節,體驗乘客與“我”形成的鮮明對比,反襯出艄公高超的駕筏技術。接著用一組排比句試問: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那是因為讀——

  之所以羊皮筏子能在洶湧的黃河上鼓浪前行,那是因為讀——

  之所以乘客能談笑風生,那是因為——

  讓學生連讀三遍“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一段,再現艄公高超的技藝。

  第四模組:抓關鍵句,深入感受“主人”形象。

  以“皮筏上的乘客憑什麼能談笑風生?”為切入點,瞭解那艄公憑什麼贏得了乘客的信任?理解中心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能聯絡6—8節,說說對勇敢、智慧、鎮靜、機敏這幾個詞的理解。在理解詞語的同時,引導學生討論艄公會遇到的怎樣的困難,他又會如何克服,在此基礎上找尋艄公能克服這些困難的原因,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及他那高超的駕筏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相機理解“如履平地”這一字!領略艄公風采後,齊誦最後一自然段,用作者的話讚美艄公。

  第五模組:讀寫結合,內化精神

  剛才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湧、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再活用語言和語言規律,進行極具個性色彩的言語實踐,用

  “艄公,我想對你說——”寫一段話,用自己的話讚美艄公。

  交流完畢,播放黃河錄象、歌曲,再次感受黃河的氣勢和黃河主人的風采。

  第六模組:延伸拓展,昇華主旨

  黃河上的艄公至今已是罕見,學生由於陌生,往往很難與自己聯絡起來,請學生課外收集一些在外界的挑戰中獲勝的人物,如航天英雄、登山運動員等,這樣進一步落實德育目標,感受人類的偉大和不平凡,激勵學生要向他們一樣勇敢地面對一切,做生活的強者、生活的主人。

  板書設計:

  黃河的主人

  (艄公)

  勇敢

  智慧

  鎮靜

  機敏

  這就是本堂課的板書設計。以上僅僅是我對本課的認識,望大家批評指正!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黃河的主人2

  《黃河的主人》是蘇教版第八冊教材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作家袁鷹在文中寫了自己在黃河上所見到的有關景象:艄公在滾滾的黃河上,憑著一根竹篙和羊皮筏子自由而鎮靜地出沒於驚濤駭浪之中,頓生讚美之情,用抒情的筆法著力讚頌了艄公的勇敢、沿著、鎮靜、機敏。作者運用語言老道、氣勢磅礴,更突出的是作者通篇運用一種反襯烘托的手法,從不同的側面來讚頌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文章的末尾直接抒胸意,讚頌艄公的偉大。

  根據文章的特點,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體現作者的意思,表達文章的主體意思:

  一、 建構聯絡,多角度、多側面來了解說明有關內容。

  文章對於黃河的介紹不是很多,但語言精煉,學生理解上有一定困難,學生對黃河的情況也會有許多的疑惑,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調動學生從多角度,從課外去全面地瞭解黃河,建構多學科的課內外相聯絡的一個大課堂,鼓勵學生從社會、地理、文學等方面全面地瞭解黃河,教學時適時引導學生想像,學生就能輕而易舉地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建了自己的滾滾黃河。

  二、讀、思相結合,深入地有層次地讀懂文章。

  本文文筆優美,以讚頌艄公為主線,教學中我始終緊扣讚頌艄公這條主線,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從文章的表層逐漸走向文章的核心,真正地做到了由淺入深,逐層深入,讀是理解內容的最有效的手段,同時也是最終目的,理解的程度如何最終體現在讀的.表現上,讀得好了,理解勢必到位,也就是在讀中求感悟。開始從讀通文章開始,到精讀文章的第一段聯絡文章的主線,引導學生思,體會黃河的壯觀,而艄公更偉大,感受深入一層,又細讀羊皮筏子的段落,再對比、思考,體會艄公更加偉大,又激起一層浪,情到深處。以讀來讓學生展示內心的真情,頌艄公、敬艄公,水到渠成。

  三、緊扣內在的“語言”,引導學生領會作者的“語言”。

  學生學語文學什麼,僅僅是一兩個好詞,兩三句佳句嗎?更重要的作者的語言,作者的文學語言和作者的寫作方法,這些一定要引導學生去仔細品味、領悟,因為這些是學生學習的根本,是終生受益的知識,而不僅是一兩個死板的詞條。用語言是學語文的宗旨目的。對這篇文章而言,作者除了生動的文字語言,在寫作上,這篇文章採用對比、反襯的方法來烘托艄公的偉大,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去透過各種方式體會到,也許不需要直接用語言表達叫什麼方法,一定要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方法的好處,有何優點。教學中,我就有意地安排了幾組對比朗讀:

  1、黃河的壯觀與讚美艄公。

  2、羊皮筏子的輕小與讚美艄公,透過反覆的對比朗讀,使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作者寫黃河的壯觀,羊皮筏子的輕小不是浪費筆墨,不是廢話連篇,而是作者匠心獨運,高明之處。

  學生從領會開始,也許就在他的以後的文章中不自覺的運用了進來,這樣不是錦上添花、學以致用,學活語文嗎?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黃河的主人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23課《黃河的主人》。它是篇意蘊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作者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黃河那不可阻擋的磅礴氣勢及羊皮筏子在奔騰咆哮的黃河上鼓浪前進的壯觀場景,讚頌了黃河艄公機智勇敢、戰勝艱難險阻的偉大精神。縱觀全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培養學生感悟文字、積累語言,提高語言修養的佳篇。

  因為學生沒有真正感受過黃河那波浪滔天的氣勢,更無法目睹艄公那精湛的駕船技術,所以透過文字感悟“黃河主人”的機智勇敢及與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有一定的難度。針對以上學情,結合四年級教材的特點及新課程理念,我初步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透過對課文的品讀,讀懂課文內容。

  2、以學定教,透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評價能力。透過看錄影,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

  3、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則成為本文的重點。而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句之間的有機聯絡則為教學難點。

  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打算透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來引導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首先,出示古代描寫黃河的詩句,引出交流的話題,進而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黃河的瞭解,初步感受黃河的特點。而後引導學生根據題目進行質疑、梳理,以幾個關鍵的問題做為學生自讀的主線,在檢查自學情況對鼓勵學生讀懂生字。對重點字詞如“艄、油、整”等翹舌音及“憑”等後鼻音進行正音。聯絡具體語境理解“濁浪排空”“如履平地”等詞語的含義。並在交流評讀中理清文章脈絡。課後我為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找到文中能夠表現艄公機智、勇敢、沉著、鎮定的詞句,抄寫下來,也可適當寫寫自己的感受,為下節課進一步品讀課文打下基礎。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第二課時的設計

  這課時的教學我設想透過整體感知—自讀自悟—讀寫結合等方式帶領學生品讀課文。

  一、整體感知,初步感受黃河那磅礴的氣勢。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對黃河有了一定的瞭解。為了讓學生腦海中的資料變成直觀的畫面,我將播放黃河萬馬奔騰滾滾東流的錄影,屆時教師相機配以解說詞。讓學生感受黃河的磅礴宏偉。這時順勢讓學生瀏覽課文,看哪一段最能體現黃河這一恢弘的畫面。學生藉助第一自然段中的“濁浪排空”“膽戰心驚”等詞語將畫面與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下文艄公的出現作以鋪墊。

  二、自讀自悟。體會黃河主人的勇敢、智慧、鎮靜、沉著。

  (一)尋找中心句,確定突破點

  為了讓學生入情入境,我藉助剛才的錄象清想象這樣一個畫面:黃河以“排山倒海”之墊,沖天而來,讓人看了“膽戰心驚”,有人竟然能夠駕馭它。那就是就是—艄公。由此,引發學生心中的疑問:艄公到底憑藉什麼能成為黃河的主人呢?繼而啟發學生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並動筆畫一畫。學生透過默讀,很快就能找到文章的中心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讓這一中心句則成為突破、掌握難點的一條主線。

  (二)以情感變化為切入點感受勇敢和智慧

  圍繞這一中心句,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時是一種怎樣的感受?而後讓學生細細地品讀2—4自然段,邊讀邊把有感想的地方劃出來,寫寫自己的感受,然後在小組內讀一讀、議一議,各抒己見。在交流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作者的情感變化邊讀邊想象,適時點撥“作者初觀湍急黃河為之一驚,遠望鼓浪的羊皮筏子為之更驚,細看到筏子上有人更為驚訝”的觀察思路和認識思路,並鼓勵學生用朗讀來展現作者看到羊皮筏子由遠及近時的心情是提心吊膽、驚訝、激動、興奮、吃驚。例如,我抓住了“啊”、“哩”兩個語氣詞、動詞“貼”及“一、二、三、四、五、六”幾個數量詞進行多元解讀,鼓勵學生聯絡上下文,進入角色,透過評讀、賽讀、範讀等方式讓學生明白才能怎樣讀出作者的驚奇、讀出作者不可思議的感覺,使學生從側面感受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

  (三)在對比中感受艄公高超的技藝

  在學生交流第五自然段時,我將指導學生抓住“十隻到十二隻羊那麼大的體積與五位乘客一位艄公及兩隻裝滿的麻袋”進行對比,讓學生繼續採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感受到正是由於艄公高超的技藝,所以他才會這樣胸有成竹、無所畏懼。

  (四)抓住關鍵句,深入感受主人形象

  在品讀課文第六、七自然段時,我將以“皮筏上的乘客憑什麼能風生?”為切入點,創造一個現場採訪的情境:學生們此時就是那些乘坐皮筏的乘客,就是那專心致志的艄公,而我則以採訪者的形式讓學生設身處地體會遊客們當時談笑風生、從容不迫的樣子,放心自在悠閒的心態,遊客的第一次乘筏的勇氣和膽量,感受到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及他那高超的駕筏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此時讀文章的最後一段,讚美之情自然發自肺腑。

  三、延伸拓展、昇華主題

  面對黃河“波濤洶湧、”“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學生心中都有許多話想要傾訴,而此時的小練筆更能突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這一版塊中,我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多項選擇的機會。

  如:黃河我想對你說……

  艄公我想對你說……

  我想對自己說……

  學生在對不同的角色的選擇與對話中更好地詮釋了自己對課文,對生活的理解。課後,我將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幾個多項選擇的作業:

  1、在人與外界的各種挑戰中,除了課文中介紹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種人,請你收集一些介紹他們的有關資料,在瞭解的基礎上仿照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的寫法讚一讚他。

  2、蒐集有關“勇敢、智慧”的名言背下來。

  以上內容僅僅是我的初步設計,我還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的提高和修改。

  板書設計:

  艄公沉著鎮靜

  黃河的主人戰勝困難

  乘客談笑風生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