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彙總五篇

小學語文教案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彙總五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初步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觀察力、判斷力、記憶自力、想像力、創造力及合作精神,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小魚的夢》教案1。

  (2)熱愛小動物,培養同情心、愛心。

  (3)會讀課文,認識15個字,透過合作學習會寫“魚、巴、把”字。

  二、拓展想象:

  創設氛圍展開想象:小魚做了個甜甜的夢,它會夢見什麼呢?!

  三、課前準備:

  CIA課件字卡錄音帶遊戲

  四、教學過程:

  閱讀部分

  (1)激趣

  小朋友們,在池塘裡生活著許多活潑、快樂的小魚。當月亮公公睜開眼睛,星星也醒來了,像珍珠一樣一閃一閃的真美麗。小魚睡著了,它做了個甜甜的夢,你們聽……

  點評:創設情景,讓學生進入有趣的學習氛圍,教師充滿情趣的語言,給學生關的薰陶、感染。

  (2)聽讀課文

  你聽到了什麼?(學生一邊說句子,老師一邊展示CIA活動畫面,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小魚的夢》教案1》。)

  點評:培養一年級學生聽的習慣,語言表達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聽到什麼,說什麼,初步瞭解課文。

  (3)採取多種形式讀課文。

  小聲跟讀

  大聲看書指讀(跟課件)

  各自看書讀

  同位互幫讀。

  點評:採用“多讀少講”的策略,引導學生隨文識字。讀的訓練方法有原則性,要求明晰。①小聲跟讀,讀準字音;②指讀(跟課件)引導學生學習生字;③各自看書讀,讀中思考;④同位互幫讀,合作學習讀準生字。

  (4)檢查讀書情況:

  你最喜歡讀哪句話?

  (讓學生透過讀體會:把星星比作“珍珠被”。)

  有喜歡相同句子的同學都可以一起讀一讀。

  點評:經過學生反覆幾次不同方式的閱讀、體驗,瞭解學生是否將課文讀順了,讀懂了,初步掌握了生字的讀音,教師的提問充分體現尊重學生個性,讓學生很願意在同學中展示自己,相機在讀中突破對難點句“天上星星落下來,為他蓋床珍珠被”的理解。

  這一部分地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從小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的次數多,練的密度大,參與的面廣,從量中讀出質來,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充分讀;讀中悟,語中知,充滿情趣。

  (5)齊讀課文。

  (6)展開想象。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充分激情地說:小魚蓋床“珍珠被”,風兒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搖籃推,小魚做了個甜甜的夢,它會夢見什麼呢?假如你是小魚,你會夢見什麼呢?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為了不限制學生的思維想像,採取先個別說出後,再在小組內把自己的想像說給同學們聽,願意和好朋友、老師交流也行。

  點評:激發鼓勵學生想像,給第一位學生創造思維的空間,讓每一位學生能發展自己的想象,從小培養學生求異能力,敢於說與別人不同的話。

  識字部分

  點評:採用“多讀、少寫”的策略。本課要求認識15個生字,其有6個生字要求學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採用了不同的方法體現,從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摘星星”的遊戲檢查生字,為學生創設了愉悅、寬鬆、有趣的學習環境,教師特別關注沒有發言的學生,給予他們勇氣,全體學生都得到了練習的機會。

  (1)看拼音,抽讀要求會讀的字。(重點:睡、床、嘴)

  (2)以合作方式,學習要求學會的字。

  (3)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讀準,讀會6個生字。(為激發興趣,課件演示,6個生字飛到了每組的抽屜裡,在抽屜裡準備了字卡)

  (4)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挑戰賽。檢查生字。(強調讓沒有發言的同學到前面來)

  (5)記字:(本節課要求記:“魚、巴、把”)

  現遊戲“摘星星”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初步閱讀課文。

  2、認識15個生字,會寫7個。

  3、學習“日”字旁,擴詞。

  教學重點

  教學準備:

  優美的音樂——鋼琴曲《海邊的阿狄麗雅》、歌曲《報春》。

  教學過程:

  預習:

  走出家門觀察春天(天氣、動物、植物、色彩、聲音、氣味)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請學生談一談發現與感受,引入課題。

  春天到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為什麼春天到了,就有這麼多的變化呢?(學生談)我覺得呀,那是因為春天有一雙神奇的手。出示課題,讀“春天的手”,(觀察“春”字,用紅筆描:一邊寫一邊說“三人一日去春遊”)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配樂背誦詩文,學生傾聽。學生評價。(要讀得優美,以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2、學生小聲跟老師再讀一遍。

  3、學生自讀詩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做個記號)

  同桌互讀,互教生字,爭取讀熟。

  4、根據學生學習生字情況,教認普遍感覺困難的生字。

  同桌擺生字卡片,找朋友認讀“溫暖”“輕柔”“撫摸”“肩膀”“健壯”

  做動作學習“傳”“拍”“拉”“撫摸”:

  一個學生背對著黑板上的生字,另一名學生在他前面,面對著黑板,選字做動作,前一個學生猜,並且指出是黑板上的那個字,讀一遍,組一個詞(其他同學跟著讀一遍、組一個詞)。

  開火車等檢查認字情況。

  三、學習寫字

  1、學習“日”字旁:

  觀察“春”的部首:“日”字旁,春天,春季,一年裡頭三個月,天氣由冷漸漸變暖。

  你還知道哪些“日”字旁的字?暖、陽、曬、明、映、曉……

  2、學寫其他生字

  重點指導:樂、樹

  樂:第二筆是豎折,用紅筆標出。書空。在《學生寫字本》上描紅,書寫。

  樹:左中右結構,每部分要寫得細長。在《學生寫字本》上描紅、書寫。

  以上兩字老師範寫。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複習生字詞、擴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樹立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朗讀課文。

  2、複習生字詞、擴詞:

  抽讀生字卡片,認讀生詞。

  春天、溫暖、輕柔、撫摸、傳來、拍著、肩膀、活潑、健壯、拉住

  3、根據讀詞情況有重點認讀生字、擴詞

  春:春天、春日、春光、春風、春色滿園、春夏秋冬、滿面春風

  輕:輕柔、輕巧、輕風細雨、輕重(反義詞)

  柔:輕柔、柔美、柔軟、柔弱、溫柔、柔和、剛柔(反義詞)

  潑:活潑、潑水、潑辣

  二、朗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標出共有幾小節。

  2、指6名學生讀詩文,每人一節。其他學生聽完後評議(注意:要先說優點,再說不足,讓學生示範怎樣讀更好。)

  3、指名讀詩文。配樂朗誦(學生)。

  三、理解詩文內容:

  1、你感覺到“春天的手”了嗎?讀讀有關語句,請你說說“春天的手”指的是什麼?

  “春天的手撫摸著大地,大地一片新綠”:怎麼撫摸?“新綠”是一種什麼樣的綠?你還見過哪些新綠?(下面的三節引導學生仿照上面的學法學習)

  2、表演讀課文。

  3、試著背誦課文。

  四、聽歌曲《報春》。

  1、過渡:聽春天多麼富有生機,快來說說你還發現春天裡的什麼變化了。(比如:小松樹又在枝頭跳來跳去了,小朋友們愛在戶外活動了,風柔和了……)

  2、補充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歌。(如: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你還知道有關“春”的成語嗎?(春意盎然、春華秋實、春蘭秋菊、春色滿園、春風得意、滿面春風……)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l個筆畫和l個偏旁“提土旁 ”。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4.讓學生知道語文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培養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願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學難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準備 :

  老師: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錄音帶

  學生:課前給你認識的動物、水果做名片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有個家住在農村的小朋友丁丁,他非常熱情,想邀請我們去他家玩。今天就讓我們沿著田間的小路,穿過田野,一路欣賞兩邊碧綠的禾苗,一路歡唱,來到丁丁家的農家小院吧。(邊說邊點選課件,出示課文情境圖,播放小動物的叫聲)

  二、識動植物名稱,初步認詞。

  1、讀帶拼音的詞。

  小朋友,你們看,丁丁家的院子裡有濃濃的樹陰,綠綠的小草,真是一個美麗的農家小院呀,小院裡好東西可多了,你找找,說說你最喜歡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在圖上相應位置出示相應名稱的詞(帶拼音),並讀詞。(例:當學生說出“黃牛”這個詞時,出示詞“黃牛”,同時播放“黃牛”的叫聲。老師說:“你想跟它交朋友嗎?請你親切地叫一下它的名字。”學生齊讀名稱。注意正音:特別是“子” 該讀輕聲。)

  2、去掉圖片讀詞。引導學生髮現

  ①(課件演示)丁丁家的院子裡東西可真多。不看圖,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去掉圖讀詞語) 你發現什麼了?

  ②是呀!這些詞寶寶可調皮了,分別是從水果之家和動物之家跑出來的,你能把他們領回去嗎?根據學生回答,點選課件把詞語分成兩類。(不帶拼音)

  (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相機插入評價語:瞧,你那麼準確地叫出蘋果的名字,它高興地出來跳舞給你看了!(點選後相關水果閃現)你是不是正確地叫出了花貓的名字呢?聽聽它快活的叫聲,是在表揚你呢!(點選播放相關動物的叫聲)如果學生拼得不正確,則說:唉呀,杏子不願意和你見面,是不是你叫錯了?哪位小朋友幫幫忙,提醒他哪兒錯了?黃牛一聲不吭,是不是你拼錯了它的名字,它生氣了?)

  ③連讀詞語,注意讀得輕快、跳躍。

  三、自主認字和識詞

  點選課件,剩下生字。這些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的生字。

  1、小組合作自主識字

  學習小組交流:

  (1)哪些字你早就認識了,是怎麼認識的?請你教教組內的同學。

  (2)哪些字你現在還不認識,向你的學習小夥伴學習,並且想個好辦法記住它,好嗎?

  2、交流彙報。

  (1)哪個小朋友願意來交流一下自己的學習經驗,說說哪些字你早就認識了,是怎麼認識的?

  (2)是呀!在家裡不認識的字可以問爸爸媽媽,可以自己看拼音學,還可以從電視、路邊的廣告中學習。

  還有哪些字你是今天才學會的,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以後見面了還能認出來呢?(學生可能會說熟字帶生字的方法,畫畫的方法,給生字編歌謠的方法等。)

  (3)小朋友可真棒!這些識字方法都是寶貝,快把它藏到你的智慧背囊裡,以後可以幫你學很多字。

  四、學習韻文

  1、初步看圖比一比。

  童謠裡唱的是什麼啊?你聽出來了嗎?(比多少、大小)誰和誰在比呀?學生說說。同時在說時學習三個量詞的用法,認識“提土旁”。。

  2、比大小比多少還能唱歌呢!大家一定很想學了吧?別急!我們先得把歌詞給記熟,其實它就在書本第90頁,大家快開啟課本看看。

  3、學生自由朗讀,讀不準的可請同桌幫忙。

  (1)檢查讀,評讀。(指名一生讀,其餘認真聽,準備評)

  (2)會讀了嗎?來!咱們來唱拍手歌。

  齊念童謠。邊拍手邊念。老師參與其間,和學生拍手念童謠。

  (3)誰會背了?咱們來唱唱?一邊唱一邊表演。指名一個學生到臺上示範表演。

  五、鞏固生字

  1、開雙軌火車讀生字

  生字寶寶要出門了,大家還認識他們嗎?(認讀生字卡片)

  2、遊戲:過關斬將

  咱們該回家了,可路上設定了關卡,誰能讀出詞語來,才能透過,咱們快行動吧!(課件出示迷宮圖)逐個認讀詞語。

  3、生活中應用:我的日記。

  終於到家了,小明回到家寫了篇日記,大家來看看他寫得好不好?六、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句子讀:丁丁家的院子裡有蘋果樹、紅棗樹。樹下有黃牛、小貓。桌上放著一堆杏子、一個桃。一群鴨子回家了,一隻小鳥飛來了。)

  六、寫字指導

  1、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麼。

  2、課件演示"牛、羊"的筆畫順序。學生試寫一個。

  3、展示學生作業,評議、交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看圖說動物、植物的數量、名稱。

  二、擴充套件延伸

  1、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次複習"顆、群、堆"三個量詞。

  2、強調“群和堆”兩個量詞。

  (1)課件出示一隻鴨子,說說這是什麼?再出現許多隻鴨子,有多少隻鴨子呢?許多隻鴨子在一起就可說是“一群鴨子”。還可以說“一群什麼?(一群羊、一群螞蟻、一群大雁……)用"群"數,告訴我們什麼?

  (2)指著圖上的杏子問,想想這要怎麼說呢?還可以說“一堆”什麼?(一堆土、一堆蘿蔔……用"堆"數,你發現了什麼?

  (3)如果老師把"堆"換成"群",行嗎?為什麼?

  3、討論探究:“顆”的適用物件, 與“棵”的區別。

  看課件圖片一顆棗。用量詞顆來說說。再出示實物:一顆粉筆頭、一顆糖、一顆小石子。隨著出示,讓學生用量詞“顆”說說。看看這些東西有什麼共同的地方?我們還可以說“一顆”什麼呢?(有的同學會說“一棵樹”,是不是這個“顆” 字?為什麼?卡片出示:一棵樹。)

  4、老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說一說。

  (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個杯子 一雙手 一臺電視機 一幅圖 一座房子

  一臺電腦 一雙筷子 一張桌子 一座橋 一列火車 一架飛機

  一排椅子 一篇文章 一本書 一杯水 一枝筆 一份報紙

  一條繩子 一串香蕉 一扇窗戶 一棵樹 -把剪刀 一個書包 )

  5、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進行說量詞比賽。

  6、創編兒歌。

  7、做遊戲:找朋友。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發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結束後,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三、寫字環節

  1、出示"小、少",讓學生觀察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後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豎鉤”。

  2、教師範寫"小、少",學生仿寫一個。

  3、師生共同評議。

  4、學生寫字。

  四、課外拓展

  回家說家庭用品,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準。

  教學札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本課我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課文意境之中,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學習本課詞語時,我力求引導學生“看著這些水果和動物,認認他們的名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自己試著拼一拼,讀一讀”、“你最喜歡哪種動物或水果,挑一個拼給大家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在一個童話般的情境中,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始終處在“我想讀”“我要讀”的狀態,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一個好的老師應該在學生學習時,給予學生適時的鼓勵、表揚、讚許,這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評價時,我改變單純用語言評價的方式,利用低年級學生喜歡童話情境的特點,創設讓水果閃現和動物歡叫的形式,再相機輔以童趣的語言評價,拉近了學生與教材間的距離,賦予詞語生命力。學生處於這樣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裡,自主地識字,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識字的快樂和自己獲取知識後的成功喜悅。

  人教版實驗教材中的識字量大大增加,新課標中提出要讓低年級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如何達成這一識字目標呢?教學本課時我儘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識字,表達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留給了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慾望,積極、愉快地參與學習。在完成識字教學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真正做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學習本課時,學生始終處於被啟用的狀態,在一種情緒高漲的狀態下積極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默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學習重點:把握訪談的主要內容,繼續開展關於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學習準備:準備材料《我的童年》,學生人手一份;課前蒐集有關季羨林的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匯入

  1.各組交流一下讀書活動的開展情況。

  2.準備好課前發的材料。

  閱讀《我的童年》,談一談讀後的感受。

  3.比較一下《我的童年》和《竊讀記》的異同。

  4.讀一讀課前蒐集到的有關季羨林的資料。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苗苗一起走進季羨林先生家,採訪一下這位德高望重、酷愛讀書的老爺爺,聽聽他對讀書的見解。(板書課題)

  二、做採訪準備

  說一說自己想採訪的感興趣的讀書問題。(教師做好記錄)

  討論一下在採訪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禮貌問題、作記錄問題……)

  三、讀課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在季老的話語中,找到自己問題的答案。

  四、感悟課文內容

  1.季羨林先生對於讀書,提出了哪些見解?談談你對這幾點的認識。

  (1)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

  (2)要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不要偏科,要學好外語;

  (3)進行古詩文積累。

  2.這篇文章與以往的文章有什麼不同之處?

  這篇文章是一篇訪談錄,一問一答式。

  我們在訪問愛讀書的人時,用這樣的記錄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學們把我們的讀書活動繼續進行下去,開展得豐富多彩。

  3.談談你對題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樹不僅代表著苗苗和季羨林,“小苗”還包含著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而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小苗”與“大樹”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長、汲取營養,小苗才會長成參天大樹,像苗苗這樣的孩子們才能成才的內容。

  五、個性閱讀,獨特見解

  1.在小組內就感興趣的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提出與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

  2.形成小組意見全班交流,達成一些共識,得到啟發。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3.談談你對閒書的認識。

  六、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特點

  1.同位倆分角色讀課文,讀完後互相評價。

  2.兩名學生分角色一問一答。

  3.全班對於他倆的讀進行評價,說出理由。

  如:“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麵的大缸,叔父一來,我們就趕緊把閒書藏到缸裡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從中可以看出季羨林老先生親切幽默、平易近人,說得形象生動,聽來如臨其境。

  “爺爺,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歡看閒書。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著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從話語中可以感覺出苗苗的童稚與可愛。

  “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對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與深深關愛。

  ……

  七、學技巧,指導綜合性學習活動

  透過讀這篇文章,說一說進行訪談活動還應注意些什麼。

  八、辯論

  對課上和寫作業的時候看閒書、學生偏科、背兩百首詩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學好語文,先愛上閱讀等問題進行辯論,說出自己的見解。

  九、拓展

  調查一下本班同學閱讀的書目;

  採訪愛讀書的人,列一個採訪提綱,並做一份訪談記錄。

  編輯短評:這幾篇教案較好的理解了編者的編寫意圖,突出了綜合性學習的特點。最突出之處是把活動穿插到課文的學習中,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而不致使活動落空。不足之處是課文的講解仍是太多太細,加上活動時間,學生的負擔較重。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卡片,讓學生讀“席”“句”“達”3個字。

  (2)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提出的描紅要求和寫字要求。

  (3)指導書寫“席”:

  3、練習。

  4、反饋。

  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並進行矯正訓練。

  二、教學第六題——口語交際

  (一)、審題

  1、提示說話的話題。

  2、學生藉助拼音自讀圖下面的要求。

  3、讓學生明確本次說話練習的兩個要求:一是說說“我”是怎樣接待王阿姨的,二是根據圖意,把一段話補充完整。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1)出示第一幅圖,啟發學生弄清圖上畫的是什麼。(***同事王阿姨來找媽媽,媽媽不在家,小華請阿姨進屋)

  (2)出示第二幅圖,老師啟發:阿姨進屋後,小華是怎麼做的?(小華請阿姨坐在沙發上)

  (3)出示第三幅圖,老師啟發:阿姨坐下後,小華又怎麼做的?(小華給阿姨送上一杯茶和一張報紙)

  (4)出示第四幅圖,教師啟發:王阿姨會對小華說什麼?(王阿姨誇獎小華真有禮貌)

  2、看圖,讓學生把四幅圖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3、指導把一段話說完整。老師要求根據圖意,把下面的一段話補充完整。

  王阿姨來找媽媽,媽媽不在家。我請王阿姨進屋,王阿姨誇獎我是懂禮貌的孩子。

  指名補充後連起來讀。

  (三)、練習

  1、同桌互相說。

  2、全班同學交流(擴大說的面),教師點撥。

  3、分角色上臺表演。

  4、練習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