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實用的語文教案範文6篇

語文教案

實用的語文教案範文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 瞭解貝多芬一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幾個創作階段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對他的評價。

  (2)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分析概括能力。

  二、過程和方法:

  (1) 瞭解評傳的特點,學會閱讀評傳類傳記作品,培養學生篩選和整合文章資訊的能力。

  (2) 掌握作者抓住特徵進行肖像描寫,表現人物精神氣質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本課教學,讓學生了解貝多芬充滿磨難而又始終挑戰命運的一生,引導學生感悟和學習貝多芬那種敢於“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大無畏精神,教育學生樹立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面對挫折不低頭,為實現理想勇往直前的信念。

  教學重點、難點

  (1)評傳的特點:史述和評論相結合。

  (2)抓住特徵進行肖像描寫,凸顯人物精神氣質的方法。

  (3)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鑿壁偷光,匡衡才成為學者;呑氈飲雪,蘇武才完成使命;臥薪嚐膽,勾踐才成就帝業。很多時候,磨難和痛苦是一把雙刃劍,它讓弱者磨損意志,讓強者成就偉大。今天,我們把閱讀的視角轉向歐洲,去拜訪一位天才的音樂家--貝多芬,去聽一聽他那攝人心魄的吶喊:“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板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

  二、講解文體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傳記是以寫人為中心,透過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種文學形式。人物傳記閱讀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頻繁出現,設題方式如下:

  1、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主人公的?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質特徵?

  3、理解句子的含義。

  4、怎樣評價主人公?

  5、文章寫作上有何特點?效果如何?

  針對這些題型設計,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本文:

  ①閱讀全文,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蹟。

  ②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

  ③思考人物品質給人的啟迪。

  ④個性化解讀人物品質,並拓展延伸。

  (按照以上方法和思路,我們進入文字閱讀。)

  三、文字學習

  (一)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寫,把握人物的品質特徵。

  1、抓住特徵進行肖像描寫,表現人物的精神氣質是本文的一個特點。提問:課文哪一段主要描寫貝多芬的肖像?(明確:課文第1段。)

  2、這段肖像描寫抓住了哪些特徵?

  身材:短小臃腫,外表結實,運動家般的骨骼(強健,旺盛的生命力)

  臉色:土紅到黃黃的(病態)

  額角:隆起而寬廣

  頭髮:濃密而逆立(不修邊幅、倔強不屈)

  眼神:威力而有獷野的光(孤僻冷峻)

  鼻子: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

  牙床:結實得厲害

  嘴巴:細膩而下唇前突

  表情:憂鬱,哀傷

  從寬廣的額角,狂野的頭髮,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結實的牙床,作者細緻地雕刻了貝多芬特異的相貌。這些描寫與其說是追求一種外部的真實,不如說是在盡力再現內在的真實,再現貝多芬非凡的個性和氣質。

  3、從這些肖像描寫可以看出貝多芬怎樣的性格和氣質?

  性格倔強,意志堅定、外表強悍有力、內心慈悲善良,這也是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戰勝悲苦的資本。

  (二)討論探究,概括人物事蹟。

  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哪些磨難和挫折呢?

  提示三個方面:物質生活條件 身體健康狀況 愛情親情體驗

  物質生活窘迫 身體殘疾多病 精神孤獨無依

  (三)分析人物形象,歸納品質特徵。

  1、貝多芬不是命運的寵兒,他的一生承受了太多的苦難。大家設想一下,如果這些苦難落到我們身上,會怎樣?

  逃避/酗酒/面對……如果出生貧窮,有人可能會埋怨:我怎麼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有這樣的父母;如果身體有殘疾,有人可能會悲傷,甚至自暴自棄;面對困境,弱者的選擇往往讓人失望,強者的選擇才會讓人敬仰。)

  2、在這苦難的深淵裡,貝多芬是如何選擇的?(大家用原文語句回答)

  “他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屈服。”

  3、這是來自靈魂的吶喊,貝多芬選擇了抗爭,他抗爭的形式是什麼?

  創作音樂

  4、瞭解了貝多芬的事蹟之後,你認為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

  用靈魂創作音樂的天才;對侄子像兒子一樣的慈善家;世界沒有給他歡樂,卻創作歡樂給予世界的大師;是與命運抗爭的強者;是戰勝了平庸和痛苦的英雄。

  四、延伸拓展,走近生活。

  1、思考:我們總是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其實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失敗與挫折在所難免。大家想一想,除了貝多芬,古今中外還有哪些人像貝多芬那樣敢於“扼住命運的咽喉”,也取得了成功?

  例如:古代的:鑿壁偷光的匡衡、臥薪嚐膽的勾踐、“史聖”司馬遷

  外國的:保爾、霍金、海倫凱勒……

  中國的:邰麗華、張海迪、半丁、楊光……

  2、同學們都談到了自己所熟悉的人。這些人物都很了不起!在這些人物身上,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迪?

  出身卑微,如果努力奮鬥,也能成就精彩人生;

  身體殘疾,如果意志堅定,也能到達成功彼岸;

  身處逆境,如果頑強拼搏,也能創造人生輝煌。

  五、課堂小結

  三日不眠,才有名畫《日出》震驚畫壇;十年辛酸,才有名著《紅樓》震驚文壇;一生苦難,才有名曲《命運》震驚樂壇。下面我們聆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體會樂曲中所蘊含的歡樂情感,汲取精神的力量。

  六、作業佈置

  請選擇你喜歡的一個成就突出的人,用自己的理解與感受、以自己的視角為他寫一篇簡評,600字左右

  七、板書設計

  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

  外貌特徵—特異(不同於常人)

  《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出生背景—卑微平凡 戰勝平庸

  童年回憶—不幸窘迫

  《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物質生活—貧困艱難 戰勝命運 走向成功!

  《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愛情經歷—孤獨無依

  撫養侄子—叛逆無情 戰勝痛苦

  身體素質—殘疾多病

  教學反思

  收穫:

  一、課堂語言要乾淨、精煉、準確,同時也要富有美感。此次講課的課堂語言一部分出自自己的思考,還有一部分是同事的幫助。精煉準確的語言可以使課堂更有效,也能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二、課堂組織的學生活動要有效。剛接觸新課改時,組織學生進行了大量課堂活動,但是現在想來,其中有很多都是無效的活動,既佔用了過多的課堂時間,又沒有讓學生有真正的收穫。課堂上組織學生活動時,不能只是流於表面的活躍、熱鬧,一定要精心設計,並且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引導學生從活動中有更多的收穫。

  三、課堂要圍繞文字展開。語文教材所選都是經典篇目,經得起歲月的磨洗,經得起我們細細的品味。因此課堂教學不能為了拓展、拔高而完全脫離文字,那樣只是捨本逐末。

語文教案 篇2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確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了興趣,才會主動地去探究知識。這是學習的動力,也是知識的來源。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中的《我叫“神舟號”》一課時,我就嘗試著從以下兩方面來促進學生個性化表達的自主性,效果還不錯。

  一、激:激發閱讀興趣,使之樂於閱讀。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課一開始,我便以興奮的口氣說:“小朋友,去年的十月份,咱們中國有一件舉國歡慶的大喜事,是什麼呀?”孩子們小手如林:“‘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又成功返回了!”“對,那你們想知道飛船在太空中遇到了誰,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嗎?”“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我叫‘神舟號’》。用你最喜歡的方式來讀讀課題。”學生的朗讀個性飛揚,精彩紛呈。有的說:“飛船成功發射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啊,所以要用特別高興的語氣來讀。”有的說:“這可是好多國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我們中國卻做到了,我覺得特別自豪,所以要用自豪的語氣來讀。”還有的說:“我覺得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很高了,我對中國很有信心,所以要用自信的語氣來讀。”……

  誠然,如果在教學一開始,教師就以積極飽滿的教學情緒、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聞為引子,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角色”的話,那麼,學生將會有更自主的個性化表達。

  二、放:放手自主閱讀,使之思維發散。

  陶行知先生這樣說過: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口,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在授課過程中,我嘗試著讓這些剛從幼兒園進來不久的小朋友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於是便出現瞭如下對話。師:“讀了課文,小朋友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生甲:“太空是指哪裡?”生乙:“嫦娥姐姐是誰?”生丙:“什麼叫‘散步’?”生丁:“科學家為什麼要派飛船弟弟去做試驗?”……可以說,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所有的問題都被孩子們自己解決了。有的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解決了關於“嫦娥”的問題;有的講了關於宇宙太空的故事解決了“飛船”的問題;有的上來做了一個小表演解決了什麼叫“散步”的問題……儘管孩子們的表達內容和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他們的獨特感受,聽來令人動容。

  確實,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學生個性化的所思所感,應積極地、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用一雙熱情、冷靜、智慧的眼睛去發現、珍視每一棵富有個性的小苗苗,並創造機會,讓他們自主表達、展現自我!

語文教案 篇3

  1.瞭解文藝性政論文的特點。

  2.學習辯證分析豐富的人生體驗的思維方式。

  3.品味語言的哲理性。

  教學重難點

  文藝性政論文的特點和語言的哲理性。

  教學準備

  課件或小黑板。

  設計思路

  首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從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其次教師加以理論上的指導瞭解文藝性政論文的特點。以此合作探討語言的哲理性,加深對哲理語言的理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達到學習目標。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教師匯入:有人說過: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時,那你必然也會錯過月亮和星星。關鍵是你應該如何對待錯過。(板書課題及作者。)

  2.介紹作者。(出示課件1。)劉心武,當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獲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要求:記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學習

  (出示課件2。)

  師範讀課文,學生自主完成下列題目。

  1.熟讀課文,識記字詞。

  2.瞭解本文的寫作內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語句。

  4.比較和其他文體的異同。

  三、合作學習

  1.找出不理解的語句,小組內交流。

  2.說說讀完本文後的感受,同位交流。

  四、反饋交流

  (出示課件3。)

  1.給加點字注音。

  (見《新課標作業設計》“積累運用”部分。)

  2.本文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論述了錯過產生的原因及其意義,強調人要習慣和品味錯過,不要讓錯過釀成過錯,要把握住最關鍵、最美好的機會,含笑對待人生的終點。)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語句。

  明確:(此題開放性強,只要學生能夠找出句子,並言之有理皆可。)

  教師可從以下幾句重點指導,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1)“人生如賓士的列車,車窗外不斷閃動著變幻不定的景色,錯過觀覽窗外的美景、奇景並不是多麼不得了的事,關鍵是我們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為“賓士的列車”,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錯過,把“預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這段話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錯過不要緊,但不能錯過人生根本的追求。)

  (2)我們預定的到站並不等於人生的終點。但在人生的終點上,我們最好能含笑地說:我雖然錯過的很多很多,卻畢竟把握住了最關鍵最美好的,這樣,“錯過”便彷彿是碧綠的葉片,把一生中“收穫”的七彩鮮花映襯得格外明豔!

  (把“不是多麼了不得的錯過”比作“碧綠的葉片”,把那些最關鍵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穫”比作“七彩鮮花”。綠葉襯托著鮮花,使鮮花“格外明豔”。作者在讚頌“七彩鮮花”的時候,沒有忘記“碧綠的葉片”的映襯作用,從而肯定了“錯過”在人生道路上的價值。)

  (作者的這段話使我們不由得想起了描寫保爾·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動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目’碌碌羌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鬥爭。”’)

  (此時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並抓住人生的機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車站奮進。)

  4.本文與我們學過的其他文章有什麼不同?

  明確:(本文是文藝性政論文,即雜文,它符合一般議論文的特點即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結構。)

  (文章開頭擺出“錯過”現象,從中提出問題,然後分析為什麼會產生許多“錯過”,怎樣正確對待“錯過”。在分析問題時,充滿著辯證的色彩,對具體問題作了具體分析,很有說服力。結尾總結全文,深化論述的中心。)

  五、梳理鞏固

  學生交流本節課所學知識。

  六、拓展訓練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閱讀理解”部分。

  (如有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

  七、佈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欣、賞、鋼、琴、繼、匆、努、偉”;正確書寫6個生字,識記部首“金字旁”。

  2、在正確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讀好貝多芬勤奮練琴的句子。

  3、透過學習課文知道只有勤奮苦練才能取得成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描寫貝多芬刻苦練琴的語句,激發學生對貝多芬產生敬佩之情。

  2、難點:透過閱讀了解貝多芬的手指為什麼會發燙,懂得只有勤奮苦練才能取得成功。

  三、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我們都知道手有許多本領,可是你們知道嗎?手的本領都離不開手指。

  出示:()的手指誰能說說,怎樣的手指?(細長、纖細、靈活、靈巧)

  2、大家說得都不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和手指有關——出示課題

  (1)誰來讀讀課題?指名讀。(“的`”讀得輕而短)

  (2)一起讀。齊讀課題

  (3)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3-4

  交流:手指為什麼會發燙?誰的手指發燙?手指發燙了怎麼辦?

  (二)整體感知:

  1、下面就讓我們去課文中找找答案,一起來看看動畫,聽聽故事。思考這個問題:誰的手指發燙?(放課文動畫)

  2、故事中是誰的手指發燙啊?生交流1。

  你看得可真仔細!(出示圖片),看,這就是貝多芬。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出示句子: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音樂家。)(指名1人讀)

  (1)學習生字“偉”:這裡有個生字,一起讀。它是一個形聲字,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嗎?換部首記(違、圍);

  (2)把它送到句子中,一起讀。齊讀句子

  3、那貝多芬的手指為什麼會發燙呢?帶著這個問題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看清自學要求。(出示自學要求)請一個小朋友來為我們讀讀要求。

  (1)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核對小節號。

  (3)用好辦法記住生字。

  (4)思考:貝多芬的手指為什麼會發燙?

  4、反饋:(1)核對小節號。告訴我這篇課文共有幾小節?手勢

  <<<123>>>

  (2)接龍讀課文。剛才大家讀得都很認真,現在我們來接龍讀課文。誰先開始?一起讀課題。

  5、課文中還藏著這些詞語呢?

  (出示詞語:隨時、輕手輕腳、努力、偉大、欣賞、鋼琴、繼續、匆忙)

  (1)學生帶讀詞語。請幾個小朋友帶大家讀。

  (2)(生字泛紅)學生字。詞語中的字寶寶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嗎?

  欣:換部首(近,芹,昕)

  賞:“欣”能和另一個生字組成好朋友——欣賞,小組讀。老師要提醒小朋友的是它的部首是:貝字底

  鋼:學習“金字旁”這個字中有一個我們今天要學的新部首“金字旁”,看老師寫,師範寫,注意豎提不出頭。金字旁的字多和金屬有關,你知道哪些“金字旁”的字?積累:鉛、鍾、錯、銀、鐵

  琴:形聲字,合一合

  繼:換部首(斷);書空筆順

  匆:勿加一點

  努:形聲字,換部首(怒)

  6、好,我們回到課文中,貝多芬的手指為什麼會發燙啊?交流:彈琴

  對呀,小朋友可真聰明,老師獎勵大家聽一首貝多芬創作的曲子。聽——(放《悲愴》)

  說說:你聽到了怎樣的琴聲?出示:我聽到()的琴聲。

  (1)指名交流

  (2)老師這裡也有兩個詞語,出示:高亢激昂委婉深沉跟讀

  高亢激昂的琴聲高而洪亮,聽了讓人情緒激動昂揚;委婉深沉的琴聲有高有低,婉轉起伏,好像風兒在淺吟低唱。

  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曲子就是這樣——

  (3)出示句子:琴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委婉深沉……誰來讀,想想怎樣才能讀好?指名2;“時而”就是“有時”的意思;引讀

  (三)深入學習

  1、過渡:在維也納一家簡陋的小旅館裡,有一位旅客也在欣賞這美妙的琴聲呢!

  (出示維也納圖片)這就是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許多舉世聞名的音樂大師,如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父子都曾在這兒創作出許世界聞名的音樂作品。因此,維也納又被公認為“音樂之都”。

  出示:第一節。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第一小節。齊讀第一節。

  2、(出示第二節)引讀

  <<<123>>>

  過渡:天花板怎麼會滲水呢?

  3、輕聲讀讀課文第三節(出示),旅客看到了什麼?找到句子,用“——”劃出。誰找到了?交流2(出示)和他們一樣的人拍一下手。

  出示:透過門縫,他看見一位年輕的先生正在全神貫注地彈著琴,身邊放著一盆冷水。他不時地把手在水盆裡浸一下,然後甩甩雙手又繼續彈琴。

  (1)誰來為我們讀讀這句話?指名

  (2)這句句子很長,看老師幫助你們(長句分割符),誰能讀得更好。指名2

  (3)這位同學讀得真棒,他還強調了這個詞語出示:“全神貫注”你來帶小朋友讀,“全神貫注”是什麼意思?(指注意力很集中)你還知道哪些詞也是指注意力集中的?(指名3,一心一意,專心致志,聚精會神)

  (4)你們的詞彙可真豐富,引讀句子——

  “不時地”是什麼意思?(指名1,“不停地、經常不斷”)

  他不時地把手在水盆裡浸一下,然後甩甩雙手又繼續彈琴為什麼不用毛巾擦手,並且不是在水裡浸一會兒,是隻浸一下,而是“甩甩雙手”呢?(說明他不想浪費時間,抓緊時間練琴。)

  (5)是啊,貝多芬彈琴可真專注啊!請女同學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讀出你們的感受;男同學呢——

  5、出示句子:原來,他彈得(太久),十個手指(都發燙了),需要隨時(用涼水冷卻一下)。因為匆忙,水(濺了一地),正順著地板縫(滴到樓下)……

  (1)原來如此!貝多芬正是為了抓緊分秒練琴,才會如此急急忙忙地浸一下手。正是為了抓緊時間練琴,貝多芬匆忙地都顧不上——(擦擦手、休息一會、揉一揉)指名3-4

  (2)旅客在門外觀察了很久,屋裡的貝多芬練的時間就更久了!當是十手指都發燙了,他才不得不用涼水冷卻一下。他是那樣地投入,那樣地努力。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第三節,再去體會一下貝多芬是如何刻苦練琴的。齊讀第三節。

  6、(引讀第四節)你知道嗎?他就是(大音樂家貝多芬先生)。

  小朋友如果你就是那位旅客,當你得知眼前的這位刻苦練琴的年輕人就是大音樂家時,此時你會怎麼想,怎麼說?指名3

  7、是呀,那位旅客也發出了同樣的讚歎(出示第五節)誰來讀?2

  你的讚歎的確是發自內心的。我們一起來誇一誇貝多芬,齊讀“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

  小結:是啊,正是因為貝多芬的勤奮,努力,他才能成為一名偉大的音樂家。

  (四)鞏固

  1、這節課小朋友也學得很認真,看看你能用課文中的詞語把片語補充完整嗎?

  2、最後讓我們在貝多芬優美動聽的樂曲中來讀讀課文吧。

  3、總結: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能像貝多芬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社會的棟樑。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2、初步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教學難點:體會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匯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自學指導(一)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自學指導(二)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遊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遊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遊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七、課堂小結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穫嗎?(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遊戲中。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讚美生活的美。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透過朗讀,領略遼闊壯美的草原風光,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說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這首民歌描繪了我國內蒙古陰山腳下土地遼闊、牧草豐茂、牛羊肥壯的草原風光。反映北方少數民族的生活,表現了他們對生活、對家鄉的熱愛。

  敕勒川,陰山下,這句詩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陰山腳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句寫天空像圓圓的蒙古包大屋頂,籠罩著大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句主要寫草地。在藍藍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邊,風時時吹來,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壯的牛羊從草裡顯露出來。 整首詩場面宏大,意境高遠,層次清楚,語言通俗,充分表達了牧民對草原風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風光的圖畫。

  課文朗讀錄音帶,《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碟(或錄音帶)。

  (二)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本課生字不多,要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採用部件分析方法記住字形,教學中要專設環節檢查指導。

  2、寫字教學。

  廬:半包圍結構,字型偏斜,書寫時應特別把握好字的重心。廣字旁的橫,不要寫得過長,第三筆撇,應寫作豎撇。裡面戶字的寫得開闊些,末筆要寫成豎撇。

  蓋:上下結構,上邊是美字頭,下邊是皿字底。

  (三)詞句教學

  敕勒歌:敕勒是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陰山:陰山山脈,大部分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穹廬:蒙古人住的圓形帳篷,也稱蒙古包。

  籠蓋:籠罩、遮住、蓋住。

  蒼蒼:深青色,本課可理解為藍藍的。

  茫茫:遼遠,沒有邊際。

  本課的詞語,大多數是憑已有知識理解不了的,教師應在學生通讀詩句的基礎上講解。詩句的理解,要在教師指導下,結合插圖加以體會,然後透過反覆朗讀,加深理解。這首詩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陰山腳下。

  天像圓圓的大屋頂,籠罩在原野上。

  藍藍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邊,

  風吹過來,草低下了頭,

  露出了一群群肥壯的牛羊。

  (四)朗讀、背誦指導

  在指導讀的過程中,結合看插圖投影、看錄影、聽音樂等,儘量讓學生感受到詩的意境。朗讀指導可參考示例如下: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指導朗讀這首民歌時,教師要多示範,必要時可領讀難句。只要在教學中採取各種形式多讀,就會熟讀成誦。

  (五)練習提示

  課後1、2題,應在教學過程中完成。課後第3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透過讀詞語,體會蒼蒼、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時,有不同的含義。應聯絡事物特點去體會。

  天蒼蒼:形容天空藍藍的。

  松柏蒼蒼:形容松柏翠綠翠綠的。

  白髮蒼蒼:形容頭髮白白的。

  野茫茫:形容原野沒有邊際。

  大海茫茫:形容大海沒有邊際。

  雲霧茫茫:形容雲霧濃厚,看不清楚。

  (六)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用1課時。

  四、參考資料

  《敕勒歌》見於《樂府詩集》的《雜歌謠辭》類,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當時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居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帶。這首民歌雖僅27字,卻形象地展示出一幅雄渾壯麗、蒼茫遼闊的北方大草原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