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元日》教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元日》教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元日》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元日》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三年級語文《元日》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瞭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4、查字典,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瞭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嗎?

  3、回憶春節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瞭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遊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麼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麼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裡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麼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3、學生讀生字:爆、屠、童、換、符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出示從不同渠道瞭解到的“屠蘇”的含義:屠蘇:古代一種酒名。師問:如果把這裡的“屠蘇”理解為屠蘇酒,這句話能說得通嗎?誰來試著說說看。(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劉老師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麼解決的嗎?(查《辭海》,上網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於《辭海》)屠蘇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甦醒人魂”。據說於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後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查於網路)(這段教學有兩個目的:一是向學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工具書,且查到的義項要根據具體的句子來選擇;二是向學生暗示,從《新華字典》到《現代漢語詞典》,再到《辭海》、網路,功能越來越強大。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細讀課文,體悟詩情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裡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透過朗讀表現這種快樂,教師範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

  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僅是詩人,更是政治家,課下查閱資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寫作本詩深層意思。

小學三年級語文《元日》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內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氣氛。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身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詩題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說一說,你們家裡都是怎樣過春節的?(指名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描寫歡度新春佳節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元日就是農曆正月七年級)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範讀。

  2學生藉助拼音自讀古詩。

  3指名朗讀,師生一起正音,注意強調“竹”“除”“蘇”“曈”等平翹舌音和後鼻音。

  4認記生字。告訴學生:假如認識了詩中的生字,就能把這首詩讀得更好聽。

  5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6指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三、自讀自悟,理解詩意

  1根據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詩,結合書中註釋或工具書、課外資料等理解詩句意思。

  (2)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

  2合作小組交流。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麼寫的呢?再讀古詩。

  3彙報前兩行詩的自學情況,說說前兩行詩的意思。(藉助“一歲除”和“屠蘇”的註釋,理解詩意)

  4誦讀詩句並展開想象,你從前兩行詩中體會到什麼?你此時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5讀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說說你看到了什麼,你想說點什麼?

  引導學生從“曈曈日”“新桃換舊符”處想象: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溢了新的希望,寄託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願。

  備註: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蒐集到的資料,瞭解有關春節的知識。如:為什麼貼春聯?為什麼放鞭炮等。

  7指導朗讀。(配上歡快的古典樂曲)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歡樂熱鬧的氣氛透過朗讀表示出來?(抽生讀,男女生競賽讀,全班齊讀)

  8指導背誦。

  (1)分組接背詩句。

  (2)指定學生背誦。

  (3)小組競賽,哪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過春節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麼?(感受春節快樂、幸福、熱鬧的局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裡的什麼節目?為什麼?

  六、安排作業

  想象這首詩描繪的景象,試著寫下來。

  和: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熱鬧、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