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實用】語文教案範文彙總4篇

語文教案

【實用】語文教案範文彙總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專題為“父母之愛”。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父親和母親對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這兩種評價對他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作者從這兩種評價中感悟到的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可以運用已有的識字、朗讀能力,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讀準課文。在此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聯絡生活實際,以體會父母不同形式的評價都是對巴迪的愛。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正確認讀“糟糕”、“確實”、“自豪”、“謄寫”、“敬仰”、“判斷”、“出版”、“戲劇”、“嚴厲”、“靈感”、“創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謹慎”、“極端”等詞語。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揚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麼有不同看法。

  3.透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體會父母兩種不同形式的評價都是對巴迪的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拓展閱讀《我的母親》(節選)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初步揭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2.誰能讀一讀課題?(1——3名生讀)

  3.你發現,這篇文章的題目有什麼特點?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初讀後的收穫。

  (三)研讀語言,個性感悟。

  1.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提示,完成以下學習任務:(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學生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參與學生的小組學習。

  2.分組彙報

  (1)研讀母親做出的評價。(課件出示)

  “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

  “親愛的,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

  “親愛的,我真不懂你是什麼意思!這不是在你的公司裡。巴迪還是個孩子,這是他寫的第一首詩。他需要鼓勵。”

  ①指名讀,交流體會。

  ②相機指導朗讀。

  (2)研讀父親做出的評價。(課件出示)

  “這是什麼?”

  “對不起,我自己會判斷的。”

  “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

  “我不明白,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麼?”

  ①指名讀,交流體會。

  ②相機指導朗讀。

  ③此時,巴迪可能在想什麼?

  3.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有了剛才的體會,讓我們再來讀父母的對話,你們一定能讀得更好。(分角色讀文中父母的對話,同桌讀、師生讀、男女生讀。)

  (四)再讀課文,指導學法。

  1.在這一課中,作者還運用什麼方法來描述人物的?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2.師:透過這些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讓我們體會到了父母親對巴迪的愛。我們如果能抓住這些重點詞句、聯絡上下文,就能悟出父母的情感,這就是悟情感的讀書方法。

  (五)聯絡生活,拓展文字。

  1.請大家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分組討論,你覺得哪種教育方式更適合我們的成長呢?

  2.你們各有各的看法,巴迪長大後,如何看待父母的愛的呢?

  (六)感悟真情,昇華情感。

  1.出示巴德舒爾伯格的簡介。

  2.自由讀作者簡介。

  3.結合課文第16自然段內容,誰能說一說,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需要什麼力量?

  (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我們都沐浴在父母愛的陽光中,父母的愛更是伴隨著我們的成長。讓我們像小巴迪一樣,——

  課件出示: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因為,我們從心底裡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們努力地向前駛去。

  五、板書設計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慈祥 嚴厲

  愛

  走向成功

  第二課時

  (一)積累詞句,體會情感

  1.聽寫以下短語。聽寫後自己對照課文訂正,再讀一讀。

  眼睛(發亮)

  既(靦腆)又得意揚揚

  有點(迫不及待)

  懷著(一種)自豪感

  實在(等不及)了

  把頭埋得(低低的)

  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一如既往)地鼓勵我

  2.背記自己喜歡的三兩個短語,互相交流啟發。

  (二)朗讀全文,內化情感。

  1.如果你是課文中的“我”,你會有什麼感受?請你帶著這種感受朗讀課文。

  2.選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誦。

  (三)隨文練筆,加深感悟。

  結合課後問題:在本文作者看來,愛有兩種表現形式。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感受嗎?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四)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課外蒐集閱讀其他體現父母之愛的作品:《秋天的懷念》、《奇蹟的名字叫父親》、《背影》等。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學習本文條理清晰地說明事物

  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

  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教學設想:

  本課時教案設計力求探索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發展學生的個性開啟學生的思維。本堂課帶給大家兩個觀念,一是方法點撥比知識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大家思考什麼是真正的開啟學生思維。

  教學過程:

  一、 創設課堂教學環境:

  由杜牧《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激趣匯入。荔枝是這樣鮮美,很遺憾,今天我們不能品嚐,可我們可以透過白居易為我們留下的《荔枝圖序》來感受這人間美味。

  二、 出示板書:

  三、 荔枝外殼有瘤狀突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摘自《學生辭海》)

  四、 板書課題:《荔枝圖序》白居易

  看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引導學生研究:

  (1) 序;

  (2) 白居易;

  (3) 教師講述:顧況與白居易的故事。

  (4) 老師為什麼知道得這麼多呢?其實並不是老師記憶力強,老師只不過善於查資料。

  資料的來源:

  利用身邊的資料:課本、字典、課外書等;

  向同學藉資料;

  查圖書館資料;

  五、 指導讀課文: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的要求是:讀通、讀懂、讀好。

  六、 學生讀課文,抽學生點評。教師指導讀課文的要求:咬準字音。

  七、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

  (1) 結合課文下注釋讀,不懂的字問同學,還不懂的劃下來師生共同討論。

  (2) 弄懂課文的主要內容。

  (3) 師生共同討論:還有不懂的地方嗎?趕快提出來,我們一起研究。

  (4) 大家都讀懂了課文,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荔枝?

  (5) 學生點評。

  八、 討論為什麼他給大家介紹得這樣清楚呢?為什麼他介紹得這樣形象呢?

  學生討論教師板書:按順序; 講方法.

  九、 設疑:大家反覆讀讀,動動腦筋,有問題嗎?

  十、 同學們都喜歡吃水果,你給大家介紹 一種你喜愛的水果吧。

  十一、 總結:今天大家品嚐了鮮美的荔枝,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學會了怎樣讀書,還懂得向別人介紹事物要按順序:講方法,別人才能很清楚,印象才會深刻。但願這對你今後的學習和交往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附:板書設計

  《荔枝圖序》 (唐 白居易)

  身邊的、朋友的、圖書館的

  讀書步驟:讀通、讀懂、讀好

  一 日

  二 日

  三 日

  形 葉 花 實 朵 核 殼 膜 瓤 汁

  整體 區域性 外 內 按順序

  打比方 講方法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的一篇童話,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小朋友們在自已的花園裡玩,很生氣,就築起高牆將小朋友們拒於牆外,從此園裡只有冬天,直到一天小朋友們從牆洞裡爬進來,春天也就來了,後來在小朋友的啟發下,世人拆了圍牆,花園成了小朋友們的樂園,世人生活在花園和小朋友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教學時一要讓同學在閱讀中瞭解童話在主人公的佈置、表達方法的選擇等方面的特點,二是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牆、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撤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願意和同學交流閱讀感受。

  【重點】

  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難點】

  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為什麼?你們都讀過誰寫的哪些童話呢?請你告訴大家。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讀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麼呢?這篇文章將給我們帶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請小朋友們帶著考慮進入故事。

  二、整體讀文,掌握

  1、自已讀課文,邊標自然段,邊畫出生字新詞,自同學字詞。

  2、小組互相交流解決不了的問題。

  3、指名說說自已讀懂了什麼?再指名提出不懂的詞句。重點解決:

  洋溢(指情緒氣氛等充沛流露)、喧鬧(喧譁熱鬧)、訓斥(訓誡、呵斥)、斥責(用嚴厲的言語指出他人的錯誤或罪行)。

  這幾個詞在理解時可以讓同學聯絡上下句子解決,如洋溢一詞,可以引導同學聯絡句子,小朋友們在花園裡玩時是什麼樣子?使同學體會小朋友們在玩時的快樂。再聯絡生活,什麼時候洋溢著歡聲笑語?然後讓同學自已說句子。

  還有“隆冬、瑟瑟、冷酷”可能同學也有不懂,也可聯絡句子,或是用換詞法,或讓同學想象、做一下動作,馬上就可以理解。

  4、讓同學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指名分段讀故事,考慮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在同學讀的過程中糾正個別讀音,如:

  “火辣辣”後兩個字讀平音。

  5、指名說說課文的基本內容。引導同學理清課文是圍繞花園的變化和巨人的變化還寫的。

  三、總結拓展

  1、巨人在回來前,回來後,醒悟後態度的變化,使花園也發生了不同的情況,多神奇呀,這倒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討論。

  2、請小朋友們在課下閱讀更多的童話故事,比比誰讀的童話最多。

  第二課時

  一、匯入

  1、小朋友們,在課下你們又讀了多少童話故事呀?請大家來簡單交流一下自已的感受吧!讀了這麼多童話,你有什麼收穫呢?

  2、今天我們就繼續來閱讀《巨人的花園》這篇童話故事。請一個小朋友先來給大家簡單講一下這個故事吧!

  二、朗讀感悟

  1、請小朋友們自讀故事,分別畫出,巨人回來前,巨人回來後,巨人醒悟後花園裡的情景。

  2、交流巨人回來前和回來後的句子。指名分別讀這些句子:

  ⑴ 指導回來前的句子。讀了以後你有什麼感受呀?是呀,花園裡多美呀,用你陶醉的樣子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⑵ 回來後呢?請同學們把慘狀突出出來,冷。指名讀,指名評,再指名讀,齊讀。

  3、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巨人看見小朋友們在花園裡玩,生氣地把小朋友們趕跑了,請同學們找出巨人趕小朋友們時說的話。

  4、讀一讀這三句話,聯絡上下文想:巨人說這些話時心裡可能是怎麼想的?他說話時可能是什麼樣子的,他的動作、神情如何?根據同學的想象,指導同學分組競賽讀,再指名做動作讀。

  5、讀了這三句話有什麼感受呢?

  6、當巨人把小朋友們趕小朋友們時,在桃樹下有一個小男孩卻沒有跑,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八自然段想象一下:小男孩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可能會對巨人說些什麼?巨人聽了小男孩的話會怎麼想怎麼做呢?(指導同學想象勸說巨人回心轉意的語言技巧,例如開始對巨人說話要婉轉,然後再讓他醒悟)下面我們就來讀讀下面的區域性,請劃出巨人醒悟後的句子,指導同學體會巨人這時說的話,這時他的心情如何呢?該怎樣讀呢?讀好巨人的心情變化。

  7、讀了這篇童話後小朋友們是否有什麼體會或發現。請談一談。尊重同學的個性體驗。

  三、拓展練習

  1、先擇自已喜歡的區域性進行再次體會,可以幾個人扮演,也可以再去讀讀有關段落,也可以與同學就哪個人展開評論。並把喜歡的句子謄寫下來。

  2、在課下自蒐集自已喜歡的童話。

  第三課時

  一、交流各自所讀的童話

  將各自蒐集到的自已喜歡的童話,互相交流,然後小組結合商量以自已的形式彙報展示。挑個別小組在全班展示交流。

  二、改童話

  其實,我們人人可以創作童話。首先,讓我們來改一改。角色變換一下:把巨人變成智慧爺爺的角色, 把小男孩變成小巫的角色,題目變成《小巫的花園》。起因是:小巫和夥伴們在玩耍時發生了矛盾,於是他便把夥伴們趕出了自身家的花園,故事便開始了。

  師生一起改寫。

  三、編童話

  中外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它故事語言生動,情節奇異。它按人物形象,通常見的有常人體童話、擬人體童話和超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人物都是人,但這些人的性格、行動、等都特分別奇誇張,比方《皇帝的新裝》。擬人體童話,是透過擬人的手法使非人類的事物具有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為,如《木偶奇遇記》。超人體童話主要描寫自然的人特和他們的活動,藉助逾越常人和自然的、妖或寶來展開情節,如《神筆馬良》。讓我們學著讀童話、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從童話的寶庫中得到更多的寶物。下面就請小朋友們,根據自身對事物的認識,創編一篇童話。先想好要揭示的道理,然後用一個故事透過對比的方法寄託其中,給人以啟迪和教益。

  同學各自開始創編,大約15~20分鐘後交流:

  1、請每位同學介紹自身編寫童話的題目。

  2、選擇其中的1~2篇由作者誦讀,全班同學一起協助修改,使之成為一篇優秀習作。

  3、同學們每小組選出一篇童話進行練習扮演。

語文教案 篇4

  二、教學目標

  1.會做書籤,培養自己動手的能力和勤儉節約的。

  2.能把做書籤的過程,以及書籤打算送給誰連起來說一段話。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把做書籤的過程用連線詞說清楚。

  教學難點:

  1.用連線詞說書籤的製作過程。

  2.寫一句有意思的話送給誰。

  四、教學準備

  卡片紙、水彩筆、剪刀、彩色線。

  五、教學時間: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看圖談話揭題。

  (1)(看書上插圖>同學們,你們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2)誰知道書籤是於什麼用的?

  (3)今天我們就來學做書籤(揭題),並且要能清楚地按順序說說做書籤的過程。

  2.看老師做書籤,說過程。

  (1)要求:看清老師是分幾步做的?在座位上低聲說說。

  (師邊做可邊引導學生試用上連線語:先……接著……等等,後面的話讓學生透過觀察自由發揮)

  ①先剪下一條長方形的紙片;

  ②接著在紙片上用剪刀剪個孔,穿上絲線打結;

  ⑦然後畫上一個兔子頭;

  ④最後寫上一句鼓勵的話。

  (2)指名試說過程,根據學生所說出示句式:先……接著……然後……最後……

  (3)請你把老師做書籤的過程用上句式自己說說。

  (4)互說。

  (5)開火車說。(師生。重點:1.是否按順序說。2.“剪、穿”等動詞用得是否確切。)

  3.學生做書籤,說話訓練。

  (1)(觀察插圖)書籤的外形除了長方形還可以剪成什麼形?你打算呢?

  (再看插圖)畫上的書籤上寫了哪些鼓勵的話?你打算寫什麼?

  (2)自己做書籤。

  (3)做完後用“先……接著……然後……最後……”的句式說說自己做書籤的過程。

  (4)同學們,你用的絲線是什麼顏色的?

  ()的絲線指名說。

  (5)你畫的小動物是什麼樣的?

  ()的()開火車說,邊說邊舉看。

  (6)用上這些詞,大家更喜歡你的書籤了。

  自由練說,指名說,開火車說。

  4.這張書籤你打算送給誰呢?為什麼要寫書籤上的這句話呢?(也可以送給自己)

  自由說,指名說。

  師歸納句式:這張書籤我想送給(),希望()。

  用句式自由說,開火車說。

  5.把做書籤的過程,送給誰連起來說段話。

  自由說,互說,上臺比賽說。

  6.:

  今天我們學會了做書籤,以後可以夾在書裡,鼓勵自己,幫助別人進步。我們還學會了把做書籤的過程和送給誰連起來有順序地說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