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範文彙編10篇

小學語文教案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範文彙編10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花的勇氣》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三幅畫面:沒有花的綠地,藏在草下的花,花的原野。作者的情感態度貫穿在三個畫面之中,最終讓我們感悟到生命的意味是——勇氣。

  針對略讀課文的學習方向,我大膽取捨,決定抓大放小,主要抓住兩個畫面(藏在草下的花,花的原野)展開,讓學生抓住關鍵的語句來朗讀,談感受,體會作者的內心。當孩子們的感悟達不到深度時,我適時點撥,由物及人,讓他們列舉身邊的事例,從閃光的事蹟中感受生命的真諦是勇氣。本節課最大的一個亮點在於激發了孩子們閱讀原作的興趣。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在設計時,將原作貫穿課堂始終。從原作導課,先把孩子們引入到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感受玫瑰花的靈性,感受作者精妙的文字產生的吸引力。在課堂上,又引導孩子們抓住關鍵的詞語,如:“改天換地”、“拔地而起”等,再配以優美的圖片,透過結合與對比,讓孩子們體會如此美好的景緻作者竟是用瞭如此有氣魄的詞語來描寫,欣賞之餘更讓人驚歎。在結課時,又不失時機連結原作,激勵孩子們走出課堂,閱讀原作中另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感受不同的文字帶給我們的不同感觸。課下,我在深思,什麼是語文課?最質樸的語文課是讓孩子們走進文字,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親近作者原作,拓展閱讀空間,真正實現從文字中走出來,用文字去創作。這何嘗不是語文課的最高境界呢?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3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越來越……越來越……”造句。

  3、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小動物和植物都喜歡小露珠,感受小露珠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品格。

  二、教具準備

  投影儀、錄音機、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

  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

  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這麼大,這麼亮的小露珠,小動物是怎樣讚美它的?請小朋友看看書中的圖讀讀課文,用“ ”畫出小動物的話。

  2、觀察投影1:

  (1)師演示“蹦”的動作後問:看到了什麼?

  (2)還聽到了什麼?

  出示:早啊,像鑽石那麼閃亮的小露珠。

  (3)指導朗讀:小青蛙多有禮貌,一看見小露珠就友好地招呼著“早啊”。誰也來招呼一下?小青蛙還把小露珠比作——鑽石,說它“像鑽石那麼閃亮”(板書)

  該怎麼讀才能讀出小露珠的美?(範讀、指名讀)

  3、觀察投影2:

  (1)小組合作討論:說說圖上畫了什麼,又似乎聽到了什麼?(板書:像水晶那麼透明)

  (2)誰來讀小蟋蟀的話?(指名讀)

  (3)用讚美的語氣讀第三自然段。(齊讀)

  4、觀察投影3:

  根據第二、三自然段的學法自學:

  小組彙報學習心得。

  5、分角色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6、請同學上臺表演與小露珠打招呼。

  7、齊讀第五自然段。

  根據板書,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小動物為什麼都喜歡小露珠。

  過渡:大家喜歡小露珠,為什麼還要感謝小露珠呢?我們繼續邊讀邊想。

  8、學習第六自然段。

  (1)默讀課文,看看這段一共幾句話?再想想每句話寫什麼?

  (2)指名分角色朗讀,並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3)扣住“精神”一詞讀懂課文。

  a、“精神”是什麼意思?課文中指誰變得格外精神?

  b、聯絡上下文具體說說植物怎麼精神?

  “小露珠反射著霞光,連那些衰老的花草、樹木也都顯現出生機。”“衰老”的花草樹木原先是什麼樣?現在又是什麼樣?(用漸強的語氣讀這句話)

  “數不盡的鮮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閃閃發光的珠寶。”齊讀後指名答:

  a、“戴”與“帶”有什麼區別?(組詞體會)

  b、“閃閃發光的珠寶”在這兒指什麼?

  c、“俊俏”是說小姑娘長得——漂亮。課文把什麼比作小姑娘?這樣打比方有什麼好處?讀句體會,是小露珠把數不盡的鮮花嫩草打扮得格外美麗、格外精神的。

  (4)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邊讀邊想花草樹木怎麼精神。(聽錄音範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8、學習第七自然段。

  (1)引讀課文:小露珠看到所有的植物都變得格外精神,就更歡快地——爬著、滾著、笑著。(生接讀)漸漸地——

  (2)出示句子:太陽公公散發的熱量越來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來越輕了。

  讀句子,說說“越來越輕”與“越來越大”之間的關係。

  想象“越來越輕”的結果,再感情朗讀句子。

  (3)看看小露珠的變化,大家是怎麼做、怎麼說的?看文後插圖,讀句子想象:向日葵向她點頭,似乎在說……

  (4)深情地朗讀最後一段,體會大家對小露珠的依依惜別之情。(跟錄音讀、個別讀、齊讀)

  (三)指導背誦,感受品味

  1、教師引背。

  2、自由背,配樂齊背,個別背。

  3、學到這兒,你覺得小露珠怎麼樣?用自己的話說說。

  出示:( )的小露珠

  板書揭示:無私奉獻(齊讀)

  (四)完成作業

  指導用“……越來越……”說話。

  (1)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2)想想還可以說“越來越 ”(美、重、快、高等)

  (3)用補充完整的詞說一句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詞。

  2、瞭解楊梅的可愛特點,學習作者把事物觀察仔細、把事物寫細緻的方法,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體會作者觀察、描寫楊梅樹、果的特點的方法。

  教學時數預計:二教時

  第一教時

  學習內容: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程式:

  一、板書課題

  1、讀題,想:你是怎麼理解題目中愛字的意思的?(引導學生用愛字組出適合題目的詞語)

  2、議論: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

  3、學生彙報後,教師作小結。

  二、引入新課,初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或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哪些內容給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說說寫的是什麼?)

  (2)點畫課文的生字詞語。

  (3)遇到不懂問題在書中打上?,或學習課文還想知道什麼或解決什麼問題。

  2、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學習體會。

  3、指名學生彙報學習情況,教師小結後指導學習課文生字。

  三、齊讀課文,鞏固認知,指導學生解決下面問題:

  1、哪一節寫的是楊梅樹?哪幾節寫的是楊梅果?

  2、課文重點寫的是什麼?(指導學生認識課文詳寫的是什麼?)

  △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學習心得後作彙報。

  四、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情況後,進行語言文字鞏固訓練。

  1、你對課文內容瞭解了什麼?

  2、組詞練習、讀讀寫寫重點詞語。

  3、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教時

  學習內容: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程式:

  一、簡述上節的學習內容,點明本節的學習要求。

  二、學習第一節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討論:這節告訴了我們什麼?(或你知道了什麼?)

  3、學生回答後,教師作小結,投影開頭的方法和作用。

  三、學習第二節

  1、投影本節內容,指導學生朗讀後思考問題:你讀懂了(或知道)什麼?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讀書體會。

  3、指名彙報讀書心得後,教師板書:樹 枝綠葉長。讓學生思考:感受的楊梅樹怎樣?(引導學生說出可愛)。

  4、小結和歸納後,投影課文句子和詞語,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四、學習三六節

  1、投影楊梅果圖片和課文,讓學生自由朗讀3-6節的課文內容。

  2、邊讀邊思考:你從課文中認識的楊梅果是怎麼樣的?

  3、學生小組討論後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從楊梅果的形狀、味道、顏色等方面作彙報。

  4、教師小結學生的發言後作板書:形狀、味道、顏色,指導學生理解作者的觀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狀、味感、顏色等特點進行細緻的觀察(要求學生動筆在課文中點畫在關的`句子、詞語)。

  5、加深對楊梅顏色變化的瞭解,投影顏色變化過程。

  6、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觀察和描述的方法。

  7、學與用。讓學生觀察和介紹他們熟悉的一種水果,進行說話訓練。

  8、總結這部分的學習情況。讓學生談談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

  五、總結全文的學習要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寫的是楊梅,表達的是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板書:表達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

  附板書:

  我 樹 枝綠葉長

  愛

  故 形狀 表達作者

  鄉 熱愛故鄉

  的 果 味感 的思想感情

  楊

  梅 顏色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複習,理清脈絡

  1.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個話題:生命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思考著,都有著自己的解釋,我們來讀讀。

  出示關於生命的名言。

  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透過。──米歇潘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它的急流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張聞天

  生命在我絕不是一截“短的蠟燭”,它是一個輝煌的火把,在我將它交給下一代之前, 要使它燃燒的越亮越好。

   ──肖伯納

  2.上節課我們在《生命 生命》中認識了一位作家,杏林子,在她的眼中,生命又是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她的文字中 ,你將對生命有更深的感悟。一起讀課題。(板書課題)

  3.還記得文中的三個小故事嗎?誰能用簡潔的語言帶我們回憶一下?(板書:飛蛾求生、瓜苗生長、心臟跳動)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個故事。用心朗讀,找出最叩擊你心靈的句子。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聯絡上下文來來理解。

  “稍”:體會飛蛾當時所處怎樣的困境;

  “掙扎”、“極力”:體會飛蛾強烈的求生欲以及它對生命的珍愛。

  (板書:珍愛生命)

  (2)指導朗讀,讀出飛蛾強烈的求生欲和作者的震驚。

  (3)總結:那個時候作者明白了,生命其實就是……

  2.飛蛾求生的慾望令我們震驚,那一截小小的瓜苗又帶給我們什麼感受呢?默讀第二個故事。

  (1)抓住“沒有陽光、沒有泥土”“衝破”“磚縫”體會瓜苗生存環境的艱難,體會其生命力的強。

  (2)指導朗讀,讀出瓜苗頑強的生命力。

  (3)總結:那個時候作者明白了,生命其實就是……

  3.面對困境極力求生的飛蛾,面對困境頑強生長的瓜苗,都在讓作者思考著、震驚著。以至於當她聽到自己那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是竟被深深地震撼了。

  出示課文,讀。

  (1)出示資料,體會杏林子生活的不幸和堅強。

  (2)用筆畫出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

  (3)出示資料,幫助學生理解無限的價值。

  總結:生命是……

  三、昇華感情

  (1)每個人來到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都是茁壯成長的少年,我們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那我們又該如何對待生命呢?(課件出示)

  生命!

  生命!

  我要( )!

  我要( )!

  我要( )!

  (2)朗讀

  (3)再讀課題。

  四、佈置作業

  老師聽出了你們對生命的感悟,那麼在課下把它寫下來吧!

  板書設計:

  19 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

  珍愛生命

  瓜苗生長

  創造價值

  心臟跳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內容:試卷中的典型錯題以及針對性拓展練習。

  教學目標:

  1、分析試卷中的典型錯題,尋找錯誤的原因。

  2、針對錯題進行拓展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

  3、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查詢試卷中存在的問題,尋找自身錯誤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學生錯誤原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介紹本次練習的整體情況

  上週五,我們進行了期中測試,我們班的整體情況是這樣的:優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學。自己在心裡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裡的什麼位置。好的同學還需精益求精,課後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大家。沒考好的也別灰心,想想自己錯的原因在哪兒,查漏補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試卷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張試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試卷,看看哪幾題是自己能做卻失分的?自己先訂正一下試卷上會訂正的的錯題,不會訂正的放著,一會我們一起來幫助你,老師給你們3分鐘時間。想一想我們這張試卷可以分為幾個板塊?

  2、學生交流反饋:三個:識字寫字部分、閱讀部分和寫作部分。

  3、小組合作討論你還沒解決的題

  師:剛才我們已經把會訂正的訂正好了,那還有哪些地方是你不會訂正的呢?(指名回答)我們一一來解決。

  三、典型錯題講評

  (一)、讓學生找出哪道題最容易出錯。

  (二)、請做全對的同學說說當時做這道題是你是怎麼想的?(讓對的學生說說做的好方法)

  (三)、舉一反三,講解相應的習題

  (四)、基礎部分典型錯題

  四、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意思,把序號填在括號中。

  五、選詞填空。

  持續繼續連續陸續

  1、這場比賽相當激烈,()進行了三個小時才決出勝負。

  2、放學了,同學們()走出校園回家去。

  3、晚飯後,我()認認真真地完成回家作業。

  (1)讓學生說說是這四個詞語的區別在哪裡。

  1、“繼續”有承接的意思,即後(下)一個行為或活動是前(上)一個的承接延續,主要用在動詞或動詞性短語之前,表示“動態”。

  2、連續更側重於表示“重複”的特徵,即前後的動態或靜態均無變化,只是重複而已。如說某人連續出錯,意思就是說某人一個接一個重複出現錯誤,儘管出錯的內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錯”這個行為本身卻是重複性的。

  3、持續所要表示的是一種狀態的保持,更強調它的“靜態”特徵。比如氣候方面的高溫、低溫或乾旱等

  4、.陸續有兩個意思,一個表示有先有後,時斷時續,一個表示先後相續不斷。

  (2)在試卷上自行訂正這道題,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補充課外練習:

  我今天得(繼續)做昨天沒有完成的工作。

  這道題目我在單元測試和期中測試中(連續)出錯。

  這幾天的天氣(持續)著高溫。

  臨近上班時間,偶的同事(陸續)出現了。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具準備: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不久,你們就要小學畢業了,你們將告別曾經朝夕相處的同學,此時的你會有些什麼想法呢?

  2、有一位同學在小學畢業前夕感慨萬千,飽含激情地寫下—師板書“明天,我們畢業”。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句話。

  (2)劃出不理解的詞,或聯絡上下文解釋。

  2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

  憧憬 矯健 汩汩 臨帖

  茁壯 五彩斑斕 一絲不苟

  注意字音:

  憧:聲母是ch不是d。

  憬:韻母是ing不是in。

  瀾:聲母是l不是n。

  帖:聲調是“`”不是“ˉ”。

  茁:聲母是zh不是z 。

  注意字形:

  瀾:門裡是個“柬”,不能寫錯。

  朝夕相處:一天到晚在一起,形容時時在一起。

  眷戀:對自己喜愛的人或地方深切的懷念和留戀。

  憧憬:嚮往。

  熾熱:極熱。

  (2)指名分節讀課文,相繼糾正讀音,並集體朗讀容易讀錯的地方。

  3 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哪個小節寫了我們回顧六年的生活及難忘的老師?

  (2)課文可以分為三段

  一(1)寫想到即將告別校園、老師和同學,心中湧起深深的眷戀之情。

  二(2—7)寫我們不會忘記母校,更不會忘記敬愛的老師。

  三(8—9)寫我們懷著美好的理想,向著藍天飛翔,等我們也成為國家的棟樑,大家再來母校相聚,再來看望我們的老師。

  三、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透過對採訪錄音和作文提示的學習,瞭解什麼是採訪,怎樣進行採訪。

  2、根據採訪錄音寫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並且對這些材料展開想象,寫具體。

  3、用學到的方法,按採訪要求採訪本班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然後寫下來。

  教學重點:

  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將習作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討論導人,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討論昨晚大家看“新聞聯播”節目中,記者們是怎樣進行採訪活動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記者的採訪活動,將其表演出來。

  2、教師小結:採訪是廣大新聞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壞人壞事也正是透過新聞工作者的大量採訪而公佈於眾的。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為明天社會的主人,我們瞭解並學會採訪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讀例文,認識採訪活動

  1、指名朗讀採訪例文,思考:

  (1)採訪錄音中被採訪的人是誰?採訪什麼事?

  (2)採訪材料中說的是戚老師哪個方面的事?其中有幾件?哪一件最主要?“風雨無阻”是什麼意思?這個詞表現出戚老師的什麼優秀品質?

  2、小結:蔡強同學的採訪錄音介紹的是戚老師為學生補課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補課。戚老師為朱志成同學補課不是一次。因此,我們習作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寫。顯然,“雪夜補課”應作為重點,具體地寫下來。

  3、指讀“一個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這段話哪些地方可以具體地寫?請同學們展開想象,進行補充。(同桌互說)

  (2)將“雪夜補課”段完整地寫下來。

  ①先寫什麼?②再寫什麼?③最後寫什麼?

  (3)請同學完整地說一說。

  4、再讀全文,思考:

  (1)寫戚老師補課的事,除“雪夜補課”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對這部分內容我們在習作裡怎樣處理呢?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學生輕輕地、快速地通讀採訪例文,討論:根據這個採訪錄音,怎樣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1)作文的開頭你認為可以怎樣寫?

  (2)對戚老師“雪夜補課”和“電話補課”兩個事例,怎樣接著開頭部分寫出來?

  (3)作文怎樣結尾最能表達朱志成和你對戚老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結合討論,以“風雨無阻”為題,寫一篇完整的記敘文。

  2、學生讀文,教師指導修改。

  3、教師小結:

  填空:根據採訪錄音寫文章,在瞭解錄音內容之後,先從確立________,再選擇________,然後將重點材料寫________,最後按記敘文的要求將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練習

  1、同桌交流學校老師和同學中出現的好人好事,按採訪要求進行採訪,然後寫作文。

  2、指名口述,教師指導集體評議。

  3、練習寫稿。

  板書設計:

  習作2

  確立中心

  選擇材料

  展開想象,寫具體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九課《東方之珠》

  教學目標:

  1、透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瞭解香港的美麗與繁華,激發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3、感知段落總分結構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媒體設計意圖

  一、複習匯入,整體感知

  1、揭題、讀題。

  2、引出第一段。

  二、精讀課文,悟文激情

  (一)、多媒體呈現香港全景錄影,引導學生說出內心感受。

  (二)、自由朗讀25段,思考作者介紹了香港的哪幾個地方?

  下設A、B、C、D四塊,根據學生的心理趨向,在教學實踐中隨機確定。

  A、學習沙灘一段

  (1)、個別讀、喜歡沙灘的學生一起讀。

  (2)、多媒體傳送輕微的浪濤聲,依次呈現沙灘圖、文、示範讀。

  (3)、學生讀全段(伴浪聲),選喜歡的句子讀,說喜歡的原因。

  (4)、再讀,體會沙灘多層次的美。

  B、學習海洋公園一節

  (1)、個別讀、喜歡海洋公園的學生站起來讀。

  (2)、讀重點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動物精彩的表演。

  (3)、多媒體呈現動物表演錄影,引導學生在觀看中表達自己的興奮心情。

  (4)、再讀課文,激發喜歡和自豪之情。

  C、學習繁華的街市一節

  (1)、自由朗讀,想象香港的繁華。

  (2)、多媒體呈現填空,理解、積累、運用詞語。

  ()的摩天大樓

  ()的商品

  ()繁華的街市

  ()的街道

  (3)、用學過的詞語說一說

  (4)、再讀課文,體會香港的繁華景象。

  D、學習香港夜景一節。

  (1)、多媒體呈現夜景錄影,說說看到的景象。

  (2)、多媒體呈現文字畫面,變換排列方式,引讀並指導背誦。

  ①引讀,感知語言美。

  ②利用多媒體對文字重新排列,再引讀,體會結構美。

  ③利用多媒體逐漸隱去三個喻體及全部句子,指導背誦。

  ④鼓勵全體學生背給同桌或自己喜歡的人聽。

  三、總結課文,拓展知識

  1、多媒體展示香港的其他的景色,在欣賞中體會東方之珠名稱的由來。

  四、置作業,練習仿寫

  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寫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寫一句話。(注意加點的詞)

  1、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熱鬧起來。

  2、班隊活動課上,摸獎遊戲可有趣了。

  3、秋天的田野,熱鬧非凡。

  4、做事非常認真。

  利用多媒體聲、光、影、像於一體的優勢,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接受資訊,把鮮明逼真的立體形象和悅耳動聽的音樂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對香港有身臨其竟之感,引發直接興趣,達到課伊始,情亦生的境界。使小學語文教學體現學語文不是僅語文的理念。

  和諧輕微的浪濤聲,為學生創設一個幽雅的聽覺環境,調動了學生的聽覺感官,以聲取人。學生在傾聽的行為中,理解傾聽。同時沙灘畫面和相關文字的依次呈現,使聽覺情境遷移至聲像情境和語表情境,使沙灘的美在複合情境中,透過朗讀成為學生自己的真實感受。

  抓住學生興趣的興奮點,在用自己的方式介紹精彩的動物表演之後,將精彩表演的靜態文字轉為動態畫面,配上歡快的音樂,並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興奮心情,捕捉真實的感受。

  這一填空的設計,既使學生學會正確運用書上的重點的詞語,又啟用學生的思維,拓展運用知識的空間,使同類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聲像並舉的夜景錄影,使學生在視覺上感知香港之夜的美麗與輝煌,並展開豐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見之感,為三個比喻句的教學作了鋪墊。

  多媒體相繼呈現的一般文字畫面和重新排列的文字畫面,使學生在讀中既感知了語言文字類,又領悟了段落的總分結構,幫助學生記憶、背誦,併為課後的仿寫起了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

  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香港的其他美景。為學生創設了一個速度快、效率高的聽視覺環境,增加了課堂的資訊容量,拓展了認知的時空廣度,體現了現代大語文觀。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2.初步學習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綠傘”在句子裡的意思,理解“爺爺真好,小樹真好。”在課文中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瞭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愛護小樹,從小要為綠化祖國出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小要為綠化祖國出力。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法目標:

  初讀課文,認識全課生字,掌握其中3個生字的形和義;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並背誦。

  教學過程 :

  (一)出示課題,談話激趣。

  1.板書課題

  6爺(y6)爺和小樹(sh))

  2.指名讀課題,想一想:課題中寫了誰?(爺爺)寫了什麼?(小樹)隨著

  樹”的圖片。

  3.教師設問,激發學生讀書的願望。課題寫了“爺爺”,寫了“小樹”,中間用“和”連起來,其中一個是人,一個是樹,人和樹之間有什麼聯絡呢?我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大致瞭解內容,認識全課生字,學會三個生字。

  1.請學生開啟書,自己指讀課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讀不好的句子可多讀兩遍,然後看田字格範字認讀生字的音,最後看讀課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認讀全課八個生字。

  3.指導學“衣、裳、傘”三個生字的形和義,並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傘”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筆畫的方法記字形,再舉起一把傘,引導學生利用傘

  ②指名說說傘有什麼用?(傘可以擋雨,可以遮擋陽光,到了夏天太陽當頭照時,開啟傘就涼快多了)。

  ③先指導觀察田字格範字,然後照範字寫兩個“傘”,上寬下略窄;上短下長,第一筆從豎中線起筆,第三、四兩筆斜壓橫中線,最後一筆“丨”壓豎中線寫。

  (2)出示生詞“衣裳”

  ①指名讀詞,說明“裳”要讀輕聲。再說說什麼是“衣裳”。

  ②指名按筆畫記“衣”的形,然後照田字格範字寫一個“衣”字,注意第二筆橫要比下邊的大撇、大捺寫得窄。

  ③指導記和寫“裳”字的形。先告訴學生“裳”字上邊是個新偏旁叫小字頭,“小字”作字頭,豎鉤要變成豎,左點往右下點,右點變成撇。再讓學生按部分記“裳”的形。指導寫兩個“裳”字。“裳”字容易寫長,讓學生觀察田字格範字時,要著重讓學生看清橫中線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寫得一樣寬。

  4.自己小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先指名讀,說全課有幾個自然段。(3個)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讀,讀後組織學生按聲音清楚響亮和正確的要求評議,訂正讀錯的地方。

  ——課中休息——

  (三)指導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注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話: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讀。

  (2)引導理解。

  ①這句話寫了誰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爺爺)寫了爺爺做什麼?(給小樹穿稻草衣裳)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麼?要引導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到把詞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訴學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認真讀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當學生經過讀句思考回答正確後,教師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爺爺給小樹穿上的稻草”用線畫出來,使學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詞與詞之間的聯絡,注意了這個聯絡,就能確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圖(1)問稻草是“穿”上去的嗎?課文裡為什麼這麼說呢?教師要啟發學生用剛學過的方法認真讀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當作什麼,所以才這麼說。

  (3)指導讀。讀的時候要把為什麼要給小樹穿衣裳,穿什麼樣的衣裳讀清楚。

  小樹有了稻草衣裳怎樣?在黑板上出示第二個句子:小樹不冷了。指名讀,要強調“不冷了”。

  3.指名正確流利地讀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先自己試背,然後指名背或齊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第二、三自然段;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五個生字。

  教學過程 :

  (一)過渡談話

  上節課我們學過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保護了小樹。幾年以後,小樹長得怎樣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注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第一個句子。

  ①指名讀。說說這句話什麼意思?(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撐是什麼意思?(教師可用動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綠傘”指的是什麼?要引導學生讀句子想,因為綠傘是小樹撐開的,所以它應該是長在樹上的密密層層的枝葉,即樹冠。在這基礎上讓學生看插圖加深印象。

  ③枝葉是“撐開”的嗎?可課文為什麼這麼說,請聯絡句子想想,然後回答。

  ④指導讀。讀的時候把小樹為什麼要給爺爺撐開傘,撐開什麼樣的傘讀清楚。

  (2)理解第二個句子。

  小樹給爺爺撐開了綠傘,爺爺怎麼樣?指名讀,強調不熱了。

  3.指名正確流利地讀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理解句子

  “爺爺真好,小樹真好”。是本段僅有的一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聯絡全篇課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寫了什麼,第二自然段寫了什麼。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課文中去想。請你用這個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後說說。

  3.指導讀。要把誇爺爺,誇小樹的語氣讀出來。

  (四)讀全文,從整體上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熟讀並背誦。

  1.指名讀

  2.引導加深瞭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再看課題想一想:人和樹有什麼聯絡,讀完課文你知道了嗎?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作簡單小結:人和樹是有密切聯絡的,爺爺保護了小樹,小樹就能茁壯成長,為人們做許多的事情,如:可以乘涼,可以美化環境,可以淨化空氣等等。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爺爺那樣保護小樹,那多好啊!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中休息——

  (五)繼續學習五個生字的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熱”。

  (1)先告訴學生“熱”字下邊是個新偏旁,叫四點底,然後指名學生說說怎樣記字形:重點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丟點。

  (2)指導寫。先引導觀察範字,然後看範字寫兩個。熱要寫得上大下小,上邊左右部分一樣高,一樣長。下邊的四點底,一個點向左,三個點向右,兩邊點大,中間的兩點小,四點要寫得和上邊部分一樣寬。

  2.出示生字“綠”。

  (1)指名說怎樣記字形。重點提示右上第三筆橫要寫得長些,右下是

  (2)指導寫。先引導觀察範字,然後看範字寫兩個。“綠”要寫得左窄右寬;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長;右邊第三、七筆從橫中線起筆。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記字。提示“真”字的裡呤僑?幔?/SPAN>“冷”字最後一筆是點。然後讓學生自己看範字,各寫一個生字。

  4.鞏固學過的八個生字。

  (1)認讀,重點讀“熱、綠、裳、真”四個字,說明要注意的地方。

  (2)試默八個生字詞,不會的字可以看板書寫,做出不會寫的記號。

  (3)教師巡視檢查全班試默情況,同學們練習剛才不會寫的字或錯字。

  (4)正式默寫全課生字。

  (五)總結

  《爺爺和小樹》這課書學完了,同學們學得很好,做到認真讀書,一邊讀書,一邊識字,理解詞,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課文中想意思,這樣學語文才能學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讀懂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輕、再、做、別;能讀準課後的詞語。

  2、理解兒歌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經常想到別人。

  3、能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課文。

  4、能仿說或寫一兩段兒歌。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能仿說或寫一兩段兒歌。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兒歌。

  2、學會生字:輕、再。

  3、能讀準課文中出現的新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讀好課題。

  3、評價,再讀。

  4、學習生字:輕、再

  二、學習第一節。

  1、看圖說意思。

  2、師出示第一節兒歌。

  3、學生自由練讀。

  4、讀讀詞語:腳步、夜班、阿姨、屋裡、睡得甜

  5、進行朗讀指導。

  (1)學生演演讀讀。集體評價。

  (2)指名讀,齊讀。

  (3)試背。

  三、學習第二、三節兒歌。

  1、看圖學習,說意思。

  2、出示兒歌內容。

  3、學生自由練讀。

  4、讀詞語:樓上、習題、細細算、客人、親切、交談、事情、心間

  5、有感情的郎讀二、三節兒歌。

  四、學習最後一段。

  1、很輕很輕是做什麼事?

  2、齊讀課文。

  五、有感情的郎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兒歌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經常想到別人。

  2、能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課文。

  3、能仿說或寫一兩段兒歌。

  4、學會生字:做、別。

  教學過程:

  一、複習詞語,讀讀兒歌。

  1、認讀詞語。

  樓上、習題、細細算、客人、親切、交談、事情、心間

  2、讀一讀兒歌。

  指名讀,小組讀。

  二、深入理解兒歌內容。

  1、兒歌中的小朋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2、出示重點句:

  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把別人放在心間。

  3、讀句子,說說兒歌中小朋友在什麼情況下,把別人放在心間?

  4、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樣做?

  5、出示:( )輕一點,再輕一點,( ),誰會說?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學習身子。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做、別

  3、學生練習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