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關於語文教案集錦7篇

語文教案

關於語文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1個生字,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能力: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激勵學生從小為人大度,常抱有處處為別人著想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人魚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殺王子的品質。

  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

  教具準備:

  蒐集安徒生童話書籍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匯入新課,彙報資料

  二、初步感知、瞭解大意

  三、自主閱讀,體會

  1.讀課文介紹小人魚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承受了那些痛苦?

  2.最後她 成功了嗎?

  3.這個故事的結局讓你感悟到了什麼?

  四、積累內化

  1.根據小人魚故事寫一篇讀後感。

  2.自讀課文中的相關文章。

  五、作業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六、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瞭解的安徒生的故事,談談感受。

  板書設計:

  小人魚憧憬人間——序幕

  小人魚救了王子,愛上王子——開端

  海的女兒 小人魚忍痛變成人形——發展

  小人魚愛情失敗,沒有加害王子——高潮

  小人魚化成泡沫——結局

  小人魚犧牲了自己——尾聲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個生字。會寫?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小朋友們你們平時都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呀?

  2、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故事名字是《藍樹葉》

  二、識字

  1、結合生活實際,讀句子識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讀一讀。¨ (“李明把鉛筆削好,放進鉛筆盒,趴在桌上準備上美術課。”)、“術、鉛、盒、削。”等字,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認讀、識記 (林英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筆尖弄斷了。”)“皺、吐、注”可結合“皺紋、把書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語幫助識記。

  2、讀音指導重點:“術、惹、桌、注、皺”都是翹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課讀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課讀xiāo。

  3、?“術、吐、注、鉛、桌”是既要求認識又要求會寫的字,可讓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術、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三、寫字指導。

  1、在描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其中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律。

  2、教師要有重點地進行指導。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前三個要寫得左窄右寬,“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四個上下結構的字中,可以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毛”字的撇要儘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注意提醒學生,“鉛”字的右上不是“幾”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個短橫,可以讓學生採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第二課時

  一、匯入:

  樹葉一般都是綠色,黃色和紅色的,怎麼會有藍色的樹葉呢?讀讀課文,說說“藍色的樹葉”是怎麼回事。

  二、朗讀感悟

  1、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注意李麗從頭到尾都非常有禮貌,林園園則表現得比較自私,不肯借綠鉛筆又不好明說,找了一個又一個藉口推託。

  2、課文中的林園園畫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讀讀有關的句子,說說理由。

  3、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她們說了些什麼。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並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麼。在朗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透過恰當的語氣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可將李麗和林園園的幾次對話作為指導的重點。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麼°?

  4、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幅插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麼,她們可能在想什麼。

  5、結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讓學生和林園園“對話”,加深對此問題的體驗。結合林園園最後的表現?不由得臉紅了,引導學生猜猜她為什麼臉紅,她此時心裡會想些什麼,讓他們和林園園一起進行反思。

  三、實踐活動

  畫一張有綠綠的葉子的樹的圖畫送給李麗。

語文教案 篇3

  課前透視

  這篇兒童故事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和本單元的其他課文相比,修飾語少,抒情也少,但語言質樸,可讀性強,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文章的重點是讓學生透過默讀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抓住關鍵長文短教,使他們在充分的自讀自悟中學會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卡羅爾和小貓的故事很貼近二年級學生生活,相似的生活經歷會讓他們在讀悟、體驗、積累中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並從中受到情感薰陶。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善良的童心,並從中受到情感薰陶。

  教學重點

  學會默讀課文,從中體會小貓的得與失在卡羅爾內心引起的情感變化,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

  資訊資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課前蒐集廣告詞。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匯入。你最喜歡什麼動物?為什麼喜歡它?(學生暢談自己喜歡的動物)

  卡羅爾和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歡小動物,她最喜歡的是小貓。那麼他們之間會發生怎樣有趣的故事呢?(板書課題)

  【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物談起,易於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拉近學生和文字之間的距離。】

  2、插圖匯入。出示課文掛圖:你看到了什麼?(指名說)這個小女孩就是卡羅爾,她非常喜歡小貓。(板書課題)

  對話平臺

  自學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詞,教師要抓住學生認讀的難點予以指導。

  (1)組長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本課要求會認的字中“羅、洛”是邊音;“適、廚、絨”是翹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譯詞中讀kǎ;“塗”在“糊塗”一詞中讀輕聲。

  (2)學習夥伴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猜謎識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點不見了——免。

  形近字比較認識:熱—墊、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減偏旁的方法識記:苗—喵、曾—蹭;蘿—羅、櫥—廚。

  用動作演示記“蹭”字。

  3、班級開展“識字大王”擂臺賽,鼓勵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默讀

  1、學生默讀課文,說說有什麼感受?(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1)卡羅爾和爸爸在報上登的廣告很有趣。

  (2)卡羅爾為小貓準備的家很有趣。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感受自主閱讀的樂趣。】

  交流

  1、再次默讀課文,感悟自己認為有趣的句段,想想為什麼認為這部分有趣?

  2、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穫,然後全班進行交流。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課標》語)而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正是透過自我的閱讀實踐來體現的。全課透過反覆默讀感悟,既全面實現了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又在學生讀悟、體驗、積累的過程中提高了語感。】

  練習

  1擴詞。

  塗適餘

  卡免墊

  2、仿詞。

  丁冬滴答馬虎

  冷清親熱高興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朗讀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自己認為有趣的部分,同學之間互相評議:他哪裡讀得好?為什麼?哪裡還需要改進?

  練習讀——展示讀——評議讀——競賽讀

  默讀

  默讀後三個自然段,思考:你看到卡羅爾和小貓親熱時,有什麼感受?

  【再次默讀啟發思考,體會卡羅爾和小貓之間,卡羅爾和人們之間的關愛和友善。同時引導學生深刻領悟文意: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愛他人,他人就會真情地關愛我們!】

  練習

  1、把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和大家進行交流。

  2、多音字組詞。

  待間

語文教案 篇4

  【案例背景資訊】

  學科:小學語文

  年級:一年級

  課的名稱:松鼠和松果

  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文字,會寫 “以”“後”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複述這個童話。

  3、願意參加植樹活動或樹木認養活動。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拼音已掌握的較好,能給一、二類字注音認讀,課文內容能事先預讀下來。但個別字的分析還需要靠老師,對課文的理解很淺,還需透過老師教才能懂。

  【內容分析】

  1、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教學難點:

  學課文與增強環保意識聯絡起來,知道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3、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對學生學語文的'思維,知識積累,朗讀處於啟蒙基礎階段。

  【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

  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拼音已較掌握,課文基本讀通,生字已能透過拼音自己認讀;但對課文只是很淺的理解,真正讀懂課文還需靠老師講,所以教學方法應是 基礎的讓學生自學,較難的由老師帶學。

  2、教學流程和活動設計思路:

  導課──初讀課文,自主識字──學習感悟課文;指導朗讀──指導書寫──實踐活動。

  3、應用資訊科技的依據或考慮: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視覺上的衝突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與興趣。資訊科技的應用可使教與學的過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

  【教與學的過程】

  1、教與學的過程描述:

  教學階段及所用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考查要點

  資訊科技的作用

  一、猜謎、匯入新課、分析課題、質疑(5分鐘)

  出示謎語:

  腦袋圓圓,眼睛圓圓,滿身絨毛,尾巴像傘。

  (學生答後出示松鼠圖)

  出示松果圖,問:

  這是什麼?

  引導學生看第一幅圖,圖上畫了誰?它們在幹什麼?

  板書課題:

  松鼠和松果

  問:

  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麼疑問嗎?

  揭示謎底:

  松鼠。

  觀圖答:

  松果。

  仔細看圖,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學生質疑。

  學生紛紛舉手積極發言。

  注意力集中在了圖上。

  不太會提問題。 投影圖(形象、直觀,吸引學生注意力很好的匯入了課文的學習 。)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15分鐘)

  1、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標出自然段。

  (老師巡視指導)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效果。

  3、讓學生分段朗讀。

  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文後,在文中畫出生字和標出自然段。

  運用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⑴ 小組內討論識字的方法,記憶的方法。

  ⑵ 全班交流彙報。

  分段朗讀。

  學生拼讀起課文來。

  自然段標的不太一致。

  有少部分學生能說出自己是怎麼認字的。

  基本讀下。

  用投影顯示生字,效果會好些。

  三、感悟文意、指導朗讀(40分鐘)

  1、透過初讀課文,你們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麼關係嗎?

  2、老師範讀,(音樂與投影並用)用誇張的語氣讀出小松鼠的情感變化:

  高高興興吃松果──擔心以後沒有松樹了──很高興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種的松果長成了小樹──對將來充滿了希望。

  聽讀感悟後貼圖畫(按以下排列):

  高興──動腦──擔心──快樂。

  3、同學們,你喜歡哪個表情的小松鼠呀?那就朗讀哪部分內容。

  教師隨時指導。

  4、提問:小松鼠為什麼要栽松果?

  引深到人類也應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

  5、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讓我們帶著感情再來一起朗讀課文。

  6、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吧。

  學生按自己的看法答。

  要求學生認真聽,用心感受這篇童話的美──語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為美。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斷變化,並排列出來。

  發表看法。

  先練讀,再彙報交流(要求讀出各段相應的感情)。

  答:光吃不種以後一棵松樹也沒有了,也就沒有吃的了。

  帶著感情、表情和動作齊讀課文。

  複述童話。

  答得較好,比較動腦筋。

  學生能否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斷變化。

  回答是否正確。

  學生在讀時如果老師讓他們加上表情和動作,效果會很好。

  都懂得了這個道理。

  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還需練。

  用錄音配樂烘托氣氛,用投影圖增加直觀效果。

  投影顯示貼圖使觀看清楚。

  學生讀時放錄音配樂,學生興趣更高。

  用音樂配襯。 四、指導書寫(10分鐘)

  1、出示六個要求會寫的生字,讀,認。

  2、指導書寫每個生字。

  讀認生字。

  注意觀看。描紅再臨寫一個。 學生很認真地讀、寫。 五、實踐活動(課後畫)

  “畫未來”:

  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到的畫出來。

  2、關鍵環節提煉:

  ⑴ 本節課採用了投影加錄音的電教手段。

  ⑵ 解釋:出示四幅表情圖,可採用投影配錄音的方法,這樣音圖結合可引起視覺、聽覺上的集中注意,將教學重點、難點化難為易、化深為淺。為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理解課文創設條件。這比老師乾巴巴地講課文效果要好得多。

  【教學反思】

  1、給學生以充分發揮的空間:

  由於學生的拼音已掌握較好,我採用了讓學生預學生字、個別字老師帶學的方法,效果較好。讓學生事先預讀課文,簡單理解課文講了件什麼事,學生也完成的較好。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自己答出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答,不包辦。課後的作業講故事、畫未來都可使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給他們以發揮的空間。

  2、讓資訊科技手段在課文中較好的發揮作用:

  在本課教學中資訊科技手段的採用對學生學課文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像最開始的猜謎後出示投影圖、學習生字用投影顯示、講課中用錄音配樂烘托氣氛。用投影圖的出示增加直觀效果,在學生讀課文或講故事時配,這些都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學習。

  3、以啟發式教學帶領學生學課文:

  對課文進行學習分析時,教師不是一味地講或讀,而是採用了引導啟發得手段,學生能說的讓他們儘量說,老師只是在學生確實無法弄懂的情況下才講解,以避免傳統教學中的滿堂灌現象,使學生學會自主的學習。

  4、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資訊科技手段的採用還較簡單,如能再花時間做成課件、動畫效果會更好。由於課時的限制,有不少學生的學習能力鍛鍊、發揮不夠,還需改進。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正確理解這篇文章的中心。

  2、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

  3、學習欣賞聲音,仿寫聲音。

  【教學重點】

  體會這篇文章語言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欣賞聲音,仿寫聲音。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眼睛,給了我們色彩,讓我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絢麗多姿!

  耳朵,給了我們聲音,讓我們聽到大千世界的奇妙交響!

  現在就來做一個聽聲遊戲,請同學們把聽到的聲音說出來。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奇妙的聲音,只要你用心去聽,你一定會聽見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你一定會聽見的》,這是一篇隨感式的小品文,它既有文藝性說明文的特點,又有散文的特點。在文中,作者都聽到了哪幾種聲音?

  她對聲音有著怎樣的認識和感受?

  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快速默讀課文,把關鍵的語句、詞語勾畫出來。

  1、預設字詞教學:

  頃刻(qǐng)面頰(jiá)噴嚏(tì)嘈雜(cáo) 過濾(lǜ)

  2、預設學生回答:

  生答:

  ⑴作者寫了“蒲公英梳頭的聲音”、“螞蟻小跑步的聲音”、“雪花飄落的聲音”、“風吹的聲音”、“動物的聲音”、“水聲”。

  ⑵表現作者對聲音的感受和認識的語句有:“從聲音裡,人學會了分辨,感受各種喜怒哀樂,也吸收了知識。”“用心聽,用心看,也用心想,構成了一個豐富奇妙的世界。”“這些聲音,充實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樂趣。”等。

  師:從作者對聲音的認識和感受中,我們知道用心聆聽能讓我們的世界更豐富奇妙,得到很多樂趣。這是聆聽聲音的好處和意義,那麼不聽或充耳不聞,又會怎樣呢?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可見,聆聽聲音是多麼重要啊!如果能把聽到的聲音寫下來那就更好了。本文就是一篇很好的範文。品讀課文1~8節,選擇你最喜歡的語段,先讀一讀,再想一想,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教師預設:

  1、“蒲公英有一蓬金黃色的頭髮,當起風的時候,頭髮互相輕觸著,像磨砂紙那樣沙沙地一陣細響……”

  (蒲公英也有頭髮,還要梳頭,採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把它寫得很可愛,也很漂亮。語言生動形象。)

  2、“螞蟻們排列在紅紅的楓葉上準備做體操,‘噗!’一粒小酸果從頭頂落下,‘不好,炸彈來啦!’……”

  (螞蟻還會跑步,做體操,好似進入童話世界。也用了擬人的手法,讀後感覺活潑有趣。)

  3、“一個寧靜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從天上輕輕地、輕輕地飄下,飄啊飄,飄落在路邊一盞孤燈的面頰上……”

  (突出了雪花的特點,溫柔輕盈。語言詩情畫意。)

  4、第5、6、7節,運用排比,寫一個方面的聲音,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四、學會聆聽,仿寫聲音

  課文向我們展現一個多麼奇妙的聲音世界,作者對聲音的描寫又是多麼生動有趣啊!(多媒體展示)老師現在播放一段聲音,請同學們仔細地用心地聆聽,把聽到的聲音和感受寫出來。

  結束語:

  讓我們學會聆聽,用心去聽,隨時把耳朵聽醒,你一定會聽見的,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傾聽而更精彩!

  五、課後作業

  1、課外閱讀:《大外套的秘密》、《思想貓》、《班長下臺》,它能讓你積極樂觀地去看待人生,讓更多的人擁有童趣。

  2、課文結尾處寫了幾種聲音遊戲,選擇其中一種,把聲音和感覺寫出來。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朗讀課文。

  2、積累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掌握並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培養古文自讀能力。

  4、學習運用對比表現中心的寫法。

  5、引導學生從前人的刻苦好學和虛心求師的精神中受益。

  教學方法:

  和諧教學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用具:

  小黑板、錄音機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身心放鬆

  欣賞樂曲《高山流水》。

  二、匯入新課、明確目標

  1、匯入新課: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說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2、展示學習目標

  1)、熟練地朗讀課文。

  2)、積累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掌握並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培養古文自讀能力。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檢查預習情況。

  2、介紹作者情況及時代背景

  3、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4、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小組討論“導學提綱”中的問題,然後回答。

  導學提綱:

  1.指名學生翻譯部分重點句子。

  2.思考: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麼?請簡要概括。

  3.思考:文章是如何寫出自己學習時的困難條件的?請引用原文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 。

  4.思考:作者寫出了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目的是什麼?

  5.根據課文,用自己的話描述以下作者求學時候的情景。

  四、精講點拔,釋疑解難

  結合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果,稍作點拔:

  2、學生討論後明確:這一段是講述作者本人求學的艱難和用心之專。

  3、主要體現在借書抄錄,衣食粗劣,生活簡樸,跋涉艱難等方面。主要語句有(1)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2)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3)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4)餘則組袍敝衣處其間

  4、從本段最後幾句話可以看出,作者認為,勤奮和艱苦是相互聯絡的兩個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學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5、明確:要求學生描繪,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準確描述出來,必須理解文句的準確意思,在此基礎上,再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二是要學生體會作者求學艱難,從而感受到自己求學的幸福。

  五、課堂小結,推薦作業

  1、課堂小結:

  你的收穫是什麼?

  2、推薦作業

  略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身心放鬆

  欣賞歌曲《梁祝》。

  二、匯入新課、明確目標

  1、匯入新課:

  複習匯入

  2、展示學習目標

  1)、掌握並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培養古文自讀能力。

  2)、學習運用對比表現中心的寫法。

  3)、引導學生從前人的刻苦好學和虛心求師的精神中受益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檢查預習情況。

  2、介紹作者情況及時代背景

  3、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4、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小組討論“導學提綱”中的問題,然後回答。

  導學提綱:

  (1)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麼?

  (2)文章從哪些地方表現了明代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

  (3)作者寫這些太學生學習條件優越的用意何在?

  (4)領會文章寫作上的基本特點

  四、精講點拔,釋疑解難

  結合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果,稍作點拔:

  1、這一自然段主要是說明今之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優越。

  2、這些內容與前一段的內容形成鮮明的對比,並從四個方面與前面作者求學的情況形成對比:

  衣食:廩稍之供、葛裘之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組袍敝衣

  住宿: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行深山巨谷

  從師:未有問而不告——未嘗稍降辭色、叱咄

  書籍: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經過四層對此顯而易見昔日艱難和今日條件的優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夠業有所精,德有所成;而處於優越條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說明其用心不專。

  4、本文在寫作上,注意了記敘、描寫、議論三者的自然結合。

  本文以記敘為主,筆法簡潔。有些地方適當地加以渲染和描繪,使文章增添了文采,顯得更加生動具體。比如,寫到百里之外向碩師名人求教的情景,寫了周圍的環境,寫了“先達”的表現,寫了自己求教時的謙虛恭謹。文字簡潔,而人物神情躍然紙上。又如寫奔走途中的艱難,寥寥數語,情態畢現。寫同舍諸生的服飾華貴,採取了細節描寫的方法,更襯托出作者的樸素與艱苦。敘述、描寫的同時,還適當地穿插了議論,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講述了今之太學生的優越學習條件後,進而推論出:“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這就是透過今昔對比所揭示出的道理。

  五、課堂小結,推薦作業

  1、課堂小結:

  讀完這篇文章,你對學習有什麼感受嗎?

  2、推薦作業:

  附板書:

  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學生學會本課4個生字以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認識1個偏旁忄。

  2、讓學生利用字族文識字的特點記憶字形,理解字義。

  3、發展學生積累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具:

  1、課件

  2、字盤

  3、生字筆順紙

  4、生字描紅紙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說:

  1、用字盤玩遊戲:找朋友

  2、看偏旁,並說說這些偏旁跟什麼有關。相機教學新偏旁忄。

  二、課內悟:

  1、課件出示一寫著“青”的孩子在哭。讓學生認讀。

  2、激趣:“青”看見“也”找到了這麼多好朋友,他也很想找一些朋友玩,我們願意幫幫他嗎?

  3、遊戲:找朋友。利用字盤組成:請、清、情、晴、睛、蜻,拿相應卡片的學生走出來。教師相機貼帶拼音的生字。

  師:幫人幫到底,你們能把這些字讀準確給小朋友聽嗎?

  4、指導觀察6個生字的拼音都有後鼻音inɡ,要注意讀準。

  5、生自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多種形式讀)

  6、理解字義:A猜字(把上面6個生字的偏旁變成圖形),說說為什麼?

  B揭示形聲字的特點:6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它們的讀音都與右邊的“青”有關,意思都與左面的偏旁有關,因此青是聲旁,偏旁是形旁,這些字就叫形聲字。

  C鞏固讀音。

  7、四人小組選一個生字組詞,說一句話。師出示生字詞,認讀。

  8、遊戲:對號入座:把能夠組成詞的字放在對應的車裡,學生合作完成。齊讀。

  9、指導書寫:

  ①觀察清、情、晴、睛的字形

  相同:左右結構,右面是青,左窄右寬

  不同:偏旁不同

  ②複習“青”的寫法,在田字格上寫2個。

  ③自學生字筆順(派生字筆順表)

  ④師範寫“情”(實物投影儀)

  ⑤學生描紅,師巡視,糾正寫字姿勢。

  ⑥學生臨寫每個兩個,展示優秀作業

  11、總結(看課件,小朋友笑了):今天,我們作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幫“青”字找了6個好朋友(齊讀)希望我們做個有心人,注意積累,幫的字找朋友,好嗎?

  三、課後練

  1、選字填空:

  請清晴情睛青

  ()天()客()草事()眼()()假

  2、下面的字加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

  ----()----()

  青----()兆----()

  ----()----()

  3、自己動手製作一個字盤,跟朋友玩一玩課上的遊戲。想一想,你還可以利用字盤複習哪些相近的字呢?

  教學後記:學生對轉盤識字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