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範文錦集7篇

小學語文教案

【實用】小學語文教案範文錦集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在閱讀中認識生字“窟、涸、墅”等生字,在預習中嘗試運用合適的方法理解“天才、貧民窟、乾涸”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詞語若干。

  方法與過程: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讀文,瞭解貝利由一個窮孩子成長為世界球星的歷程。透過聯絡上下文,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並且在鋪成的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情感與態度:初步感悟一個人既要被別人愛,也要能愛別人,對別人的給予要有回應,這樣才能健康成長。

  教學重點難點:

  1、 積累相應的語段。聯絡上下文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並且在鋪成的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

  2、 透過讀文,感悟一個人既要被別人愛,也要能愛別人,對別人的給予要有回應,這樣才能健康成長。理解“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並且在鋪成的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1、 老師:相應的課件,課文朗讀錄音

  2、 學生:按課後要求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1課時

  執教時間:6、16

  教學設計

  一、 匯入新課

  1、板書:“天才”:你認為哪些人能稱之為“天才”,為什麼?

  2、小結引入新課:是啊,你們所說的藝術家,運動員,甚至自己身邊的同學都在某方面有著過人的才能。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時候的故事。

  3、出示課題,組織學生齊讀。(課件出示)

  二、 整體感知

  1、組織學生初讀課文。(課件出示)

  初讀課文小建議:

  (1)輕聲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課題中的“天才”指的是誰?

  他在哪方面有過人的才能?

  2、交流

  (1)分小節讀課文。

  (2)正音:乾涸 祈禱 完畢 準確 別墅 聖誕節(課件出示)

  (3)理解詞語:

  乾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先組織學生查字典瞭解“涸”的意思,最後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用近義片語成的詞語。)

  祈禱——一種宗教儀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願望。

  (4)交流:課題中的“天才”指的是誰?他在哪方面有過人的才能?

  (5)出示“貝利”的簡介,讀一讀。(課件出示)

  1、 小結過渡:

  剛才,大家都讀了球王貝利的簡介,我們驚歎於他在踢足球方面的過人才能,都被他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馬功勞所折服。

  三、 研讀課文

  1、 貝利獲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麼鋪成的呢?讓我們來讀讀文中的這句話(課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並且在鋪成這條路的愛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顆。

  (1)指名讀。

  (2)齊讀。

  2、 句中的“愛心”指什麼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從貝利和足球之間,貝利和教練之間找一找。

  3、交流體會。

  (1)貝利和足球之間:(熱愛踢球)

  於是就踢塑膠盒,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撿來的椰子殼。他在巷子裡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賣力了。不久,他就能準確地把球踢進遠處的隨意擺放的一隻水桶裡。

  (2)貝利和教練之間:

  教練對貝利(關愛):

  有一天,當他在一個乾涸的水塘裡猛踢一隻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男孩踢得很是那麼回事,就主動提出送給他一隻足球。

  貝利對教練(感恩):

  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隻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園裡,開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珠的臉蛋,說:“教練,聖誕節到了,我沒有禮物送給你,我願給你的聖誕樹挖一個樹坑。”

  4、組織學生再讀課文最後一節,談談理解。(課件出示最後一節)

  5、總結:

  沒有素不相識的足球教練的關愛,貝利連足球都買不起,更別說成為足球運動員了,當然也不可能顯露他的足球才華;貝利用自己的愛心去回報教練,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關心,最終獲得了“球王”之稱。

  四、 複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讀句子,聯絡句子意思,給帶點詞找近義詞。

  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 ) ( )

  3、想想說說:為什麼課文直到最後才揭示這個小男孩的名字——貝利?(調動讀者好奇心,激發閱讀興趣;進一步體現文章中心。)

  五、 拓展作業

  1、照樣子組詞:

  “乾涸”是一個由近義詞構成的詞語,你能照樣子再說幾個嗎?

  (艱難、惡劣、美麗……)

  ( ) ( ) ( )

  2、製作感恩卡:

  一個人只知道被人愛,不知道愛別人,他絕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請同學們靜心寫下自己對辛辛苦苦哺育我們的父母或不厭其煩教育我們的老師,或對曾經幫助過自己的同學、朋友的深深謝意。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文。作者言簡意賅地從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三方面說明鐳射是奇異的光。並且運用了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介紹了鐳射的特點和用途,從而更加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鐳射確實是奇異的光。

  學情分析:

  鐳射這種高新技術,對於學生來說也許很陌生,但是它卻在軍事、醫學等方面應用十分廣泛,並且有著特殊的貢獻,因此,應該讓學生對鐳射有一個大體的瞭解。學生在第九冊教材中已經初步體會了說明文文字精煉,資料準確,說服力強的特點,也初步學習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在本課的學習中,應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並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目標:

  1、透過流利的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的9個生字,正確理解讀寫研製、灼傷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鐳射的用途,理解鐳射是奇異的光。

  3、瞭解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並能找出本課介紹鐳射特點的說明方法。

  4、激發學生對鐳射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科學。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鐳射的用途,理解鐳射是奇異的光。

  教學難點:

  瞭解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並能找出本課介紹鐳射特點的說明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鐳射的音像資料。

  學生:蒐集生活中運用鐳射的例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鐳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運用的越來越廣泛了。誰想介紹一下自己對鐳射的瞭解?(學生交流)

  你們知道得還真不少。今天我們要學的內容與鐳射緊密相關(板書課題《奇異的鐳射》),理解奇異。為什麼說鐳射是奇異的光呢?

  今天我們這堂課要舉行科技博覽會。在博覽會上鐳射研究所的講解員要向參觀的人們介紹這種奇異的鐳射,讓更多的人瞭解鐳射。同學們,你們願意當鐳射研究所的講解員嗎?

  [點評:語文課上要開博覽會,學生們會覺得很新鮮,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會被調動起來了。]

  二、確定方法,自主探究。

  過渡:要想當好講解員,就必須先學習課文。

  (一)學習最亮的光

  教師提出學習要求:

  1、先讀這兩段話,弄懂不理解的字、詞。

  2、想一想鐳射的特點和用途是什麼?最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再分別用橫線和曲線劃出文中有關的句子。特別是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它們的作用。

  3、再讀課文,加深對這種玻璃的認識。深入思考,變成自己的理解,準備在博覽會上講解。

  (二)自學最快的刀、最準的尺

  1、請同學們總結剛才的學法,自學最快的刀、最準的尺兩部分。

  2、學生自學。

  教師巡視,隨時指導學生按照要求學習課文。提醒學生透過抓重點詞,理解最快的刀、最準的尺。

  [點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舉行科技博覽會

  好了,現在馬上舉行科技博覽會。請鐳射研究所的講解員為我們介紹這種奇異的鐳射。(教師可以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音像資料,幫助學生進行講解)

  1、請學生扮演講解員進行講解。

  2、其他的同學認真聽,評價一下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講解員。

  評價依據:1)他的講解是否精練、準確?是否有很強的說服力?

  2)聽了他的講解,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為什麼?最好能結合重點詞句來談。

  3、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以下重點詞句評價:

  從以下語句及帶點的詞語可以知道鐳射是最亮的光|

  1)最亮時,它比太陽還要亮100億倍呢!

  2)我們如果對著鐳射看,眼睛就會嚴重受損以至永久地失明。

  從以下語句及帶點的詞語可以知道鐳射是最快的刀

  1)然而用鐳射刀來鑽眼就方便多了,只見閃光燈一閃一閃,在啪啪聲中,一顆顆比鋼還硬的鑽石上的小孔就打成了。

  2)用鐳射刀切開皮膚,可以減少流血,減輕痛苦。

  從以下語句及帶點的詞語可以知道鐳射是最準的尺

  1)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準的尺。

  2)你會發現它的精確度是很高的,過去任何一種計量方法都趕不上。

  (教師隨機穿插提問學生遺漏疏忽之處,隨機理解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從特點和用途兩方面講解。)

  [點評: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說明文的文體特點,能夠找出文中介紹鐳射特點時使用的說明方法,並體會使用這種說明方法的好處。同時訓練學生透過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四、拓展延伸。

  今天難得見到鐳射研究所的人員,我們想知道鐳射除了剛才介紹的用途以外,現在還有哪些用途?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哪些用途呢?

  [點評: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總結

  今天,我們的博覽會開的很成功,透過講解員的耐心講解,我們終於知道了鐳射確實是奇異的光。並且從大家的精彩點評中,我們也瞭解了說明文文字精煉,資料準確,說服力強的特點,又進一步學習了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並從中體會到這樣寫的好處。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仔細觀察一幅剪紙作品,看懂作品的內容。

  2. 展開豐富的想象,編一個合理的故事,並把這個故事寫下來。

  3. 要求內容具體,敘事詳略得當。題目自擬。

  教學重點:培養觀察和想象能力,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經過。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習作4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教學難點:表達通順、連貫。

  作前準備:準備一些精美的剪紙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課文《姥姥的剪紙》,匯入新課。

  1.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姥姥的剪紙》嗎?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看老師帶來的幾幅剪紙作品。(實物投影)

  3.請分別給這些作品取個好聽的名字。

  4,剪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把剪子一張紙,就能創造出色彩繽紛、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美不勝收的剪紙作品。這多麼神奇,真令人歎為觀止!

  一、 看圖練說

  1.仔細觀察剪紙作品,看圖練說,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經過。

  2.敘述主要人物,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衣著打扮。

  3.連起來按一定的順序說一說剪紙的內容,要求細緻具體。

  三、放飛想象

  1.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後果。

  2.小組討論,把事情的前後經過說清楚。

  3.各自展開豐富的想象,把事情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

  四、展開聯想

  看著這麼精美的剪紙作品,你會聯想到什麼?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選擇學生代表交流“想象”成果。

  注意:

  1.剪紙的內容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說;

  2.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清楚;

  3.說聯想。

  二、對照要求,師生集體評議。

  三、構思佈局,醞釀習作。

  請同學們把自己編寫的故事完整地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四、選代表交流草稿,並進行修改。

  五、謄寫作文。

  教後小記: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習作4,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習作4教案教學設計精品,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認識15歌聲字,瞭解大熊貓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熱愛大熊貓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識字,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掛圖、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熊貓嗎?大熊貓長的什麼樣?喜歡吃什麼?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去公園參觀大熊貓好嗎?

  二、活動過程:

  1、出示大熊貓吃竹子圖。

  2、學生觀察大熊貓是什麼樣的?

  3、讀課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寫大熊貓樣子的。

  4、指名讀第二段後說一說大熊貓的樣子。

  5、讓學生用鉛筆輕輕地在30頁的白描圖中塗上應該是黑色的部位。

  6、認識:熊 許 物 最 乎 短 黑 圈(方法同前)

  7、師說大熊貓的一些生活習性。

  8、對照課文找到描寫大熊貓習性的段落。

  9、生讀課文,熟讀後清學生會大大熊貓有那些生活習性。

  10、提問:大熊貓喜歡吃什麼?

  11、指名讀最後一段。

  12、學習生字:侯 爬 爪 抱 睜 香 (方法同前)

  13、同學們透過學習你喜歡大熊貓嗎?讓我們齊讀第一段。

  14、自己讀課文,喜歡哪段讀哪段。

  三、課堂總結: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它特產於我國,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動物。

  板書設計 身子 胖乎乎 白

  尾巴 短

  大熊貓 皮毛 光滑

  頭白 黑耳朵 黑眼圈

  四肢 黑

  熊 許 物 最 乎 短 黑 圈 侯 爬 爪 抱 睜 香

  第四課時 大熊貓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1。請學生說一說大熊貓的樣子。生活習性。

  2、指名讀詞語。熊貓 許多 動物 最胖 胖乎乎 很短 黑眼圈 時候

  爬過來 爪子 抱著 睜眼 多香

  二、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國 物 愛 毛 四 耳 兩 爪

  2、指名讀。

  3、學生分析字的結構、筆畫、筆順。

  4、認識豎彎。

  5、師知道“四、爪”。

  (1) 先示範“四”的寫法。並用紅筆標出豎彎這一筆。

  (2) 寫“爪”字時,先課件演示,讓學生說出筆順再書空一遍。

  6、學生在田字格里書寫。

  7、評比,獎勵進步的同學。

  教學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寫了8個字,寫時一定要注意“四”字中間一筆是豎彎,“爪”字第三筆是豎。

  板書設計: 大熊貓

  國 物 愛 毛 四 耳 兩 爪

  第五課時 語文天地

  教學目標:抄寫音節,積累abb立的形容詞,初步感知這類詞語的形式。學習成對使用幾組單音反義詞。

  教具準備:小黑板。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內容,透過幻想和想像,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3、鼓勵學生大膽想像,依照課文前三小節編寫一段。

  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主題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兒童情境的詩歌,以兒童的口吻,充分發揮幻想和想像,寫出了“我”的小小的心願,鼓勵學生髮揮創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來。教材中的小詩是一首貼近學生生活的詩歌,讓學生透過朗誦這首詩,能夠展開自己的想像,能夠續編這首小詩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互動

  畫圖——幾個泡泡,看到畫你想到什麼?

  大家想法既合理又不同,這就是幻想、是想象。想想越豐富、越奇特越好,與眾不同最好。

  二、播放影片,情境匯入。

  老師播放一段影片,請大家認真欣賞,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學生充分說,教師語言渲染)

  三、細讀詩歌,體味情感。

  (一).品讀第一節

  1.a.自讀第一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指名讀——校正字音(2人)

  c.齊讀,想:你認為我哪個地方想象最神奇?為什麼?我想幹什麼?

  2.想象:桃樹枝上有什麼?

  動作演示理解:悠盪(師領讀第2句,學生動作表演)

  3.出示句子比較:

  悠啊,悠——悠出布穀鳥的聲聲歌唱。

  悠啊,悠,悠出布穀鳥的聲聲歌唱。

  a.兩句話什麼地方不同?

  b.怎樣才能讀出桃樹枝在風中輕盈、柔軟、飄逸的感覺?(“悠”字拉長音)

  4.播放影片(布穀鳥的聲音),想象:布穀鳥的歌唱彷彿告訴我們什麼?

  指名讀第三句——師渲染氣氛——齊聲美讀

  5.齊讀本小節。

  過渡,引出課題:春天是美好的,我的心情是愉悅的,作者的想象真是神奇,我的願望是美妙的,誰能幫我為這節小詩起個題目——我想。(板書課題)

  我的想法不僅這一種,我還有其他想法——

  (二)品讀第二節

  1.出示第一句——我想把腳丫連在柳樹上。

  誰來讀這句,說說我第二個想法?我的腳丫已經變成什麼?

  2.把腳丫連在柳樹根上我想幹什麼?

  生髮揮想象說說,相機出示第二句——伸進溼軟的土地,汲取甜美的營養。

  柳樹盡情地伸展著自己的小腳丫,貪婪地吮吸著大地母親的乳汁。

  理解:溼軟汲取甜美

  3.結果怎樣?出示第三句——長呀,長——長成一座綠色的篷帳。

  4.想象:綠色的篷帳是什麼樣的?在篷帳下你們會做什麼?

  模仿第一節美美的讀一讀。(練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我又有了想法,看我第三個想法——

  (三)品讀第三節

  1.出示第一句——我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指名讀。

  2.長了眼睛的風箏看什麼?引導用句式:看()多()(口頭仿說詩歌)

  引說:望呀,望——(展開想象想一想,說一說)

  3.為什麼說:“藍天是我的課堂”——齊讀第三小節。

  4.詩中你能看到哪些表示看這個意思的詞語?望,瞧

  (四)仿寫課文

  1.春天是那麼美好的,我們的願望是那麼美妙,請拿出筆來,像我這樣寫下來。

  2.交流評議。

  (五)品讀第四節

  1.我還有那麼多美好的願望,我要把它們一吐為快與你們共同分享,自讀第五節

  2.指名讀,說說:我想飛到遙遠的地方,那遙遠的地方會是哪裡,飛到那裡幹什麼?

  (六)品讀第五節

  美好的願望終有一天會實現,夢想與現實之間,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我又寫到——齊讀第五節。

  四、情感昇華

  1.總結:作者透過奇異的構思,神奇的想象,凝練的語言,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喜歡詩歌這種文體,藉助詩歌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美、讚美美。

  2.師生合作配樂朗讀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知識能力目標:

  1. 會認15個生字,學會其中13個。能聯絡上下文理解“心意”、“急匆匆”、“和藹可親”、“順從”、“尊敬”、“深情”等詞語;學會用“首先……然後……最後”寫句子。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能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老師工作的辛苦,體會師生間的深厚情誼。

  4. 培養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事物的能力。

  人文教育目標:

  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人問你們尊敬、愛戴哪些人時,你們肯定會說—父母、老師。老師像父母、似朋友,在細心呵護我們成長,傾心培養我們成材。他們的無私贏得了學生衷心的愛戴。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故事,再一次感受師生之間的濃濃情誼。

  板書課題:師生情

  二、引導看圖,感知圖意。

  1、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

  2、看圖時,你還注意到什麼?

  指導學生看圖時,一要有序(可以按照先人後物的觀察次序),二要有重點(著眼於人)。(透過觀察,讓學生了解圖上主要畫了什麼)

  三、自主讀書,讀通課文。

  1、範讀,邊欣賞邊畫出生字。

  2、自由練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3、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做好學習筆記(圈畫關鍵詞句,在課文空白處寫上讀書感受),為交流做準備。

  (1)分辨清楚課文哪些是圖上畫的內容,哪些是寫作者觀察圖畫後聯想到的內容。

  (2)透過自讀,你明白了什麼?

  自讀自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合作學習。

  4、填空練習,瞭解句式。

  用“首先……然後……最後”造句子。

  四、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對學生拼讀不準確的生字要正音。

  2、指導書寫要求學會的字,要細心觀察,認真書寫。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檢查讀書。

  學生自由讀,自主選讀。教師應鼓勵不敢表現自己的或讀書不夠好的學生朗讀。

  二、圖文對照,讀懂內容。

  1、自由練讀,說說課文的哪些內容最讓你感動?

  2、對照插圖,默讀第四自然段,劃出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說說原因,並引導學生體會理解詞語的方法。

  3、小組探究,怎樣讀好第四自然段。

  4、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透過文字想象畫面。

  5、感情朗讀。

  三、深入探究,體會感情。

  思考以下問題,學生任選一題討論交流:

  (1)文中的.“心意”指什麼?

  (2)“她們還是深情地看著,等著,心裡默默地祝願著。”說說她們在祝願什麼?

  學生自讀自悟,並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一起討論,然後推選代表彙報。

  四、拓展活動。

  教師節到了,給老師寫幾句心裡話,以表達對老師的熱愛感激之情。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首先……然後……最後”寫一句話。

  教後小結:

  在讓孩子們用“首先……然後……最後”說話時,我發現兩個問題:

  一、意思過於簡單。如:“我先放下書包,然後拿出書、文具盒,最後出去玩。”三年級了,說話意思應該更充分一些。於是,我問:“什麼時候,你這樣做的?”

  學生繼而改進:“來到教室,我先放下書包,然後拿出書、文具盒,最後出去玩。”這就好多了。就這樣,學生逐漸把意思說充分了。

  二、思路較窄。大多數學生只是說在學校、回到家,內容極其相似,不能在更廣泛的生活領域運用這樣的詞來表達。於是,我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能不能用上這些詞說說怎樣澆花?你還能用它說做哪些事?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我想:課堂上,教師有時就是一把鑰匙。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上學時,讀到“陌頭楊柳黃金色”這樣的詩句,總覺得不可理解,以後經過細細觀察,才終於明白楊柳剛萌出的葉芽,遠望過去真是一片金黃。因此,我也更深地理解了“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語)的含義。人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春天裡的發現。因此,教學在本單元應盡力讓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中有所發現。在語文園地之一,除了“讀讀認認”外,其他的環節都是緊緊圍繞著單元主題的。在教學設計中,我自然地圍繞主題把“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寬頻網”這幾個環節串聯起來(展示臺已分解穿插在課前、課中和課後),牽引學生去探尋春的秘密,去領略春的絕世姿容。“讀讀認認”的設計看似為了扣上主題,拔高難度,但識用結合,既可以鞏固字詞,又可以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同時也昇華了本次學習的主題──春天無處不在!

  二、學習目標

  1.積極地走進春天,尋找春天,領略春景,快樂地和同學交流對春天的新發現。

  2.用上優美的詞語和有關句式讚美春天,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賞春聯、背春聯,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4.收集、展示與春天有關的資訊資料,與同學共享快樂。

  三、課前準備

  1.:有相似特點的春天景物和春天美景音像(可自拍)以及有關春天的歌曲。

  2.資訊資料:春天的古詩、對聯,有關春的名著,關於春的成語以及有關花的詞語、詩詞、故事等。

  3.把收集到的資料在教室裡提前展示,欣賞名著,例《春日》(威廉·柯貝特)、《春日序曲》(陳敬容)、《春天吹著口哨》(劉湛秋)、《春》(朱自清)等。

  4.瞭解春天裡有哪些花。

  5.組織春遊,提醒學生要有所發現。

  四、教學過程

  (一)踏進春的大門

  “冬天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遙遠嗎?”春天是一個多麼令人神往的季節啊!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今天就讓我們睜大眼睛,敞開心扉,和春天來個約會。(出示課題)──搜尋春的姿容。

  那麼,這春天的“一切”都悄悄地藏在哪裡呢?

  出示:春天在( )。

  (校園裡、人們臉上、公園裡、山上、天空、田野、枝頭、教室裡、水中……)

  春天真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呀!

  (二)欣賞春的美景

  1.“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春天裡萬物復甦了,你在春天裡發現了哪些景物在不斷變化著呢?

  “出示:春天裡,我發現( )在悄悄地變化著。

  (1)自主思考。

  (2)學生反饋,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陽光、小溪、樹枝、天空、田野、小草、春雨、花朵、春雷、人們的著裝、風箏……)

  注:當學生思維枯竭時,可啟發學生從植物、動物、天氣變化以及人們的活動等方面來表述,教師也應分類板書。

  2.是呀,春天的美景真如天上的星星,看不夠,說不完。春天就是一位大魔術師,把大地打扮得五彩繽紛。出示(春景音像)。

  你瞧,所有的這些美景從冬天裡走來,脫掉冬裝,悄悄換上了新衣裳,哪個小朋友有雙孫悟空的眼睛,已經觀察到它們變了。

  出示:在( ),我發現( )在悄悄地變化著:( )。

  (可從自然萬物的顏色變化、形狀變化、姿態變化以及活動變化等方面說。要特別表揚留心觀察,又有新發現的學生。)

  3.觀察多仔細呀!把春天這個愛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害羞小姑娘給準確地找出來了。誰能用上優美的詞語來讚美春天的景物?

  例:__________的陽光 __________的樹枝

  (1)自主試填(口頭)。

  (2)交流:(表揚用詞豐富、優美的學生,以帶動其他學生)

  (3)讀一讀,再完成書中的“我會說”。

  (4)自主選擇試說。例:春天來了,__________是__________的。

  春天來了,__________多麼__________呀!

  4.知道嗎?春天裡,缺少的不是美的事物,而是發現美的眼睛。(出示)

  (1)你看清了嗎?這些景物中,分別可以和誰成為好朋友。說說。(先出示燕子、銀杏葉、小河、蜻蜓等春景,再出示其相似物)

  (2)再用上句式表達:__________像__________。

  例:教師引說──春天來了,我驚喜地發現小燕子靈巧的尾巴在空中飛翔時像一把剪刀。

  (3)觀察是創作的前提,善於觀察,我們就可以把兩種相似的事物聯絡在一起用特殊的語句──比喻句來表達。你還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來,用這種方式表達嗎?

  小草像__________ 松鼠的尾巴像__________

  柳條像__________ 泉水的聲音像__________

  (三)吸收春天的養分

  確實,在一年四季中,春天是最美好的。她如一位豔麗、嫵媚的女神,充滿誘人的魅力。千百年來,多少人為她寫過無數華章,留下過不少千古名句。

  1.賞對聯,背對聯。

  剛才我們說,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在空中飛翔時這把張開的剪刀就是在自由地裁剪著溫和的春風呢!

  (1)出示:“紫燕剪春風”。

  (2)再出示:“黃鶯鳴翠柳!”讀一讀。

  (3)簡介對聯特色:例──紫燕對黃鶯、剪對鳴、春風對翠柳。

  (4)出示:“讀讀背背”中另外三幅對聯。

  (5)試說__________對__________。

  (6)解釋對聯:學生試解,教師再補充。

  (7)對對聯,填對聯,背對聯。

  2.文人墨客們不僅用對聯讚美春天,還喜歡用簡練的詩歌來描寫、讚美春天。

  (1)我們學過的春天的古詩有:《春曉》、《草》、《絕句》兩首、《住新市徐公店》等。

  (2)你還知道哪些古詩也是描寫春景的?能試背幾首嗎?

  (《詠柳》、《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憶江南》、《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春日》……)

  3.春天還藏在許多的名人名著中,你可以去找幾句自己喜歡的句子摘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四)聚焦春的靈魂

  花是春天的靈魂。如果說一派生機的春天少了千姿百態、奼紫嫣紅的鮮花,還能叫春天嗎?赤橙黃綠青藍紫,鮮花以其絢麗嫵媚的色彩裝點著美好的春天,所以我們尋找春天時,一定要給鮮花一個大大的特寫鏡頭。

  1.播放學生帶來的花卉光碟和圖片。

  2.交流城市的市花:主要城市和學生想了解的城市。

  3.簡單交流花的用處:饋贈、藥用、欣賞等。

  4.欣賞有關花的詩詞(《江畔獨步尋花》等)、美文(節選)。

  (五)描摹春的姿容

  面對著千姿百態、色彩紛呈的春天美景,欣賞著作家們如此優美的詩句,我發現許多同學都想躍躍欲試:我也要用筆寫下我對春天的發現。不過,在寫之前要闖一下關。

  1.出示“讀讀認認”。

  (1)自主識字:①書中利用什麼規律教我們識字?

  ②你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

  ③給新字組更多的詞。

  (2)交流反饋,教師板書擴詞。

  (3)用各種方式鞏固生字。

  (4)選其中的一個或兩個詞語說一句話,要和春天有一定的關聯。

  2.多能幹呀!一個個僵硬、呆板的詞語,經過同學們的創作,變成了一句句鮮活、精彩的話語。我們不僅要會用嘴巴說春天,還要把我們可愛的春姑娘用筆給“畫”出來。不是美術課的“畫畫”,而是在作文裡“畫”出春姑娘。

  (1)寫前簡單指導。

  出示第一課《找春天》第八自然段的第二句話:

  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①你可以寫下眼睛看到的春天:花開了,草長了,水清了,人們出來活動了……

  ②你可以寫下耳朵聽到的春天:泉水丁冬,青蛙叫了,雷聲響了……還有各種動植物們在悄悄地講著春天的故事呢!只要用心聽。

  ③你可以寫下聞到的春天:花的香味、泥土的芬芳、小草的清香、雨後空氣的清新、田野裡農民伯伯汗水的味道……

  ④你可以寫下用身體觸控到的春天:風暖了,水涼涼的,放飛風箏,葉子嫩嫩的,雨是柔柔的?.

  ⑤你還可以用大腦想象春天:如你可以把周圍的景物想象成我們身邊的夥伴,讓它們一樣會哭會笑、會唱會跳……

  (2)學生執筆描繪,教師傾情指導。

  (3)賞析佳作,展示佳作。

  (六)應對春的考驗

  師生集體討論設計本次的課後作業題,任選一至兩題完成。例:

  1.寫出10個以上有關春的成語。

  2.背誦一至兩首有關春的課外古詩。

  3.收集、背誦春聯。

  4.根據自己的作文畫一幅插圖。

  5.收集有關城市市花的資料。

  板書

  搜尋春的姿容

  植物──( )的柳枝( )的小草( )的花朵……

  動物──( )的青蛙( )的小鳥( )的松鼠……

  天氣變化──( )的春雷( )的天空( )的陽光……

  人們的活動──放風箏、春遊、忙農活、採野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