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託班暑期計劃範本
一、情況分析:
我班幼兒人數21人,女孩11人,男孩10人,大部分幼兒的年齡一般都未滿三週歲,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生活自理能力與環境適應力較差……其中有5名幼兒是已就讀過一學期託班的舊生,這部分幼兒在新學期開始的適應時間可能比其他的新生更快,但剛開始的幾天可能受新生的情緒影響,入園時出現哭鬧的情況。另由於年齡小、初次較長時間離開父母與到新環境,幼兒會出現不安的情緒,大哭大鬧。經過了解與接觸我們發現我們班多數幼兒因家長工作較忙,由爺爺、奶奶帶大,入園後依戀情感濃,哭鬧現象多。經過一星期後情緒基本穩定,能較快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可能還有幾位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會努力盡快讓他們適應。我們班大部分幼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由於依賴性較強,就是不願意自己動手,如吃飯要人喂;而嬌氣、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普遍存在。有的幼兒不喜歡開口說話,有的則自由散漫,沒有集體規則意識等,這些有待家園進一步配合教育,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二、班級目標: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以及託班幼兒特點,根據園工作計劃,結合本班實際,在本學期中制定以下工作目標
(一)生活管理:
1、在老師的幫助下,愉快參加各類活動。
2、以健康安全為核心,認真細緻做好保育工作:
3、照顧幼兒的每日生活,關注幼兒的身體成長。
(二)教學管理:
1、健康:
(1)能自然地走、跑、跳、爬、搭積木、扣紐扣等,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群,逐步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語言:
(2)在活動中注意安全,不做危險的動作。
(3)鞏固盥洗、入廁常規、能根據需要及時入廁。
(4)愉快的進餐,基本上能獨立吃完自己一份飯菜,保持桌面、地面、身上的整潔。
2、語言:
(1)繼續學聽、學說普通話,進一步聽懂老師對自己和對同伴說話的意思。
(2)學說禮貌用語和生活中的常用語,喜歡與同伴交談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聲說話。
3、藝術:
(1)進一步讓幼兒喜歡並願意參加音樂活動。
(2)進一步接觸使用美術工具和材料,愉快自由地塗、粘、貼、撕。
(3)喜歡看書,繼續瞭解看書的基本方法。
4、科學:
(1)初步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小問號的興趣。
(2)繼續接觸一些常見的科學現象,引導幼兒參加一些科學活動。
(3)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
(4)繼續培養幼兒學習計算的興趣,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
5、社會:
(1)懂得愛護幼兒園的各種東西。
(2)培養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
(3)教育幼兒熱愛家人、老師、同伴、知道關心周圍的人;行文明禮貌教育,尊敬師長,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損壞玩具、圖書、不亂塗亂畫,喜歡集體生活。
(三)家長工作管理:
1、加強家園聯絡制度,取得家園聯絡一致性。
2、鼓勵家長配合園內活動。
三、具體措施:
生活管理:
1.透過平時的生活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自己的毛巾、茶杯標籤,能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臉,用自己的茶杯喝水。
2、結合主題的開展及幼兒的年齡特點佈置生動、有趣的教室環境,激發幼兒樂於入園、熱愛班級的情感。
3、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為幼兒創設良好精神環境,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提高幼兒的爬、跑、跳等技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4、透過故事、談話、兒歌等形式,鞏固正確的洗手、擦臉的方法。並培養幼兒手髒時養成即時獨立地洗乾淨雙手的良好衛生習慣。(手心手背用肥皂洗一洗,用清水洗乾淨再甩三下,會開啟毛巾把手心、手背、手腕都擦乾淨。
5、生活活動時間透過各種形式,讓幼兒知道想要小便就要去,小好便後要自己拉上褲子再請老師幫忙塞衣服.
教學管理:
健康:
1、組織幼兒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指導幼兒玩的方法,體驗活動的快樂。
2、設立安全標誌,讓幼兒知道其中的含義,並遵守規則,不到危險的地方去,不拿危險的東西。
3、隨時清點人數,讓每個幼兒都在教師的視野中。在室內外活動時,教育幼兒不推擠、不打鬧、不追逐,慢慢走,有秩序地活動。
4、透過做操、律動、體育遊戲、發展幼兒的各種動作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及各種體育遊戲和幼兒學習模仿操來發展走、跑、跳、爬等一些基本技能,並能在寬25CM高5CM的積木上走,身體保持平衡。
5、在日常活動中,透過各種遊戲對幼兒進行搭積木的訓練,以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
6、在一日活動中,老師指導幼兒學習扶著樓梯一步一級地上、下樓梯
7、透過故事、討論、情景表演等形式知道玩的時候不能奔跑,不能推擠別人
語言:
1、透過教學活動、區角活動,繼續培養幼兒喜歡跟老師學說普通話,樂意模仿老師的講話。
2、透過自由活動,指導個別幼兒進行一些聽說練習。
3、注意在一日活動中對幼兒語言交流的培養,並讓幼兒主動使用禮貌用語(早、好、再見)。
4、在各個教學活動中注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在集體面前講話,學念兒歌,學講內容淺顯的故事。
5、在區角遊戲中培養幼兒樂意參與遊戲,大膽地交談。
6、指導幼兒用普通話說出日常的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名稱。
藝術:
1、透過教學活動,跟老師學唱簡短歌曲。
2、透過遊戲活動,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模仿操。
3、利用早上來園活動,讓幼兒動手撕撕貼貼。
4、透過教學活動,讓幼兒使用美術工具和材料操作發展興趣,表現情感。
5、美術活動形式多樣化,棉籤畫、紙團畫、搓搓團團、任意撕紙、貼上、粘紙等,激起幼兒想學的興趣。
科學:
1、 保證每兩週一次的小實驗和每週一次的小問號活動時間,並提供充足的小實驗活動材料。
2、選擇適合託班幼兒的活動內容,引導幼兒積極地投入活動,初步探索觀察簡單的.科學現象
3、有目的或隨時向幼兒解釋一些常見的科學現象。
4、在一些活動中參透科學教育。例如“五小”活動,引導幼兒參加“小實驗”“小故事”“小問號”“小製作”“小創造”。
5、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大自然的美,熱愛春天。
6、能根據自己的觀察經驗,說出春天有哪些變化。
7、老師利用區角遊戲活動和教學活動逐步引起幼兒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
8、利用教學活動及區角遊戲活動進一步讓幼兒學會手口一致,點數“3” 以內的實物,並能說出總數,比多少。
9、利用圖形寶寶的遊戲,進一步認識基本圖形(圓形、 三角形、正方形)。
社會:
1、在老師的提醒下,會輕拿輕放椅子、玩具等.
2、透過生活活動、教育活動引導幼兒與同伴共同活動,不掙搶玩具,不隨便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
3、透過故事“玩具寶寶要回家”進一步引導幼兒活動結束時把玩具送回家。
4、透過“故事”“情景表演”培養幼兒樂意關心別人。如同伴跌到,能扶起同伴,幫助同伴拍灰塵。
5、透過故事“玩具大家玩”培養幼兒不掙搶玩具,大家一起友好地玩。
6、透過遊戲本身讓幼兒在各種遊戲中感知什麼是規則,知道遊戲時要遵守遊戲的規則。
家長工作管理:
1、家長會:在學期初和學期末召開家長會,介紹班級情況及工作安排,讓家長了解班級工作,歡迎家長參與班級工作。邀請家長積極參加園內舉行的各項親子活動,瞭解自己的孩子,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2、家長園地:透過這個視窗讓家長掌握一些幼教資訊,瞭解幼兒所學的知識以及班級活動,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攜手做好教育夥伴。如:張貼“周計劃:本週課程安排”、家教文章:讓家長了解到一些家教的文章、本月小壽星:本月過生日的小朋友、聰明果:知識小問答等。
3、家園聯絡冊:及時把幼兒的情況以文字形式告訴家長,並請家長進行反饋,做好溝通交流,達成家園共育。(每半月與家長交流一次幼兒在園在家中的大致情況,讓雙方都瞭解幼兒這半個月中的優缺點,對於優點對幼兒給予當面表揚和肯定,對於缺點雙方可及時糾正與改變。)
4、家訪:定期與不定期結合,針對幼兒的表現和家長教育工作出現的問題進行實地家訪或電話家訪,瞭解幼兒的生活背景及教育條件,使教育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效能。
5、隨機交談:在幼兒入園與離園時,隨時隨地與家長進行交談,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表現,從而更好地配合。由於活動和教學需要幼兒帶物品來園,希望家長積極配合。
6、家長信箱:請家長把自己想說的話或對班級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採用書面的表達方式投入信箱,以便教師調節自己的工作。
四、月工作安排:
二月、三月份
1、佈置環境,迎接新生入園
2、制定班級計劃,各科教學進度
3、開展多種有趣的活動,讓幼兒喜歡班級生活
4、愛心教育:我們都是好朋友
5、新生家訪工作
6、家長會(託班集體家長會)
7、學習新操
8、“三八”婦女節,送媽媽一份小禮物,親媽媽一下
四月份
1、常規訓練:進餐、喝水、等待
2、愛心教育:公共財產要愛惜
3、家長開放日
4、豐富自然角
5、做好長假安全、衛生教育。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五月份
1、慶祝“五.一”、“五.四”
2、常規訓練:進餐、等待、脫鞋子、自己洗手
3、愛心教育:小小書本我最愛
4、家長會:“親子運動會”
5、“我能、我行”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展示活動。
六月份
1、慶祝“六.一”
2、家長問卷調查
3、常規訓練:洗手、佇列、聽指令
4、愛心教育:助人為樂
七月份
1、節日教育“七.一”
2、常規訓練:穿脫衣服、洗手、自己進餐
3、愛心教育:我是環保小衛士
4、做好學期結束的各項總結工作。
5、暑期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