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複習總計劃
摘要:期中考試已經圓滿結束,在期中考試後或多或少我們都會找到自己的複習不到位的地方,小編為大家分享初三物理中考複習計劃,希望能幫助大家複習知識!
一、複習總目標:
學生能掌握最基本的物理知識,形成一定的知識網路,並能運用這些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學生能結合具體的情境,識別、篩選資訊的能力。
學生能夠根據具體要求,選取合適的儀器,設計方案,測量物理量,並能用科學術語和簡單圖表描述實驗結果,使學生初步形成對現實生活的領悟,解釋和創造的能力。
下面是我制訂的複習計劃,望各位同行提出寶貴建議。
二、第一輪複習計劃:
(一)、內容: 聲學部分
課時分配:2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初步認識聲產生和傳播的條件。瞭解樂音特性,瞭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應用。
2、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
(二)、內容:物態變化
課時分配:4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能區別固、液和氣三種物質,並能描述這三種物質的基本特徵。能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溫度值
2、瞭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測量溫度,透過實驗探究物態變化過程,揭示生活和自然界中與熔點和沸點有關現象,知道水的三態。
3、知道六種物態變化及其吸、放熱情況
(三)、內容:光現象及透鏡及其應用
課時分配:8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正確完成光的反射規律和折射定律的光路圖。
2、會分析比較日常生活中的光學現象,具有初步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掌握平面鏡城像規律及應用。
4、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實際應用,尤其是凸透鏡成像的性質與其焦距、物距、像距的關係。
5、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比較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的不同現象。
6、會分析比較日常生活中的光學現象,具有初步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實際應用,尤其是凸透鏡成像的性質與其焦距、物距、像距的關係
(四)、內容:質量和密度
課時分配:9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2、能對質量的`概念、物理意義與其他知識的聯絡,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3、會用托盤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知道一些簡單的間接測量質量的方法,強調利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得出密度概念。
4、理解鹽水選種、物質鑑別、材料的選擇、容量設計等問題,能解釋簡單現象,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五)、內容:運動和力
課時分配:6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能透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能透過日常經驗或物品
粗略估測長度。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瞭解水平: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彈力 ,會使用彈簧測力計
3、知道重力,重力方向的應用
4、知道摩擦力產生的原因及方向上的特點,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5、認識水平:透過觀察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能解釋一些實際現象。
6、獨立操作水平:知道什麼叫力的示意圖。根據需要,正確選擇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會用托盤天平或其他工具間接測量力的大小。
7、知道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大致瞭解決定慣性大小的因素,明確慣性對生活、生產的影響,能解釋與慣性有關的物理現象。
8、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瞭解得出定律的實驗方法,知道牛頓第一定律於慣性的區別和聯絡。
9、知道二力平衡條件。
(六)、內容:壓強和浮力
課時分配:10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能用壓強概念及物理表示式及其變形公式,進行簡單計算,定量研究一些實際問題。
2、能把有關壓強的現象進行分類,在實際問題中瞭解增大減小壓強方法。
3、瞭解託利拆利實驗的方法和原理,建立流體的壓強與流速關係。能用這個關係簡單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4、知道什麼是浮力,瞭解生活中的浮力現象。會用實驗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
5、知道重力與浮力的關係決定物體的浮沉。初步瞭解其他間接判斷物體浮沉的方法。
6、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及物理表示式,能與其他知識簡單綜合,進行簡單計算和解釋現象。
(七)、內容:簡單機械、功和機械能
課時分配:6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實驗探究槓桿原理。動滑輪、定滑輪、滑輪組的原理。會使用這些簡單機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知道研究機械功的兩個要素。能在生活、生產例項中定性判斷是否做功。能進行計算。
2、知道機械功率的物理意義。能在生產、生活中定性判斷功率大小。能進行簡單計算。
3、知道機械效率是工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指標。知道有用功、總功和機械效率的概念。在實際問題中能分析產生額外功的原因。能進行簡單計算。會測定簡單機械的效率。
4、知道機械能,機械能分為動能和勢能,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八)、內容:熱和能
課時分配:5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對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數量的概念。知道分子間存在空隙,知道擴散現象,會解釋現象
2、瞭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係,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燃料的熱值。
3、瞭解內能的利用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瞭解熱量的概念,瞭解比熱容的概念,會利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九)內容:電路和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
課時分配:4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知道什麼是電源,及其在電路中的作用。知道什麼是用電器,及其在電路中的作用。
2、會讀會畫簡單電路圖。能連線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能說出生產生活中採用簡單串聯並聯的例項。
3、知道到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能從器材安全和提高精度的角度,正確選擇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知道串聯、並聯電路電流特點
4、知道電壓的單位及換算,知道生活中常見的電壓值
5、知道電阻的概念、單位及換算,變阻器在電路中的符號,影響電阻大小因素
和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6、知道變阻箱的讀數方法,
7、透過電流跟電壓、電阻關係的實驗,進一步熟悉控制變數法。嘗試採用圖象法分析實驗資料,分析歸納出歐姆定律。
8、會用歐姆定律分析解決簡單電路問題。
(十)、內容:電功率
課時分配:4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功,簡單描述電能與生活的關係。
2會讀家用電能表,會計算電費,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3能區別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實驗中培養學生實際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的能力滑動變阻器。會測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進一步練習使用電壓表、電流表和滑動變阻器,培養學生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的能力。
4瞭解家庭電路組成及連線方法,知道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會使用測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的方法。瞭解生活中安全用電的知識。
(十一)、內容:電與磁
課時分配:4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1掌握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與電流方向關係。瞭解通電電線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知道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磁場方向關係。
2透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條件。
(十二)內容:資訊的傳遞、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課時分配:2課時
習題配備:測試題(包括知識點回顧,課前預習,課堂練習,反饋)
目標和效果:
1、知道光波、聲波、電磁波都是波。知道、、的物理意義和單位,並能根據三者關係進行簡單計算。
2、瞭解電磁波的廣泛應用。瞭解電磁波譜。知道電磁波的傳播與聲波不同,知道電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能說出生活中有電磁波存在的例子。
3、初步瞭解半導體、超導體的一些特點及新材料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能說出生活中各種能量,透過例項認識能量之間的轉化和轉移。能舉出生活中能量守恆的例項,會用能量轉化和守恆的觀點分析物理現象的意識,能結合例項,說初步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點。瞭解核能的優點和可能問題,瞭解世界和我國能源狀況,對於能源的開發利用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4、能說出生活中各種能量,透過例項認識能量之間的轉化和轉移。能舉出生活中能量守恆的例項,會用能量轉化和守恆的觀點分析物理現象的意識,能結合例項,說初步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點。瞭解核能、太陽能的優點和可能問題,瞭解世界和我國能源狀況,對於能源的開發利用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第二輪複習計劃
時間:4月13日5月11日
方式:專題複習
內容:作圖專題,實驗專題,填空、選擇專題,
簡答專題,計算、資訊、社會熱點專題
目標和效果: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輪複習計劃
時間:5月12日中考
方式: 綜合複習
內容:各地方的模擬試題
目標和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審題能力等。
總結:初三物理中考複習計劃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希望同學們找到自己高效的複習方法,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