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新聞稿> 2021年中秋新聞稿(精選5篇)

中秋新聞稿

2021年中秋新聞稿(精選5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用到新聞稿的地方越來越多,新聞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聞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摸索出來的,不同時期格式也不一樣。寫起新聞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1年中秋新聞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新聞稿1

  “每逢佳節倍思親”,9月13日中秋前夕,渤海大學植物園內張燈結綵、歡歌笑語,“中秋大團圓,世界一家親”的中外師生共度中秋活動在此舉行,來自蒲隆地、匈牙利、馬達加斯加、法國、巴基斯坦、迦納等國的百餘名留學生們與渤海大學師生歡聚一堂,共同體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情懷。

  為體現“中秋團圓,世界一家”這一主題,國際交流學院的老師蒐集整理了有關中秋佳節的故事,邀請了醫巫閭山滿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藺心宇老師和知名書法家到現場傳授技藝,並準備了獨具中秋節日韻味的月餅、西式茶點、水果供大家品嚐,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演繹出活動的主題,別具特色。

  當天活動氣氛熱烈,外國留學生被中秋文化深深地吸引,講述起各自家鄉的風俗,孔子學院的獎學金獲得者表演了富有非洲風情的民族舞蹈和中國功夫,蒲隆地留學生帶來了好聽的傳統說唱,韓國留學生表演了熱情洋溢的勁歌熱舞,有幾位留學生“現學現賣”,和中國學生一起伴著古箏曲,唱起了剛學會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此次活動不僅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了中國大學生的熱情好客,讓留學生感受了中秋節的熱鬧氣氛和文化,也拉近了中外大學生的距離,增進了彼此的友誼。

  中秋新聞稿2

  昨日,在南方醫科大學的博雅書院裡,剛入校的新生雖沒有家人陪伴左右,也沒有佳餚齊備的饕餮盛宴,但卻有著獨屬的中秋體驗:師生齊聚一堂暢聊家鄉美,猜燈謎賞花燈。記者看到,現場還有同學們親手準備的各式食品,有精彩紛呈形式多樣的家鄉展示,融匯多民族多地域的風土人情,以及舞蹈、樂器表演、說唱等豐富多彩的串場節目。

  參加活動的新生們表示,和同學們一同分享家鄉美,既讓大家瞭解了自己的家鄉,也抒發了對家鄉和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一次遠離家鄉的中秋團圓日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過,大家在一起很開心,和新同學也很快熟悉起來了。”而與此同時,透過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對各地民俗風情的展示,增進了對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的瞭解。

  中秋新聞稿3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一年之中最具團團圓圓吉祥意義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來臨之際,為了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孩子在遊戲體驗中瞭解、知曉有關中秋意義和傳統禮節,德愛幼兒園開展了“中秋”主題教育系列慶祝活動,各班的小朋友歡聚一堂,說著中秋節的故事、唱著中秋節的兒歌,感受著傳統節日的薰陶。活動中,老師透過音樂欣賞、圖片展示、中秋故事、趣味燈謎等形式,讓小朋友瞭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典故,知曉中秋節的許多趣事;各班級開展了“中秋燈籠”製作,引起幼兒對節日的興趣。離園時孩子們舉著燈籠高高興興地回家。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中秋新聞稿4

  20xx年中秋節,西安市各學校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9月14日,西安高階中學的學校領導與14名留校藏族學生在行政樓第二會議室舉行20xx年藏生“迎中秋”座談會。學校為每位藏生準備了豐盛的中秋禮物,學校領導向他們表達了真摯的祝福和對未來的期待——希望全體藏生保持本色,保持個性;融入學校,融入同學;發散潛質,發揮潛力;實現理想,實現抱負。

  9月13日,西安旅遊職業中專烹飪專業烘培社團在教學樓前自發舉辦了中秋月餅品嚐售賣活動。西安市第一保育院的廚師們也精心製作了香甜的月餅。西安市第一保育院誕生在革命聖地延安,這次製作的月餅就是陝北風味的五仁月餅,讓老師和孩子們品嚐月餅的同時回憶那段光榮的革命歷史。

  9月14日,西安市第五保育院中大班師幼歡聚一堂,開展了“迎中秋知民俗”主題節日活動。說兒歌,聽故事,瞭解傳統節日由來。中班的小朋友們透過老師精心準備的影片和繪本故事,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欣賞了兒歌《爺爺為我打月餅》,瞭解了在中秋節要親友團聚、共享月餅的傳統習俗。9月14日,西師附小舉行“月兒圓圓話中秋”經典國學朗誦活動。

  中秋新聞稿5

  中秋節來臨之際,為讓同學們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度過一個快樂而又有意義的中秋節,漢陰縣各中小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秋節慶祝活動。

  漢陰縣漩渦初級中學在午餐時間為每位學生送上了中秋禮物——月餅、蘋果,使所有學生在大團圓的校園裡感受到了溫暖與幸福。同時,各班均召開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情暖留守學生”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教導學生在中秋節日裡為親人送上問候與祝福。

  漢陰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講故事、畫月亮、做月餅、唱兒歌、分享月餅等系列中秋主題教育活動。午點時幼兒園為每位幼兒準備了各種口味的月餅供幼兒分享品嚐,中班孩子認真學唱”爺爺教我打月餅”傳統老歌,大班幼兒動手畫月餅,孩子們還在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各種五彩的膠泥製作月製作出了一個個造型優美的月餅。活動中,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製作月餅的快樂,而且充分的鍛鍊了幼兒小手的靈活性。

  漢陰縣漢陽鎮中心小學開展了系列中秋節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宣傳陣地進行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各班開展了“喜迎中秋”的主題班會、賀卡製作和繪畫比賽。讓學生了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感受中秋團圓的氛圍。為了關愛留守兒童,學校還為留守兒童送上學習用品,並組織留守兒童與遠在異地打工的父母通電話,充分讓留守孩子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和快樂。班會課上,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秋主題班隊活動。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對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認同和喜愛,弘揚了民族文化。

  漢陰縣漩渦鎮中心小學舉行了“慶中秋,迎國慶”詩歌朗誦會。60餘名教職工以詩歌朗誦的方式喜迎中秋、國慶佳節,在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激發廣大教職工的愛國熱情。隨著“彩雲追月”的音樂響起,一首《中秋賦》拉開詩歌朗誦會的序幕,《鮮紅的黨旗永不落》、《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祖國頌》、《中秋吟》等一首首詩歌在朗誦者的演繹下或溫潤如玉,或情深意切,或激情澎湃,或黯然神傷。詩歌的旋律和朗誦的聲音宛若山澗風鈴,似潺潺溪流,使大家深深地陶醉其中,充分表達了鄉村教師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激發了廣大教職工愛國、愛家鄉的熱情。該鎮各校還透過晨會、班隊會等形式在學生中開展了“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習俗知多少”等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