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博物館參觀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喀什博物館參觀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喀什博物館參觀心得1
今天上午,我和幾位同學代表港北區建設小學去參觀貴港市博物館,為此感到非常的榮幸!這次參觀主題是“行走的課堂:探索文物的奧秘”。
到達博物館門口,從館外觀望,博物館雄偉壯觀,氣勢恢宏。主館建築南北長73米、東西寬57米、上下高15米,佔地面積3847.6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961.43平方米。真不愧是博物館呀!這麼大的博物館有什麼樣的文物呢?我不禁這樣想。
走進博物館,工作人員為我們童心圓小記者準備了馬甲、帽子、採訪本、筆、小記者證等物品。整理好這些裝備後,我和媽媽跟隨著我們的帶隊老師與講解員姐姐,一同參觀這奇妙的博物館!
館共有三層樓,每層樓都有不同的展廳。其中,一樓主要為“羅泊灣一號漢墓復原室”,透過講解員老師的介紹,我們瞭解到復原室是由發掘的羅泊灣一號漢墓整體保護、修復並遷移而來,是嶺南地區同時期墓葬的代表性墓室。復原室完好地展示了墓葬的規模和結構。
二樓為臨時展廳和系列展廳,主要有“西江明珠·古郡遺珍——貴港歷史文物”陳列展,展品大部分是漢代墓葬出土文物,並以漢代陶器和青銅器為主要特色。
三樓是系列展廳和專題展廳,集中介紹了貴港各民族的基本情況及人文歷史。展品裡,形形色色的民族文化工藝品琳琅滿目,人物模型惟妙惟肖,生動形象的展現了我市燦爛輝煌的民俗文化風采。
參觀完展覽廳後,我們小記者最興奮的時刻到了,那就是搶答環節。搶答時,同學們積極舉手。隨後我們觀看了古箏表演,譚老師還現場教我們畫陶器。活動結束時我們集中到博物館門口拍照留念。
透過這次的參觀,我覺得自己收穫到了很多,讓我開闊了視野,更加珍惜現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這樣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後更需要增強自身文化底蘊的培養,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氣息,真正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昇華。
喀什博物館參觀心得2
學校組織我們參觀首都博物館,一路上我都興奮不已。
終於看到高大雄偉的首都博物館了,它共有6層,位於復興路上,從天安門一直往西就能到。進館的時候,安檢真嚴格。我準備用來剪開香腸的剪刀也被“沒收”了。
我們先來到三層,參觀老北京民俗展廳。那裡有老北京泥人,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老北京人的生活。館內還有古代佛像展,藝術精品展,古代繪畫技術精品展.
我最喜歡的就是“秋郊大獵圖卷”它畫的是秋天人們在山林了打獵的情景。繪畫工藝精緻,一絲不苟,人物,山,水,尤其是樹枝,幾乎沒有重疊。山脈也畫的特別細緻,逼真的就像在你面前一樣,真是百看不厭。我太佩服作者了。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鎮館之寶-------水月觀音。觀音的身後有一輪圓月,因此得名。水月觀音是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的。這件瓷塑像高67釐米。1955年出土於西城區定阜大街西口。菩薩像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觀音額頭寬闊,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氣質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態優美。觀音上身穿袈裟,下身著長裙。胸前及衣裙上都裝飾有連珠瓔珞,全身裝飾十分繁縟。筒體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質潔白細膩,不愧為鎮館之寶。
這次參觀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喀什博物館參觀心得3
雖然這次參觀博物館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但這次活動對我的影響並沒結束。它使我走出校門、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走進社會實踐的活動。到自然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增長才幹,在實踐中為自己的知識庫儲存更多的正能量。此時,眼前呈現了一幢大樓,建築也非常華麗,我滿心歡喜的觀察著他的一切。走進博物館的大廳,我首先看到的是恐龍,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它的個頭居然那麼大,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恐龍時代的景象。在參觀的時候,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思,也索取著知識的奧秘。在參觀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各大洲及海洋生物的奇異外貌和特徵。
最讓人引人注目的是幾百只蝴蝶構成的蝴蝶牆,五顏六色的蝴蝶,斑駁的色彩給予我一種夢幻,一種唯美的感覺。其實那個蝴蝶真是百看不厭。驚歎大自然,竟擁有如此多的神奇的物種。俗話說:“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透過這次實踐活動,不僅瞭解了大自然的奧秘,而且開闊了知識的領域。在這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了正確的定位,對努力學習有了信心和毅力。
喀什博物館參觀心得4
今天上午,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去河南博物館參觀。汽車開到博物館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雄偉的漏斗型的建築物,在它的正中央還掛著一面大鐘,聽講解員阿姨告訴我,原來它的結構是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真是充分體現了源源流長的中原文化特色。
進入大廳後,館內共有四層,各個樓層都有很多珍貴稀奇的展品,如:鬥獸畫像石、金縷玉衣、四神雲氣圖、石辟邪、水遠儀像臺……其中讓我歎為觀止的是四神雲氣圖,它出土於河南永城芒碭山樑國王陵區柿園墓,屬西漢早期。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畫面最大、極別最高、儲存最為完整的壁畫。上面畫有青龍、鳳凰、白虎、膠龍。傳說這是古代時候家家戶戶都張貼的畫,因為有了這幅畫,人死後昇天成神仙。
還有一個另我驚訝的就是在古代,人們就會預報天氣了,那就是水遠儀像臺,這個儀器不僅可以預報天氣,還能計時、報時呢!
我真後悔沒有帶照相機來,應該把它們全拍下來留作紀念。
喀什博物館參觀心得5
走近長樂博物館,我眼前一亮,看見了長樂博物館別具一格的浮雕,上面雕刻著牛、船、農民,集中體現了幾千年來長樂的發展史和文明史。長樂博物館的外觀像是“凸”字形的,房頂是用瓦片構成的,古色古香的。
走近大廳,大廳的地面是用大理石合拼而成的,能映出人的'倒影來。中間有一個酷似飛龍的根雕,牆壁非常潔白,因為是新建的。
接著,我們來到鄭振鐸紀念館。這裡的地上鋪著一層地毯,顯得十分豪華。整個館是長廊迂迴形。這裡擺放著許多鄭振鐸先生生前的遺物。這些遺物都有用一個大框給圍起來。還有一個鄭振鐸的房間,裡面的擺放的他生前擺放的一樣,裡面有一個書櫃,上面放著許多圖書,中間有一張桌子的一張椅子。
從鄭鐸紀念館出來。我們又來到閩劇館。閩劇館裡陳設著許多樂器,還有演出的行頭,裡面有一位閩劇泰斗的頭像,這位閩劇泰斗是鄭亦奏先生。
出了閩劇館,我上了二樓。在二樓的歷史大觀裡面,看見了我們的祖先,原始人。他們日日夜夜,堅持不懈地奮鬥著,住草房,穿草衣,是他們創造了美好的未來。裡面還擺放著許許多多的航模,這些航模都有用一個大玻璃框給圍起來,還有一些名勝古蹟的圖片。
走出歷史大觀,我們來到名人館。這裡有密密麻麻的名人頭像,而且這裡的裝飾也與眾不同,弄得我眼花繚亂,館主要是赤褐色為之基調。
走出名人館,就是林其文指畫展覽廳。讓我們驚訝的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全都是用手指畫成的,令我們在開眼界。有“萬馬奔騰”、“八仙過海”、還有許多栩栩如生的畫。這些畫精緻、美麗,讓人看得入迷。還有一張林其文先生用過的桌子,這張桌子上有毛筆、墨盤,是林其文先生寫書法的地方。
參觀完後,我們走出大門。我想:我們長樂真了不起!不僅長樂博物館建築的巧奪天工,讓人刮目相看,更讓人感受到了長樂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的飛速發展的今天。真是令我為之一振呀!
喀什博物館參觀心得6
今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了自然博物館。一進博物館我們先參觀了古乾屍展廳,展廳裡放了兩具乾屍的骨頭,都是明朝的。一具乾屍骨頭已經發黃,還有一具乾屍骨頭竟然是黑色的。我看了覺得有點恐怖,所以我們很快就出來了。
接著我們參觀的是古動物展廳。一進展廳我就看到了巨大的恐龍化石。我根據這些化石的樣子告訴媽媽這裡的恐龍化石有劍龍,還有長頸龍。媽媽問我是怎麼知道的,其實我是在自然課上聽老師說的。這次我看到了真的恐龍化石,覺得有些害怕。因為長頸龍的化石好高,頭頸好長,頭都快碰到屋頂了。我想如果它們沒有滅絕一定會把人吃掉吧,它們簡直是龐然大物,就連旁邊的恐龍蛋化石也很大,我都看呆了。
古動物展廳裡的古人類發展陳列室也很吸引我。陳列室裡的圖片、模型介紹了人類進化發展的過程,還有人的胚胎髮育的過程。我看到很多實景模型,知道了人類是由猿人進化而來的,知道了猿人由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進步,還知道了古人類是怎麼生活、捕獵的。其中有一個模型中有一群猿人用自己做的石器在殺一隻鹿,我覺得太殘忍了,不過媽媽說他們是為了生存才這樣做的,不然他們會餓死的。
後來我還參觀了各種動物的展廳,看到了節肢動物、線形動物、魚和兩棲動物的標本,還有各種鳥、哺乳動物的模型。其實還有很多動物我有點忘了。不過今天我問了爸爸媽媽一個問題把他們考住了。你知道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是什麼嗎?答案是蝙蝠。如果上自然課認真聽的小朋友一定都知道這個答案。
我今天的收穫可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