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審計系統演講稿
審計,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名詞。說它古老,是因為我國國家審計的雛形出現在距今已有三千餘年的西周;說它年輕,是因為新中國的審計機關僅成立了二十餘年。
我想唱一首歌,唱一首以古老和年輕作筆,用艱辛與奉獻為墨而寫成的審計之歌!
這一首歌,娓婉動聽,它是審計人的真實寫照。
當人們還不瞭解審計為何物時,這顆略帶稚嫩而又充滿了生機的種子已經被播種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我們在黨和人民的重託中起步,在艱難的探索開拓道路上前行。誰能忘記那些難眠的日日夜夜,我們頂著壓力、歷盡艱辛,清理著一摞摞厚重的帳冊,糾正了多少經濟領域的不正之風。我們用手中的筆、用一顆敬業的心、用我們的坦蕩赤誠,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加強領導經濟責任監督,規範社保、支農、基本建設等專項資金的使用。二十載的風雨征程,審計人用秉公執法、剛正不阿的信念築起了鋼鐵般的長城。
這一首歌,激昂壯烈,它是審計人不屈的歷程。
審計是國民經濟執行的衛士,是領導決策和民眾的眼睛,這就註定了審計人必須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有“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yin的高尚情操。這裡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錯綜複雜,物質與金錢的引誘,比槍林彈雨更能考驗人的靈魂與情操。面對金錢賄賂,斷然回絕;面對威脅利誘,沒有一絲動搖。有什麼能比人民的重託更神聖,有什麼能比國家的'利益更重要!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無他求品自高。審計人啊,你一身正氣,傲骨昂揚,無愧於人民的期望,無愧於國家對我們的選擇。
這一首歌,情真意切,它是審計人無私奉獻的心聲。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多少個日子,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審計人以強烈的責任感,在家庭與事業、個人與全域性之間作出義無反顧的抉擇。啊,審計人,在當今滾滾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我們依然保持著心中的那份信念,把自己的青春、汗水獻給了共和國的審計事業,卻把對家、對親人的愧疚默默地埋藏在心底。審計人是平凡的,像綠葉,不圖名利甘願襯托在鮮花的背後;像蒲公英,在祖國每個落腳托起一朵朵金色的希望;像蠟燭,不求索取只獻上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人就是需要有這樣一種精神,為了燃燒不怕化為灰燼,為了理想不惜奉獻一切。我願把我的青春和熱誠融入音符,匯成旋律,以澎湃激越的歌聲和發自肺腑的真情,歌唱平凡而又偉大的審計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