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育兒心得

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育兒心得

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育兒心得

  偉大的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巴浦洛夫說過:“嬰兒從降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已經遲了兩天。”0—6歲尤其是0—3歲是教育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接受外界的刺激狀況,直接決定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更是奠定孩子人生中一切好品質和好習慣的基礎。

  生活在我們周圍的90後、00後們,幾乎普遍地存在“不夠勤奮,意志力薄弱”的缺點。為了避免同樣的弱點出現在清清身上,從清清出生伊始,我和清清爸爸便形成一個共識,一定要把清清培養成一個勤奮堅強、熱愛勞動的孩子。

  孩子剛出生時,還是一張白紙,甚至還聽不懂我們的語言。我把清清抱在手上,經常“對牛彈琴”地向清清講述眼前的大人們正在忙什麼以及忙碌的過程和結果。待清清大一點,便讓清清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清清學會了爬行以後,我便教她,每當有人回到家,趕緊爬到門口給大人準備好拖鞋。每一次,清清都能得到我們豎著大拇指的誇獎。清清現在4歲多了,這個好習慣一直保留著,每逢從陽臺看到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或聽到鑰匙開門的聲音,清清飛快地走到門口的鞋櫃旁,把拖鞋向著門口的方向擺好,以便爸爸、媽媽一開門就能穿上。清清10個月便開始自己抱著奶瓶、水壺喝奶、喝水;1歲2個月便記得把玩過的玩具收拾好;1歲半便自己扣紐扣、拉拉鍊;1歲10個月,自己拿筷子夾菜,用湯匙吃飯;兩歲多開始自己穿、脫衣服。

  要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需要父母適時偷懶,不可事事代勞,還需要無比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地學會。還記得在清清初學扣紐扣時,花了好幾分鐘都無法成功扣上一個紐扣,小小的紐扣似乎要和清清玩遊戲一樣,紐扣的邊緣剛放進釦眼,小手一不留神沒按緊,又溜了出來,如此重複多次。可是清清有股不屈不撓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倔強勁兒,屢敗屢試,好不容易才終於把紐扣塞進了小小的扣眼。那一刻,成功的'喜悅無法言喻。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反覆嘗試,越來越熟練。

  這種手指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培養了孩子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提高了生活自理的能力,同時還養成了專心致志、堅持不懈達成目標的可貴品質,從中體驗了由衷的快樂。類似的精細動作還鍛鍊了孩子手指的靈活性,育兒科學表明,它有助於孩子大腦神經元的連線,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反覆示範、從旁鼓勵和耐心的等待。假若父母缺乏這份耐性,“你還小,這個事情你不會做,讓爸爸(媽媽)來吧!”,剝奪學習的權利,那麼這種不耐煩的情緒將會傳導給孩子,養成孩子急躁、缺乏耐性的性格,從此也就不再樂於動手,愛依賴別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在清清2歲多時,有一天,我正在廚房洗碗,清清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突然對我說:“媽媽,等我長大了,我要幫你洗碗。”一股暖流撞擊著我的心靈。我俯身問,“那你今天先學著洗自己的小碗,好不好?”清清一下子樂得沒法形容,忙不迭高興地回答“好!”。我找來一個小塑膠盆,一張小抹布,把清清吃飯的塑膠碗、不鏽鋼碟子放進去,裝上半盆水,擠點兒洗潔精,讓清清蹲在地上學起了洗碗來了。此後,清清吃晚飯便幫忙著洗碗,偶爾有一次我看她在客廳玩得正高興,便自作主張幫忙把她的工作完成了,清清發現後,便大聲抗議一番。又一天,我正在洗澡間洗衣服,清清走近我身邊,對我說:“媽媽,你好忙啊!長大了我要幫你洗衣服,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乾淨!”

  我笑著說:“真的呀!我寶貝真懂事,長大了要幫媽媽做點家務,媽媽就不會那麼忙了,對不?那今晚你洗澡的時候換下來的衣服先學著自己洗,好不好?”清清一聽,樂不可支。晚上早早洗澡,脫下的衣服直接放進洗澡盆,洗完身體便開始搓衣服。我給她示範一下,先搓搓衣領,再搓搓袖口,袖子,還有前面、後面,最後搓搓邊緣,就可以擰乾了。清清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自此以後,洗碗和洗衣服對清清來說是很好玩的遊戲,洗完後我再幫忙收拾一下。

  除此以外,清清還幫忙澆花、喂金魚、掃地、拖地、飯前擺放碗筷、飯後收拾碗筷、晾曬衣服、收衣服、疊衣服、整理床鋪、收拾沙發茶几等等。上幼兒園後,清清得知老師每天要請最早到課室的小朋友幫忙幹活,如掛毛巾、擺放水杯等,常常要求爸爸早點把她送到幼兒園,幫老師做事情。無奈爸爸擔任班主任,每天早上得檢查學生早操後才能趕回家送清清上學,故只可偶爾滿足其願望。

  我親愛的孩子,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熱愛勞動的人心胸寬廣,更容易融入集體生活;熱愛勞動的人不畏艱難,意志堅定,更容易達成理想;熱愛勞動是人生快樂之源,你將從中學到書上沒有的知識,體驗真正的人生價值。願你成長為一個勤勞勇敢的人,擁有屬於你的快樂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