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研報告> 服務業調研報告通用15篇

服務業調研報告

服務業調研報告通用15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服務業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服務業調研報告1

  家政服務是適應家庭生活現代化需要而興起的,是社會勞動的一部分。它一方面把許多人從家務勞動中解脫出來,提高了家庭生活的質量,另一方面又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及城市下崗職工,在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及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我國家政服務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居民工作和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居民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需要更多的家政服務;另一方面,我國家庭結構正在發生顯著變化,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等社會特點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留守子女”不斷增多,家庭成員從事日常勞務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同時,居民收入的增加,也為家政服務市場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消費能力。但是,xxx市的家政服務業現在處於比較落後的水平。對全市家政服務業進行一次深入的調查研究,全面瞭解xxx市家政服務行業的狀況,深入剖析當前家政服務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對促進本地區家政服務業健康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和借鑑作用。近日,xxx市婦聯透過發放調查問卷、走訪等形式對烏地區的家政服務業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研究。

  一、xxx市家政服務業現狀

  一是xxx市家庭對家政服務具有了相當的需求量。調查表明,xxx市目前有家政需求的居民家庭佔家庭總量的38%。對家政服務需求量最迫切的是離退休老人家庭,約佔整個需求量的32%;其次是嬰幼兒家庭和月穩定收入約在3000元以上的雙職工家庭,約佔需求總量42%左右;近年來迅速崛起的個體私營業主家庭成為家庭服務需求的第三支大軍,約佔需求量的17%。所需家政服務專案主要是衛生保潔、照料孩子、月子護理、照顧病人、陪護老人、料理家務等。在規範的家政公司,家政服務的需求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

  二是家政公司規模小,多數屬於中介機構。目前xxx市在工商登記註冊的家政公司大大小小共有83家。其中,專門從事家政服務的有8家;其他75家是經營專案含家政服務的。8家專門從事家政服務的機構中,註冊資金50萬元的有1家,註冊資金30萬元的有4家,絕大多數家政公司規模較小,同時調查瞭解到,它們大多屬於中介機構,一次性收取中介費,對使用者和家政服務員雙方不再承擔任何責任,運作管理不夠規範,總的看我市家政服務業市場還處於發育期。

  三是家政服務業起步晚,發展緩慢,多數家政公司經營狀況不良。調查發現,近兩年家政公司大批上馬,又紛紛倒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家政服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家政服務具有很大的發展市場,很多人看好這個行業,各種名目的家政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雖然xxx市家庭對家政服務具有了相當的需求量,但居民選擇的傾向性也很明顯,普遍認為只有選擇信譽度高的家政服務公司,誠實可靠、服務優良、專業培訓、持證上崗的家政服務員,得到的服務才會有保障,所以真正能發展起來的還是少數正規、規範的家政公司。另外,家政服務業是一個微利行業,公益性很強,既需要自身對社會的努力貢獻,也需要社會各界以及政府的關心支援。xxx知名家政企業“興安家政”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與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援也是分不開的。

  二、xxx市家政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受舊觀念的影響,家政服務尚未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家政服務業作為從傳統“保姆”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尚未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受“侍候人”、“低人一等”等舊觀念的影響,社會上一些人看不起家政從業人員,認為做家政服務是伺候人的活兒,使一些家政服務人員得不到客戶應有的尊重,也使一些勞動者,不願去從事。而有的下崗職工覺得從事家政工作會被親戚朋友看不起,因此影響了從事家政服務行業人員的積極性。

  二是培訓不足急需解決由於缺乏統一標準和相應教材,加上師資欠缺,家政服務的培訓開展不足,培訓質量不高。由於職業技能鑑定工作沒有跟上,致使家政服務員質量良莠不分,使用者對家政服務員提出的素質要求難以實現。很難做到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從而導致家政服務質量的低層次。有的出現事故,甚至在職業道德上出現問題,使客戶缺少應有的安全感,也使從業者失去工作的穩定性。

  三是家政服務業企業化、市場化程序緩慢。目前xxx市家政服務業還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屬於低層次的服務市場形態。多數家政服務公司走的是中介服務的路子,呈現出小型化、衚衕化、零散化的特點,從業者隨意性很大,遠沒有形成規模經濟和品牌效應,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是家政服務公司管理不規範。xxx市家政服務業企業化、市場化程度低,直接導致了家政服務公司運作不規範,管理不嚴格,制度不健全,收費混亂,缺少後續服務;很多家政公司對家政服務員不培訓或非常簡單地培訓就派工,服務質量不高;家政公司與服務員和用人家庭的責權利不明確,有的服務協議不規範,家政服務員與用人家庭發生糾紛爭議難以處理。供需雙方均存在後顧之憂,阻礙了家政服務業的發展。

  五是提供的家政服務層次低、水平低,從業人員職業化程度低。目前xxx市絕大多數家政公司提供的服務還停留在做家務、看孩子、看護老人、搬家、家教等低層次的基礎性家庭服務階段,衣食住行指導性服務和投資理財及生產經營、教育顧問等高層次的家政服務遠遠沒有開發出來。另外,無論是社會還是家政服務人員,都還只是把從事家政服務作為打零工而不是一種社會職業來對待,家政服務職業化程度有待提高。

  六是家政服務市場管理需要加強。至今全市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家政服務行業組織,全市的家政服務市場在服務價格、服務程式、服務質量、服務員技能鑑定、服務監督等很多方面都缺乏標準,急需規範。由於市場準入標準不嚴,造成家政公司水平良莠不齊,自律能力低。

  七是家政服務的消費尚需引導。家政服務行業具有自身的特殊屬性:無形性,服務的成本很難確定,價值與服務質量很難在客戶的思維裡達成同步;差異性,不同的人在同一項服務中也不可能產生同樣的結果;即時性,家政服務不能被預先貯存、重複出現或直接進行銷售,也不能退還。易消失性:服務在交易完成後自動消失,客戶並沒有得到“實質性”地、長久地擁有服務(產品),因此使用者對家政服務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和質量滿意。目前許多家庭實際上已具備了聘用家政服務員的條件,但由於家政服務市場選擇餘地小,難以找到合適公司和人選,又沒有客觀衡量標準和擔保機制,故不得已放棄使用家政服務員,影響了家政服務市場的開發。

  八是家政服務人員的權益保障機制不完善。家政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一種“零距離服務”,當家政服務人員走進了客戶的家庭“私人空間”時,就要求家政服務供求雙方的責權利必須明確。而目前家政服務協議有的不規範,有的甚至根本不簽訂服務協議,這樣雙方權益保障沒有依據,家政服務員與客戶發生糾紛和爭議時,很難得以處理。另外,家政服務人員的社會保障和工作期間的傷害、致殘、死亡等問題目前也沒有妥善的解決辦法。這些因素的存在,致使供求雙方均存在後顧之憂,造成家政服務行業發展步履維艱。

  三、發展家政服務業的對策和建議

  一是要提高家政服務人員的社會地位。家政服務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內涵在實踐中已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它不只是為下崗婦女和農村進城打工婦女提供了工作,也為各種各樣的人才施展能力打造了一個平臺。為此,全社會應該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改變以往人們對家政服務的觀念,認識家政服務在深化管理機構改革和城市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家政服務人員的社會地位。從根本上為家政服務產業化掃除障礙,為家政服務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是加快“興安家政”發展,更好地發揮其龍頭作用。20xxx年3月,為幫助下崗失業婦女實現就業再就業,興安辦事處創辦了“興安家政服務社”。在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興安家政”本著“安置一個人,溫暖兩個家”的服務宗旨,狠抓規範管理、優質服務,五年多來,培訓下崗失業婦女2萬人次,安置下崗失業婦女231人,為20xxx0餘戶家庭提供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成為xxx市家政服務品牌。20xxx年,興安家政在興安街辦事處領導對社群服務的重視和盟市領導對家政服務業的觀注下,得到了自治區發改委專案獎勵資金30萬元的扶持,為興安家政的發展上規模,上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裝修改造後,建立綜合服務大廳、月嫂基地、管理辦公室、大教室、小教室、員工宿舍、保潔員休息區已投入使用。同時作為軟體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興安家政服務網已開通了,興安家政網的建立,居民足不出戶就能得到相關的家庭服務,全市乃至興安盟家政服務加盟後,不僅能解決部分職工再就業問題,而且整個xxx市地區的家政服務企業將得到整合,資源將進一步最佳化、對提升xxx市地區的家政服務業整體水平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0xxx年4月,又推出科學催乳服務,堪稱興安盟內首創,由此,該中心一舉成為xxx市地區一家專業化服務、規範化管理、科學化運作、市場化發展的新型家政服務組織。公司發展勢頭良好,社會效益和社會知名度也有明顯提高。實踐證明,家政服務公司只有走出家庭式小作坊經營,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執行,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同時精心打造品牌,連鎖擴充套件,規模經營,才能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下一步要支援“興安家政”規模擴張,發展更多的特許經營連鎖店,同時利用盟委所在地的獨特優勢,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輻射帶動全盟家政業的發展,推動全市乃至全盟經濟的發展。

  三是透過豐富服務專案、提升服務層次積極拉動家政服務消費。家政服務業大體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基礎性家庭勞務服務,第二層次的家庭衣食住行指導性服務和第三層次的家庭投資理財及生產經營、教育顧問等服務。家政服務的需求具有較大的潛在性與伸縮性,要靠有效的供給去拉動。當前要不斷豐富第一層次的服務,大力開發第二、三層次的服務,不斷開發家政服務市場,拉動居民消費,滿足社會不同層次的需求。還要抓住家庭教育這一目前全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熱點,開發出深受家庭歡迎的服務專案,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是儘快成立xxx市家政服務業協會,規範家政服務市場秩序。行業協會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一個地方行業協會組織的健全程度反映了一個地方市場經濟的成熟程度。目前全國已有包括鄭州、長沙等省會城市在內的20多個省、市成立了家政服務業協會。xxx市作為盟委所在地的中心城市,要在政府的支援下,成立xxx市家政服務業協會,履行好其作為全市家政服務行業管理服務主體的職能,規範市場,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對行業發展進行調查研究,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協調服務價格,監督服務質量,組織家政服務管理經驗交流,開展法律和經營准入等諮詢服務,提供國內外市場資訊,樹立行業品牌,使家政服務這一小行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實現大作為。

  五是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行業扶持力度。目前xxx市家政服務業還屬於弱勢產業,家政服務人員是弱勢群體,政府要加強對家政服務業發展的重視支援,把這項事業的發展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引導。要儘快出臺相關政策,規範家政服務公司的運作,規範市場秩序,形成有序、有效、充分的市場競爭;建立健全家政服務就業及從業人員的配套服務體系,開展家政服務員職業技能鑑定,規範行業准入制度,實行持證上崗。使家政市場參與者能夠有法可依。同時發揮好在家政服務業發展的研究和宣傳中的主導和主力作用,引導僱傭雙方更新觀念,改變彼此互不信任的尷尬局面。僱主應在人格上尊重保姆,善待保姆,只有保姆的歸屬感和職業感增強了,家政服務業的價值才能被社會普遍認同,這個行業的職業化程序才會加快。才能在全社會營造一個有利於家政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將其建設成為城鄉公認的高尚職業、陽光工程。

服務業調研報告2

  一、紅山區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

  繁榮興盛的服務業一直是紅山區經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近年來,紅山區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程序加快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機遇,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赤峰市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政策措施,將加快服務業作發展為全區的重點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不斷突出重點,最佳化結構,創新機制,強化落實,使我區服務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

  20xx年我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7.2億元,20xx為45.6億元,20xx年為52.4億元,年均增長17.4%。20xx年上半年,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2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1億元,同比增長10.7%。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均衡協調發展,批零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及其它服務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現代物流業、資訊服務業等新興第三產業也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為最佳化我區服務業產業的結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今年1—6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3%。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21.1億元,同比增長19.5%;餐飲業實現3.2億元,同比增長19.2%;其它行業實現0.5億元,同比增長13.5%。

  二、紅山區促進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經驗做法。

  (一)舉全區之力搞好紅山物流園區建設。

  多年來,紅山區的服務業發展始終處於層次低、規模小、佈局散,新型業態發展緩慢的狀態。為了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根據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資訊流、資金流、商品流和車流相對集中這一特點,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於20xx年6月正式啟動了內蒙古紅山物流園區建設。目前園區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23.8億元,全面啟動5100畝規劃區範圍內的建設,建成區面積達到3800畝。共引進各類企業118家,其中73家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完成各類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車貿易、建材交易、貨物倉儲同步發展的經營格局。20xx年上半年,園區實現交易額26.2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交易額55億元,稅收1.2億元,安置就業達到1萬人。

  一是將規劃先行作為首要原則。作為自治區批准立項的首家大型物流園區,紅山物流園區在建設初期就確定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招商,高水平發展”的工作思路。聘請國內資質較高的中交協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園區可研及建設規劃,園區由最初規劃建設面積5000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調整為7500畝計劃總投資35億元。基本服務半徑約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務距離超過1000公里。是集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資訊處理於一體,輻射蒙冀遼的綜合性物流園區。

  二是不斷最佳化政策環境。認真落實赤峰市人民政府《關於赤峰市中心城區物流產業園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和赤峰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紅山經濟開發區、紅山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審批及有關優惠政策問題的會議紀要》所提出的各項優惠政策,制定了針對紅山物流園區簡化建設專案審批程式的配套措施,全力推進紅山物流園區專案建設。優惠的扶持政策為園區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援,林業、國土部門先後完成林地審批5019畝、土地審批4488畝;發改、財政、商務、金融等部門在為園區爭取產業專案扶持資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緩解了園區建設資金緊張問題。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力,為園區的順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堅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紅山區委、區政府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等各方面,積極發揮主導作用。一是投資5.9億元,完成了3800畝範圍內“七通一平一監控”基礎設施建設,共建設道路27條,總長度21公里,總面積46萬平方米。20xx年,園區三期首批620畝路網工程開工建設,共建設道路5條,總長度2.3公里,形成了“築巢引鳳”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綜合辦公樓,將工商、稅務、公安、物業等部門引入園區聯合辦公,實行“一體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全面提高了辦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80萬元,建設了專業物流資訊平臺系統。啟動建設了佔地70畝集商務、會展等功能於一體的商務廣場,滿足商戶產品會展需求。同時在廣場北側新建一處8400平方米的資訊中心綜合樓,滿足資訊中心發展的空間需求,進一步提高了園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四是進一步整合了城區物流資源,將城區內近120家配貨站全部引入園區,實現了區外長途運輸、市內短途運輸及城市配送的有效銜接。

  四是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吸引商氣人氣。園區地處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偏僻,人氣不足,商氣低靡,建設初期投資者對園區發展信心不夠,使園區最初招商十分困難。為了擴大園區知名度,增加園區的商氣、人氣,園區採取了“物流+市場”的經營模式。對園區入園企業實施“2年內免收企業所得稅,2年後再減半徵收3年;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辦理相關手續費能免則免,不能免按最低標準收取”等的優惠政策。同時,視入駐企業規模、發展潛力、投資大小、經營種類收取不同標準的配套費,特別是對能夠起到拉動作用的經濟實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行業特色明顯的企業,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給予以一定靈活的優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惠的入園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園區的“窪地”效應逐步顯現。

  五是強化管理保障園區運轉有序進行。在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動了園區規範化發展。招商引資過程中,堅持“四個嚴格”,

  1、嚴格功能區劃分,按功能區定向招商;

  2、嚴格准入,確保入駐企業具有活力;

  3、嚴格合同約定,確保施工進度;

  4、嚴格執行保證金制度,確保園區工程質量。為規範政府投資工程建設和管理,區政府出臺了工程招投標、材料採購、資金管理、工程審計等管理辦法,保證所建專案的質量和工期。完善了園區規劃監察管理辦法、水電暖管理辦法、綠化管理辦法、廣告牌匾管理辦法、物業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建設,強化了園區管理。同時,加強服務企業力度,全程協助新入駐和新開工企業辦理規劃、建工、消防、土地、房產等審批手續以及證照等相關經營手續;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幫助企業融資,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二)千方百計行進服務業商貿聚集區和特色市場建設。

  一是以專案建設帶動進一步鞏固新華商業步行街作為全市商貿零售業的龍頭地位。紅山區新華商業步行街地處城區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區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始建於20xx年,歷經9年的發展,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完成了774延長米主街和1579延長米的輔街建設和改造。截止20xx年6月整個新華商業步行街內共較大的綜合類百貨商廈23家,各類專賣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從事各種經營的大小商戶4000多戶,總營業面積近19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在盤活步行街現有資產,調整經營業態,實現步行街商貿業提檔升級的同時,紮實推進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東西兩翼擴充套件工程,啟動了航宇商務中心,蒙中商貿中心,華興商貿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購物廣場等一批商貿業重點專案,全力打造以步行街為主體,輻射兩翼的中心城區核心商貿區。

  二是強化市場體系建設。幾年來始終堅持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推進市場建設,透過開展商務、公安、安監、工商、質量技術監督、衛生防疫等部門聯動,集中對酒類、糧食、成品油和定點屠宰企業的登記備案和專項整治,打擊假冒偽劣和非法經營行為,淨化和規範商貿流通領域秩序。目前紅山區現有各類交易市場20餘家,西城市場、同興市場、天越市場、千禧建材市場、果菜糧市場、古玩市場、解放街小商品市場、萬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場9家市場交易額超過億元。其中,赤峰果菜糧批發市場經過十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內蒙古東部地區最大的區域性專業糧油批發市場,具備了對全市及周邊地區成品糧油交易的調空能力,市場多次被評為市和自治區文明市場,成為了全市糧油供求的晴雨表,雜糧外銷的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場始建於1994年,佔地面積由最初的50總髮展到近200畝。西城市場現與全國200多家大型農貿市場聯網,成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指定資訊採集點,全國農貿市場協會會員單位,是我市最大的農牧業產業化農貿龍頭企業,是內蒙東部地區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內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透過加強市場建設,形成了以市場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安置富裕勞動力,集聚資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氣抓好社群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

  幾年來,從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城市化程度較高,城市社群發展較快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社群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透過引進市場化運作體系,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區級社群服務中心——紅山區社群服務中心。經過幾年的發展,社群服務紅山模式不斷成熟和完成,已經形成了一個社群服務中心配套十個社群服務平臺、一百個社群服務站的社群服務網路體系,在實際工作中,以下七個方面為重點開展社群服務和養老工作。

  一是順應居民實際需求,建立完善了社群服務系統。中心投資40萬元,建立並完善了社群服務資訊網路系統和24小時熱線電話呼叫系統。針對許多居民家中沒有電腦的這一實際情況,開通了8666666熱線電話,居民有服務需求時,透過撥打該熱線電話,中心工作人員即可對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確答覆。日前,已有400個服務企業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類諮詢達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為根本,開展了貼近居民的社群醫療服務。20xx年投入36萬元成立了三西街社群衛生服務站,針對部分社群居民存在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實際困難,實行對轄區居民20%—40%的優惠就醫承諾,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社群”的辦站目的,滿足了城區居民就醫就診的服務需求。

  三是靈活採取多種方式,開展了居民較為滿意的物業管理服務。本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原則,成立了心連心物業公司,共接管了城區14幢棄管樓和1個棄管小區,為部分居民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在改變了這些舊老小區原有的髒、亂、差的環境面貌的同時,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託現有服務資源,開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務。中心投資16萬元組建了自己的家政隊伍,根據城區廣大居民和社群單位的具體要求,透過兩套服務系統,分別採取有償、低償、無償服務等多種服務方式,在城區分散設點,就近派出服務。

  五是大力拓展服務領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中介服務。針對居民房屋買賣、就業求職等方面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的實際情況,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務大廳,設立婚姻介紹、職業介紹、房屋介紹、家政服務、法律諮詢5處諮詢服務處,實行一廳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居民交友、買房、法律訴訟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裝置,開展了居民廣泛關注的社群培訓服務。滿足了居民多層次、多元化、具體化的服務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為廣大居民開展英語培訓150期,自我保健護理培訓11次,保姆、鐘點工培訓4期,大型健康知識講座3次,參加培訓人員達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群為單位,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開展日託養老、管家登門、家政保姆、健身康復、代購配送、休閒娛樂等服務內容。同時在社群開展居民旅遊、異地養老、養老機構中介、老年大學、低償或無償體檢,併為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辦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務檔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顧社群內空巢老人,另一方減輕社群居民子女生活負擔。中心還聯合赤峰市慈善事業服務中心,共同實施“全國百歲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為我區低保戶、孤寡老人、軍烈屬、殘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務。

  三、紅山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下步打算。

  當前,紅山區服務業執行總體情況良好,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現代物流等新型業態快速發展,有效第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執行中也暴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市場的規模、檔次不是很高,市場輻射力小、網路化、資訊化程度低。農村消費啟動緩慢,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提高農村消費水平。

  為此,我們將以自治區、赤峰市有關要求為指導,加強服務業的區域合作和融合。針對我區服務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採取紮實措施,加快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升,積極有效地推進現代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繼續搞好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物流園區三期建設工程,加快鐵路專用線、高速公路介面、保稅倉儲區、汽車租賃區建設及園區政務資訊綜合樓、商務廣場、園區監控及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二是儘快開工建設紅山區蒙中商貿中心專案、航宇商務樓等建設專案。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把業態調整和專案落到實處。使哈達街中段經營環境明顯改觀,經營檔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體設施均有明顯改善;推動步行街周邊的草原明珠購物廣場建設專案,力爭啟動古玩文化藝術市場、華興商貿中心專案,確保按計劃開工建設。

  三是加大對服務業重點建設專案工作的專項推進力度。對確定的商貿重點專案實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蹤服務,抓好商貿專案排程、統計、服務工作。同時把握國家政策取向,認真策劃、包裝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良好發展潛力和優勢的商貿建設專案,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緩解我區商貿企業投融資壓力。

服務業調研報告3

  家政服務業主要是指衛生清潔服務、初級衛生保健、嬰幼兒看護、中小學生家庭教育、養老服務、病人看護、護理孕婦和產婦、家務管理等以家庭成員為服務物件的行業,它是由家政服務員、僱主、家政公司三個方面形成,他們構成了家政服務市場的供給、需求與橋樑的三個方面。

  目前,我區有六家正式註冊成立的家政服務部。最早成立的是三替服務社。成立於20xx年,因為處於區中心,經營狀況良好。但店主看好搞家政這一行業,於200x年轉入**市成立家政公司。其餘一家成立於20xx年,三家成立於20xx年,一家成立於於20xx年,這五家註冊的家政服務社由於各方面原因,都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而隨著我區經濟的高速發展,成功再就業和自主創業的機會較多,家政服務的需求量與日俱增,而且相對於我區婦女來講,思想不夠解放,大都也沒有意識真正走出來。透過調查也瞭解到,我區絕大多數使用者都要求家政服務員必須是知根知底的本地人,在對人的品行上有一定要求。現在,每天透過電話、經朋友介紹等方式尋找做家政人員的家庭也不在少數。家政服務行業在我區正成為有一定潛力需求的市場。

  據對市婦聯“嫂子家園”等服務中心諮詢,各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經過最初的積極授課、培訓等方式直到最後自願成為家政服務員的婦女越來越多,她們主要由城鎮下崗女性和農村失地女性組成,誠實善良、吃苦耐勞是她們的優勢。因此,從總體上看,家政服務正在發展成為一個新型行業,家政服務業也是下崗人員和農村剩餘婦女勞動力再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

  一是家政服務業還沒有產業化。人們還沒有從塑造一個新興產業的角度來看待家政服務業,家政服務業還不是我們社會生活中的正式職業,因此市場管理就有種種不正常的現象,家政服務員、僱主、家政公司三方的權益也得不到很好的維護。

  二是舊觀念的影響依舊影響擇業觀。家政服務業作為從傳統“保姆”發展起來的新行業,尚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從事家政服務職業,受“侍侯人低人一等”等舊觀念的影響,被社會上一些人看不起,有些沒有得到用人家庭應有的尊重,也使一些勞動者特別是下崗職工產生自卑感,不願去從事這項工作。

  三是家政服務員素質亟待提高。不少家政服務員自身素質較低,有的接受文化教育少,有的因種種原因沒有參加過培訓,服務質量低,甚至出現事故;有的還在職業道德上出現問題等等。

  四是家政市場亟待規範。我區家政服務業零零散散,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服務質量也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市場價格不統一。據調查,一些家政服務中介機構較零散、不規範,缺乏後續服務。在介紹人員質量和保證家庭安全等方面存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了家政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我區家政服務業目前情況,我們認為,當前和今後我區家政服務業的發展思路應為:以促進勞動者就業和滿足使用者需求為宗旨,以政府扶持和典型示範為引導,以政府辦公益型和社會辦效益型相結合,鼓勵婦女組織、企業或個人成立家政企業,待有一定的市場和規模後,再進一步走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的道路。

  一是有利於促進我區經濟發展。當前,我區經濟已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人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勞務消費在全部消費中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家庭對社會家政服務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服務層次將進一步提升,家務勞動的社會化、產業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家務勞動正逐漸轉化為現實的gdp,將日益彰顯對我區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二是有利於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區家政服務業雖然已有五六年的發展,但出於多方面原因還未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只有透過政府扶持、引導發展,才能創造更多的崗位,使人民群眾充分就業,實現最廣大群眾的安居樂業,以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1、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家政服務業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扶持、樹立一批管理先進、服務一流的家政服務業先進典型,提高家政服務業的社會地位,引導家政服務業的產業化發展,為家政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特別要向農村婦女、下崗女工宣傳就業形勢,動員她們自覺摒棄家政服務“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陳腐觀念,積極參與家政服務活動,鼓勵她們到家政服務領域尋找就業崗位,實現再就業。

  2、家政服務業具有部分公益性,初始階段僅靠企業自身發展遠遠是不夠的,政府應給予更多的關注。我區的家政服務社大多數靠自身的力量來發展,不具備規模,只是聯絡到活後找幾個人來做就可以了,還未完全走上產業化、社會化的道路。政府應當根據家政服務業的特點實行稅收政策扶持,制定促進我區家政服務業的發展財政政策並根據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靈活就業的特點,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社會保障制度並加以落實。

  3、加強家政服務業的規範化建設。政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扶持建立家政服務業員培訓基地,開展家政服務業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提高我區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加快發展我區中、高階家政服務員隊伍,並逐步實現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家政服務的經營者應與消費者訂立書面家庭服務合同,堅持員工上崗前的培訓、體檢制度,及時接處消費者的投訴,嚴禁採取欺詐手段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4、要大力拓展家政服務消費市場。一是要推動家務勞動社會化。積極引導人們轉變消費觀念,擴大家庭服務消費領域和消費群體,努力營造有利於家政服務業發展的社會氛圍。二是要推動單位後勤社會化,加快後勤服務的社會化改革。三是要推動社群服務市場化、網路化、社會化。逐步實現社群保安、保潔、綠化、公共設施養護等服務的社會化。

  發展家政服務業,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需要動員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婦女組織、社群組織和個人的力量共同做好相關的工作,以推動我區家政服務業的發展。

服務業調研報告4

  為深入瞭解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情況,提出有助於服務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意見建議,區政協科經委在分管副主席帶領下,於近期開展了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組一行赴區現代商貿業發展辦公室聽取了我區商貿業發展的專題彙報,召開相關座談會,邀請區發改局相關領導對我區現代服務業作通報說明,並結合前階段實地考察中發現的問題,在討論分析的基礎上形成本報告。具體情況如下:

  一、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甌海區政府堅持以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在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透過各職能部門和鎮街的共同努力,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今年上半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7.75億元,增長10%,佔全區生產總值的31.5%;三產投資結構得到調整,今年1—8月份,全區限額以上服務業完成投資74.6億元,佔全區限額以上總投資的76.83%,服務業投資成為全社會投資增長的主動力;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39億元,同比增長15.9%,增幅比1-7月提高1.4個百分比。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5.47億元,同比增長10.5%、旅遊業也保持較好發展態勢,上半年,增加旅遊收入12.38億元,同比增長18%。總體來看,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後勁十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造條件,服務業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今年以來,區政府先後完成了《甌海區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甌海區都市休閒區發展規劃》、《甌海區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啟動甌海大道、104國道沿線“退二進三”及專業市場整合提升規劃和溫州市甌海區商貿流通與商業網點發展規劃編制,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甌海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甌海區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及《甌海區20xx年度服務業發展目標考核辦法》等政策檔案,明確了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思路、目標任務,提出最佳化市場環境、用地、資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措施,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二)合理部署,服務業重大專案不斷推進

  積極探索並實施“退二進三”政策,黃河皮革、泰恆建材城、天宇高邦、美福食品等企業的“退二進三”工作重點推進,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調整,現代服務業被提到優先發展地位;採取多項措施盤活現有存量資源,著力對溫州傢俱市場和溫州裝飾材料市場進行改造和提升,逐步形成以“家”為主題的專業市場;緊緊抓住甌海新城崛起有利時機,加快站前商貿區、新城中心商務區、總部經濟園、大西洋購物中心等重點專案建設,以專案建設推進新城現代服務業發展;全面加快實施都市休閒旅遊專案,茶山文化一條街立面改造已完成,塘河文化主題公園完成投資額5635萬元,旅遊資源得到進一步最佳化;啟動大學科技園、溫州文化創意園等前期工作,潘橋物流基地建設有序推進,現代服務業態不斷豐富化、多樣化。

  (三)多措並舉,招商推介力度不斷加強

  轉變政府職能,採用各種措施方法,主動出擊,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南湖、站前等已有6個地塊完成出讓或正在簽訂預申請協議,出讓金達41多億。南湖城市綜合體商業部分擬引進華潤永珍城,打造國內一流地標性大型商業綜合體。從近年招商工作情況來看,現代服務業在招商引資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引進的專案產業結構也更趨合理。

  (四)利用優勢,服務業集聚示範作用不斷形成

  利用甌海的產業特色,充分發揮服務業的集聚示範作用,引導龍頭企業和優勢專案申報省級以上服務業重點專案,爭取服務業省級重點專案引導資金,努力提升服務業發展質量。甌海總部經濟園被列入首批省級服務業集聚示範區,森馬集團的營銷模式被評為全省服務業十大創新示範企業,華中科技大學溫州先進製造技術研究院建設專案被列入省服務業重大專案,透過這些專案,引領現代服務業集聚化、品牌化。

  二、存在問題

  一是服務業規模小,結構差。“十一五”期末,我區服務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僅為35%,列全市倒數第二,遠遠低於全省43.1%和全市44.1%的平均水平。據稅收統計,當前我區服務業企業除幾家工業企業生產性服務業分離繳納的稅金稍具規模外,其餘企業大多規模小,檔次低,經營領域不寬,綜合競爭能力不強。全區獲得市級以上名牌商號的企業僅“一鳴”蛋奶一家,納稅在一千萬以上的企業僅2家,納稅三百萬以上的企業也僅9家。從我區服務業內部結構來說,目前仍然以傳統服務業如餐飲、農貿市場、超市等為主,現代服務業相對不足,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很不夠,全區納稅50萬以上的企業中,生產性服務業只佔29%,比例明顯偏低。

  二是城市化程序慢,相關配套落後。近年來,我區雖然將城鎮建設列為工作重點,出臺系列措施,以攻堅的態勢全力推進,但總體上看,城市化程序依然緩慢。由於規劃前後沿承、貫通不夠,以及一些規劃變動調整過大等原因,給一些專案的進展、公共設施的配套建設等工作造成了難度,“有區無城”的狀況從根本上沒有得到改變。同時,人口的集聚問題、產業的支撐問題也給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一些大的服務業,因相關配套設施缺乏,致使發展緩慢。如甌海新城建設步子慢,大西洋購物中心等服務業仍處在不溫不火之中,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三是政策扶持不夠,投入少。對於服務業各個行業專案的推進力度不大。“十一五”期間,吹臺山等旅遊專案沒有得到大發展,大羅山違章建築、生態保護等工作依然不能有效解決;當前潘橋國際物流中心、南湖城市綜合體等專案因規劃調整、土地限制等原因推進困難;大學科技園因相關規劃交叉影響,目前仍在協調過程中;崎雲度假村、仙岩大酒店因土地政策落實不到位,無法進場施工和掛牌。對外招商引資和專案引進的政策比較滯後。現有政策在扶持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作用欠佳,尤其是用地、減稅等手段不靈活,對企業主、商家的吸引力不夠,如德邦物流企業因缺乏優惠的政策支援而改變在甌海設立區域總部的設想。引導資金相對較少。今年上半年,區政府出臺了《甌海區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每年投入一千萬用於專項獎勵,但與龐大的服務業專案相比,與周邊兄弟縣市區的投入相比,扶持資金顯然不夠。

  四是管理體制不完善,效果欠理想。據調查,目前牽頭管理我區現代服務業的有好幾個部門,其中,現代商貿服務業辦公室、發改局、經貿局等部門分別承擔現代服務業的某些管理職能,“多頭管理”的格局造成一些專案規劃調整難、審批手續繁瑣、專案施工進展緩慢等,影響了現代服務業健康、規範、有序的發展。

  三、我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基本思路

  (一)以加快新型城市化程序為抓手,加快現代服務業大發展

  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程序,需要人口的集聚、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強勁的產業支撐,而強勁的產業支撐來源於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服務業的發展是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過程中,要突出重點區域發展。城市中心區要加快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優質商品房等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推進行政管理中心、“兩館四中心”、文化廣場等一批公共服務專案建設;以甌海城市中心商務區建設為重點,大力扶植商務樓宇經濟發展,努力培育若干座稅收超億元樓宇;以大西洋購物中心為依託,全力提升現代商貿業發展,著力形成高階商貿服務區。加快新火車南站建設。透過沿中央大道兩側商業地塊開發,並與甌海新城商務區相連線,全力打造站前綜合商貿區。積極營造“沿山、沿路、沿河”的服務業發展帶。透過沿溫瑞大道、104國道、甌海大道、輕軌1號線等交通要道老市場的改造提升和新市場的規劃新建,形成現代商貿集聚帶;依託塘河、大羅山等山地資源,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旅遊帶。同時要積極加強各鎮街配套基礎設施的改善,加強商業網點的建設與發展,全力推進我區現代服務業從面到點的提升。

  (二)以實施“優二興三”戰略為重點,力促現代服務業大提高

  我區是一個以製造業為主要產業的城區,傳統工業低小散特點明顯,高汙染、高耗能嚴重。當務之急是要積極實施“優二興三”戰略,加快工業轉型升級。要積極藉助溫州市大學科技園平臺,對現有工業企業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按照禁止一批、淘汰一批、控制一批、鼓勵一批的原則,著重對高汙染、高耗能的產業進行淘汰,並透過科技、研發的方式對某些基礎好的企業進行再改造、再提升與再發展;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努力形成以“創新、創意、創業”為主題,以科技、研發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促使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從而使工業、服務業雙劍並舉、兩輪驅動。

  (三)以促進內部結構調整為動力,速推現代服務業大提升

  服務業內部結構是否合理是影響服務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我區服務業基本以生活性服務業為主,生產性服務業、新興的服務業比例極低,結構相對失調。因此,區政府要出臺措施,採取“分離發展一批、引進移植一批,整合提升一批”的方式,著重在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新興服務業方面做更多積極有效的探索。要圍繞培育消費熱點,重點推進現代商貿業、都市休閒產業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圍繞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最佳化發展現代物流業、金融保險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圍繞推進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推進文化創意產業、樓宇經濟、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發展。要著力對傳統的服務業進行質的提升。透過對傳統服務業,如餐飲服務業等,融入新的、時尚的服務元素,增強其企業競爭力,使其健康持續發展。同時要進一步做好服務業品牌建設,工商、質監、發改等有關部門要制定服務業品牌培育計劃,積極推進品牌培育工作,形成龍頭企業,發揮名牌效應,不斷提升我區現代服務業總體水平。

  (四)以創新政策為突破口,構建現代服務業大平臺

  一個完善的、優惠的政策是吸引投資,促進專案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現代服務業得以發展的強大動力。區政府要在前期制定一系列規劃、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有關政策,特別是要逐步對現代服務業的每一行業進行政策上的扶持。根據當前商貿業發展的情況,要建立商貿業扶持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於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商業網點發展規劃要求,列入區重點商貿業建設專案、先進業態專案和商貿企業設施改造、電子商務等專案獎勵,培育組建若干個大中型連鎖企業集團;積極探索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產業集聚生產性服務公共平臺建設,加大省級重點服務業集聚區總部經濟園的後續管理力度,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納入規範、有序和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大平臺;要靈活出臺有關服務業的各項稅費減免政策,對重點領域的服務企業,按其繳納的稅額,酌情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要在服務業用地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融資政策上給予更多的優惠;要透過策劃高峰論壇、推介會等形式,向國內外大型知名企業宣傳推介甌海的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專案引進的力度。要科學靈活地利用民間資金,適當參與到我區旅遊休閒行業建設中來,在彌補政府資金的不足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休閒經濟的發展。

  四、具體意見建議

  (一)建立健全現代服務業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

  目前,區商貿開發辦是我區商貿業開發建設的責任單位,但因人手不足,編制不夠,給相關工作帶來了一定影響。同時因為區經濟協作辦、發改局、經貿局、外經貿局等部門分別承擔著我區商貿發展的部分職能,客觀上造成部門之間不能很好的形成合力,根據實際,建議區委區政府從有利於工作的角度出發,結合本次機構改革有利契機,將有關部門中的相關科室進行合併整合,成立一個專門負責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正科級部門,集中管理職能,加大協調力度。

  (二)完善解決有關規劃的制定與落實問題

  一個完善、科學的規劃是全面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前提條件。建議區政府要在已有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協調好有關規劃的制定與落實問題。首先要加快對《甌海區商貿流通和商業網點發展規劃》編制的驗收與實施,加快對我區物流業“十二五”期間發展規劃的編制,並注重在各功能區規劃修編時能充分融合商貿業和商貿網點的規劃。其次是要抓緊做好梧白片三個規劃的有機整合,即甌海區梧田片甌海大道、104國道沿線“退二進三”及專業市場整合提升規劃,大學科技園規劃和梧白功能區規劃,明確大學科技園的定位,為新興服務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科學合理地編制重點專案的規劃與建設工作

  潘橋國際物流基地是我區現代服務業中一項重大的內容,隨著我區區位優勢、交通優勢的顯著提升與溫州大都市建設的迫切需求,建設一個融貨運與配送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園區是符合發展趨勢的明智決定。根據規劃要求,打造國際性物流基地需要2300畝用地,但目前,由於規劃調整原因,原用於物流園區建設的1320畝土地因部分調整為商住用地和農房集聚改造專案,剩餘的650畝土地(含農用地120畝)無法滿足國際物流園區的發展需要。

  因此,建議區政府爭取年底前落實120畝農轉地,儘快使一期專案上馬施工,並在保證一期用地650畝的基礎上,從物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靈活運用西面大片閒置地的資源,將其確定為二期用地,將陳蕉路以南、過境路以北、站東路以西、鐵路以東的原規劃中的800餘畝市場用地確定為物流基地的三期用地,從而為打造浙南一流的物流基地,滿足物流園區未來發展作積極準備,避免出現“零打碎敲”的溫州現象。

  南湖建設地塊是我市未來城市的次商圈,對周邊區域商貿的帶動與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次調研中,我們透過走訪街道、部門,拜訪相關專家後,瞭解到南湖建設地塊的整體規劃佈局在去年底已基本完成,但近期又要作較大的調整。

  關於調整中的規劃佈局是否更具科學合理等熱點問題,有關方面爭議很大。因此,建議區政府在盡全力打造高品位的華潤永珍城的同時,要慎重考慮南湖地塊的整體規劃佈局問題,要儘量體現規劃的嚴肅性;要充分聽取專家的意見,在認真、周密地進行論證的基礎上,合理規劃,科學定位,確保南湖城市綜合體能健康、順利地發展。

服務業調研報告5

  人口老齡化是二十一世紀世界性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xx年我市60歲以上和65歲以上老齡人口分別為72.4萬、48.8萬,佔總人口的比重分別達到13.5%和9.1%,這說明我市已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課題,解決養老問題迫在眉睫。為了瞭解我市養老機構發展狀況,日前我們赴XX區、XX區、磐安、東陽等地養老機構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市養老服務業現狀

  (一)養老機構分佈情況

  到20xx年底,全市擁有養老機構144家,其中國辦16家,民辦50家,鄉鎮(街道)辦敬老院78家;共有養老機構床位數29264張,住院老人達15417人;在院失能、失智老人達1737人,佔在院老人的11.3%。XX市、XX市的養老機構均為27家,兩地的養老機構數量佔全市的37.5%;而XX縣僅有6家,為養老機構數量最少的縣市,僅佔全市養老機構數量的4.2%。

  (二)養老服務業相關政策

  國務院辦公廳於20xx年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到20xx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產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20xx年—20xx年,浙江省政府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檔案。《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浙政發〔20xx〕13號)、《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展民辦養老產業的若干意見》(浙政發〔20xx〕16號)和《浙江省社會養老服務促進條例》檔案精神,突出了需求導向,支援了民資進入,強化了政策創新,全面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

  根據國家和省級相關檔案精神,我市先後出臺《中共XX市委辦公室X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群)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金政發〔20xx〕71號)和《XX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金政發〔20xx〕47號),提出到20xx年全市城鄉社群形成20分鐘左右的居家養老服務圈,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和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基本覆蓋所有居家老年人的總體目標。重點從金融信貸、土地供給、服務用房、財政補助、投資權益、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全市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統分結合,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服務

  為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我市將居家養老服務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列入市政府十大為民辦實事工程。透過完善制度、創新模式、健全網路、保障安全,積極營造老人開心、子女放心、社會稱心的居家養老“三心”服務。市委、市政府積極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群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休系,在有效保障基本養老服務需求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養老服務延伸到村、到點,擴大養老服務覆蓋面。全市建成市、縣兩級符合“有機構、有職責、有編制、有人員、有場地、有經費”的“六有”養老服務指導中心9個;建成鄉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156個;建成城鄉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586個,市、縣、鄉、村養老服務四級組織網路基本形成。XX區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行村居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採用統分結合模式,一是在照料中心的服務功能上,採取“日間統一照料、夜間分散居住”相結合的統分模式;二是在照料中心的佈局運營上,實行“中心較大村統一布點、邊緣較小村分餐配送”相結合的運營模式,探索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二、養老服務業發展面臨主要困難

  (一)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XX區自開展五保集中供養工作以來,得到省、市民政部門的大力支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但改造後的基礎設施在規模、檔次上依然不高,居住條件多數仍未完全達到民政部所要求的《老年人福利機構基本規範》、《老年人建築設計規範》等標準和消防安全等標準,諸要素還不符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短期內無法使公辦養老機構達到護理型為主的目標,各項服務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XX縣福利中心投入使用以來,雖已能夠正常運營,但部分設施還不完善,比如水泥地的硬化還未完成,暖水供應還不能到戶等等;福利中心沒有完善的醫療條件、醫護人員缺乏,沒有充足的醫藥品,醫療器具,不能有效的解決老人們看病的問題。

  (二)城鄉養老觀念差別較大,養老機構“旱澇不均”

  城市獨生子女多,“四二一”供養關係的家庭不斷增加,隨著城市老人觀念的不斷變化,不少老年人更加關心生活質量的提高,也不願意增加子女的負擔,城市養老機構中設施齊全,院內有閱覽室、休閒中心,老人還可以享受周到的醫療服務及呼救服務,食堂備有適合老人口味的飯菜。因此城市養老機構出現“一床難求”的現象。

  農村老人養老觀念較為傳統,很多老人選擇不願意去養老機構,導致養老院經營面臨一定的困難。主要因素有:一是故土難離。老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幾十年,環境熟悉,建立了固定的人際圈子,生活方式早已習慣;二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受社會輿論、贍養義務、養兒防老等傳統觀念影響,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都認為贍養老人是子女的事,如果去養老機構,怕被旁人說子女不孝順。三是認為費用過高承擔有困難。農村老人收入來源有限,即使收費低廉但對於農村老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承受不了。

  (三)護工招聘難,護理人員隊伍穩定性差

  此次調研的養老機構均反映存在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護理人員社會地位低,工作時間長,護理老人心理壓力大,工資待遇低,難以吸引年輕、身體健康且有一定專業文化素養的人員加入護工行列。通常,一個護理員需要護理幾個失能老人,或十幾個正常老人,一旦老人生病,還需要24小時陪護,勞動強度大,護理任務重。護理員月薪大多在1200—20xx元之間,僅個別養老機構護理員工資在3000元以上,收入與勞動付出極不對等。招聘新的護理人員十分困難,而且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很難留住。

  三、幾點建議

  (一)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做好宣傳引導工作。養老服務業是“夕陽工程”,也是今後一個時期的“朝陽產業”,政府要積極做好專案前期工作,立足專案爭取資金,重點支援農村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設施建設。市、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服務業的宣傳引導、推廣先進經驗,樹立樣板典型,努力為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加強人才培養,建立一支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隊伍。中高職院校設立老年護理專業,培養專業養老服務人才;進一步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事業發展需要。加大養老機構和社群從事養老工作的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職業培訓力度,切實增強服務技能和服務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徑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快培養老年醫學、管理學、護理學、營養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專業人才,提高社群及農村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專業素質。

  (三)打好“政策牌”、“待遇牌”、“親情牌”,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護理從業人員。有關部門制定專門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特別是醫療護理專業畢業生到養老服務機構就業,提高養老服務員工隊伍的年輕化,專業化水平。社群、鄉鎮也應儘快培養一批品德高尚、精通護理理論、掌握護理技能的年輕養老護理員,與現有的養老護理員組成“梯隊”,使養老護理員隊伍壯大起來。

  不僅要以崇高的事業激勵人,以關心老人獻愛心的方式留住人,更要透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立並完善護理人員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穩步提高工資標準,保障護理人員的生活水平,解決護理人員的後顧之憂。此外,護理員更需要“感情獎勵”,各部門應組織各種形式的慰問、表彰活動,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自豪感,讓更多人願意從事這個職業。

服務業調研報告6

  服務業又稱第三產業,主要包括商貿餐飲、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證券、旅遊、房地產、教育、文化、衛生等在內的提供服務的行業。發展服務業是促進市場經濟發育、最佳化社會資源配置、提高國民經濟效率的重要途徑,認真分析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理性思考,合理定位,全面營造良好的服務業發展環境,對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市服務業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服務業發展迅速,但總體發展水平相對滯後。衡量服務業發展程度的主要指標有兩個,一個是動態指標即服務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反映的是服務業發展的快慢;一個是靜態指標即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反映的是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從發展速度來看,20xx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為31.16億元,到20xx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80.91億元,是20xx年的2.6倍。從增長規模來看,“十五”期間的大多數年份服務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高於gdp和一、二產業增長速度,但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仍然偏低,這與我市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不相適應。根據國際通行慣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時,服務業的比重應達到37.8%以上。20xx年我市人均gdp為1825美元,城市化率達49%,服務業的水平應在37%以上,但是20xx年我市服務業佔gdp比重僅為30.5%,低於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

  (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但拉動作用不明顯。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反映服務業發展水平的一個標誌。20xx年,我市服務業實現稅收6.49億元,佔全市稅收的27。4%,其中服務業提供營業稅4。1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服務業已成為新的增長亮點,對全市經濟發展貢獻在增大。但從我市三次產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第二產業的貢獻率長期以來處於60%左右,而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貢獻率在30%左右,我市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遠遠落後於第二產業,還未與工業化和城市化形成良性互動,從“工業經濟型”社會向“服務經濟型”社會轉變還任重道遠。

  (三)服務業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重要渠道,但其潛力仍沒有發揮出來。“十五”以來,我市的就業結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就業基本穩定,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稍有上升。國際經驗表明,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和城鎮化程序的加快,服務業(第三產業)將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主渠道。20xx年全市服務業從業人員達24.98萬人,比20xx年增加6.78萬人,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從業人數的比重由20xx年20.6%提高到20xx年的25.4%,上升了近4.8個百分點。儘管我市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在持續下降,但就業比重仍高達33.9%,與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9.9%不相稱,這表明我市服務業在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方面的潛力遠未發揮出來。

  (四)傳統服務業較為發達,但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不平衡。近年來,我市服務業在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的同時,其內部結構明顯改善,服務業結構轉換與升級速度加快。從我市服務業內部各行業增加值來看,批發和零售貿易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等傳統服務業所佔比重最高,在全部服務業增加值中的比重高達49.4%;房地產業達到10.6%,成為全市新興服務業的骨幹支撐力量;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業、金融保險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實現的增加值佔服務業的比重為29.2%;而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一批新興行業比重僅佔9.8%。可見,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發展極不平衡,部分新興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服務業內部結構亟待調整最佳化。

  (五)農村服務業發展落後。我市農村服務業總體上看處於萌芽、分散狀態,仍是傳統服務業多,現代服務業少,農村服務業供給不足、比重偏低、結構落後、質量不高、競爭力差,已成為推進我市城市化程序和新農村建設的瓶頸。我市服務業單位主要在城市,面向農村的較少,且農村服務業主要以農村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貿易與餐飲等傳統行業為主,而與“三農”工作關係較大的科技、資訊、農村金融、商品流通、法律諮詢等行業相當缺乏。相對於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而言,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不能滿足農民、農村的客觀需要。

  二、制約我市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鎮化程序滯後。服務業的發展要求人口須達到一定規模,服務企業才能盈利,才能作為產業來經營。這就是服務業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專家認為,一個城市最低的規模經濟人口是50萬,而我市不把湘東10萬人口統計在內,中心城區的常住人口約46萬。城鎮化水平不高,制約了服務業發展所需的集聚效應,影響了服務業的發展壯大。

  (二)市場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煤氣、公路、自來水、公交、電力、衛生等行業,市場準入門檻高,存在著部門或行業壟斷,民營經濟難以介入,從而使這些服務領域供給能力的擴張受到制約。20xx年,萍鄉服務業非公有經濟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

  比重雖然高達55%以上,但主要是批發零售貿易、住宿餐飲業和房地產業中非公有經濟佔比分別達96.2%、94%的貢獻,而在其他行業如郵政,水利、公共設施管理、文教衛體和社會福利等行業國有經濟投資繼續佔絕對比例,同時,文化、商業系統、物資流通業、旅遊、廣電等體制機制不活,改革步伐緩慢,技術市場、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物資市場、人才市場、勞務市場等服務體系培育還不完善。

  (三)製造業粗放式擴張,導致生產型服務需求不足。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賴於物流與營銷、研發與人力資源開發、軟體與資訊服務、金融與金融保險服務、財務法律中介等生產型服務需求的拉動,它們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製造業鏈條上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及售後服務等環節的分工、分離與專業化,但我市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科技含量低,對第三產業需求不旺,制約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四)現代服務業投入不足。20xx年,服務業內部各行業投資的比重分別是,交通運輸業佔12.4%,批發零售餐飲業佔24.9%,房地產業佔25.7%,而文化藝術和娛樂業佔4.1%,衛生和社會福利業佔2.7%,租賃商務服務業佔1.5%,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佔1.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佔0.2%。從投資的行業分佈情況看,傳統服務業投資比較集中,現代服務業投資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務業發展或結構最佳化的困難,對服務業的加快發展形成制約。

  三、加快發展我市服務業的建議

  (一)制定出臺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性檔案,為推進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xx〕7號檔案)的規定,結合實際,儘快制定我市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措施,明確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相關措施,對我市的服務業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合理佈局,並與工業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與點線面結合起來、與近中期和中遠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使我市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成立相關機構,負責指導和協調服務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方針政策,部署涉及全域性的重大任務。

  (二)突出重點,發展本市特色服務業。透過抓重點、抓特色帶動全市服務業的發展。一是要鞏固和提升傳統服務業。對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等傳統服務行業進行技術改造,以改造增壓力,求動力,強活力,提升傳統服務業的競爭力。二是促進新興服務業發展。進一步依法放開各類市場,放寬經營範圍,鼓勵社會資本辦教育、醫院、研究所、體育、旅遊、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培育和壯大新興服務業產業鏈,建立和完善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的社會投資及法律保障體系。三是推動為農服務的服務業發展。圍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建立以生產銷售服務、科技服務、資訊服務和金融服務為主體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村水利、交通、醫療衛生、計劃生育和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透過發展園藝業、特種養殖業、鄉村旅遊業等,發展農村生活服務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四是發展特色服務業。我市要著力從旅遊業、物流業、社群服務業中創造特色,增加服務業的競爭力。旅遊業要著力建設生態武功、紅色安源、楊岐名寺、義龍洞等四大旅遊區以及中國儺文化園主題公園,突出“工業搖籃、綠色家園”主題特色。物流業要按照“城市大商場、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的思路,構建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社群服務業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挖掘特色,發揮優勢,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創辦養老、托幼、健身等各種便民服務業。

  (三)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擴大服務業發展空間。要依託雄厚的工業基礎,重點發展生產服務業,儘快把研發、資訊、物流、營銷服務的水平搞上去,爭取把生產性服務環節的利潤更多地留在萍鄉,走出一條製造性與服務業互相促進、良性發展的富有競爭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同時,透過加快工業化程序,不斷做大經濟總量,在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同時,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促進傳統服務業的發展。還要把發展服務業與實施城鎮化戰略結合起來,鼓勵引導農村居民進入城鎮社群居住,提高中心城鎮人口聚集程度,增加消費需求,促進服務產業向中心城鎮集聚,擴大中心城鎮服務業的經營領域,使中心城鎮服務業發展成為城鎮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帶動周邊小城鎮及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四)完善服務業市場體系和競爭機制,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一是要繼續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壟斷行業管理體制改革。降低服務業市場準入門檻,放開競爭性服務業的市場準入條件,逐步放鬆對非自然壟斷服務的市場限制,透過引入市場機制防止非自然壟斷服務業壟斷經營。二是按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原則,進一步推進服務領域的產業化、社會化程序。加大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科技、體育與事業單位中的營利性服務和非營利性機構改革工作,營利性服務機構要向企業化轉變,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對非營利性服務機構,政府要保障投入,加強監督,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會議服務、公共交通、物業管理、環衛保潔、食堂等內部服務工作社會化,以及內部服務機構向獨立法人企業改制工作。三是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步伐,增強服務業發展活力。加大服務業對外招商引資力度,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有序化的招商網路、渠道和格局,廣泛吸納社會資本,本著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積極吸引一批有規模、有實力、有優勢的省內外民營企業來我市投資服務業發展。

  (五)培養造就一批服務業管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一是加強服務業崗位技能培訓,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員從事服務業的再就業培訓工作,全面推行服務業資格證書制度。二是大力引進物流、旅遊、教育培訓、商貿流通、文化傳媒、休閒娛樂、體育健身等領域急需的高層次策劃、管理、經紀人才,依託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增設服務業緊缺專業,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三是財政設立服務業發展基金,用於扶持具有發展前景的服務業企業,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服務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服務業調研報告7

  市統計局透過實地檢視經營場所,查閱統計基礎資料,與企業負責人及基層統計人員面對面進行座談交流,重點了解企業經營範圍(主營、兼營),經營狀況是否穩定,是否納入營改增、繳納稅種型別;檢視企業財務報表與企業聯網直報的六大指標統計資料是否一致、統計人員持證上崗等情況;對企業統計的基礎工作和資訊化企業資料質量進行檢查;瞭解企業發展改革方向以及企業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基本情況

  1.聯網直報企業數少。全市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結構不完善、品種不豐富、規模不大、檔次不高。截止9月底,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91家,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59家(甘肅飛視天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在申請工商登出,已停止報數)。主要呈現出行業分佈不合理:XX區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4家,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1家,文化、體育和娛樂業9家;XX區租賃和商務服務業5家,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1家,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家;XX區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家;XX區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家;XX區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家;XX縣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1家;XX縣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家。行業結構不協調: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4家,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3家,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2家。區域發展不均衡:XX區44家(佔全市企業數77%),XX區7家,XX區2家,XX區1家,XX縣2家,XX縣1家,XX區2家(9月新增入庫2家企業,蘭州溪龍谷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和蘭州海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2月開始報資料),XX縣和蘭州新區無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

  2.入庫跟進不及時。省市統計局按照三經普資料整理出全市符合入庫條件(年營業收入1000萬或年末從業人員50人)的其他營利性非聯網直報服務業單位134 家,其中:XX區105家,XX區9家,XX區7家,XX區3家,XX區1家,XX縣3家,XX縣5家,XX縣1家;重點培育(年營業收入500萬至 1000萬)的其他營利性非聯網直報服務業單位104家,其中:XX區87家,XX區8家,XX區3家,XX區3家,XX縣2家,XX縣1家。

  3.大企業少拉動力不強。59家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中,營業收入過億的企業只有3家: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XX區)、甘肅絲綢之路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XX區),甘肅省木材總公司(XX區),佔全市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數5%,佔全市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41.7%。其中: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1-8月營業收326343千元,同比增速-4.02%,佔全市營利性營業收入比重為22%,拉低全市營利性服務業增速1.1個百分點。

  4.企業基礎資料不完整。 由於服務業企業尚未走出“小”、“低”、“散”的傳統格局,抗風險能力不強,企業經營狀況波動較大,發展不穩定。蘭州星廣電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蘭州金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甘肅西部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由於主要業務被上級總公司收回,今年資料和去年同期數不是同一口徑,企業營業收入大幅下降。目前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行國家聯網直報制度,報表時間為2、5、8、11月,與部分實行季度核算的企業報表制度錯月,導致部分企業無法準確填報國家聯網直報平臺數據;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實行月度省局聯網直報制度。

  5.企業基本資訊不準確。目前服務業使用的名錄庫為二經普名錄庫,部分企業基本資訊不夠準確。一企多報:蘭州金百合實業有限公司在規上服務業庫中納入“企業總部管理”,行業程式碼為“7211”。但該企業實際下屬二級法人單位只有金百合賓館,金百合賓館為XX區規上住餐單位,蘭州金百合實業有限公司和金百合賓館上報的資料是一樣的。行業程式碼有誤:蘭州金港物業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市場管理,行業程式碼更改為7291;蘭州海洋汽車出租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出租,行業程式碼更改為5413;甘肅東航綜合服務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住宿,行業程式碼更改為:6120。

  6.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由於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首次納入gdp核算,服務業統計保障措施還沒有完全到位,部分服務業企業統計人員不穩定,無統計資格證,無統計臺賬;八個縣區及新區統計局,只有XX區有獨立服務業統計機構,XX區、XX區和XX區有專職業服務業統計人員,其餘縣區均為兼職服務業統計人員。

  二、分行業重點企業經營情況及存在問題

  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共三大門類10個行業。目前,XX市機動車、電子產品和日用產品修理業,其他服務業和體育為空白行業。

  (一)租賃業 只有1家企業,屬於交通運輸業,行業程式碼需要修訂,修正後行業程式碼為5413。蘭州海洋汽車出租有限責任公司:承租金從4500元/月下降到3945元/月,車輛和承租人保險費用上漲;所有車輛8年報廢,不能及時更新,5月底僅有496輛。

  (二)商務服務業

  1.法律服務 共4家企業,整體效益比較好,8月份營業收入增速均在30%以上。但是,甘肅中天律師事務所由於受費用結算時間跨度大影響,後備律師隊伍培養困難,律師隊伍不穩定,案件代理量下降。

  2.市場管理 共14家企業,未納入營改增稅收制度改革範疇,整體稅賦過重,影響經營效益;部分企業由於人員變動較快,沒有統計資格證。蘭州天樂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繳納稅種有房產稅(12%),營業稅及附加(5.65%),水電費的增值稅(17%);以蘭州新天樂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為首的三期專案未進行資源整合。蘭州陶瓷建材批發市場第三商貿區:統計人員變動較快,沒有統計資格證。由於軌道交通專案市場需要搬遷,但是拆遷還建專案得不到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支援,不能按時交付使用。甘肅省木材總公司: 1.企業實施“出城入園”,分步轉移倉儲業務,實現企業轉型發展。向河口物流園的業務轉移、向新區北站物流園的業務轉移、市場原址開發。2. 繳納稅種有增值稅:加工+銷售(17%),倉儲裝卸(6%);房產稅+營業稅(12%+5%);土地使用稅(核定稅 133萬);營業所得稅(25%)。3.鋼材價格低,需求量小。

  3.旅行社服務 共9家企業。國八條出臺後市場不景氣,業務量大幅度下降;地理位置導致交通不發達,出行費用過高;《旅遊法》頒佈後,團費猛增,參團人數減少。旅行社在整個旅遊市場中已退出主導地位。隨著資訊化的發展,遊客更多地選擇自助遊和自駕遊,透過網路訂房,定機車票和景區(點)門票,依靠旅行社提供訂房、訂票的服務越來越少。另外,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我省入境旅遊業務呈下降態勢。

  4.廣告業 共3家企業。經營結構單一,廣告牌審批困難,收費高。比如:甘肅金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鐵路局下屬企業,主營業務是收繳鐵路系統的有線電視費和火車站周圍廣告。

  5.企業管理服務 共4家企業。其中:甘肅東航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和蘭州金百合實業有限公司均為住宿業,行業程式碼錯誤,需要更正為6210。

  6.安全保衛服務 共6家企業。市場不規範,競爭大,服務價格低,人員老齡化,人員流動性大。蘭州鐵路保安服務公司:1.經營結構單一。鐵路長途押運(貨物保價)+站場保安;2012年取消了鐵路系統家屬樓樓宇對講的安裝與維修。2.隊伍不穩定。去年公司改制工作開始後,白銀押運隊集體上訪,要求公司補交養老金。辭退補償或補繳社保金問題公司已經無力解決,唯一的辦法是變賣房產或清算。目前就這一問題正在和押運員協商,如果變賣房產還不能與押運員達成協議,公司只有破產清算,營業收入降幅較大。

  7.其他商務服務業 共2家企業。目前XX市會議及展覽服務業存在展覽場館供應相對不足,部分展會還處於無序發展狀態,缺乏適當的行業標準。

  (三)居民服務業 共3家企業。受國家八項規定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影響,業務量減少,出現入不敷出。比如:蘭州三雅康浴有限責任公司、蘭州大足神農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四)新聞和出版業 共4家企業。一是傳統期刊出版行業整體衰退對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影響較大;二是過度依賴教輔、政府採購,原創能力不足,圖書出版增長乏力;三是結算進度不均衡,一般都集中在半年末和年末,造成公司業績波動;四是新產業處於培育期,相關多遠產業仍比較單一。比如: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五)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 共3家企業。蘭州星廣電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由於企業改制主要業務被上級總公司收回,目前只剩下東方紅廣場的兩塊電子大屏做廣告業務。

  (六)文化藝術 共1家企業。甘肅開元錢幣文化有限公司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產業鏈不長,受國際金價影響較大,抗風險能力差。

  (七)娛樂業 共2家企業。受國家八項規定的影響,進入了“寒冬期”,讓與之相關的娛樂行業大受影響。比如:甘肅好順餐飲娛樂有限公司。

  三、建議措施

  (一)加大企業入庫力度

  對 818家非聯網直報企業經營狀況進行認真核實,指導企業在11月份做好申報入庫準備;有針對性地加強空白行業及規下服務業企業的培育力度,做好新上限企業的入庫工作,做到及時更新和完善服務業企業字典庫和名錄庫,要求各相關責任部門對新成立的企業做好動態監測工作,收入一旦達到限上標準的企業及時反饋市統計局,並通知企業做好入庫申請準備。

  (二)加大企業基礎工作建設

  企業應配備與統計工作任務相適應的統計力量,明確統計工作的綜合部門,指定統計負責人,落實專職或兼職統計人員,並保持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企業統計人員調離統計崗位,應做好統計交接工作。企業專職或兼職統計人員必須具備統計從業資格,實行持證上崗,並定期參加統計繼續教育及統計業務培訓。

  (三)加大稅收優惠政策及激勵機制

  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減輕企業負擔的精神,採取有效措施,在全市服務業領域加大“營改增”推廣的覆蓋範圍和深度,不斷推進企業減負工作力度,最佳化企業發展環境。對納稅大戶應採取減免或返還的激勵機制,切實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負擔,為企業健康發展和服務業經濟穩定增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四)加大出租車客運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XX市營運出租車保有量僅為6738輛,計程車企業26戶,計程車經營體制為“兩權歸企、承租經營”模式(車輛產權、經營權歸企業,個人實行承租經營)。XX市人口360萬、計程車保有量6738輛,每萬人擁有車租車18.7輛,遠低於省會城市每萬人擁有車租車25-30輛的標準。建議1.增加運營車輛2. 配置新能源車輛3.減少承租費用4.改善計程車對外形象。

  (五)加大投入,扭轉部分服務企業效益下滑的局面

  對下降幅度較大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設立發展專項資金,透過獎勵、補助、貼息等方式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招商引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在品牌創新、規模壯大上給予重點扶持,使企業在資金、人才、資訊、管理、成本和市場等各方面更具有優勢。同時,鼓勵企業透過聯合重組、併購等方式迅速發展,實現服務業規模化、網路化、品牌化經營,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服務業企業。

服務業調研報告8

  根據縣委、縣政府、縣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安排,縣政協自8月中旬起,組織開展了全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的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赴堯渡、東流、香隅等地,實地瞭解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以座談的形式聽取了3個鄉鎮和縣民政、衛生等部門的介紹和工作意見,並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現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

  據調查統計,截至到目前,我縣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8.6萬人,佔總人口的15.8%;65歲以上老年人口5.8萬人,佔總人口的10.7%。預計到20xx年,全縣60歲以上老年人數將達到9.5萬人左右,佔總人口的17%;65歲以上老年人數將達到6.6萬人左右,佔總人口的12%。比例遠高於現行國際通行的老齡化社會標準(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說明我縣已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已引起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縣政協委員多份提案、社情民意涉及養老服務業,縣政府積極貫徹《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皖政〔xx〕60號)和《池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池政〔xx〕4號)檔案精神,在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方面,做了積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

  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養老福利政策,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業發展。根據國家和省、市政府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出臺了《東至縣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東政〔xx〕15號),對全縣養老服務工作的體系框架、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確要求,並對各專案標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明確了責任單位、牽頭單位和時序進度,為加快我縣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和保障。

  (二)加快了公辦養老機構建設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夕陽紅工程”建設機遇,透過財政投入、福彩公益金資助、上級專案支援等途徑,先後投入6000多萬元,新建或改擴建21所農村敬老院,總床位達到3116張;投資2400萬元在縣城新建一所社會福利中心,佔地10畝,建築面積5100平方米,擁有床位168張。公辦養老機構已形成一定規模。

  (三)探索了多樣化養老服務

  一是拓展敬老院社會化養老。xx年以來,先後在堯渡、東流等13個鄉鎮敬老院,利用空置床位,劃設一個院落或一個區域,開展社會化養老,共收養老人50餘人;二是探索開展社群養老服務。在東流鎮菊江社群、大渡口鎮渡口社群、堯渡鎮梅林社群建設社群日間照料站,可添置日託床位190張;三是探索“醫養結合”模式。利用縣社會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和中醫院的醫療資源,成立了“東至縣中醫院老年養護中心”;四是鼓勵社會民間力量進入養老服務業。目前有3家民辦養老所正在申請和建設之中。

服務業調研報告9

  農村服務業是指服務於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透過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層次多環節發展起來的一大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農、林、牧、漁服務業;二是鄉鎮企業口徑下除農林牧漁業、採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以外的所有產業;三是農村公共服務業。發展農村服務業是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農村服務業作為農村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繁榮和發展對拉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人都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構建完善的現代農村服務體系,必將大大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深入探究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子,我們先後深入到莘縣、冠縣、茌平的部分鄉鎮、市場和養殖戶,採取與有關專家、部門領導和種養殖業主座談討論、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調查瞭解,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透過分析探討,現就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市農村服務業現狀

  近年來,我市以農村第三產業為主體的農村服務業迅速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 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們全面落實中央和省農業農村政策,不斷加大惠農措施,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農產品產量連續4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4年成兩位數增長,確保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截至目前,我市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243.7萬畝,21種食品透過綠色認證,綠色食品單科生產基地面積36餘萬畝;81個無公害農產品透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140餘萬畝,多個農產品品牌已打入日、韓、歐洲市場。本屆奧運會上,我市又有5家基地和企業被列為定點奧運食品供應單位,56家食品基地和企業取得進京資格。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逐步提高。近些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緊緊圍繞糧棉、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生產基地,對農產品實行深度加工。目前我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708家,年銷售收入 在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8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市級龍頭企業87家,龍頭企業帶動原料生產基地面積擴大到340餘萬畝。龍頭企業總資產達225.4億元,固定資產總值為113.97億元,銷售總收入達230.54億元,帶動農戶134.9萬戶,帶動基地農民增加收入15.4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9.93萬人。

  (三)農村服務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村服務業日趨完善,投資主體逐步壯大,並在行業之間相互滲透。全市現有大型蔬菜瓜果批發市場86處,年交易量1000萬噸,交易額100億元。自20xx年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全市共建農家店4084家,現已覆蓋全市90%的鄉鎮駐地和62.1%的行政村,受益群眾達360多萬人。

  (四)農村合作經濟獲得長足發展。我市立足資源優勢,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並把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與培植農產品加工專業戶、專業村、專業生產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糧食、棉花、蔬菜、果品、木材等加工專案,著力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目前全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5個,並且很好的發揮了農民與市場、農民與技術、農民與政府的橋樑作用,做到了致富資訊準、產銷渠道暢,農副產品就地轉化比例明顯提高,增強了駕馭市場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五)、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我市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縣鄉共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317個,科技服務網路已達485家,市、縣、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達3424人,市農業綜合檢測中心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透過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全市已有20xx名科技特派員和2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代表奔赴農村科技第一線,帶動農戶40多萬戶,實施工程專案408個,實現經濟效益6億多元,有效的促進了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的結合。

  二、現階段農村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市農村服務業,儘管近年來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發展農村服務業的思路還不夠明確,體制、機制、政策等還沒有完全配套,傳統服務產業仍是帶動農村服務業的主要力量,總量增長緩慢、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服務業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業、商業、餐飲業等領域,企業規模偏小,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吸收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使農民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長緩慢。同樣我市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但由於龍頭企業不足,中介組織偏少,品牌開發不夠;農副產品科技含量低、標準化生產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農副產品檢測手段落後,檢測力量薄弱,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影響了我市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各大城市市場及高檔超市進行銷售,導致資源優勢難以轉變為經濟優勢。

  2、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結構不合理。我國農村服務業歷來重視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銷售和農業技術推廣等生產性服務,而嚴重忽視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的建立和市場資訊釋出等經營性服務。而且由於長期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基本處於自然發展狀態。這樣的狀態,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難以取得農村服務業自身的發展,會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

  3、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管理規範化程度較低,多數僅是提供集中的交易場所,不能提供配套、系列化服務;二是市場硬體設施不完善,普遍缺少農藥殘留檢測裝置、微機聯網、先進計量器具和先進的資訊連線釋出平臺;三是市場交易者經營水平和組織化程度低,入場交易的買方多為個體農戶或農戶自主形成的聯合體,外地大客商、知名農產品企業少;四是交易產品以原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4、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在數量、素質和結構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行業分佈上看,從事種植、養殖等生產週期較長等行業的人才較多,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農產品流通人才、農村經濟人、專業合作經濟帶頭人和協會帶頭人相對較少。

  5、農村服務業規模小、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抵禦風險能力低。據調查,我市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服務業組織是農戶依託一些種養業大戶發展起來或是同業聯合組成的,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不能形成規模,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業務範圍僅侷限在一個鄉鎮或一個縣的經濟區域內,缺少同類組織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合;專業型別主要集中在經濟效益較低的種植、養殖業等方面,很少涉足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領域,導致農村服務業組織服務功能弱,內部約束機制及抵禦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薄弱。再加上人們品牌意識淡薄,富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缺乏,優質產品不能實現優價,有的甚至靠貼牌才有銷路等等,大大制約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國務院釋出的《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不斷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我市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生產量大。截止到20xx年底,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455.54萬噸、棉花9.2萬噸、蔬菜(含瓜果)951.63萬噸、肉禽蛋水產品215.16萬噸,農產品豐產豐收既滿足了我市人民生活生產消費的需求,也為全省、全國做出了突出貢獻。隨著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國際國內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食品加工、化工、醫藥生物能源等行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消費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將保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是我們加快農業發展的絕好機遇。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於我市農產品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還有人多地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直沒有解決農業生產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問題,要素沒能夠充分自由地流動,也不利於農業規模化經營;再加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病蟲害侵襲頻繁以及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惠農政策的好處、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大一部分被成本提高所抵消,與農民打工和其他行業收入比,比較效益還是明顯下降。因此,發展農村服務業已經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和歷史 必然。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市情,把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現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和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現狀,就進一步加快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上下聯動促進農村服務業發展。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從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農村服務業發展。一要認真宣傳發展農村服務業的必要性、可行性,統一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營造上下聯動的發展氛圍;二要在市、縣、鄉三級政府建立農村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考核機制,特別是各鄉鎮要把主要職能放在搞好農村服務業發展上,要像抓工業、上專案那樣抓好農村服務業建設;三要構築農村服務業發展平臺,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儘量縮小農村服務業與城市服務業之間的差距,為全面提高我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創造有利條件;四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投資、參與我市農村服務業,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二)抓緊制訂農村服務業發展規劃。要使農村服務業得到合理佈局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要牢固樹立“以工補農、以農促工”的發展理念,按照“抓二帶一促三”與“抓三帶一促二”相結合的思路,加大城市支援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要按照突出重點、合理佈局的原則,有計劃地在全市建設了一批糧、棉、油、瓜果菜、肉禽蛋、種子等優勢產品、特色產品和綠色產品的生產基地。在搞好一定區域內農業經濟綜合開發的同時,重點抓好幾個主導產業,特別要把一種或幾種產品做大做強,切實做到批次大、質量好、貨源穩,有利於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於創造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帶和產業群。要立足於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積極實施品牌興農工程,引導廣大農戶參與到農產品商標註冊和品牌認證中來,實行品牌化經營,培植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優質品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叫響“**特產”口號;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按造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標準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對已建立起的243.7萬畝標準化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檔案,確保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全部嚴格實施標準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

  (三) 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要大力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分散的農戶結成合作社與各類龍頭企業進行交易,切實解決分戶經營與統一市場對接問題,讓農民進入到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領域,使合作社的產品直接進入超市等銷售網路,從而讓農民分享到二、三產業的利潤,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要以種植、養殖優勢為基礎,著力拉長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產業鏈條,不斷提高產業效益。積極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農村種養大戶、農業技術人員等牽頭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按造“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以農產品生產和營銷專業戶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積極鼓勵依託農村販銷大戶、經紀人和生產大戶、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村現代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供銷等部門和農村基層組織,利用各自的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並在其中選擇和培育一批優勢明顯、執行規範、帶動輻射作用大、市場品牌叫得響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示範單位,在買、賣、銷、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參加農業合作組織帶來的好處。

  (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圍繞我市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要著力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一是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加工業,帶動雞、牛、羊、豬等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二是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鞏固和發展我市全國糧食基地優勢,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三是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的深加工,帶動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建設;四是大力發展林果加工業,進一步提高林果產品的附加值。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採取建立風險基金、制訂最低收購保護價、按農戶出售產品的數量適當返還利潤等多種方式,與基地和農戶簽訂服務和購銷合同,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援力度,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努力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開發、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執行機制,拓展農業功能,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大、帶動輻射面廣、精加工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著力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延伸到農村一線,實現企業技術、資金優勢與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有機結合。

  (五)抓好市場建設。按造“內建市場、外設視窗”的原則,繼續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市場基礎功能配置。在農產品主產區、傳統集散地、交通要道或城鎮駐地,建成大量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和專業市場,透過鄉鎮農貿市場、大宗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農產品專業市場和城市綜合農貿市場的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市縣鄉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重點支援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散功能強、輻射面廣、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讓農產品貨暢其流、實現增值。繼續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以連鎖超市、便利店為主要流通業態,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促進農村地區流通設施升級,構建適應農民需求的生活服務體系,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建立覆蓋鄉村、服務規範的新型流通服務網路,形成集科技服務、資訊交流、消費服務、文體娛樂、醫療服務、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農村社群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農村服務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加快構建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資訊網路等功能在內的現代物流體系,使我市農副產品真正實現“物盡所值、貨暢其流”。

  (六)切實發揮政府在農村服務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多,農民收入低,城鄉差距長期存在是我們的一大特點。要按照各級政府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擴大服務供給,逐步提高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社會滿意度,為各類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的要求。一是要繼續加強農村通訊和“路水電氣醫學”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產品流通設施和消費品市場建設,促進城市商業向農村延伸。二是要依託和利用現有供銷、農技、中小學資訊化工程和黨員遠端教育網路等便捷、通暢的資訊通道,整合各類資訊資源,延伸資訊服務範圍,推動城市技術、資訊、指示燈願向農村傳遞,構建農業資訊網路,為農民提供包括技術、資訊、加工、運輸等產前、產中、產後的全過程配套服務。三是要突出抓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培育發展勞務市場和中介組織,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中城市和國外轉移的步伐,實現由本鄉本土向縣外市外、由零星盲目向大批有序、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由打工掙錢向回鄉創業的轉變。要規範勞動者、企業和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進一步打響**勞務品牌。四是要著重建立健全聯通市、縣、鄉三級的畜禽、農作物病蟲害監控防治體系,確保農副產品生產安全。要整合技術服務資源,將全市農業、畜牧、林業、科技等部門的技術力量,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發揮整體優勢。要進一步健全檢驗檢測體系,整合各級各類檢驗檢測裝置的力量,建立農業、畜牧、質檢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重點蔬菜、畜禽、林果生產區建立快速檢測點,實現農副產品生產、運輸、加工各個環節全過程、無縫隙檢驗檢測,確保農副產品的優質、安全。

  (七)、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發展農村服務業最缺的是人才。因此,要重視培養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及時調整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專業結構,為現代服務業多培養適用人才。以“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工程”和“陽光工程”為重點,制定農民培訓規劃,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育新型農民,為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發現、培養並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闖勁、重實幹的農村服務業的業務骨幹, 吸引服務業人才向產前產後集聚, 從而帶動農村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服務業調研報告10

  目前,科技和創新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科學技術加速向服務業滲透,並衍生出全新的現代服務業,使現代服務業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中最具創新和活力的戰略性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一、__區服務業現狀

  在北京市服務業發展表現出良好態勢的形勢下,__區服務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從__區服務業兩年整體規模分析,全區服務業單位數、資產總計、收入指標占有比例是增長趨勢。然而服務業人均創收05、06兩年均低於全區人均創收指標,反映出我區服務業與其他行業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也應清楚地看到06年比05年服務業人均創收增加了42.35千元,說明__區服務業整體實力是不斷增強的。

  從__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575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0.7億元,較去年增長14.6,其他業務收入10.7億元,較去年增長51,利潤總額達9.3億元。稅金11.7億元,較去年增長20。經濟執行質量良好。

  北京市服務業總量增長較快,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漸增加,在這種大的環境下,__區服務業不可逆轉的向前發展。__區作為北京市的城鄉結合部,過去以農業為主,近幾年,隨著現代化新城區建設的加快,__區的服務業所佔比例也在逐年遞增,隨著高科技和資訊產業的發展,為__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__區服務業開始從傳統的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化。

  二、__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現代服務業是在工業化比較發達階段產生的新興產業,是主要依託資訊科技和現代管理而發展起來的服務業,是__區服務業的發展方向。

  截止到11月底,__園區規模以上服務單位286家,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3.6的份額引領__區服務業。

  1-11月,園區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26.6億元,佔規模服務業的83.6,同比增長15.8。上億元單位44家,主營業務收入293.5億元,其中園區服務業企業37家,主營業務收入273.3億元,佔規模以上服務業上億元企業的93,園區服務業企業成為我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流。

  從目前服務業統計上看,有三個類別和現代服務業相對應,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

  從收入指標來看,__區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已基本佔據服務業主導地位,尤以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最為突出,1~11月份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2億元,佔服務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52。其中園區企業為144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8億元,佔此行業96.3(其中有23家上億元單位,實現收入168.1億元,佔園區此行業的`85.9)。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資訊傳輸、計算服務和軟體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03.2億元、52.8億元、25.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0.38、33.6、15.6,這三個門類,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1.7億元,佔服務業總量的72。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提高了我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的經濟總量,使我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

  三、__區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的差距

  1、__區現代服務業知識密集程度不高

  現代服務業重要特點之一是產業融合,它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的不同行業透過相互滲透,相互疊加,相互交叉,最終融為一體,產生更高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逐步形成新的產業形態的動態發展過程。__區作為功能拓展區,定位之一是大力發展物流業,可從目前服務業統計範圍內的所屬20家物流業(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倉儲業)的單位情況看,收入總量與比例均偏低,這20家1-11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億元,只佔服務業0.92,較去年同期只增長0.6,其他業務收入0.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其主營收入增長緩慢。儘管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統計範圍,但__區物流業企業經營規模小,科技和資訊含量的密集程度不高,沒有形成資源共享、產業融合的經營模式,實際上仍處在傳統服務業階段。__區物流業距離現代物流業、現代服務業要求還很遠,沒能滿足__區建設西南物流中心的發展需要。要引導和支援傳統物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升級,提高其網路化、資訊化、協作化的水平,不斷降低物流成本,不斷創造新的物流需求;要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物流企業和物流管理技術,推動全區物流的整體規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__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缺乏主體行業的帶動

  現代服務業是在科技和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科技資訊融合為一體條件下的高密集的現代產業。

  __區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其獨特的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航天部,自動化研究院都在__轄區,擁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豐富的科技資源,關鍵是看如何使用。要解決好“有技術缺應用,或單一應用無成效”的問題,要加強現有核心技術的整合應用,加強行業技術整合、產學研的聯合以及技術整合應用示範平臺的建設,挖掘現有技術潛在的應用能力,系統地提升技術綜合應用水平。

  園區服務業在一定程度上是__區現代服務業的代表,區現代服務業企業主要集中在園區,現代服務業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園區,在全區服務業中處於主導地位,但對於全區服務業的輻射和引導、帶動作用不明顯。

  透過對園區內服務業企業與非園區服務業企業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園區服務業在我區服務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園區服務業雖然具有一定規模,服務業單位數已達全區服務業總數50,從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區服務業83.6,園區企業人均創收59.6萬元比非園企業12.8萬元,高出46.8萬元,總體看園區是全區現代服務業的主導力量。園區服務業的主要模式是應用資訊科技,對轄區傳統服務業改造影響有限,未能形成以科技園區為龍頭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高科技資訊化服務業的產業鏈。

  3、__區現代服務業融入外商投資不足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現代服務業是今後經濟發展的主流行業,也是現在和未來外商投資的重要行業。1~11月我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外商、港澳臺投資企業共29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同比增長46.4。但是目前佔我區服務業企業份額較小,主營業務收入僅佔規模以上服務業的1.3。我區引進現代高科技外資服務企業,用現代管理模式,來帶動__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__區現代服務業的管理水平,應引起高度關注。

  總之,__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但仍處在起步階段,科技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程度還有待加強,科技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仍不明顯,亟需透過新型的促進模式加速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來促進__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四、__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建議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從根本上提高對現代服務業的重視程度,要把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__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點,要克服固有慣性,最佳化工作方式,積極開展自主創新。

  2、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資源,形成規模效益

  加強現代服務業與區域創新體系的緊密聯絡,加強科技對現代服務業企業的支撐作用。

  3、加強傳統服務業的科技促進和創新改造

  __區現有的傳統服務業亟需各種形式的科技投入,要採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資訊化技術,結合行業特點,提高服務業的服務效率,不斷改革創新,以滿足使用者不斷更新的服務需求。發揮__科技園區優勢,引領__區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4、積極探索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律,為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資料支援

  相關部門應樹立超前意識,及時監測__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態勢,收集採編、研究分析、動態釋出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各類資訊,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資料支援。

  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必然,__區應抓住發展現代服務業這一契機,整合產、學、研資源,加速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大力扶植以高新技術和資訊產業技術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未來現代服務業必將成為__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服務業調研報告11

  服務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不僅是衡量生產社會化程度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檢驗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的標準之一。為加快我市服務業的發展,我局於20xx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組織了相關科室對全市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20xx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25.27億元,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5.9%,國內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構成比 19.56:51.17:29.27。服務業已經成為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據我市第一次經濟普查資料顯示,全市從事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1.0568萬個,個體經營戶13.19萬戶,第三產業從業人員44.32萬人,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59.05 %,其中,在批發、零售業,餐飲、住宿業以及居民服務業中就業的人數就達21.69萬人,占城鎮全部就業人數的28.9%,為解決就業,保障民生民本,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商貿流通業持續增長。20xx年,全市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9.88億元,商貿業實現增加值37.9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8.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平均在35%左右。

  二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促進了物流業的增長。20xx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達9688.21公里,其中:四級及以上公路 3928.85公里。全年完成公路水路貨物運輸量4020萬噸,比上年增長25.23%,貨運週轉量279946萬噸公里,增長66.28%;完成客運量 10687萬人次,增長1.52%,客運週轉量385777萬人公里,增長15.83%。

  三是資訊產業快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和資訊網路化的大發展,已成為服務業乃至國民經濟中最為突出的行業之一。20xx年,我市郵電業務總收入 28.36億元,比上年增長15.02%。通訊網路實現了由人工向自動,模擬向數字、小容量向大容量、單一業務向綜合業務的轉變。至20xx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271.09萬門,當年新增52.84萬門;全市電話使用者總數達181.8萬戶,比上年末增加28.84萬戶,其中:固定電話使用者76.28 萬戶,增加6.26萬戶,行動電話使用者105.52萬戶,增加22.58萬戶;網際網路使用者數達9.99萬戶。全市電話普及率34.88部/百人,增加 5.38部/百人,其中:行動電話普及率20.25部/百人,增加4.25部/百人。電信服務業成為引人注目的高增長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增大。

  四是房地產成為消費熱點,開發量逐年增大。隨著城市化的推進,住宅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商品房消費持續擴大,居民購買房產繼續成為消費熱點,有力地促進了房地產業的發展。房地產開發投資逐年增大,20xx年,我市房地產開發投資35.58億元,佔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19.03%,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長33.94%,房地產開發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

  五是旅遊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潛力巨大。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全省第四屆旅發會的強力推動,旅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綜合接待能力不斷提高。20xx年,全市接待旅遊者為628萬人次,增長31.57%,實現旅遊總收入36.29億元。旅遊業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方面作用日益重要,成為國民經濟一個新的支柱產業。

  六是金融業穩定發展。20xx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04.3億元,比年初增長16.58%,其中,企業存款113.55億元,增長14.89%。各項貸款餘額206.53億元,比年初增長15.59%,其中,短期貸款118億元,增長11.1%,中長期貸款81.83億元,增長24.65%。全年保費收入7.77億元,比上年增長28.74%。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2.98億元,增長14.33 %;人身保險保費收入4.79億元,增長39.71%。保險賠付總額2.80億元,增長34.35%。

  二、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儘管我市服務業發展保持良好的勢頭,但與國民經濟整體發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仍存在總量偏低,水平不高、結構不盡合理、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傳統行業比重大,新興行業比重小。從服務業內部行業結構看,傳統行業仍占主導地位,20xx年,全市批發零售業、餐飲住宿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3%。

  (二)城市化程序緩慢。城市是服務業發展的載體和基礎,服務業發展離不開城市化的程序,城市化是服務業發展的依託,服務業的發展水平與城市化率成正比,但到20xx年末全市城鎮化率只有29.8%,僅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比全省的城鎮化水平低4.5個百分點,比全國的城鎮化水平低 14.1個百分點。

  (三)商業網點和市場建設嚴重滯後。我市城市商業網點和市場建設嚴重滯後:一是佈局不合理,專業市場少,規模小,全市僅有一戶年成交額上億元的批發市場,輻射能力差,以街為市、以路為市的現象十分嚴重;二是城市商業網點不上規模檔次,上面是住宅,下面是門面這種比較落後的“底商”是我市商業網點的主體,缺乏有代表性的商業網點和上檔次的商業設施,相當部分中高階消費無法在當地實現,造成我市購買力向周邊城市和成渝等地外流,影響了我市的就業和稅收增加。

  (四)金融業發展相對滯後。一是融資的渠道少、融資的門檻高;二是隨著幾大商業銀行陸續上市實施的戰略調整,在西部地區的貸款和金融機構網點都有所壓縮,融資問題更加突出;三是金融業的服務意識、服務水平提升緩慢,服務品牌尚未形成;四是我市的存貸差額巨大,近半數資金不能為我市所用,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金融產品單一,與地方經濟發展對資金的渴求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五)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從對服務業消費需求角度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80年代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的轉變,90年代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跨越。但總體上全市人均收入水平較低,20xx年,全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僅為8320元,比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低1030元,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更大,受收入水平的限制,城鄉居民家庭開銷以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為主,對服務業的需求有限。

  總之,影響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因素較多,既有體制、政策、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又有思想觀念、基礎設施落後等不足;既有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障礙,又有企業規模小、產業層次低、缺乏人才、資金不足等問題。

  三、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針對宜賓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現狀,我們應從制定政策規劃,最佳化環境、改善服務、增加投入等方面著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按照市第三次黨代表會在提出的“強工、重農、活商、壯旅、XX縣、興城”的發展戰略,就加快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出以下對策措施:

  (一)成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領導機構。由於服務業範圍廣、行業多、牽涉面廣、政策性強,而且目前的行政體制中沒有一個統一的服務業管理部門,因此必須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建議市、縣(區)兩級政府要儘快建立服務業發展的協調機構和工作機構,規劃協調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一步明確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透過協調各部門的工作步調,形成抓好現代服務業發展工作的合力,並加強責任制考核,各地服務業的發展要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並對地方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實施考核,促進全市現代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快制定發展現代服務業規劃及實施綱要。我市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十一五”發展規劃,加快制定《XX市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及《實施綱要》,出臺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強化功能區塊建設,最佳化現代服務業的空間佈局。每年召開全市發展現代服務業大會,進行總結和部署。

  (三)制定並落實相關扶持政策。首先要突破體制性障礙,提高市場化程度,實行“非禁即入”,即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文禁止的領域和允許外資進入的領域,都要允許和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進入;其次要消除服務業發展的不平等的價格政策,比如在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價格不平等;再次,根據國務院有關檔案精神,進一步落實扶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四)選準優先發展的行業。第一,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促進工業與服務業的緊密結合,以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為製造業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撐,圍繞工業強市戰略,依託長江黃金水道、高速公路、鐵路,加快建設現代物流中心,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強力推動發展現代金融保險業;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積極發展商務服務業;大力發展資訊服務業;改造提升商貿流通業;培育壯大會展服務業。促進現代農業、現代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有機融合、互動發展,形成與農業發展配套。為新農村建設服務、並引領其發展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切實提高我市商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的速度,促進全市國民經濟向著快節奏、低成本、高效率轉變,提高競爭力。第二,大力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圍繞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大力發展面向民生,解決民本(就業)的服務業,為此,必須加快商貿佈局調整最佳化,規劃建設一批專業化、區域性大市場和特色商業街區,建設一批上檔次的商業網點設施,全面提升商貿流通業水平。積極發展連鎖經營、倉儲式商場等新型業態。積極發展景觀旅遊、紅色旅遊、商貿旅遊、農業生態旅遊等,帶動和提升酒店餐飲、運輸、商貿、文化等產業配套發展。繼續促進房地產業有序健康發展。加快發展社群服務、文化娛樂、體育健身、職業培訓等服務業,既不斷滿足城鄉居民需求,又使服務業成為吸納城鄉新增就業的主要渠道。

  (五)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發展服務業,必須鼓勵民間投資進入服務業。形成主要依靠市場機制籌集資金的服務業發展新機制,增加一定的政府投資,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建立政府發展服務業的引導基金,更多地調動和吸引銀行信貸資金及民間資金投向服務業。積極引導銀行在獨立審貸基礎上,積極採用服務業專案融資、資產重組、股權置換等方式籌集資金。同時,要抓住外商投資看好服務業市場的機遇,借鑑工業領域引進外資的成功經驗,趨利避害,加大服務業利用外資的力度。

服務業調研報告12

  按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國西部千里生態休閒旅遊大峽谷的戰略構想,圍繞縣委“三縣建設”目標,依託高峽平湖、長湖竹海、群峰疊嶂、林茂水清等優勢,充分發掘傳統文化、民俗文化,著力打造特色生態休閒旅遊品牌,把現代服務業建設成為____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1)____年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39:42,2011年為18:43:39,2012年為18:42:40,預計2013年為18:34:48。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 2012年完成 2013年預計 增長% 增加值 70664 80105 1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810 7659 12 批發和零售業 15893 17481 10 批發業 11277 12453 10 零售業 4616 5028 9 住宿和餐飲業 5363 5996 12 住宿業 634 702 11 餐飲業 4729 5294 12 金融業 5257 5686 8 房地產業 4407 4764 8 房地產業(K門類) 29 29 0 居民自有住房服務 4378 4735 8 營利性服務業 4633 5004 8 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2577 2817 9 其他營利性服務業 2056 2187 6 非營利性服務業 28301 33515 18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18670 22489 20 其他非營利性服務業 9631 11026 14

  (2)交通運輸、批發零售和餐飲服務分別佔第三產業增加值30%。2012年下半年,新城集鎮三產服務業呈現下降趨勢,消費低迷,由於____經濟在這幾年內都屬投資拉動型經濟,新城集鎮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商業網點、餐飲、賓館、娛樂、加油站點等設施不健全,社會消費和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3)物流業、生態休閒觀光農業和旅遊服務業將成為____未來幾年重點發展行業和支撐。

  (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一是縣域經濟底子薄、規模小,縣域經濟自身幾乎無自我積累、迴圈發展能力,屬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二是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低,貧困面大,與全省水平差距大,與全國更大。三是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巨大,生態保護與自我發展矛盾巨大,承擔的生態保護任務與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呈巨大反差。

  (二)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機遇。一是國家將繼續實施“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保民生”等宏觀政策、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國務院將烏蒙山區立為新一輪的重點扶貧區域,將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特色產業、生態建設和民生等領域的支援;二是雲南省打造昆水經濟發展走廊和市委市政府構建沿江綠色經濟發展帶以及建設____特色小集鎮群的戰略部署,使____有更多的機會爭取上級的投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三是國家和省將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程序,突出城鄉統籌和新農村建設,建立和完善城鄉一體的就業、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其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領域,以縮小城鄉差距,為我縣加快城鄉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四是____融入長江上游經濟帶、成渝經濟圈、昆水經濟走廊步伐將加快,特別是國家已經批准的成渝城鄉統籌實驗區,必將有力地拉動我縣經濟發展,____經濟社會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是____縣發展的加速期、結構的調整期、矛盾的凸現期、民生改善的提升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突破期,我們要緊緊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創新發展模式,推動轉型發展,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軌道。

  把發展服務業與增強城市功能、促進就業緊密結合起來,以物流和旅遊業為龍頭,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升級發展,努力提高服務業比重。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為方向,構築面向生產和生活、面向廣大農村和城鎮、體現____特色的現代服務業。著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商務服務、資訊諮詢、旅遊和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工農業生產互動發展。以改善民生為目標,大力發展創業成本低、吸納就業能力強和市場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務業,全面提高服務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水平。順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的需求,以居民住宅為重點,積極推進房地產業發展。構建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社群服務業,創新社群服務形式,鼓勵發展設施維修、病老護理、社群衛生、美容和健身娛樂等社群服務業。加快以山水人文、生態、湖濱資源為依託,集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旅遊業,形成二線三區的服務業發展格局。到2017年三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4.3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其中:交通運輸佔15%,餐飲服務15%,批發零售佔15%,物流佔20%,非盈利性收入佔20%,金融佔10%,其它佔5%。

  一是構建服務業發展平臺,為服務業發展奠定基礎。加快交通基礎設施設施建設,構建綜合運輸網路體系;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程序,打造產業發展載體;打造服務業集聚區,推進服務業集聚發展。

  二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解決群眾有錢消費問題。建設____物流中心,努力把物流中心建設成為以倉儲、運輸、配送為主的現代化、開放式和多功能的綜合物流基地,實現貨物集散、中轉、配送、物流資訊服務、商品展示交易、貿易洽談及電子商務等綜合商貿流通服務功能。加快建設便捷、高效的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網路,堅持“以港興縣”,以縣城為依託,以黃龍溪貨運碼頭、南岸銅船貨運碼頭、會儀貨運碼頭將為次樞紐,以沿江港口、客運碼頭、旅遊碼頭、金沙江港航配套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航運交通建設。努力形成金沙江港物流園區,加快建設集裝箱港口和物流園區,構建高效銜接的綜合物流運輸體系,推動現代物流加快發展,建設快速通道,構建集倉儲、加工、調撥、配送於一體的集輸運基地,打造服務滇川結合部區域的物流中心。積極引進國內物流集團、大型商貿連鎖企業在____設定分支機構,依託郵政、大型物流企業整合全縣物流資源,發展壯大本地商貿物流企業。積極發展大型交易市場、連鎖商業配送、電子商務物流,加快發展航空快件快遞、電子商務業務,積極培育連鎖經營、倉儲式商場、特色商業街區和專賣店等新型流通業態。

  三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群眾敢消費問題。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確保群眾有吃、有住、就醫、就學、養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四是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解決群眾有地方消費問題。依託沿江公路和金沙江黃金水道,打造向家壩庫區精品旅遊品牌。其主要特色為集大壩水利樞紐工程、壩區不夜城、高峽平湖、湖濱生態城鎮、長湖竹海、農家生態風情園、水上游樂等為一體。實施“旅遊精品”戰略,大力開發和全面整合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資源,把旅遊業培育為新興支柱產業。加快縣城、旅遊城鎮、景區景點服務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加快建設新縣城B區特色商業街和C區四星級旅遊度假區,提升城市品味,提高知名度,爭創全國最佳宜居城市,完善旅遊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歷史文化旅遊多元化發展和融合發展。重點打造金沙江文化、竹海、向家壩峽谷庫區等精品旅遊景區。最終形成以向家壩庫區為核心,以山水人文、生態湖濱資源為依託,集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旅遊業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安全快捷、溝通旅遊交通骨幹網的進出通道,建成縣域旅遊小環線,推進旅遊區域協作,建設滇東北與川西南旅遊無障礙區,與周邊地區共同建設和完善旅遊中環線和大環線,促進旅遊資源和客源市場共享,明顯提高客源比重。加大旅遊紀念品、綠色特色食品開發,延伸帶動商貿、餐飲、物流、娛樂、文化等服務業的繁榮發展。

  五是堅持擴大開放,發揮鯰魚效應,推進服務業快速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國內知名的服務業大企業、大集團投資經營服務業,帶動____服務業發展。

服務業調研報告13

  根據市委批轉的《市政協工作要點》,按照發展現代服務業專題調研方案,我們組織部分委員和有關部門同志,圍繞發展我市資訊與科技服務業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聽取了市資訊辦、科技局等部門的情況彙報,實地考察了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外包基地、資訊傳輸服務業等建設情況,邀請有關職能部門、20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分別

  進行了座談研討,並赴成都等地學習考察資訊與科技服務業工作的經驗。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

  隨著我市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更是把發展現代服務業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不斷提升產業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資訊與科技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資訊與科技服務業呈現持續上升的發展態勢,在推動我市經濟產業結構升級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資訊與科技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經濟發展重要推動力

  “中心”彙集了科技成果1485項,儀器裝置1176臺(套),技術需求1503項,備案專利1610項,重點企業571家,知名專家20xx人以及與合肥支柱產業相關的國內外文()獻等科技資源,實現了“找文獻、找儀器、找專案、找資金、找政策、找專家、解難題”的“一站式”科技服務功能。

  至底,“中心”為企業提供的成果和專利推介、交易服務、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科技合作服務、科學儀器裝置共享服務、科技文獻查新和檢索、推介服務以及科技諮詢、培訓、輔導等服務累計近10萬人次,其中70%以上為企業使用者。

  3、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近幾年,我市陸續出臺了《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實施細則》、《合肥市進一步推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等指導性檔案,明確了資訊與科技服務業發展重點,並在服務外包、科技企業孵化器、中介服務等領域給予稅收、租金、土地、補貼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加上國家和省釋出的相關產業扶持政策,以及即將出臺的《合肥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20xx)》,在我市已初步形成促進資訊與科技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的政策支援體系。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市資訊與科技服務業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相對發達地區城市而言,我市資訊與科技服務業的數量不多,規模不大,機構不佳,效益不高,速度不快,人才匱乏的問題仍較為突出,總體上尚處於起步階段。

  (一)總量偏小,發展速度不快,缺乏核心競爭力

  我們調研了國內幾個城市,軟體及資訊服務業銷售收入和同比增長,成都市為427億元、同比增長38%,大連市為306億元、同比增長42.3%,廈門市為145億元、同比增長31.8%,而我市為122.8元,同比增長24.6%。與成都、大連和廈門市相比,無論是總量和增速,我市均明顯偏低,且增速尚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人均資訊資源佔有率方面,我市與其它城市也相距甚遠,資訊服務業產值低、行業資金投入小、人員投入和經營規模不大,雖然湧現出科大訊飛、科大恆星等一批優秀軟體企業,但與東軟、浪潮、聯想等企業相比,產值相差很大,缺乏競爭力,缺少技術較為先進、管理水平較高、生存能力較強,具有行業領先作用的龍頭軟體企業。

  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存在規模小、數量少、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管理公司、科技人才公司、產權交易公司等要素類專業服務機構比重偏低。很多企業每年要申請數十件甚至更多專利,而全市專利代理機構只有十餘家,專利申請時間過長,給企業權益保護帶來不便,也影響了專利代理機構的信譽。由於科技風險的投資和退出機制沒有形成,以及發展環境、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合肥地區風險投資公司發展緩慢,全市共有8家風投公司,可八年後,數量不增反降,目前僅有7家尚在運營,7家的註冊資金總額還抵不上發達地區1家風投公司的規模,這顯然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旺盛的市場需求,也嚴重製約了我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創新型企業的發展。

  (二)資源共享存在障礙,有待進一步整合

  由於缺乏長遠的統籌規劃,資訊產品和服務沒有統一的標準規範,以及行政條塊分割和行業利益的存在,造成資訊語言和技術不相容,資訊多口採集、重複輸入以及多頭使用和維護,影響了資料的準確性,部門與部門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資訊難以交流與共享的現象仍然存在,從而阻礙了資訊服務業發展。

  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剛處於起步階段。“中心”資源體系還不夠完善,與科技資源豐富的高校院所、大型企業研發中心尚未建立有效的共享機制,資源分類不夠清晰,科技服務機構入駐較少,缺乏個性化專項服務,社會各界對中心的作用和功能瞭解不夠,關注不多,宣傳推廣力度還有待大力提高。

  (三)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最佳化

  資訊與科技服務業涉及教育、勞動、財政、稅收等廣泛領域。目前,各級政府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但還沒形成有效的政策體系,關於資訊與科技服務業扶持措施有待進一步細化,已有的政策有些執行不到位的問題。

  資訊化管理體制不健全。資訊化建設資金總量不足,吸引投資不夠,投入結構不合理。由於我市資訊化工作以電子政務為突破口,市級資訊化專項資金主要投入到市直機關電子政務建設,整體效益侷限性較大,低水平重複建設未能杜絕,對社會資訊化、企業資訊化、行業資訊化建設投入較少,資訊化對工業化的帶動作用不明顯。

  科技服務業管理體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我市部分科技中介機構隸屬於政府職能部門,屬財政差額或全額撥款單位,其行為往往帶有濃厚的部門行政色彩,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市場行為,他們憑藉先天優勢掌握著大量科技資源,擠佔了民營科技中介機構的發展空間。同時,我市大多數科技中介機構經營行為單一、孵化類較多、條塊分割嚴重、業務交流合作積極性不高,渠道不暢。經濟資源、人才資源和知識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先進技術成果不能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限制了科技中介機構的業務擴充套件和組織發展,使之難以完成高質量的多功能服務。這些充分說明我市科技服務行業建設缺少整體規劃和有效的調控手段,制度建設缺少總體框架設計和有效執行環節的安排。

  (四)人才資源短缺,素質有待提高

  人才隊伍建設跟不上資訊與科技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人才資源結構不合理。資訊服務業國際化複合型高階人才、it行業軟體應用人才嚴重短缺。科技服務業缺乏既熟悉科技、又懂經濟、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中高階人才的培訓機構較少,社會培訓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培養專門人才的能力不足,產業部門與教育培訓部門人才供需互動機制尚未形成,在職教育、職業資格認定製度不完善,也未建立有效的引進機制,致使企業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三、幾點建議

  (一)關於發展資訊服務業的建議

  1、制定資訊服務業的專項規劃,推進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計劃,以“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實驗區”為載體,大力發展電子資訊產業,深化資訊科技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紮實推進社會領域資訊化,健全完善資訊化發展的政策體系。

  2、加快推進資訊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政府牽頭,鼓勵電信運營商積極參與本地企業資訊化專案建設,並做好對企業的宣傳工作;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援中小企業資訊化建設;在企業現有資訊化手段基礎上,推進移動資訊化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促進高新企業及電子製造等企業與電信運營商進行對接,政府牽頭制定高新、電子製造、系統整合等企業名錄,為電信運營商在資訊化服務專案中進行軟硬體選型提供參考,有利於扶植本地高新技術企業。

  3、透過政策扶持和重點投入,進一步加快服務外包示範園區建設,努力在示範園區內發展一批規模大、效益好,能對全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起引領和示範作用的企業。

  根據《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儘快出臺合肥市服務外包專項政策和實施細則,重點對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示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辦公用房租賃、市場拓展活動等方面給予財政支援;同時,儘快落實《關於共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協議》中有關合肥市1:1配套資金。

  4、統籌規劃我市網路建設,穩步推進第三代行動通訊網路建設(3g)。將第三代行動通訊網路建設納入合肥城鄉建設整體規劃,環保部門出臺支援3g網路基站建設相關政策,政府出面做好基站選址、建設協調等工作;對3g網路終端、業務和服務實行政府採購,黨政軍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括科研院所、商業機構、辦公場所等率先推廣使用3g手機、3g上網絡卡、3g上網本等業務和資訊化服務;新聞媒體加強對3g網路建設和應用宣傳,加強基站建設的正面宣傳,引導群眾正確認識和對待基站輻射,消除誤區,為3g網路基站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5、整合電子政務資訊資源,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出臺我市電子政務資訊資源共享管理辦法,規範和促進市縣(區)各級行政機關政務資訊資源共享,推動政務資訊資源最佳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政務資訊資源共享機制,提高資訊共享效率,支援業務協同,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6、打破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發展的壁壘,加快建立依託電子政務資訊資源的電子商務示範平臺,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電子商務組織模式和運作模式。電子政務資訊系統已經覆蓋到稅務、工商、公安、醫療衛生、教育和社會保障等眾多領域,絕大多數企業和個人資料、詳細資訊分佈在這些系統中,這為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了有效的支撐能力,也為電子商務發展中產品規範、推廣渠道、安全、監管、信用等突出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路徑。

  7、強化人才培養與引進。研究完善軟體人才培訓的鼓勵政策,建立軟體人才培訓費用政府補貼制度。加快建設以安徽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為基礎的“中國服務外包人才培訓中心(合肥)”,建立健全服務外包人才知識體系,支援服務外包人才培訓課程開發工作,牽頭組織各相關單位進行專題調研和課程開發,對所需資源和資金給予一定協調和財政支援;同時,切實推進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學分互換”合作計劃,組織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培訓機構對接,建立人才培養戰略合作聯盟,重點支援ibme.t.p和cmu-hp等國際合作培訓專案實施;為進一步擴大培訓規模,在原有人才培訓支援資金基礎上,對與hp、ibm等跨國公司合作的高階人才培訓專案給予專項支援。

  為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鼓勵服務外包企業主動接納大學生實習並給予資金支援;參照北京、上海等地的有效做法,研究完善個人所得稅、經濟住房、創新創業資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關於發展科技服務業的建議

  1、儘快制定我市科技服務業發展規劃。在摸清全市科技服務業情況的基礎上,從新的戰略高度,制定發展我市科技服務業的總體規劃,指導和規範全市科技服務業發展。

  2、在孵化器建設方面,政府對投資發展孵化器的企業給予土地優惠、稅收優惠、孵化器建設及運維補貼、種子資金或孵化資金等方面支援;為創業企業提供工商註冊、稅務登記、社保辦理等“一站式”註冊服務;加強各孵化器與各高校、各級人才中心的聯絡,為高校畢業生創業提供諮詢,讓更多的大學生、高校教師、科研人員、海外人才等創業主體深入瞭解、參與創業;透過孵化器協會等組織,加強各孵化器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全市整個孵化器行業的發展;為孵化器引入諮詢公司、投資公司、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併為中介機構提供相關扶持。

  3、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應與高校院所、大型企業研發中心建立科技資源共享機制,整合科技成果、儀器裝置、實驗室、專家等資源,充實“中心”各類資料庫資源,並整理成詳細的名錄向社會公佈,為高校院所和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政府對提供裝置服務的單位應予以補貼並制定相關收費政策。

  4、轉換機制,引進和培育科技服務機構。制定科技中介機構發展指導意見,將掛靠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各類中介機構剝離出來,保持科技中介機構的“獨立”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各類科技中介機構,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科研裝置和人才優勢,興辦各類科技中介機構,重點引進國內外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優秀科技服務機構。

  5、營造環境,形成科技服務網路體系。成立科技服務行業協會,協調各中介機構的業務,溝通訊息,加強行業自律,推進科技中介機構的資信認證和績效評估工作;發揮科技服務行業協會作用,制定落實優惠政策,吸引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向科技創業產業園區集聚,向品牌化、規範化、國際化發展。

  借鑑北京等地的經驗,建立政府投入獎勵機制,每年從市財政拿出一部分資金,建立諮詢服務專項資金(北京市每年每個專項資金不低於100萬元);設立合肥市服務業專用稅收發票,在所得稅上,允許智力勞動的勞務支出打入成本,減少諮詢服務業的稅收成本。

  6、大力培育專業性科技風險投資機構,加快中小科技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設立市級風險投資引導資金,以政府示範性引導資金拉動全社會各類資金投資設立風險投資機構,擴大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增強風險投資機構的資金實力,引導風險投資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資。

  配合我市高科技發展規劃,政府出資、銀行參與,成立專業性信用擔保機構並設立信用擔保基金,不以盈利為目的,擔保的風險專案限定本地區有發展潛力的高科技專案,對銀行向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貸款提供一定比例的擔保,鼓勵銀行向風險性大的高技術專案提供先期貸款。

服務業調研報告14

  家政服務業以其廣闊的就業空間和巨大的市場需求是安置女性就業尤其是低收入中年女性就業的最重要途徑之一。本文首先介紹了____市家政服務業的發展現狀,然後簡要分析了____省家政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包括優秀家政服務員供不應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供求資訊採集和家政服務員個人資訊核實工作不盡如人意以及家政服務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尚未建立等,這些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我省家政服務業的正常發展。接下來作者就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增加新的培訓專案、實行家政服務員身份驗證制度、建立省級家政服務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平臺等三點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最後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建議新風采編寫統一的培訓教材,參與制定家政行業標準,開發高階家政新崗位,利用現代網路營銷手段,大力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抓住“____”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把新風采打造成為市場份額高、管理執行優、社會信譽好的巾幗家政品牌,為促進我省家政服務業的蓬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真正把新風采建設成為從事家政服務女性的“堅強陣地”與“溫暖之家”。

  家政服務業以其廣闊的就業空間和巨大的市場需求一直是安置女性就業尤其是低收入中年女性就業的最重要途徑之一。目前我省的新風采家政連鎖中心雖然總體運營情況不錯,但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對這些阻礙新風采發展的問題做了簡要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對策措施和對未來發展的意見建議。希望新風采能夠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用最先進的經營管理思想,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在吸納女性就業、滿足家庭需求的同時 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抓住“____”這難得的歷史機遇,推進全省家政服務業加速規範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真正使我省廣大婦女得實惠、普受惠、長受惠。

  根據去年____市家政服務技能競賽的統計資料,參加決賽的45名選手平均年齡45歲,最大的56歲,最小的31歲,40歲以上者佔82%,說明目前從事家政服務業的主要人群是40至50歲的中年婦女;選手中持有家庭服務員、保育員、營養配餐員等家政相關專業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僅有9人,體現出加大家政普惠制培訓力度的緊迫性;獲得優秀家政服務員稱號的10名選手中40歲以上的多達8人,充分證明從業經驗和生活閱歷在家政服務工作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去年3月,____市總工會與____市人社局在聯合舉辦的“春季促就業”招聘會上特設了家政招聘專區。會後的分析報告表明,在各種家政服務崗位中,月嫂和育兒嫂最受求職者的歡迎;接受過正規系統的家政技能普惠制培訓並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求職者最受家政公司和僱主的青睞;一半以上的家政求職者表示考慮到年齡和家庭因素,即使薪水比外地低她們也更傾向於在本地就業。上述結論均與市婦聯近幾年所做的家政行業調研結果基本相符。

  (一)優秀家政服務員供不應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就我省的家政市場來說,普遍存在著客戶多而求職者少的現象。以____為例,客戶需求量大,從業人員少,經常是供不應求,尤其高素質的家政服務員更是有價無市,極其匱乏。有的客戶為了尋求一名稱心如意的家政服務員,不惜求親告友,到處託人幫忙物色。絕大部分技術好的“精英”家政服務員成為短缺甚至稀缺資源,她們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後就離開____,到瀋陽、大連甚至北京、上海等工資更高、生活更好的大城市發展,優秀家政人才流失現象非常嚴重。

  (二)供求資訊採集和家政服務員個人資訊核實工作不盡如人意

  目前受人力>文秘站:<物力財力等多種客觀因素制約,新風采的資訊採集手段仍然比較單一落後,工作方式主要是坐等供需雙方上門登記,還不能主動深入市場獲取大量的供求資訊,所以還無法對供求雙方的進行全方位的瞭解。另外,對供求雙方尤其是求職者一方缺乏準確有效的甄別手段和調查渠道,造成極少數家政服務員個人資訊不夠真實準確,給用工推介、跟蹤回訪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都造成了影響,這與公眾對婦聯組織家政品牌給予的充分信任非常地不相稱。>

  (三)家政服務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尚未建立

  我省的家政服務業社會保障機制建設非常滯後。家政服務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費高、投保率低、出險率高、保障水平低,以上原因造成此險種鮮有商業保險公司問津。大量的家政服務員在沒有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情況下就匆匆上崗,而在工作中意外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人身傷害無人賠償,由此產生的糾紛層出不窮,已經嚴重阻礙了我省家政服務業的正常有序發展。

  (一)與時俱進增加新的家政培訓專案

  隨著經濟、社會和家政市場的發展,僱主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新型家政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家政服務員的分工也越來越細,規範的培訓已經成為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取勝的最重要砝碼,所以與時俱進增加培訓專案是非常必要的。家政行業歸根到底比的是服務,新風采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並最終獨佔鰲頭,成為業內的領軍人物,就必須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原則才能成功。根據時代發展的新特點,為滿足客戶的需要,建議新風采在繼續做好月嫂等家政傳統培訓的基礎上,增設計算機和網路應用、醫療保健、健身美容、插花工藝、花卉租擺、物業維修、寵物照料等新的培訓專案,拓展家政服務業的發展空間。

  (二)實行家政服務員身份驗證制度

  希望新風采及其上級主管單位能與公安局

  民政局、衛生局等相關部門機構密切合作,實行家政服務員身份驗證制度,加強對家政服務員的規範管理,確保個人基本資訊詳實、準確、可靠。透過核實二代身份證、戶口簿、健康證、社群證明、派出所無犯罪記錄證明等必要材料,對培訓學員及家政服務員進行個人身份驗證和資訊動態管理,對基本資訊有問題的從業人員堅決不予錄用,把風險降至最低。

  (三)建立省級家政服務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平臺

  新風采作為省婦聯的巾幗家政品牌,應該在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這個問題上有大的突破。建議以後凡是在中心登記並符合條件的家政服務員都要統一參加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由省總部統一辦理,所需經費由總部負責籌集,資金全省統籌使用,並規定未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家政服務員不能上崗。家政服務員在各分中心登記後,分中心將其個人資料報至總部,由總部根據上報的資料為她們統一辦理保險。分中心應及時將新增、變化及退出的家政服務員資料以電子郵件等方式上報至總部,做到隨時變化隨時上報,所有資料實時更新。家政服務員如發生投保險種範圍內的傷害事故,由分中心將相關材料報送至總部,由總部統一辦理理賠手續,如遇特殊情況,由總部負責協調。

  (一)編寫統一的培訓教材

  新風采應該組織編寫有自己品牌和地域特色的培訓教材,靠教材進一步統一全省分中心的培訓標準。如果教材編寫質量高,既能作為人們自學家政技能的參考書,又能作為了解家政知識、美化家庭生活的收藏書,可以在書店上架公開銷售,為公司提供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也等於變相為公司做了口碑宣傳。新風采還應採購更多的家政教材和專業書籍,在各個分中心內建立“新風采巾幗書屋”,家政服務員工作空閒時可以在書屋讀書自學,學完理論知識後再利用教具進行實踐練習,互相交流切磋,增進感情和友誼,使她們願意在新風采工作,真正把新風采建成從事家政服務女性的“堅強陣地”與“溫暖之家”。

  (二)參與制定家政行業標準

  除了編寫培訓教材,新風采還要參與制定家政行業標準。俗話說: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標準。掌握了行業標準,也就控制了市場和客戶。如果新風采能夠參與制定我省的家政行業標準,那麼必然能夠在省內的競爭中佔得先機。新風采應該實施標準化管理,儘早透過ISO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立完善產婦護理、育嬰服務、養老護理、醫院陪護等行業標準並促使其成為我省的地方標準。

  (三)開發高階家政新崗位

  新風采可以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積極吸納女大學生,建立新風采家教服務隊伍,既可以形成新風采又一特色品牌,又能促進女大學生就業,一舉兩得。除了家教以外,還可以招收應往屆醫學類、教育類相關專業並有舞蹈、繪畫、音樂或外語等特長的女大學生,把她們培訓成為家庭育嬰師,為客戶提供嬰幼兒學前教育服務,將幼兒早教和家政服務結合起來,搶佔市場先機。以後還可以適時推出管家、家庭文秘、營養配餐師、嬰幼兒生活指導師、嬰幼兒早教測評師等一批面向高階需求的新型崗位,進一步拓寬家政市場。

  (四)利用現代網路營銷手段

  新風采要大膽利用現代網路營銷手段。目前網上最時髦的話題是“網購”和“團購”,鑑於目前我國“80”後一代普遍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成為家政服務的消費重要群體,新風采可以利用年輕人熟悉網路喜愛網購的特點,抓緊時機進駐網購和團購網站,並與網站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開發諸如網購“鐘點工”、搶拍“保姆”、團購“月嫂”等新業務。

  (五)大力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

  新風采可以仿效婦女維權熱線“12338”建立全省統一的家政,不管身在____哪個城市,只要拿起電話,就能轉接到所在地區的新風采分中心,方便客戶諮詢和訂購服務。另外建議新風采在中央電視臺、____衛視、____人民廣播電臺、____日報、遼瀋晚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制作專題和專版反覆播放、刊發,並利使用者外廣告,行動通訊的彩信、簡訊及3G網路新業務,公交車的巴士線上、車體廣告,網際網路的網站、論壇、部落格、微博、電子郵箱、影片網站、社交網站、即時通訊軟體等多種應用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大規模宣傳造勢,以提高新風采家政的曝光率和品牌知名度。

  今年是“____”規劃的開局之年,未來五年,我省的家政服務業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希望省新風采家政連鎖中心在省婦聯的正確領導和各市婦聯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下,抓好經營管理,安置更多的下崗失業婦女和農村轉移女性勞動力就業,把新風采打造成為市場份額高、管理執行優、社會信譽好的巾幗家政服務品牌,為促進我省家政服務業的蓬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服務業調研報告15

  社群服務業是指在政府的倡導、扶持和推動下,以滿足社群成員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為宗旨,以基層街道(鎮)、社群為依託,各類社會主體共同興辦的,具有公益性、地緣性、福利經營性的多元化服務。加快社群服務業發展,對於加強基層政權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對於完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公正和社會和諧;對於提高居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群服務業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一個特殊領域。政府機構、社群組織、企事業單位、民間團體和社群居民都可以成為社群服務業的投資主體和興辦主體,它是各種社會力量共同開發、服務的領域。社群服務的物件包括社群內的弱勢群體、普通居民群眾、駐區單位等各類社群成員;服務內容涉及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社群就業、便民商業、物業管理、文化教育衛生、家政服務、餐飲、修理等許多行業;具有上門入戶服務、設點集中服務,無償服務、低償服務、有償經營服務等多種服務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