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學生日記>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範文錦集6篇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範文錦集6篇

  一天即將完結,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學雷鋒日記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 篇1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雷鋒叔叔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從電影裡我終於知道了,雷鋒是一個每一天都在無私奉獻的人民好戰士。

  三月五日是學習雷鋒日,讓我去發現我身邊的小雷鋒吧!

  早上,我和媽媽坐公共汽車去上班,車上人可真多啊。一個多餘的座位都沒有,車到沈家營時上來一位老奶奶,他拄著柺杖,這時候一位阿姨站起來說:“婆婆,過來坐這裡吧!”婆婆感激地說了謝謝。我對這位阿姨產生了無限的敬佩之情,雖然是讓座這樣的小事,但是可以看到人間處處有溫暖啊。

  車一直往前走,我又想起了劉火文借傘給我,丁婭妮借本子給,李文在操場上撿垃圾等等,一個個好人好事在我眼前浮現,一個個活雷鋒閃現在我面前。

  助人為樂,無私奉獻,這種雷鋒精神激勵我前進。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 篇2

  我的姥爺是一個特別有愛心、很願意幫助別人的人。他經常救助一些無家可歸的小動物。記得有一次,姥爺剛一走出樓道大門,就聽見傳來一陣陣很細小的狗叫聲。姥爺尋聲找了半天,終於在一個垃圾袋旁發現了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狗。小狗很小,眼睛都沒睜開,可能是凍壞了,只見它一個勁地想往袋子裡鑽,全身直髮抖。姥爺看小狗太可憐了,就把它抱回了家。

  回家以後,我們幫它洗澡、擦身,給它準備了熱牛奶、姥姥還給它一些小骨頭。小狗可高興了。後來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二虎”。在我們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二虎很快就長大了。現在它已經有三歲了,還當了兩次狗媽媽。它每次看到姥爺,都會飛奔過去,和姥爺可親熱了。我想,它一定是在說:“謝謝你,我的`主人,我現在生活得可快樂了!”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 篇3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北海公園,由於爸爸擔心找不到停車位,所以我們決定坐公共汽車去。等車的人可真不少,車來了,大家並沒有擁擠,而是按順序上了車。由於我們離總站近,車剛開出來,所以都有座位。

  我坐在車上,欣賞起路上的景色,現在的街道真漂亮,而且很乾淨。這時車上的人越來越多,我心裡慶幸自己上車早,要不也要站著了。汽車靠站,又上來了一些人,其中一位老奶奶吸引了我的目光。她頭髮花白,上車動作很慢,旁邊有人扶了她一把才上了車。我急忙起身,叫老奶奶坐在我的座位上。老奶奶連聲道謝,我都不好意思了。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敬老年人,這點小事算不了什麼,爸爸媽媽也笑著看著我,似乎也在表揚我呢。 後來,爸爸媽媽也為抱小孩的阿姨讓了座。隨著汽車的搖晃,我有些站不穩了,但我心裡十分高興。

  到了北海公園,看著美麗的景色,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因為我也能幫助別人了。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 篇4

  3月5日,大家都知道是紀念雷鋒叔叔的日子,雷鋒叔叔雖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卻一直記在人們心中。

  不管是春風習習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花果飄香的秋天,還是寒風凜冽的冬天。他都再默默地工作著。

  一位退休的老教師,本來他可以在家享清福,但他沒有,他為人民服務。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他從來沒有停歇過。一年時間,他都在奔波勞累。過年了,大家都在家裡吃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他卻還在幫別人修路,來來去去,他不知修了多少路,花了多少錢,可他卻沒有想過要什麼報酬。

  一位普通而平凡的教師,都能為祖國作出這麼大的奉獻,難道我們千千萬萬中華兒女不該為國家做出更大奉獻嗎?雷鋒精神不是我們千千萬萬中華兒女應該有得品質嗎?雷鋒叔叔說過一句話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 篇5

  今天,學校開展一次“學雷鋒”的活動,大家都非常高興!

  大約是:3:20分的時候,我們出發了,目的地是植物園,學雷鋒活動日作文。來到植物園後我們分組搞活動。在草地裡,大家這兒掃掃那兒看看,幹得熱火朝天,終於掃完了,大家都滿頭大汗,就在這時黃老師說:“你們用3分鐘分組找一個代表上來表演節目,節目準備好了,先是第一組講故事,第二組截詞,就在我們第三組猜謎語的時候,就來了幾位外國人,大家就記起上個星期學的禮待人。就上前去問好,外國人還請求我們照像,大家高興極了,聽見“嚓”的一聲,像照完了。老師帶我們回學校,我覺得:“這次大家應該和外國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小學生學雷鋒日記 篇6

  助人為樂,展示了一個人內心的真善美。雷鋒把為人民服務當作生活習慣,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春天般溫暖”帶給需要幫助的人。他從一件件平凡小事做起,做了數不清的好事,支援災區捐款獻愛心,幫戰友補被子,協助炊事班洗蔬菜,在列車上一個勁地做好事,竭盡所能幫助他人,“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成了人們傳誦的佳話。

  在社會生活中,無論是團隊創業,或者是個人經歷,都會遇到各種各樣、大大小小“助人”事情,乃至某一件細小的事情。比如,當一個人拉著一輛載有二三百公斤重貨物的板車,要經過一座大橋,在快要拉到橋頂的時候,體力不支,在進退兩難之時,如果後面有人助一臂之力,將車推過大橋,此時此刻,他就會深深感到這“助一臂之力”,何等地可貴!做任何事情都會碰到類似拉車過橋“差一點之力”,每當此時,有人“助一臂之力”,真是要謝天謝地了。

  助人為樂,貴在行動。一位哲人說得好:“助人的雙手比祈禱的雙唇更神聖。”有些人一方面期待社會和諧,充滿溫馨,但另一方面又抱怨人心冷漠,缺乏做好事的環境。事實上,環境是我們每個人創造的。我們不能只抱怨,只當旁觀者,而要當行動者,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像雷鋒那樣將做好事當成生活習慣。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份純真。要從檢視內心開始,觸控深藏於我們內心的真善美,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收穫美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