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先進事蹟材料>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範文400字(精選7篇)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範文400字(精選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為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那麼擬定事蹟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抗疫先進事蹟材料範文400字(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1

  春節是人人喜愛的節日,舉國上下,熱鬧非凡。家家都處於忙碌之中,買年貨、包餃子、貼對聯等。而就在這家家歡樂的氛圍之中,病毒趁虛而入。

  新型冠狀病毒是2019年年末發現的最為嚴重的病毒。而它的到來,讓我們大失所望,熱鬧的大年沒有了往日的熱鬧,本來應團聚的親人被它弄得支離破碎。

  現在,這種新型病毒處於高發期,主要發生地為武漢。並涉及到周邊省市,現有病例上萬,死亡上百。新型病毒不僅存在於我國,還涉及到了其他二十三個國家。

  這種病毒全名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即可傳播,老年人感染後病情會比較嚴重,據專家介紹,人們主要傳染源是因為接觸了一種野生動物——中華菊頭蝠,這種病毒還具有潛伏期一般為14天左右,潛伏期內還存在傳染性。

  人體病毒是能在人體寄生繁殖,並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為了防止我們受到病毒的傳染,就要注意以下幾項了:1.定時開門窗通風。2.接種疫苗。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4.加強鍛鍊。5.生活要有規律。6.衣、食細節要注意。7.切莫諱疾忌醫。8.少出門,戴口罩。

  1月2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透露,她所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成功分離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而這就意味著我們離擁有疫苗就更近了一步,意味著我們將贏得這場病毒阻擊戰的勝利。

  所以,我們現在更應該遠離病毒。殊不知我們一個微妙的舉動就會讓在前線的工作人員功虧一簣,但近幾日來我發現我國又增添了許多病例,這很讓我懊惱,而前線的工作人員恐怕更是有苦說不出。

  抗擊病毒,從我做起。抗擊病毒不是一個人的事,更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我們大家的事。相反,我們更要以身為樣,讓大家像我看齊。

  我相信,我們一定會贏得這次病毒所基站的勝利。加油!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2

  17年前,鍾南山教授領軍抗擊非典;17年後的這個冬季,84歲的他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建議公眾“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做了“逆行者”,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滿滿的行程安排,風塵僕僕。

  這位當年敢講真話、敢涉險灘、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為絕對的超級明星、全民偶像。他的言談舉止令全網瘋狂刷屏,令無數人為之振奮與動容,很多經常看偶像劇的女性朋友都說:沒想到被一個老爺爺圈粉,毫無抵抗。

  84歲,在這個絕對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齡,支撐他出山,承擔如此大的身體與精神負荷的,絕對是醫者仁心和國士風範。84歲高齡的鐘南山,是一位長者,一位醫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一位老師這樣概括:知識淵博,專業過硬;懸壺濟世,心懷悲憫;勇於擔責,敢說真話;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救民於水火,救國於危難……我們一直在尋找讀書之用,教育之本,或許這就是吧。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3

  疫情初期,武漢就診發熱病人突增,各大醫院不斷有醫務人員感染,急診科成為重災區。然而武漢第三醫院感染的醫務人員相對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護士感染。董芳的職業敏感,保護了許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陳偉工作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發現幾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訴了董芳。董芳同時參加了國家疾控中心專家的培訓,培訓時說不明原因肺炎是一個呼吸道的疾病,沒有確定人傳人。但董芳敏銳地感覺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透過飛沫傳播,類似於肺結核。於是她馬上第一個向醫院申請給ICU配N95口罩、防護服和空氣消毒機。ICU病房原來是大通間,董芳又想辦法改造成隔離病房,安裝了56臺移動滅菌站。她在全院第1個培訓N95口罩和防護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影片學習,嚴陣以待。

  “我感覺這就像打仗一樣,得先把戰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話就會暴露在流彈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沒有辦法去戰鬥。”董芳常對科室的同事們說。

  董芳自己也幾次踏上了生死線。

  最危險的事發生在2月24日,天較悶熱,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護服穿了好幾層,滿頭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裡。N95口罩防水效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內層全部打溼。她一吸氣,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裡,讓她快要窒息,腦袋一陣暈眩。董芳趕快讓其他醫生接手,而她必須馬上從10樓下到1樓清潔區才能脫防護服。她不敢跑快,因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來,便有被傳染的危險,因為10樓和電梯裡都是汙染區。等電梯時感覺很漫長,電梯上到3樓停一下,在8樓又停。飽受煎熬的她感覺沒法呼吸,終於等到電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鐘,但她還是堅持按順序脫防護服、鞋子、護目鏡、外層口罩,每一個步驟完了都進行手消,最後摘下N95口罩時,董芳長吁了一口氣,感覺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難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種可怕的感覺?”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4

  在抗疫一線,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站在汙染區和清潔區的邊界,把醫務人員武裝得嚴嚴實實送進病房,而且還要負責把他們從汙染區安全地接回來。他們就是院感醫生,被醫務人員親切地稱作“安全守護神”。

  婁昊來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2月4日隨隊到武漢後,就一直在承擔河南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一線醫生的感染防控工作。

  穿防護服難,脫防護服更難。因為從汙染區出來,所有的防護都已經被汙染,醫護人員需要在不接觸汙染面的情況下脫掉防護裝置。這也是他最緊張的時刻。

  醫護人員一天四個交接班——凌晨2點,早上8點,下午2點,晚上8點。每次交接班,婁昊都要跟著上班的人去方艙指導穿防護服,然後指導下班的人脫防護服,只有在交接班的間隙才能回到酒店休息一會。

  從第一天起,婁昊每天四次往返方艙,從未缺席。已是深夜,婁昊又要和幾名醫護人員前往方艙醫院交接班。出發前他透過我們的鏡頭,代表院感人向一線戰友們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5

  2月12日晚,早過了下班時間的急診科護士王歡歡脫下防護裝備,正用手輕揉自己的臉,想緩解一下長時間穿戴隔離面罩在臉上磨出的印記。雖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裡仍透著剛毅與堅定。

  在疫情期間,王歡歡不僅承擔急診科的本職護理工作,還是醫院發熱門診的專職護士。春節前她就進入發熱門診值守,連續在一線奮戰十天,整個春節假期都沒有休息。有同事關心她“別這麼拼,休息一會”,她笑著反問“沒事,我是黨員,關鍵時候我不上誰上”。老家的親人曾問她“春節還回來嗎?”,她只能推說工作上忙可能還回不來。她不敢告訴年邁的父母,自己在“危險”的地方值守,對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連年夜飯也只是在醫院匆匆對付。

  每次進入發熱門診工作王歡歡都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為了減少防護裝備的穿脫次數,她時常長時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工作,毫無怨言。

  她因為基礎紮實、技術到位,還同時承擔起發熱門診護理帶教老師的職責,指導進入發熱門診增援的護理人員及收款處非醫人員如何做好防護、規範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時間耐心指導年輕護士解決發熱門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如此,細心的她還發現進入發熱門診的患者大多非常緊張、害怕,她就主動和患者聊聊天、說說話,安慰他們。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導下平復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鬆後的神情,她都感覺工作沒有白費,自己心裡也暖呼呼的。

  在與疫情的正面交鋒中,發熱門診的一線醫護人員是衝鋒在前的排頭兵,他們奮戰一線,盡己所能,為守護人民群眾健康貢獻著自己的專業力量。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6

  覃xx,作為一名普通的社群工作者,同時又是一名普通的黨員,自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奮戰在抗“疫”戰線上的所有“戰士”一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職工作,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軀裡充滿了大大的能量。她總是騎著電動車,為值守關卡的工作人員送水、泡麵、紙巾等物資,同時做好考勤、排班、協調等工作。只要鎮北社群關卡守護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應,急人之所及,第一時間趕到需要幫助的同志身邊。無論颳風下雨,總能看見那一抹穿梭於生活小區、巷口的身影,哪裡需要,她就去哪裡。鎮北社群共設定有29個關卡點,做好這些關卡點的後勤保障工作並非易事,但覃xx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她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自1月28日以來,覃xx和全體鎮北社群的所有工作者、黨員志願者,街道辦同事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備齊疫情防控宣傳單、入戶登記表等趕往社群各個小區、街道樓幢,街巷進行入戶防控排查、資訊採集。前期作為社群“防控小組”,主要負責不間斷地對社群開展宣傳、巡查、排查、入戶走訪等工作。同時透過移動喇叭,張貼橫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把防疫知識傳遞進市場、小區樓幢。為確保不遺漏一個家庭,做到無死角全覆蓋,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個樓幢,每一個單元,每一個住戶之間進行採集,排查登記。與此同時,發揮黨員的積極性,組織開展流動黨員疫情防控宣導,為疫情防控自願愛心捐獻等工作。

  她說:“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經過這次的經歷與考驗,在今年後的工作中,我將會以更加飽滿熱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群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是的,正如覃xx所言,目前,我們仍需咬緊牙關、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7

  庚子鼠年的開始並不太平,正當我們滿懷希望去迎接它時,它卻毫不領情,給了我們重重的一擊。新型冠狀病毒早已對我們虎視眈眈,在新春佳節爆發了。

  在這時,你們義無反顧地衝到了前線,和疫情鬥爭,不顧自己的安危,夜以繼日地搶救病人!無私奉獻的白衣天使們,加油!

  除夕夜,是舉國歡慶的日子,是團圓的日子,但在去往武漢的列車上出現了許多你們的身影。大年三十是全國人民吃喝玩樂的時候,你們卻只因一句“武漢需要你”,就逆行遠去,捨去了你們和家人團聚的時光。你們第一時間就奔赴抗疫一線,有人不幸被感染,甚至付出了生命。不過,你們沒有一個人退縮。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個春節更增加了一份溫情,增添了一份感動。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帶領著你們奔赴抗疫的最前線,你們以身犯險,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之中。你們身穿防護服,可能十幾個小時都無法脫下,脫下時卻已是大汗淋漓。在你們之中也不乏有許多年輕的護士們,為了穿防護服時更方便,他們剪去了美麗的長髮。當你們摘下護目鏡時,臉上已經被壓的一道青,一道紅了!你們這樣做是為了什麼?我猜,你們為的`是讓更多的人可以平安吧!是你們,給了大家希望;是你們,給了國人信心!

  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在抗疫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病床上的一位院長身患重病,卻不讓醫生們管他,讓他們去治療感染的肺炎的病人,最後他於2月18日停止了自己的心跳,他就是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你們,是守護人間、救死扶傷的天使,你們慷慨大方、有求必應,大義勇為。用自己一副小小的身軀,換來了更多人的平安!此時,我的耳畔不斷迴響: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

  作為一名初中生,此時此刻,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把握當下,不斷努力讓自己的羽翼更加豐滿,在不久的將來投身到建設祖國的洪流中!

  祝福我們每一位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白衣天使!我相信,待春暖花開之日,便是你們平安歸來之時!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