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先進事蹟材料> 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

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事蹟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1

  小杜,男,漢族,中共黨員,湖北荊門人,2012年6月入伍,現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辦公室主任、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嘉獎1次,曾被消防救援局評為2019年“年度調研工作先進個人”。

  小杜在2020年1月21日返回家鄉湖北荊門市鍾祥市雙河鎮大橋村探親。面對突發的疫情,該同志不忘初心本色,在完成自我隔離後,主動申請成為了當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志願者,始終戰鬥在防疫第一線。小杜的家鄉荊門市鍾祥市雙河鎮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屬疫情重災區,住戶分散偏遠,下鄉入戶一走就是十幾公里,他走遍了村裡近300戶人家,曬得黝黑的臉上被口罩遮出的印記清晰可見。

  在執勤卡點迎風飄揚的黨旗下,他常常一守一整天。為給村民購買、配送生活物資,他和同事們經常一天要接近百個電話,往返於採購點和村民家中數十次,24小時為村民服務,為當地在疫情防控期間保生活、穩人心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外出流竄和違規聚眾的群眾,他積極引導、耐心勸導,贏得了群眾的廣泛理解,共勸返群眾約1000餘人次,車輛約2000餘輛次,未發生一起矛盾糾紛事件。

  危險性最大、最辛苦的莫過於對確診和疑似病人家中進行消毒防疫以及為40餘名滯留在當地的武漢迴流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背上沉重的消毒桶,一場“戰役”下來,他常常汗如雨下。

  在做好志願服務工作的同時,小杜發揮專業所長,主動承擔起了村裡的防疫工作簡報、工作報告等公文材料的撰寫任務,還主動為群眾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並利用走訪入戶的時機,幫助居民排查消除火災隱患,提升家鄉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在入戶排查工作中,小杜得知村裡年近90歲的馬大培老人,因與其相依為命的孫子被隔離在外地無人照料,便主動向村裡提出照顧老人的申請,每日照看老人的飲食起居,多次自費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老人的孫子馬明福在得知此事後,深受感動,專門寫來感謝信表示謝意。大橋村黨支部有感於小杜同志的擔當奉獻精神,發出《倡議書》,號召全村青年向小杜同志學習。在小杜同志事蹟的感召下,當地志願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小杜的父親受到兒子的影響也加入了志願隊伍,成為了村裡一名流動巡查員,這對戰“疫”父子兵的事蹟在當地傳為佳話。

  小杜同志所在單位駐地位於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部邊緣。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發展滯後、生態環境尤其脆弱。面對艱苦複雜的邊疆環境,從小在內地省份長大的小杜克服地域、氣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困難,在邊疆這片熱土上默默堅守,無怨無悔。自加入新疆消防隊伍以來,其妻子在武漢市工作、年邁的父母在荊門農村務農,一家人長期三地分居。由於支隊經常處於戰備狀態,無法照顧遠在湖北的妻兒和父母。妻子十月懷胎、孩子出生、家中老人去世、父親重病,小杜均不在身邊。懷著對消防事業的滿腔熱情,在改革期間面對“走與留”的抉擇,小杜同志沒有絲毫動搖。為了支援其工作,小杜同志的愛人張旭主動向公司申請,遠離家鄉來到了公司遠在新疆的建設專案工地工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小杜同志還主動當起了改革政策“宣傳員”、“輔導員”,利用下基層幫扶工作、檢查督導的時機,主動為思想負擔重、改革政策理解不透的指戰員答疑解惑,在他的努力下單位指戰員的轉改率大幅提升。

  小杜同志無論在何地何崗位,都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在基層中隊,他是帶兵能手、訓練標兵、火場上的先鋒,其所在中隊連續多年被總隊評為“先進中隊”;2014年,在他和戰友們的共同努力下,所在中隊榮立集體三等功。在防火崗位,他虛心好學、求知若渴,從當初的“門外漢”一路成長為支隊的業務能手,多次代表支隊參加總隊組織的社會單位“三化”對檢互查、防火監督比武。小杜同志分管的轄區位於化工園區,每逢生產旺季,除一日三餐他幾乎是守在園區為企業排查隱患、宣傳教育,得到了當地政府、群眾的廣泛認可。因工作需要借調至總隊辦公室以來,面對人員少、任務重的壓力,小杜同志經常加班加點,忠誠履職盡責,先後撰寫各類公文材料千餘篇,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最難堅守的是平凡,最不能忘的是初心。小杜是消防救援隊伍的一個代表和縮影,透過這一個個感人瞬間,我們觸控到了一種傳承,叫做“一切為了國安家寧”。

  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2

  如果說人生是繽紛的彩霞,那麼青春必是其中最絢麗的一抹;如果說人生是漫長的旅程,那麼青春就是旅途中最燦爛的`一段。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位熱血青年xx,20xx年12月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消防戰士,在平凡的崗位上,他把青春和熱血注入警營,在一次次的滅火救援中磨礪成長,在八年的軍戎歲月裡展現熱血男兒的價值所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青春的讚歌。

  臨危不懼危難時刻衝在前

  消防部隊作為一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隊,他也非常清楚,當一名消防戰士,幾乎每天都要面對水與火,時刻都要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兩勇相遇,智者勝。xx深知其中的道理。面對惡魔般兇猛的火災救援,光靠硬衝是行不通的,需要更多的是智慧和經驗。

  5月10日,320國道一輛滿載18噸汽油的罐車側翻發生洩漏。在處置過程中,經專家組再三推論,要成功處置事故,只有對變形的導油閥保護箱體進行破拆實施導罐這唯一的可行方法。但是在破拆過程中萬一操作不慎,極有可能發生火花引燃洩漏汽油,後果將不堪設想。面對變形的導油閥保護箱體,專業倒灌隊伍無奈了,面對處置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爆燃危險,吊車司機調轉車頭走了,面對汽油洩漏情況下的鋼板破拆,我們有的戰士也膽怯了,就在處置工作進退兩難的情況下,xx臨危不懼,主動要求承擔破拆任務,憑藉紮實的實戰經驗和業務功底,反覆觀察周邊環境及變形箱體,向現場總指揮提出了最快、最安全、最高效的破拆方案,在徵得同意並做好個人的防護後,在中隊幹部的帶領下,在隊友水槍的保護下,xx一人潛入了夾雜著汽油的破拆現場中,憑藉著過硬的業務素質和有勇有謀的膽氣,成功完成了破拆任務,為油料的順利導罐,事故的成功處置發揮了一錘定音的關鍵性作用。

  大公無私驅車千里護南博

  6月,是中隊年初安排xx探親休假的時間,6月11日,也是他父母精心安排26歲兒子相親的日子,他放棄了,只因南博會安保工作的不期而至,他又一次選擇了顧全大局,放棄個人利益,以對消防事業的無限熱愛投入到南博會執勤保衛工作中。今年的南博會是雲南面向南亞東亞開放發展的一次重大盛會,規格之高,安全工作尤為重要。然而,消防安全保衛工作是一項具體而又繁雜的工作,涉及面廣,沒有踏實的工作作風不行,沒有務實的工作態度也不行,只強調客觀、主觀不努力更不行。

  6月2日,支隊下達了抽調2車12名官兵參與第3屆“南博會”消防安全保衛工作的命令通知,xx主動請纓,他沒有在“休與不休”中猶豫,沒有在“去與不去”中徘徊,第一時間對抽調車輛進行全方位檢查,收整行李駕駛消防車隨隊出發。“班長,終於到基地了,累了一天,走洗澡,睡覺去”,“你們先去,我得檢查下車況,這車多年沒像這樣跑過遠路了,等下就來”,作為駕駛員的他就是這樣,精心維護,惜車如眼,無論是在出勤前,還是在歸隊休息後,每每用車結束,他都要對車況進行檢查,並及時的維護和保養,哪怕一點點小毛病,他都擱在心上,決不放過一切細小末節的安全隱患,非得修好才踏實。“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車子壞在執勤救援途中,耽誤了任務”因此,他從來沒有帶“病車”上路。

  南博會期間,他共參與滅火作戰演練15次,每天往返於基地與展館,短短十多天的時間,行駛路程長達五千公里,未發生任務車輛安全事故,用自己的行動凸顯德宏消防良好形象,高標準、嚴要求、不打折扣地完成了南博會安保任務。

  紮根邊疆默默無聞做奉獻

  畹町一個邊陲名鎮,與緬甸隔岸相依,今日的畹町雖逝去了昨日的輝煌,留下的卻是讓世人難忘的回憶,消防工作,沒有因小而不為,因少而停止。

  “六熟悉、六熟悉,遛玩、遛玩、轉轉就得了,畹町這麼點兒,有什麼熟悉的”這是許多戰士對待“六熟悉”工作的隨時會發的牢騷。“我們吃著人民飯,就要幹服務人民的事,就是因為畹町這地兒小,我們才有時間熟悉精,掌握透”

  面對戰友這不經意間發的牢騷,他的態度沒有改變,自從夏季消防安全大檢查開展以來,xx事事嚴格要求自己,工作總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帶領中隊戰士對轄區交通和道路進行全面的瞭解,並做出水源檔案,水源道路分割槽圖,制定成冊,讓戰士隨身攜帶。每週帶領中隊官兵入村、入寨、入鋪、入廠開展六熟悉和防火巡查工作,與中隊官兵用雙腳踏出了邊陲名鎮的消防安全作。身為執勤中隊長助理,他積極協助中隊幹部完成好各項工作,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使中隊的管理教育和執勤訓練工作有條不紊。

  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人的靈魂。同志就是這樣,在邊陲一線,書寫著消防人的忠誠,在平凡之中,恪守著“竭誠奉獻”的高尚情懷,譜寫了一名基層官兵立足本職,摯愛消防,勇爭一流的奉獻之歌、創業之歌。

  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3

  一、始終樹立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

  安全是永恆的主題,也是各項工作中的主旋律,在開展各項工作中,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首先做好節日安全教育,在大隊召開節前教育的前提下,中隊組織各班組進行班務會學習,進一步加強節假日安全意識,緊繃安全這根弦;其次在平時工作中,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中隊明確,訓練場上必須有班長在場組織,原則上要求中隊幹部必須在場,第三樹立安全工作從零開始的理念,不讓安全事故的苗頭出現,中隊設立了安全員,每月召開安全會,一有安全事故苗頭就組織隊員進行批評學習,始終讓安全這個根弦繃緊,堅持安全不放鬆的工作態度。第四結合安全生產月、百日安全倒計時等活動,讓隊員們查詢安全隱患,提出安全建議,中隊根據安全建議,進行整改,並形成長效機制。透過隊員們的實際參與,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了安全工作和自己生活的息息相關,要想把安全工作做好必須人人參與。

  二、注重培訓,打牢隊員業務理論基礎

  消防是一項特殊的工作,為了保證每名新隊員在擔任執勤戰備前符合三級戰鬥員標準,必須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消防培訓,中隊選派有培訓經驗的業務骨幹擔任新隊員培訓教官,並對他們進行培訓,端正培訓人員的思想,杜絕不良現象的產生。經過三個月針對性的培訓,使新隊員們掌握了基本消防業務技能和消防理論知識,並參加上海市消防局組織的消防戰鬥員等級考核,確保新隊員持證上崗。在日常工作中,有計劃的開展消防業務理論知識的培訓,利用《民用航空消防業務教材》、《消防滅火救援》、《消防戰鬥員必讀》等資料,採取集中援課、班組討論、理論考試等方式,提高隊員消防業務理論知識。為了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目的,中隊每週開展實地調研,準確瞭解每幢建築物的使用功能,疏散通道,並假定火災現場,確定水帶鋪設路線,人員進攻通道等等,加深隊員們對機場內各建築物的瞭解,並溫習了滅火預案。彌補了近年來火災少、實戰經驗少的不足。結合身身特點,立足現有裝備,開展應用性專案訓練,根據不同的火場情況,設定了不同的訓練內容,力求貼近實戰,突出專案可操作性,提高隊員火場處置能力。比如針機場內樓層較多,中隊開展樓層編號操訓練,使隊員們學會沿內樓梯鋪設水帶設定水槍陣地撲滅樓層火災的方法。

  三、加強訓練,提高隊伍作戰能力,確保打得贏。

  (一)開展日常訓練時,中隊注重科學訓練,把握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打牢體能基礎,改變過去一階段練體能,一階段練技能的常規方式,而是把體能訓練列出全年計劃,透過常效訓練的方法,始終保持隊員的體能充沛。在具體的訓練方式上採用大負荷小組數的力量訓練同小負荷大組數的有氧訓練相結合,並實行間隔訓練法,使隊員的肌肉能夠每天保持得到充足的休息。在體能訓練中不盲目追求負重的重量和訓練的次數,科學掌握訓練強度,並且針對不同的部位制定相應的訓練內容,並制定了訓練計劃,列出了訓練專案、負重重量、訓練次數、訓練組數,同時自主開發製作了一部分訓練器械,加強隊員的速度、耐力和上下肢力量訓練,結合中長跑,槓鈴深蹲,百米衝刺等訓練專案。使隊員的體能狀況得到穩步的提升。從而保證全體隊員在整個夏季練兵中始終保持技術動作不走樣,非戰鬥減員量大幅下降,並定期對各專案進行考核評比,表現好的同志給予獎勵,極大的鼓舞了隊員的訓練積極性,同時透過這些考核評比,選出業務技能較好的隊員參加競賽小組,進行強化訓練。

  (二)開展夏季大練兵時,中隊總結以往經驗,提出了自己的設想,提前集訓、提前進入角色,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增加了隊員之間的信任,增強相互之間默契,作為指揮員也對訓練中每個人的技術特點、能力都瞭如指掌,能夠做到合理安排、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在整個練兵期間,帶隊幹部和隊員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精神,以集體利益為重,堅持為維護集體榮譽而努力,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幾乎每個隊員都會遇到在訓練場上手被磨破、肌肉拉傷等傷病,但他們強忍傷口的疼痛,以大局為重,堅持訓練,鼓舞了其他隊員的訓練熱情。從始至終隊員們都專心訓練,爭分奪秒,甚至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外出訓練,特別是臨近比賽,每天早上六點半就從大隊出發,驅車1個多小時,趕到比賽現場,為的是早一點到,在人不多的情況下多訓練幾遍,儘快熟悉場地,適應環境,為獲得成績最後的比賽打下紮實的基礎。

  經過中隊的努力,順利完成執勤戰備中心工作,全年處置各類應急救援事故59起,出動車輛101輛次,出動人員1010人次,處置成功率達到100%,圓滿完成了各項應急救援任務,同時完成了特奧會保障、女足世界盃保障任務等工作,打造了一支“拉得出,打得贏”的隊伍。

  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4

  危急時刻衝在前——記最美消防人侯傑

  90後侯傑,年紀不大,卻已經是第二次“入伍”了。2010年侯傑入伍,成為了一名解放軍,兩年的訓練,磨掉了一身稚氣,部隊教會了他責任與擔當。退伍後,侯傑回到了老家劍閣縣,對於未來十分迷惘。“我很懷念當兵的日子,保家衛國那種感覺讓我覺得生活很有意義,我還想再回部隊。”帶著對軍隊的嚮往和為人民服務的信念,2014年,他又選擇進入部隊,這次他成了劍閣縣消防大隊翠雲大道中隊的一名專職消防員。第二次如願成為“軍人”的侯傑,發揮軍人勇敢無畏,敢於拼搏的精神,危急時刻他總是衝鋒在前。

  緊急救援出妙招

  雖然進入消防隊短短的兩年時間,但侯傑參與了多次救援,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援是京昆高速7車連環追尾事故。

  追尾事故發生在凌晨三點,正是好夢的時候,急促的警鈴拉響,侯傑和隊友們立刻起床,拿好裝備,趕赴現場。由於事故造成堵車,難以到達事故地點,侯傑向領導提出建議。“最好分成兩隊,一隊直接上高速從廣元至成都方向開始救援,另一隊從老路到下一個高速路口,從成都至廣元方向救援。”他的建議很快得到了領導的採納。“我們到達現場之後,看到車輛變形嚴重,傷亡人數多。”侯傑和隊員們立即拿出救援工具,開始救援工作。事故中有輛大貨車,因裝載貨物較多較重,受到猛烈撞擊後,貨物向外傾斜,車身嚴重變形,消防隊員們施救空間非常狹小,侯傑和隊友想了很多辦法,最終將駕駛員營救出來。忙完這兒,侯傑和隊友又立馬幫助其他隊友進行援救。連續7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侯傑和隊友們徹夜未休,戰鬥在救援第一線,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在侯傑和隊友們的努力下,共救出被困人員10人……

  今年3月,劍閣縣普安鎮因油罐車傾翻發生了爆炸,原油洩露引起附近的居民樓發生火災。當侯傑和隊友趕到現場時,居民樓裡群眾都逃出來了,整棟樓內部已經燃燒起來,火苗已燒到樓後一間老式民房,老式民房連著好幾排房屋,若不及時控制火勢,後果不堪設想。

  “因為居民樓外部看不到火影,只能透過進入內部滅火。當時需要一名槍手,就是第一個進入火場進行觀察,我就自告奮勇了。”侯傑講道。進入火場後,他一邊撲火,一邊給指揮中心彙報情況。瞭解到火場情況後,指揮中心立刻部署,消防隊員相繼衝入火海進行滅火,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大火終於熄滅。“其實心裡還是會有點害怕,裡面情況不明,萬一有易爆物,那我也出不來了。但當看到自己身上的這身衣服,我毫不猶豫舉手了。因為我是消防戰士,火災現場我就要衝第一!

  刻苦鑽研當楷模

  剛到消防隊的時候,侯傑憑著一股不服輸的信念,白天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夜裡在學習室裡鑽研救援知識。在那些日子裡,侯傑系統學習了《消防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滅火技能》、《建築與電氣防火》、《火災撲救與逃生》以及消防大隊《消防安全管理及制度》、《消防安全建設標準》等,提升了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侯傑為了做好消防工作刻苦學習專業知識,成為大家學習的楷模,也帶動了隊友們學習專業知識。

  寒冬下水為救人

  去年12月,消防隊接到報警,一面包車由於車速過快,撞上路邊大樹衝進河溝,駕駛員被困。

  侯傑和隊友到達現場後發現,麵包車左前部嚴重變形,駕駛員被卡在座位上,河溝水淹到駕駛員胸部,水面渾濁看不清具體情況。時值冬季,寒風刺骨,駕駛員被凍得變了臉色,情況不容樂觀。侯傑顧不得那麼多,第一個跳下河溝,用雙手在水裡感應變形程度。“當時摸到是腿卡住了,但是一動他,他就喊疼,所以只能用擴張器把變形部位撐開。”侯傑從隊友手中接過裝置,一點點撐開被卡住部位。經過極其艱難的救助,終於把被卡駕駛員解救出來,送上了救護車。2個多小時,侯傑一直泡在汙水中,全身溼透了,不停的顫抖,嘴巴凍的發烏,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當時只想到救人,沒有感覺到冷。”侯傑說。

  “救援回來第二天,他就給我們分享這次救援的感悟,我們也學了一些經驗。”“他那‘國防身體’感冒了一個多星期,我們都被他感動了。”隊友們對這次救援印象十分深刻。

  在每一次滅火救援和社會救助中,侯傑都衝到最前面,全力營救被困人員,儘可能的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經受住了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忠實地履行了一名專職消防隊員的職責。自參加消防工作以來,與戰友共處置了搶險救援40餘起,成功撲滅各類火災20餘起,營救出17名被困群眾。2015年,侯傑被四川消防總隊評為“先進個人”。

  小區消防工作先進單位事蹟材料5

  “對於消防官兵來說,火情就是命令,警情就是責任。而對於記者而言,第一時間出現在新聞現場,將新聞事件完整地報道出來,就是最大責任。”這是xxxx電視臺電視新聞記者譚曉川十年來與廣元消防結下不解之緣的真實寫照。

  譚曉川,今年35歲,是xxxx電視臺的一名電視新聞記者,從2006年參加工作開始,就與廣元消防結下了不解之緣。

  記錄消防抒寫十年無悔新聞路

  在火災前線、車禍現場,譚曉川和其他記者總能看見一片橘紅色的身影,這就是我們消防員,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第一時間出現,揹負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責任。

  譚曉川慢慢地與廣元消防走在了一起,站在他們的身後,用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了他們執著堅守、無懼生死、勇於奉獻、保民平安的感人場景。這一站,就是十年光陰。

  噙滿淚水見證衛士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忘不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作為極重災區的青川縣,在第一時間與外界失去了聯絡,廣元消防的官兵們第一時間挺進災區,給群眾帶去了希望,作為隨行記者,譚曉川見證了他們面對災難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那段時間,譚曉川的眼裡含著淚水,心裡充滿感動,他用手中的攝像機記錄下當時的點點滴滴。節目在四川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相繼播出,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

  廣元溫州商城火災,譚曉川第一時間出現在事故現場,而那個時候,商場內早已經是火光熊熊,濃煙瀰漫,而當時,還有部分群眾被困在商場內,整個情況萬分危急,面對危險,消防戰士奮不顧身,衝進火場,與火魔展開殊死搏鬥。

  譚曉川跟隨在戰士們後面,依然用自己手中的攝像機記錄著火場內的點點滴滴,當消防員楊雯欽等人因為過度勞累直接暈倒在地時,他自己的心也彷彿在抽搐——譚曉川拍攝的新聞素材隨後被四川電視臺《黃金三十分》欄目採用,並拍攝成了優秀電視專題節目。

  靈魂融入致敬百姓心中最可愛的人

  京昆高速廣元段七盤關至金子山路段,是進出四川的交通要道,更是重要的物流通道,平均每天南來北往的車輛不計其數,由於經常受惡劣天氣影響,加上地形複雜,這一路段經常發生交通事故,其中金子山到劍門關路段更是被稱之為“魔鬼路段”。

  十年時間,譚曉川多次跟隨百姓心中最可愛的人消防官兵奔走在這一路段的車禍救援、危化品車處理等系列搶險救援活動中。多條新聞被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採用,部分新聞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時至今日,譚曉川依然記得,2013年12月25日上午9點多鐘,京昆高速七盤關附近發生一起3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一輛載有35噸柴油的油罐車發生洩漏,得知警情後,譚曉川和消防官兵迅速趕往現場,當時,載有35噸柴油的罐體被撕開一大口,罐體內的柴油大量洩漏,地面上,全部都流淌著洩漏出來的柴油,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氣息,情況很是危險,譚曉川看到,廣元的消防員沒有一個人退縮,不顧一切衝鋒在前。

  2014年12月12日晚上9點左右,一輛滿載38噸危險化學品精萘的掛車途經京昆高速廣元段時起火。現場形成100多米流淌火,消防官兵佩戴空氣呼吸器攜水槍利用泡沫深入事故現場進行滅火。2011年8月的一個晚上,京昆高速劍閣境內發生多起貨車追尾事故,有人員被困,正當消防戰士對被困駕駛員進行施救時,一輛不受控制的大貨車直接衝破警戒線,消防戰士張志恆被刮傷,並重重摔倒在地,頭部、四肢都受到不同程度傷害。

  在這一個個危險的現場,消防員那一張張年輕而執著的面孔令譚曉川為之動容。

  成長與夢想新聞路上傳播愛的正能量

  在廣元,老百姓在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都會第一時間向消防員求助。

  2015年11月24日凌晨,甘肅隴星銻業有限公司選礦廠尾礦庫洩漏,造成嘉陵江一級支流西漢水出現水汙染,並對嘉陵江四川廣元段水體銻濃度產生影響。群眾飲用水受到嚴峻考驗,從12月6日開始,一個個橄欖綠的身影,每天奔波在送水的路上;一輛輛滿載生活用水的消防車,為缺水地區群眾帶來了希望。譚曉川感受到一股股正能量!

  十年時間,譚曉川跟隨消防官兵一起,聞警而動,參加了多次搶險救援報道,超過30條新聞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四川電視臺播出的廣元消防新聞也已經超過150條。

  十年時間,譚曉川和廣元消防人戰鬥在一起,衝鋒在一線,在他看來,這是作為新聞記者的一種職業衝動,更是已經凝固在內心深處的廣元消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