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讓學生自己講課內文言文

讓學生自己講課內文言文

讓學生自己講課內文言文

  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屈原列傳》),讓學生解釋句中虛詞以的用法和意義,全班竟無一人準確回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勸學》),讓學生翻譯這兩個曾經學過的句子,大部分同學對翻譯原因判斷句和比喻句束手無策,且對第一個句子中的虛詞用的理解全部出錯。――是問題太難?非也。此前類似的句子已見過不少,虛詞以的用法總結過數次,虛詞用的用法更是提醒又提醒,練習再練習。

  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此類情況屢見不鮮。這種時候,身為語文教師,覺得特別委屈:學生學習文言文怎麼如此不上心!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到現在還是雲裡霧裡弄不清、理不明,可一點撥便又如夢初醒呢?自己不是一字一詞一句地教過了嗎?看來,不突破老師教,學生聽這種低效率的文言文課堂教學灌輸模式,不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主動性,根本無法實現文言文教學目標。抓住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機會,我積極轉變語文教育教學理念,開始嘗試一種全新的文言文課堂教學方式:把課堂交給學生,採取課內文言文,讓學生自己講――即以講促學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其操作過程如下:

  一、備課

       提前一個星期告知將要學習的.篇目,讓學生做準備工作。上課前一天,根據該篇課文的篇幅長短情況,由科代表指派數名學生承擔課文中部分段落(一般是某一段)的講授任務,讓該同學做更深入的準備。這一過程就是備課。為保證儘可能多的學生(最好是全部)參與預習課文這一重要學習環節,有兩點要注意:一是指派學生承擔講授任務的時間不能太早,否則,有的學生就會置任務外的內容於不顧,或因沒有分到任務而根本不參與預習過程;二是指派物件既要照顧全體還應是隨機的,以使每一個學生意識到自己隨時有承擔任務的可能,從而促使他去真正做好備課工作。

  二、講課

       學生依事先定好的順序走上講臺,把自己準備好的那一部分課文在班上講解,完成講課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靈活地處理所講的那一部分教材:或是字詞句講解,或是作品內容分析,或是寫作手法點評;可以板書,可以提問,可以討論。這一講課過程,真可算得上是學生的一次老師秀。

  三、批評

       講完後,讓大家對該同學的講解予以評論:或肯定其講得好的地方,或指出其錯誤、缺點所在;眾說紛紜,百家爭鳴。在批評中,大家的思維得到了啟發,視野變得開闊,認識由錯誤而正確,由模糊而清晰。

  四、交流

       講解、批評之後,給三五分鐘的時間讓同學們小範圍交流:提出各自有疑惑的地方,並嘗試釋疑。對於不能解決的疑難,在班上公開交流,實在不能得出正確結論的,老師可適時引導、點撥、答疑。

  五、質疑

       對於一些重要的地方,或是字詞句,或是思想內容,或是藝術形象等等,學生未能注意到或是力所不及的地方,於交流之後,老師要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讓大家思考、討論、發表看法,以求對文章的解讀更深入。

  六、總結

       總結同學們在學習本課的各環節中的表現,予以積極評價: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鼓勵與要求並重,以求今後更上一層樓。

  七、鞏固

       從當天所學的文章中適當選出一兩段重要文字,讓學生做課外翻譯練習。這樣,既可鞏固所學,掌握古文的翻譯方法、技巧,以備高考;又可讓學生在不斷接觸古文中領略古文的語言特點和藝術魅力,從而潛移默化,培養文言語感。

  以講促學的文言文教學方法一改過去沉悶枯燥的課堂灌輸教學模式,效果非常明顯:

  一、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濃厚了起來。班上古漢語工具書多了,甚至包括《論語》、《孟子》、《古文觀止》等在內的古典文學作品也出現在了同學們的書桌上;課外鑽研課文、做預習的學生多了,課堂積極思考、勇於發問的學生多了,連學語文從不開口的學生也開始向老師同學請教了,而且同學們所提的問題也一天比一天深入;課堂氣氛也活躍了,一場場學生表演出來的老師秀,讓同學們忍俊不禁。就是一個小小的低階錯誤,也因大家的強烈反響而能給大家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語文作業也樂意做了,每次都能按時收上來。

  二、學生古文閱讀能力提高明顯。一次次的思考,一次次的討論,一篇一篇的鑽研,一節課一節課的積累,文言基礎得到了夯實,文言文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考試做古文試題時,再也不緊張也不亂蒙,而是開始運用所儲備的文言知識,進行理性分析了。因為是自己主動鑽研而非被動接受,以前那麼多搞不清弄不明的文言虛實詞、句式句法,一下子茅塞頓開,也開始真正明白了、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