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宋史》節選文言文閱讀

《宋史》節選文言文閱讀

《宋史》節選文言文閱讀

  沈起,字興宗,明州鄞人。進士高第,調滁州判官。聞父病,委官歸侍,以喪免,有司劾其擅去。終喪,薦書應格當遷用,帝謂輔臣日:觀過知仁,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風教而勸天下之為人子者?乃特遷之,知海門縣。

  縣負海地卑,間歲海潮至,冒民田舍,民徙以避,棄其業。起為築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闢,民相率以歸,至立祠以報。御史中丞包拯舉為監察御史。吏部格,選吏以贓私絓①法,無輕重終身不遷。起論其情可矜者,可限年敘用,遂著為令。立縣令考課法,設河渠司領諸道水政,乞採漢故事,擇卿大夫子弟入宿衛,選賢良文學高第給事宮省,勿專任宦官,宗室袒免親令補外官,復府兵,汰冗卒,書數十上。

  京東歲飢盜起,除提點刑獄。至,則開首贖法攜其伍,盜內自睽疑,轉相束縛唯恐後。改開封府判官,為湖南轉運使。凡舟楫、竹箭之材,多出所部,取於民無制,史挾為奸。起會其當用,自與商人貿易,所省什六七。

  熙寧三年,韓絳使陝西,加起陝西都轉運使。慶州軍變,將寇長安,起率兵討平之。會韓絳城綏州不利,起亦罷知江寧府。入知吏部流內銓。奉使契丹,至王庭,其位著乃與夏使等,起日:彼陪臣爾,不當與王人齒。辭不就列,遂升東朝使者,自是為定製。

  自王安石用事,始求邊功,王韶以熙河進,章悼、熊本亦因此求奮。起言:南炙小丑,無不可取之理。乃以起守桂經略之,遂一意事攻討。妄言密受旨,擅令疆吏入溪洞,點集土丁為保伍,授以陳圖,使歲時肄習。故時交人與州縣貿易,悉禁止之。於是交址益貳,大集兵丁謀入寇。蘇緘知邕州,以書抵起,請止保甲,通互市,起不聽,劾緘沮議。於是交人疑懼,率眾犯境,邊陷廉、白、欽、邕四州,死者數十萬人。事聞,貶起團練使,安置郢州,徙越,又徙秀而卒。 (節選自《宋史》)

  注:①絓:guà,阻礙,絆住。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聞父病,委官歸侍 委:託付,委託。

  B.問歲海潮至,冒民田舍 冒:覆蓋,遮蓋。

  C.起論其情可矜者 矜:憐憫,同情。

  D.不當與王人齒 齒:並列,同列。

  1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①民徙以避 ②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B.①起為築堤百里 ②為之躊躇滿志

  C.①凡舟楫、竹箭之材 ②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

  D.①其位著乃與夏使等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其中全都說明沈起有理政才能的一組是

  ①聞父病,委官歸侍,以喪免,有司劾其擅去

  ②起為築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闢

  ③吏部格,選吏以贓私縫法,無輕重終身不遷

  ④則開首贖法攜其伍,盜內自睽疑,轉相束縛唯恐後

  ⑤起會其當用,自與商人貿易,所省什六七

  ⑥蘇緘知邕州,以書抵起,請止保甲,通互市,起不聽,劾緘沮議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12.下列有關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沈起任滁州判官時,因為父親有病回家侍奉,有關部門彈劾他擅離職守,後來得到皇帝的諒解。

  B.沈起任監察御史期間,多次上書,提出了一系列建議,都得到認可並被寫進法令條文,表現出很高的理政才能。

  C.沈起奉命出使契丹,為了維護宋朝的大國尊嚴而拒理力爭,最終使得契丹提高了宋使者的地位。

  D.沈起鎮守桂州期間,一門心思從事征伐;從其假傳旨意以及禁止與交人的邊境貿易等方面來看,他有獨斷專行、一意孤行的性格特點。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風教而勸天下之為人子者?(4分)

  (2)田益闢,民相率以歸,至立祠以報。 (3分)

  (3)會韓絳城綏州不利,起亦罷知江寧府。 (3分)

  參考答案:

  9.A(委:捨棄,拋棄。)

  10.D(都是副詞,竟。A①連詞,表目的;②連詞,表修飾。B①介詞,替、給;②介詞,因。C①代詞,這些、這類;②動詞,的。)

  11.B

  12.B(都受到認可並被寫進法令條文說法錯誤。)

  四、(24分)

  13.(10分)

  (1)(4分)如果因為父親生病而獲罪,憑什麼使風俗教化淳厚而勸勉天下作兒子的呢?(今何以厚勸的翻譯各1分。)

  (2)(3分)田地開墾增多,百姓一個接一個地回來了,竟至建立祠堂來報答他。(每句1分。)

  (3)(3分)正值韓絳在綏州修築城牆不順利,沈起也被罷免現職而任江寧知府。(會、城、罷的翻譯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