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文言文閱讀與解析

文言文閱讀與解析

文言文閱讀與解析

  文言文閱讀(19分)

  李豐,字安國,故衛尉李義子也。黃初中,以父任召隨軍。始為白衣時,年十七八,在鄴下名為清白,識別人物,海內翕然,莫不注意。後隨軍在許昌,聲稱日隆。其父不願其然,遂令閉門,敕使斷客。初,明帝在東宮,豐在文學中。及即尊位,得吳降人,問:江東聞中國名士為誰?降人云:聞有李安國者。是時豐為黃門郎,明帝問左右安國所在,左右以豐對。帝曰:豐名乃被於吳越邪?後轉騎都尉、給事中。帝崩後,為永寧太僕,以名過其實,能用少也。正始中,遷侍中尚書僕射。豐在臺省,常多託疾,時臺製,疾滿百日當解祿。豐疾未滿數十日,輒暫起,已復臥,如是數歲。初,豐子韜以選尚公主,豐雖外辭之,內不甚憚也。豐弟翼及偉,仕數歲間,並歷郡守,豐嘗於人中顯誡二弟。及司馬宣王久病,偉為二千石,荒於酒,亂新平、扶風二郡而豐不召,眾人以為恃寵。曹爽專政,豐依違二公間,無有適莫,故於時有謗書曰:曹爽之勢熱如湯,太傅父子冷如漿,李豐兄弟如遊光。其意以為豐雖外示清淨,而內圖事,有似於遊光也。及宣王奏誅爽,住車闕下,與豐相聞,豐怖,遽氣索,足委地不能起。至嘉平四年宣王終後,中書令缺,大將軍諮問朝臣:誰可補者?或指向豐。豐雖知此非顯選,而自以連婚國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辭,遂奏用之。豐為中書二歲,帝比每獨召與語,不知所說。景王知其議己,請豐,豐不以實告,乃殺之。其事秘。豐前後仕歷二朝,不以家計為意,仰俸廩而已。韜雖尚公主,豐常約敕不得有所侵取,時得賜錢帛,輒以外施親族;及得賜宮人,多與子弟,而豐皆以與諸外甥。及死後,有司籍其家,家無餘積。

  (節選自《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

  A.其父不願其然

  然:這樣

  B.及即尊位

  及:等到C.時臺製,疾滿百日當解祿

  制:節制

  D.豐嘗於人中顯誡二弟

  誡:警告

  【答案】C

  【解析】疾滿百日當解祿,請病假滿一百天應當解除俸祿,這本是一項制度,所以制,應釋為制度、規定。

  【評價】實詞題已考過多年,似乎已走到山窮水盡之時了,但年年考年年都似有說不盡的話:既然劃定了120個實詞,為何又節外生枝呢?在此題中,只有及字是120個實詞中的,其餘全是節外生枝!其實,120個實詞這個概念已沉入歷史,今天的考生應知多識廣才是!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李豐為官不貪財的一組是:(3分)(D)

  ①在鄴下名為清白

  ②外示清淨,而內圖事

  ③不以家計為意,仰俸廩而已

  ④豐常約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賜宮人,多與子弟,而豐皆以與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無餘積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第①句李豐還未為官(白衣:平民百姓);第②句是言李豐在曹爽專政時的為官態度,並不是講其不貪財。

  【評價】此題仍然是常規題,也已走過許多年,不過此題確有其魅力:要說高考對考生的'人生影響巨大,那麼此題對考生的人格影響也將是巨大的!這樣的題應該考下去,不然,我們還能用什麼來薰陶當今浮躁社會中的浮躁學生呢?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人)(A)

  A.李豐年輕時善於品評人物,影響很大,而父親讓他閉門謝客,其名聲只是在魏國得到傳播。

  B.當司馬宣王長期生病時,李偉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誤事,造成新平、扶風二郡混亂,哥哥李豐卻放任不管。

  C.曹爽專權的時候,李豐在曹與司馬宣王之間兩面討巧,不明確表態,因而遭到世人的譏諷。

  D.李豐擔任中書令兩年以後,近來常常受到皇帝單獨召見,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實情,結果被殺。

  【答案】A

  【解析】根據第一段明帝問吳降人聞名中國的江東名士是誰,吳降人說是李安國,再加上明帝左右的人都知道李豐就是李安國,說明李豐的名聲不只是在魏國傳播。

  【評價】這道題依然是情節概括題,只要讀懂文章故事,做此題並無難度。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明帝問左右安國所在,左右以豐對。(3分)

  ⑵豐子韜以選尚公主,豐雖外辭之,內不甚憚也。(4分)

  ⑶中書令缺,大將軍諮問朝臣:誰可補者?(3分)

  【答案】⑴魏明帝問左右臣子安國在哪裡,左右臣子用李豐來回答。⑵李豐的兒子李韜因為被選中娶公主為妻,李豐雖然表面上推辭,而內心不怎麼害怕。⑶中書令一職空缺,大將軍徵詢朝臣意見:合適補任的人為誰?

  【解析】第⑴句處理好所在以豐對和句子的通順即可;第⑵句處理好尚(求偶,引申為娶妻)外辭之憚和句順即可;第⑶句處理好缺誰可補者和句順即可。

  【評價】翻譯,除了準確,還須做到句順,這是今年高考特別注意的一項得分點。其實,句順最大程度地反映著考生對文言文或者說對常識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