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的練習以及答案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於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喻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節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 分)
①以頭搶地耳 ②皆布衣之士也. ③長跪而謝之曰
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9.唐雎以“士之怒”回應秦王的“天子之怒”,這表現了唐雎怎樣的精神?(2分)
(三)閱讀下面兩則選文,完成20 一22 題。(8 分)
伯瑜有過,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嘗泣,今泣,何也?對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無力,不能痛,是以泣。(選自《韓詩外傳》)
司馬芝。少為書生,避亂荊州,於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芝,芝叩頭曰:“母老,唯在諸君!”賊曰:“此孝子也,殺之不義。”遂得免害,以鹿車推載母。 節選自《三國志·司馬芝傳》
20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其母笞之(用鞭、杖或竹板打) B.同行者皆棄老弱走(逃跑)
C.遂得免害(於是) D.殺之不義(指代母親)
21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無力,不能痛,是以泣。
22 .兩則選文中的主人公對母親的孝,分別體現在哪裡?(用自己的話回答)
【答案】
18.①撞 ②平民 ③道歉 18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藉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19.不畏強權和敢於為國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20.D
21.以前捱揍非常疼,今天母親老了,沒勁了,不能打疼我了,因為這個我哭。
22.伯瑜的孝體現在為母親的年邁和自己惹母親生氣而傷心落淚。司馬芝的孝體現在遇賊時寧願自己死亡也不願丟下母親 ,將她的養老送終問題拜託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