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匡衡求學文言文翻譯

匡衡求學文言文翻譯

匡衡求學文言文翻譯

  匡衡勤學,選自《西京雜記》,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匡衡求學文言文翻譯,供大家閱讀參考。

  匡衡求學文言文: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

  翻譯

  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居家有蠟燭,光線卻照不到他家,匡衡就鑿穿牆壁引來鄰居家的燭光,把書映照著光來讀。同鄉有個大戶叫文不識,家中有很多書。於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傭人卻不求得到報酬。文不識對匡衡的舉動感到奇怪,問他,他說:“我希望能夠讀遍主人家的書。”文不識感到驚歎,就把書借給他。最終(匡衡)成為了大學問家。

  匡衡能夠講解《詩經》,人們為他編寫了一首歌謠說:“沒有人會講解《詩經》,請匡鼎來。匡鼎來講授《詩經》,能使人們開懷大笑。”“鼎”是匡衡的小名。當時的人們竟如此敬佩他,聽他講解《詩經》的'人都開顏歡笑。街上有個人講解《詩經》,匡衡前去聽講,與這個人討論《詩經》中的疑難問題,這個人辯論不過,對他十分佩服,倒穿著鞋子跑了。匡衡追上去說:“先生請留步,聽聽我和你討論剛才的問題。”那個人說:“我講不出什麼來了。”於是就跑了,不再返回。

  註譯

  1、不逮:指燭光照不到;逮:到,及。

  2、穿壁:在牆上打洞;穿:鑿。

  3、以:用。、映:映照。

  4、邑人:同縣的人。

  5、大姓:大戶人家。致:給。

  6、文不識:人名,姓文名不識。

  7、與:即“與之”,給他。

  8、傭作:做工辛勤勞作。

  9、償:報酬。

  10、怪:以……為怪;對……感到奇怪。

  11、願:希望。

  12、得:得到。

  13、資給:資助給。

  14、償:報酬。

  15、書:讀書。

  16、遂:於是,就。

  17、大學:大學問家。

  18、如是:如此。

  19、匡衡:西漢經學家。

  20、文不識:人名。

  21、乃:於是。

  22、與:給。

  23、願:希望。

  24、得:允許。

  25、遍:盡。

  26、資:借。

  27、以:把。

  28、解頤:開顏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