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疑人竊履文言文訓練習題及答案

疑人竊履文言文訓練習題及答案

疑人竊履文言文訓練習題及答案

  昔楚人有宿於其友之家者,其僕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僕市履於肆,僕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遂與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門,而悔謝曰:“吾不能知子,而繆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

  【註釋】①踵:到,走到。②繆:同“謬”,錯誤,荒謬。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

  ①適使其僕市履於肆( ) ②而以竊履進( )

  ③見其履在楚人之足( ) ④遂與之絕( )

  【小題2】文中劃線句子劃分2處停頓。

  昔 楚 人 有 宿 於 其 友 之 家 者

  【小題3】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2分)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

  ②(2分)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選自《晏子使楚》)

  【小題4】你認為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並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加以評價。

  答案

  【小題1】①讓,派遣,命令。②用,拿,把。③他的,指友人的。④斷絕,絕交。

  【小題2】昔 / 楚 人 / 有 宿 於 其 友 之 家 者(2分)

  【小題3】①我本來(就)懷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②略

  【小題4】答:友人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1分),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也會有誤解別人的事情發生,但我們如果能在瞭解事情的真相後勇於承認並改正錯誤,這也是難能可貴的。(適當展開1分)

  解析

  【小題1】試題分析:文言詞彙的理解釋義應準確,這裡實詞“使”是“派遣”;“絕”是“絕交”;虛詞“以”是動詞,用,把;“其”是代詞,“他的”。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

  【小題2】

  試題分析:這裡應根據句意,主謂結構來進行劃分,“昔”前置的時間狀語,“楚人”主語,均單獨停頓。

  考點:這裡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

  點評:學生的斷句能力,一定按內容和結構來進行劃分。有時可以注意一些起斷句作用的虛詞,如:“蓋”“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則”“於”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小題3】

  試題分析:翻譯文句應注意重點詞語的翻譯和古代句式的調整,這裡應注意(1)“固”“竊”(2)“熙”“病”等詞語的理解。

  考點:這是對文言文語句的理解與翻譯考查

  點評:理解並翻譯文言文語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儘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風格的情況下用現代漢語的形式表達出來。翻譯文言文要遵循“信”“達”“雅”三個原則。翻譯文句是各級各類考試的重點型別題之一,掌握翻譯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題4】

  試題分析:故事中的友人能在瞭解真相後,勇於承認錯誤,這就是所謂知錯就改的人,生活中應給與這些人以更多的改正機會,這都是應當提倡的。

  考點:這裡考查的是對人物的評價。

  點評:學生透過感知文字內容,繼而理解文字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徵。可以從原文中直接摘取對人物的評價性詞語;也可以結合文章中描寫的重點,自己概括總結;還可以遵循“找原文——細分析——得結論”思維的過程。學生學會結合文字內容來進行具體分析能從原文中找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