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再別康橋> 解析《再別康橋》的意境美

解析《再別康橋》的意境美

解析《再別康橋》的意境美

  《再別康橋》這首詩將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化作縷縷情思,融會在所抒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裡,也馳騁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吟成了宛如優雅動聽的輕音樂般的抒情詩,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意境美。

  1、動靜相襯中見深情美:

  “多情自古傷離別”,自古以來,離別總是免不了一種沉重愁緒,詩人離開無限眷戀的康橋,內心同樣是沉重而壓抑的,但這首詩總體上詩情的表述是含蓄的,有節制的,用詞遣句盡力輕巧,只著色繪景而不聲,以“輕輕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種寂然無聲的寂靜環境,排除了離別中因傷別而產生的.沉重感。不僅如此,詩人使用了絢麗多彩的語言,如“雲彩、金柳、夕陽、青、彩虹、星輝斑”等,使詩在輕盈飄逸中浸染了詩人的縷縷情思。詩人還透過一系列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盪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靜態的畫面變成了動態的畫面,如向西天的雲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裡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靜謐清幽中給人以流動感,既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一片深情,也給讀者帶來了無盡的美感享受。

  2、虛實結合間見離情美:

  詩人實寫離開康橋時的情景,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樹濃陰覆蓋著的清泉倒映著天上的彩虹,康河如此美麗,怎不讓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怎不讓詩人“心頭盪漾”,縱情想像?於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對康橋的依戀何等強烈,又何等纏綿。美夢“揉碎在浮藻間”,散發出一縷淡淡的哀傷,詩人追憶往昔美好的“理想”,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裡放歌”。然而卻不能放歌,因為彩虹似的夢幻已經揉碎,斑的星輝早已流逝。如今詩人不想驚動這眼前的寧靜清幽,輕輕地來,悄悄地走,充溢其間的只是詩人交織著依戀、無奈、惆悵的種種複雜情感。

  3、比擬誇張裡見濃情美:

  詩人筆下的康橋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感情融為一體。

  詩人把對母校的深情,溶入了對康橋晚景的形象描繪中:作別母校時的萬千離愁,竟在招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雲彩”;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竟具有了新娘的魅力;綠油油的水草彷彿在向詩人招手示意;離別的惆悵似笙簫悠悠,就連“夏蟲也為我沉默”,詩人用比喻擬人寫活了對康橋的濃情蜜意。“雲彩”本就不能帶走,詩人卻說“不帶走一片雲彩”,誇張手法的運用,更表露出詩人不願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

  這樣,全詩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詩人的離別之情,表現得更深、更美、更為渾厚和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