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

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

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

  引導語:社會上的人們需要豐富多采的藝術欣賞,也就需要寓言。下面就是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在一口廢棄的淺井裡住著一隻青蛙。這天,它在井欄邊碰到一隻來自東海的大鱉。

  青蛙看見大鱉,感嘆道:“你瞧我住在這裡多麼愜意呀!想要出去玩玩,我就跳出井欄;想要回來休息,我就在井壁的石縫裡小憩。跳進水裡,井水就托住我的胳肢窩和下巴;踩著泥巴,軟軟的淤泥正好沒過我的腳背。回頭看看那些的小蟲、小螃蟹,它們誰也沒有我自由自在。”

  青蛙一個勁兒地向大鱉讚歎自己的小日子過得舒服自在:“我獨佔著這汪井水,獨享著這方天地,真是舒適極了。你為何不常來光臨水井,遊覽一番呢?”

  大鱉聽了青蛙這一番吹噓,便想走到井邊去瞧瞧。誰知它的左腳還沒踏進井裡,右腳就被井欄絆住了。大鱉卡在那裡進退不得,遲疑了一下,就收回了腳。

  大鱉向這隻青蛙介紹大海的景象:“我生活在大海里。一千里的距離夠遠了,但不足以形容海面的遼闊;一萬尺的.高度夠高了,但不足以探明海底的深度。在夏禹時代,十年中有九年遭水災,可是海水也並不因此而增多;在商湯時代,八年中有七年遇旱災,可是海水也並不因此而減少。大海無量無邊,不因為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不因為雨量的多少而增減。這就是住在大海的樂趣啊!”

  淺井裡的青蛙聽了大鱉對大海的描述,小眼睛瞪得圓圓的,嘴巴吃驚地張得大大的,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渺小……

  【說明】 這則寓言告誡人們,天地無限廣闊,知識沒有窮盡,如果一味“閉關自守”,沾沾自喜,就會變得孤陋寡聞,愚昧可笑。

 

  寓言故事:尋找千里馬

  伯樂善於辨認千里馬,他想把自己的兒子也培養成相馬的能手。於是他給了兒子一本《馬經》,要兒子按照《馬經》上畫的圖樣去尋找千里馬。

  兒子找啊,找啊,他每遇到一匹馬,都拿《馬經》上的圖樣來仔細核對,看看與書上畫的特徵是否相符。可是每次總有些細節對不上號。就這樣找了一年,還是沒找到一匹和書上畫的一模一樣的馬。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告訴父親。伯樂勸他不要灰心,叫他出去接著找。

  無奈,兒子又踏上了尋找千里馬的征程。上哪兒去找呢?他撫摸著《馬經》,嘆了口氣,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兒子漫無目的地走啊走啊,心裡不停地問:“千里馬啊,你到底在哪裡呢?”

  正在發愁間,一隻大蛤蟆一邊“咕咕”地叫著,一邊一蹦一跳地過來了。兒子看了半天,心下忽然“咯噔”一下:“咦,這不就是……”他大喜過望,掉頭就往家跑。

  還沒邁進家門,兒子便大嚷起來:“我找到千里馬了!我找到千里馬了!”伯樂聽了,忙奔出來問:“快說說,你找到什麼樣的千里馬了?”兒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我見過許許多多的馬,只有這一匹和書上畫的最像了。它也是頭顱高高隆起,眼眶深陷,背脊縮著。只是有一樣——它的蹄子卻不像。”聽完了兒子的話,伯樂心裡明白了大半,他只得苦笑著說:“孩子啊,這匹‘馬’雖好,可是它蹦蹦跳跳的,人騎上去怎麼受得了呢?”話音剛落,兒子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

  伯樂的兒子錯就錯在把書本作為一成不變的教條,而不善於從實際出發來分析問題,這樣怎麼能找得到千里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