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複習提綱

魚我所欲也複習提綱

魚我所欲也複習提綱

  魚我所欲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的一課,所以魚我所欲也複習非常的重要。那麼,關於魚我所欲也的複習提綱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魚我所欲也的複習提綱,歡迎大家閱讀。

  《魚我所欲也》《孟子》

  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詳見上一課)

  《告子上》的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說”,即人性裡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本文講的是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人也能經受住考驗;而如果喪失了“本心”,人就會做出有損於人格的事來。

  一、生字:

  簞(dān) 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惡(wù)

  二、詞語:

  1、通假字:“得”,通“德”,動詞。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 “鄉”同“向”,原先,從前。例句:鄉為身死而不受。

  2、古今異義:豆:古義: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例:一豆羹;今義:常為豆子的種類。

  3、一詞多義:①與:讀yú,句末語氣詞,表示反問。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給。例句: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而:連詞,連線修飾語和中心語。例句: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連詞,連線主語和謂語,含有“卻”的意思。例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③於:介詞,表示比較。例句:所欲有甚於生者 介詞,引出動作的物件。例句:萬鍾於我何加焉 ④是:指示代詞,這個,這樣。例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這樣看來,由此看來。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4、重點詞解釋:⑴、本心:天性,天良”⑵、患:禍患,災難 ⑶、闢:通“避”,躲避 ⑷、簞:竹筐 ⑸、蹴:用腳踐踏 ⑹、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⑺、鄉:通“向”,從前 ⑻、何加,好處。 ⑼、惡:厭惡。 ⑽、辯:通“辨”,辨別。 ⑾、義:正義或仁義。 ⑿、勿喪:不丟掉,不遺失。喪:遺失

  ⒀、萬鍾:萬鐘的俸祿,形容位高祿厚。 ⒁、賢者:有道德的人。⒂、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隻為求利益,不擇手段。

  三、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判斷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也表示判斷,

  譯: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麼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

  ②倒裝句:萬鍾於我何加焉!(疑問代詞“何”做動詞“加”的賓語,前置,意思是“什麼”。譯: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四、重點句子翻譯: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爾。不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喪失罷了。

  2、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與我何加焉。 對於優厚的俸祿如果不問他合不合禮義,就接受它,那麼優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麼益處呢?

  3、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就捨棄生命而選取正義了。

  4、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以前寧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卻為了我所認識的窮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們追求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麼一切能夠用來逃避禍患的手段,有哪一種不能採用呢?

  6、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

  五、思考題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戰國時期魯國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還學過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附“四書”:《孟子》《論語》《大學》《中庸》)

  2、歸納段意:第一段:論述捨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論述見利忘義是喪失本性的行為。(第一層(1-2句)從正面舉例,說明義的存在。第二層從反面舉例,接受萬鍾這是喪失人的本性。)

  3、理解及背誦: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開頭以"魚"和"熊掌"為喻,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請寫出原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捨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魚我所欲也》中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5)孟子認為能做到捨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6)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7)在孟子看來,什麼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8)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鍾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9)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指道義,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喪失道義。

  (11)人的本心是什麼?捨生取義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13)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性,為下文論議正題作好了鋪墊。

  (14)文中多次使用對比這種手法,請舉例說明。 魚和熊掌對舉 生與死對舉 向與今天比較等。

  (6)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得”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麼?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捨生取義“的道理。

  5、本文觀點廣為後人所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並寫出與之一致的兩句詩。(1)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應用。(1)本文孟子用“ 捨生而取義

  ”來表現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這種追求的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請寫出歷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確選擇的人。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選擇忠義守節,布魯諾選擇堅定信念。

  (2)本文所強調的“義”與市場經濟下的“利”有無矛盾,由此會引發一點什麼樣的啟示,請簡要談談。

  不矛盾,在市場經濟下也要講誠信、講道德,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3)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捨生取義”的正氣歌,請概述一個這樣的例子:

  抗洪英雄李向群為保一方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誓鬥洪魔,以生身殉國。朱自清病危之際拒絕吃美國救濟糧等。盧雪鵬見義勇為,勇鬥歹徒,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4)列舉奉行“捨生取義”這一行為準者的事例,並簡要概述。

  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侵,失敗被捕後,面對元朝威逼利誘,竟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和為正義而獻身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學習。

  (5)本文主要闡述了“捨生取義”的道理。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義”字?

  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做與國與民與人有益的事等。社會上的哥們義氣是與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義氣與本文的“義”不同。

  (6)作者在文中讚揚的是怎樣的人:

  捨生取義的人(精神永存),批評的是怎樣的人:見利忘義的人(無生命價值)

  (7)結合現實生活,給本文補充兩個論據。(2分)

  論據一:文天祥寧死也不降元,慷慨就義;

  論據二: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x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

  (8)、孟子提倡的

  “捨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於鬥爭”的字樣,對於這些,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當要珍愛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但並不表示我們不見義勇為,不伸張正義,只是我們在見義勇為時,要量力而行,要在與壞人鬥勇的同時還要鬥智,儘量避免對自己的損害,對生命的威協。

  《魚我所欲也》複習資料

  中心思想:

  本文提出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取義的觀點,並且進一步指出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義”上有虧的人不過是喪失了他們的“本心”罷了。(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

  層次大意:

  第一部分:提出“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並說明“義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文章第一段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開頭到“捨生而取義者也”):提出本文的論點。作者先講一個生活常理,即在魚和熊掌不可以同時得到的情況下,一般要“舍魚而取熊掌”,以這個生活常理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義無法同時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而取義”的結論,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層(從“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惡有甚於死者”):對論點進行具體的分析與闡釋。第一層中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引出論點,雖然很巧妙,但比喻畢竟不是嚴密的論證,第二層就直接對論點進行較深入的分析與闡釋了。

  作者先從正面來講:雖然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是,因為我所喜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雖然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是,我所厭惡的東西還有甚於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時也不避開它。這裡所說的“甚於生者”就是指“義”;所說的“甚於死者”就是“不義”。於是,為了“義”,可以“捨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義”的事。

  接著,作者又從反面來申述觀點: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們厭惡的東西沒有超過死的,那麼,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辦法,有什麼不可以用的呢?這裡隱含的意思是,一旦將愛惜生命和懼怕死亡發展到極端,那麼在生命受到考驗的時候,人的行為就會失去準則,做出讓人不齒的事情來,最終,人的價值和尊嚴喪失殆盡。因為暗含了這樣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這兩句話,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層(“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作者進一步指出,其實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賢者”才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為“賢者”能夠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運用的是舉例論證法。作者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當它關乎生死的時候,也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都不屑受之,這就是人沒有喪失“本心”的表現。

  又舉有的人“不辯禮義”地貪求“萬鍾”為例,說明喪失“本心”的表現。“一簞食,一豆羹”雖然比“萬鍾”少得多,可是“弗得則死”,看來更為重要。這裡作者又運用了對比論證法,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作對比。按財富的數量說,“萬鍾”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鍾”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鍾”更重要。透過這種對比,既讓人認識到將“禮義”拋到腦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多麼地不值得,也讓人醒悟到“本心”的喪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人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