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莊《賀新郎·九日》閱讀答案以及賞析
賀新郎·九日
劉克莊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髮書生神州淚,盡淒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註釋
湛湛:音戰,水深貌。
牛山滴淚:謂丈夫不應無謂灑淚。
凌雲筆:謂筆端縱橫,氣勢幹雲。
西風吹帽:謂孟嘉落帽事。
岑寂:高而靜。岑音此仁反。
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空四海:望盡了五湖四海。
高樓百尺:指愛國志士登臨之所。
請賞析本詞末句“鴻北去,日西匿”。
參考答案
(1)末句以景結情,寫景寓情。(從表現手法方面賞析)
(2)寫天際廣漠之景物,與首句相呼應。(從結構方面賞析)
(3)目送飛鴻北去,心向故國神州;眼看白日西下,則是憂慮國勢殆危。(從內容方面賞析)
(4)鴻雁北去,白日沉沉,意境蒼茫,寓無盡意於寥寥景語。(從意象、意境方面賞析)
(5)意象淒涼,境界開闊,既豪放,又深婉。(從詞風方面賞析)
賞析:
《賀新郎·九日》是南宋詞人劉克莊的一首重陽節登高抒懷之作。上片寫重陽節登高望遠所引起的感喟。下片先說少年時代自負有下筆千言的才華,頗思有所作為。
本篇是重陽抒懷的上乘之作。重陽本是登高遠眺的.好時光,但偏偏因為風雨不能登山,所以只好登樓望遠。上片透過對昏黑風雨交加的描寫,表達出詞人憂慮國事,痛心神州陸沉的悲憤之情。下片批評當時許多文人只知搬弄典故的浮泛文風,表達出自己對國事和民生的極端關注。首句如奇峰突起,造成一種氣氛,有籠罩全篇之效。“長空黑”已給人以壓抑之感,再加上“湛湛”兩字,更加悽慘愁苦。從下文看,當時只是陰雨稍暗而已,否則怎能看到“千崖秋色”,尾句又有“日西匿”,說明只是陣雨。故首句的長空昏黑,主要是主體的,是一種對時代的認識。“白髮神州淚”突現愛國情之可貴,表現出作者不計較個人生死得失,而首先關注的是國家之命運,浩然正氣令人感佩,今日讀來仍令人亢奮。下片在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深慨時,批評當時的許多文人只知流連光景,寫些不痛不癢的陳詞濫調,顯示出他對時政的深切關注和在文藝方面的真知灼見。“昔時”兩句寫對菊飲酒,扣合“九日”之題面。
結語二句“鴻北去,日西匿”寫鴻雁春天就要飛向北方了,可是,北方的神州大地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收復,每思及比就痛心無比。現在雨住、天晴、雲散了,眼看就要夜幕降臨了,讓人不禁想到如今衰微的國勢,詞人心中更是惆悵難耐。
全詞廣徵博引,化用典故,抒發了詞人憂國憂民但又無能為力的感慨。